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溪

在玉溪街头有很多出售银饰的摊位和商店,通海的银饰品名气很大,有200多个品种,可以买一些耳环、戒指、项链之类的饰品,不过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和商贩砍价。 街上还有一个接一个的米线摊位,随便一家都可以一边品美味,一边欣赏街景,很惬意。此外玉溪的特产还有像易门的野生菌、辣白酒、百抖茶、牛山柑橘、易门豆豉、玉溪油乳腐、玉溪冬瓜蜜饯等。

查看全部2个购物地
TOP 1 玉溪烟叶
主要在玉溪市八县一区,这里的烟叶在全省都是很优的,但大部分都被红塔集团收购了,只有很少的外调到省外.现在,红塔集团的原料基地在省内主要有玉溪、大理、楚雄、昭通,每年收购量在500万担左右,用于近500万箱名优烟的生产.来自云烟之乡玉溪的原料,是红塔山几十年不衰的根本原因.“玉溪”烟就是全部选用玉溪烟叶来做的,所以他们说,天下烟叶在云南,云烟之乡在玉溪
TOP 2 油卤腐
玉溪油卤腐相传始制于明清之际,当时境内家家户户腌制,作为家用咸菜,或作馈赠外地亲友的礼品.后来发展为小商品生产.油卤腐的腌制,以黄豆制成的臭豆腐为主料,要求质地细腻,块状均匀,厚薄一致.臭豆腐经阳光照晒,排去外层水分,分别浓淡不同的口味,配以适量的粮食白酒浸裹,再以白糖、精盐、辣椒、优质八角、花椒粉等卷在皮层,并渗以炼熟的上好菜油,腌制而成.玉溪油卤腐以其色、香、味的佳美深受省内外群众的欢迎,远销北京.1982年获云南省商业系统优良产品称号
TOP 3 江川大头鱼
江川大头鱼是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的特产.大头鱼的得名,在于头大而宽,其头顶1背,口大呈弧形,无口须,体色呈限白,以头油、肉嫩、质鲜、味美,含脂量高而闻名
4. 澂江藕粉
澄江藕粉产于玉溪澄江县坝区.它杂质少,色纯白,含水低,含有较高的成丙种维生素和磷质糖分子.澄江藕粉之所以有名,主要是这里的莲藕大部分的顶端不结莲米.所以藕节粗壮肥大,汁多肉嫩,淀粉含量高,它的营养成分都集中到了淀粉里,所以淀粉的质量较高.澄江藕粉性平和,对肠胃病还有通气解热的作用,即是保健营养品,又可作辅助药物,馈赠病人较佳
5. 酸腌菜
“吃尽鱼虾嫌油腻,馋涎新平酸腌菜.”说到新平的特产和美食,当属新平的酸腌菜了.新平酸腌菜色泽金黄、块大体长,吃到口中嫩脆滋润、味道鲜美、酸甜适中,食之便唇齿生津,其酸辣之味直通五脏六腑,直觉遍体轻爽,胃口大开,可谓腌菜中的佳品.新平酸腌菜凭着其独特的风味享有盛名,产品销往玉溪各县区和昆明、广州、深圳等地,仅昆明就有64个销售点.随着昆明机场销售点的设立和一架架航班的起飞,新平酸腌菜被带到了全国各地和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6. 漠沙红香蕉
红香蕉是从马来西亚引进到我国种植的,外形粗大饱满,色泽鲜艳美观,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具有独特的兰花清香味.新平恒天生物创新公司经过几年的栽培管理,红香蕉植株健壮,挂果率高,性能稳定,品种纯正.红香蕉因其在市场上较为罕见且品种优良,尽管价格比普通香蕉贵得多,但仍吸引了大量客商前往新平订购,再将其销往全国各地
7. 笋丝
"竹笋为竹子下茎所生的嫩芽,因其营养非常丰富,故享有“素食第1名”的美称.新平是竹笋的故乡,产区主要分布在距县城70余公里的温带山区——老厂乡.新平笋丝其制作工艺是将鲜笋切头,去笋衣,洗净,切成细丝,放在沸水中漂煮后,晾干即成.
8. 豆末精
豆末精是通海县传统品牌产品,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豆末糖以优质黄豆为主料,加工精细,层次均匀,具有“香、甜、酥、脆、人口无渣”的特点
9. 华宁土陶
华宁土陶历史悠久.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9年)江西景德镇人车鹏到华宁首开陶业生产.600多年来,华宁陶业人继承传统工艺,致力于陶艺的发展,古老的陶艺焕发出勃勃生机.产品以华宁特有的优质白胶泥为原料,烧制出的陶器质地细腻,造型美观,色泽鲜艳,其釉色黄如纯金,绿如翡翠,白如羊脂,兰如宝石,紫如剑气,青如松烟.产品由单一的生活陶发展至建筑陶、园林陶、工艺陶,生活陶和东巴文化陶五大系列700多个品种,年产陶600余万件.产品经质量认证达国家GB9179-88标准,被评为中国首届消费者信得过产品.1997年工艺陶获首届国际爱因斯坦新发明、新技术产品博览会暨国际荣誉评奖会金奖.2000年"宁州"牌彩陶被评为云南省品牌产品,东巴文化陶则在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旅游商品展销会及旅游商品开发设计大赛中获三等奖.华宁土陶以其深厚的民族传统内涵,成功地实现了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一次次握手,从美国到日本,从泰国到新加坡,不同的国度、民族、文化都为这闪耀着华夏文明之光的华宁土陶所倾倒
10. 玉溪酸汤米线
风味独特的玉溪酸汤米线,以味美闻名全省,到过玉溪的人,不品一下酸汤米线的味道,的确会使你后悔莫及. 杨才科的酸汤米线,在解放前玉溪州城众多米线摊点中负盛名,那时他在香鼓楼下边(今新兴路北门街口)摆摊,选用玉溪大白米(老品种)作原料,自榨自销,米线细白,柔软而不烂. 盛好一碗米线,先放入韭菜,盖上一片四指见方,约一厘米厚的豌豆凉粉,依次放入甜子(自制酸醋)、酱油、芝麻酱(自制)、香椿水、盐水等佐料,然后浇上一勺清亮、鲜红带有两三小点油渣的油辣椒.当米线送到你面前时,浓郁的香味扑鼻,使你胃口大开.碗里雪白的米线、金黄色的凉粉、翠绿的韭菜、乌黑的酱油和鲜红的油辣椒(当天制作当天使用,故而辣油香味浓郁),五色焕然,整碗米线艳丽悦目,吃起来凉爽、清香、味美、舒适可口.一到热天,食客络绎不绝,一些昆明老食客得便时,开着汽车前来品尝,吃后还要带上几碗,回昆赠送亲友.玉溪农村人民有一种说法:来赶州城街,不吃碗杨才科的酸汤米线,等于没上街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