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49人关注

5
关闭

Sang Yu Cun

桑峪村
  • 攻略
  • 游记
  • 热门

景点攻略

简介

位于门头沟区,始建于隋唐时期。寺为隋代幽州高僧静琬大师创建,规模宏大,依山构筑,坐西朝东,中路原有六进殿堂,五层院落,两侧有配殿和帝王行宫、僧房等,悉毁于兵变,现仅存辽代北塔及四隅唐代小石塔,附近山上尚存唐、辽古塔六座,以及隋唐碑刻。寺的南北,二塔对峙,南为压经塔,北为舍利塔。这里不仅是古代佛教文化的游览胜地,也是我国一大学术宝库。峰林叠嶂怀抱掩映着的桑峪村是古老的,它形成村落已经有两千多年了。远在十一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这里生活和繁衍,水源丰满的清水河流域养育了他们。据专家考证,这里生活的古人类应该同生活在周口店的北京人一样是远古活动在这一地区的古人类群体。1993年【北京地质】学术刊物一期公布了在清水河流域前桑峪村发现古人类化石勘测鉴定结果,学术报告明晰的告诉我们:“在门头沟区清水河流域前桑峪村,发现晚更新世古人类化石。化石属右侧股骨上端,较为完整,已石化。根据出露层面,化石年代应在十一万年以前。被命名为前桑峪人。”据考证,桑峪古村形成于秦汉交替之际,兴于汉代。当时属匈奴,汉末晋初属鲜卑慕容氏,元明时期纳入中原政权,屯兵设官。相传由于连年战乱,当初张姓杨姓表兄弟俩为躲避战乱至此,打败了占山为王的土匪,开辟兴建了桑峪村,现在桑峪山民中多张杨两姓。村内现存汉庙、汉柏、汉银杏,以及古人类活动遗迹。古村桑峪民风淳朴、历史悠长、文化深厚、风光独特,是寻幽、访古、探秘、考察、观光、休闲的好去处。桑峪古村之所以闻名,除了它的文化积垫深厚和自然景观独特,主要因为村里有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天主教堂——后桑峪堂。桑峪村以地势分为前桑峪和后桑峪,后桑峪的村民大多信奉天主教,而前桑峪的村民大多信奉佛教。长久以来,两种宗教、多种文化和谐融合,不同信仰的村民融洽共处,显示出了桑峪古村有容乃大的博**怀和桑峪人平和、宽容、善良的优良品德。桑峪古村地处深山,历史上当然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而天主教如何能够在这小小山村里得以生存和发展,不能不说是个谜团。据可靠的史料记载,天主教在唐贞观时大规模传入我国,粗略计算大概已有一千多年。桑峪古村的后桑峪堂经专家考证建立于元代初年,距今已经七百多年了。起初只是几间草房,后来几经扩建,至明清时已有如今的规模了。桑峪教堂是北京地区建立较早,知名度较高的天主教堂,称为耶稣圣心堂。现今的教堂为1988年重建。大堂十开间,东部是祭台,西部是音乐楼。西端前方与钟楼相接,钟楼高20米,巅顶装有十字架。整座教堂庄严肃穆,神圣高洁。教堂后面是圣母山,也称路德山。据天主教会记载,1902年圣母玛利亚曾经在教堂背后的小山上显现,以感召世人。此后,就在教堂背后的小山上修建了圣母山。沿石板小路转到教堂后面,进入上天之门,迎面树立着一通造型异样的祈祷词碑,上面记录着伟大传教士圣方济各的和平祈祷词。透过祈祷词可以领略圣方济各圣洁的崇高精神,十分感人。呈之字型迂回向上的上山步道通向半山腰的圣母山,道旁分布着十二座十字架,是耶稣受难的象征。沿着这条依山就势修筑而成的苦路登上圣母山,便可以来到祭台上矗立的石塔前。石塔高十米,由碎石堆砌而成,在石塔顶部的洞龛中供奉着彩绘的汉白玉圣母雕像。每年鲜花绽放的五月是圣母月,天主教会要用正月的时间礼敬圣母玛利亚,纪念她参与天主救赎人类的功德,那时会有成百上千的教友来桑峪教堂圣母山朝圣,表达对圣母玛利亚的孝爱与感恩。每年金秋十月是玫瑰圣母月,天主教会用一个月的时间咏诵玫瑰经,礼念圣母的功德,也是广大教友来圣母山礼敬朝拜圣母的日子。每当走进这京西的古村落,神圣的天主教堂,探寻古老的民居、蜿蜒的巷道、千年的古树,都如同穿过时光隧道,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厚重。这里不仅是一道道风景,更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来吧朋友,这里的沧桑之美,会让你们萦绕心间,挥之不去。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地址

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  

桑峪村在北京,查看北京的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