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关注
盱眙县位于淮安,洪泽湖南岸,总面积2483平方公里,人均国土面积列江苏省各县之首。风景名胜明祖陵距县城西北15公里,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祖父、曾祖父、高祖明祖陵父的衣冠冢,也是朱元璋祖父朱初一的实际殁葬地。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建成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历时28年之久。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黄河夺淮,与古泗州城一起毁于洪水。1953年春旱时,首次露出水面,被当地人们称为大墓头;1963年再次露出水面,被江苏省专家发现,确认为久已失传的明祖陵。泗州城被湖水淹没时,明祖陵也一起被吞没于湖水之中。本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保护明祖陵,筑堤3000米,把陵墓从湖水中隔出,沉没湖中300余载的文物瑰宝重见天日,成为一处游览胜地。2011年5月,江淮一带遭逢大旱,洪泽湖水位连续下降已近死水位。9个拱门、拱下的横梁和甬道顶端尽数露出了真容。古泗州城遗址被专家认为是中国古代城市的新古泗州城草图类型。因为中国现存的101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混杂了从古至今的建筑,包括世界遗产云南丽江和山西平遥。只有古泗州城“凝固”着325年前的状态,这样的城池在世界上极为罕见。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敏表示,古泗州城应该定位为“中国唯一一座灾难性城址”。这正是泗州城魅力之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古泗州城的发掘将有条件申报“中国十大发现”。它是中国惟一一个灾难性古城遗址,被称为中国的“庞贝古城”。大云山汉墓,盱眙县马坝镇一处极为壮观的陵园式诸侯王级别的西汉古墓群,大云山汉墓墓园内有大墓3座,武器坑2座,车马坑1座,各种等级的陪葬墓13座。这里出土了中国第九和第十件金缕玉衣。1号墓、2号墓中均发现黄肠题凑、金缕玉衣和玉棺(也称玉匣),这是汉代较高等级别的墓葬。到目前为止,全国发现的黄肠题凑墓仅14座(在江苏,这是继扬州天山汉墓之后第二次发现黄肠题凑)。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黄花塘新四军军部位于黄花塘镇境内,距县城35公里。从1943年1月初到1945年2月底,在全国抗日战争由相持转入反攻的关键阶段和**时期,新四军军部移驻黄花塘。使华中地区***、**、***、罗炳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家曾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这里至今还保留有二师师长罗炳辉、华中局代**、新四军代政委饶漱石、华中局组织**曾山、副军长***先后住过的旧居和新四军参谋长赖传珠居住过的两幢草房,保留有当年军部主要生活水源地、旱时为军部指战员操练场所的黄花塘、饶漱石曾山和军部卫生院用房所在地的芦柴塘、**住房所在地和夏季游泳场所的新塘遗址。景区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适宜旅游时间盱眙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快,秋季降湿早,春、秋两季度突出,春季气温回升快,秋季隆温早,春、秋两季度光照足,昼夜温差大,夏季较炎热。冬季寒冷早,平均气温14.7℃。适宜旅游时间为四季。历史文化隋唐大运河形势图盱眙是全国较早建县的县份之一,距今已有2200多年。春盱眙五墩秋时,盱眙名“善道”,属吴国,曾是诸侯会盟的地方;战国时,后楚国东侵扩地至泗上,盱眙为楚邑,名曰都梁。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度时,盱眙建县,县名初为“盱台”(台,音怡),后为“盱眙”。秦,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置郡县,盱眙置县。建县时间在秦王政二十四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3~前221年)之间。盱眙县先属泅水郡,后属东海郡。 …
8 …
江苏淮安市盱眙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