在黄山

黄山的饮食属于徽州菜系。徽菜在烹调方法上擅长烧、炖、蒸、熘,讲究佐料,重火功,提倡原汁原味,重油重色。在汤口镇的沿溪街、屯溪老街以及黄山山上都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美食。如果去齐云山,齐云山上的美味也不可不尝。特别是那些山珍野味,在当地人手中,做出的就是意想不到的好味道。

查看全部17家餐馆
TOP 1 毛豆腐
说徽菜“严(盐)重好色,轻度腐败”真是一点也不假,除了臭鳜鱼,毛豆腐也是“轻度腐败”的典型案例。发酵后的豆腐沾着白茸毛,乍一看还真是不敢动筷子。可是那香味很快变会征服你,当你忍不住诱惑放下恐惧吃上一口的时候,便停不下来了。煎得金黄的豆腐,香气四溢,涂上一层辣酱,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TOP 2 臭鳜鱼
这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东西,可不止臭豆腐一样。臭鳜鱼为了能满足世人味蕾的需求,竟毫不犹豫地放下了偶像包袱。相传,徽州商人外出时总会带几条鳜鱼回家,因路途遥远,即使抹上盐巴,也不免发臭。家人舍不得丢弃,结果发现烧起来竟别有风味,鲜香透骨。鱼肉刺分离,肉质紧实富有弹性,似臭非臭却让人欲罢不能,可不是此生必尝美食!
TOP 3 火烧冬笋
将冬笋连壳埋入木柴火灰中,烧焖至手按觉微软时拨灰取出,去壳、根,用菜刀的后部插入笋肉中,向外撬成一块块的,如劈柴状的条块。另用蕃茄酱、甜面酱、辣酱、芝麻油、酱油、葱姜汁等作调味品,可根据个人喜好选用。冬笋脆嫩,入火灰中焐焖,笋内水分损失少又不少原味,用刀将笋肉撬下,笋肉表面毛糙,极易吸收卤汁,故味浓,质清脆鲜嫩。
4. 一品锅
胡适先生一生念念不忘安徽的一品锅,可见美食和美景一样,能让人心驰神往。这道菜的做法及其讲究,虽然食材看起来很像东北大锅炖,实则不然。一品锅以笋干、萝卜丝、冬瓜为“垫锅”,其次为块肉、豆腐、肉圆、粉丝,层层叠加,再以文火慢炖,味厚鲜美。在那些生活物质匮乏的年代,逢年过节能吃上个一品锅,那生活才叫滋润幸福!
5. 屯溪醉蟹
原料为每只重三两的活蟹共四只,配以酱油、徽州风光酒、蒜瓣、姜、冰糖、花椒、盐、高粱酒若干。将蟹洗刷干净,沥尽水;取花椒一两,精盐一斤,下锅炒至出香,盛出凉透,称取四钱使用。把姜拍松,取蟹撇开脐盖,用手挤出脐底污物,放一小撮盐,花椒一粒后合上。然后掰下蟹爪尖一个,从脐盖上部扎进以钉牢脐盖,并放入小坛内。取酱油倒入坛内,再加徽州风光酒(或黄山蜜酒)、姜块、蒜瓣、冰糖,后倒入高粱酒,用油纸盖坛口密封。一个星期后即可开坛食用。蟹色青微泛黄,味甜,有浓郁酒香。
6. 火腿炖甲鱼
光看黄山菜就知道,徽商果然是富甲天下。徽菜中如“火腿炖甲鱼”这般“大补”的名菜还真是不少。古徽州人善用火腿佐味,如今名扬四海的金华火腿也多出自安徽师傅之手。甲鱼和火腿这两样如此鲜美又极富营养价值的东西放在一起炖,自然是食疗中的佳品。这道菜的精髓之处当属其“汤”,美味全在汤里了!
7. 蕨菜
蕨菜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所以并非黄山地区特有的美食。黄山一带有很多蕨菜,长在山丘上,像细竹笋。每年春季,当地人就会把紫黑色的蕨菜采摘下来。它的做法十分简单,洗净切断之后用素油加点盐、蒜瓣、辣椒炒熟即可,保留其原汁原味,清香鲜美。越是简单普通的菜,越有其独特的价值,蕨菜虽不名贵,它的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可是一点也不少!
8. 徽州裹粽
全国各地都有粽子,南北方的甜咸粽子大战从未停止过。黄山也有米粽,此粽海纳百川,包容南北,肉粽、蛋黄粽、豆沙粽、蜜枣粽,应有尽有。不管你来自那里,这里的粽子都能满足你味蕾的需求。徽州裹粽奇在造型,四只脚的肥粽子看起来像一只枕头,很是可爱。此外,这里的灰汁粽值得一提,以草木灰滤水拌糯米,吃起来比一般粽子更粘更软,深受喜爱。
9. 黄山烧饼
“黄山烧饼”又叫“蟹壳黄烧饼”,据说还被朱元璋称为“救驾烧饼”。作为古徽州著名的特色小吃,游黄山定然要尝一尝。将面粉、猪肉、梅干菜和芝麻进行融合,经过数十道工序制作,形如蟹壳,色如蟹黄,层多而皮薄。其口味香酥甜脆,饱满而不油腻,入口唇齿留香。一边爬黄山,一边啃烧饼,这种体验一定很有趣哦~
10. 太白鱼头
太白鱼头是徽州一道非常有名的菜肴,以唐代李白游歙县时所尝鱼头炖豆腐得名。奶白色的汤汁为鱼头和豆腐熬制,配以黑木耳、豆腐和青菜,清淡而不失鲜美,醇鱼鲜嫩、温中意气、暖胃补虚,多食者可滋养肌肤,延年益寿。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