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意的宏村到多姿的婺源—记宏村、婺源的文艺之旅,多图详细!
精华
人像摄影师、五洲图片库签约摄影师 携程旅行家、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百度旅游达人 新浪微博:@Hannah映像 Wetchat:Hannah970981
粗陶、竹林、陋室,汤源村是个佛系村庄
余干县地处鄱阳湖东南岸,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江西最早设立的十八个古县之一。《余干县志》记载,“余干属县旧称,富美其民俗,喜儒不怠,垂百年诗书礼乐之习度”,具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今日有幸,能够来到余干县杨埠镇汤源村,拂去历史的尘埃,对比今昔,心中忍不住地窃喜!
趟过这个古村,你才能体会祈福的神圣
每个村子都有它的气质,相比于龟峰脚下的“篱笆院”江廖肖,虹桥上更多了几分烟火气,一排红灯笼悬在从村民院子里伸出的竹竿子上,像极了句句亲切的问候。 听到这里居住着欧阳修的后代时,我就开始设想村子的制式,譬如诸葛村有着精巧的九宫八卦阵布局,这里又遗留了哪些文坛领袖欧阳修的遗迹呢?
古樟树为何空心?守护宗祠数百年的秘密
走进石塘村,你一定会被村口处的一棵古樟树吸引,它壮硕的根须上覆满了青苔,就那么突然地扎进地缝里,与厚重的石板交接。 这是一棵有着五百年历史的空心古樟树,它的气势太过汹涌,不肯倚靠着一侧的墙壁安享晚年,全凭根须的力量支撑着略显倾颓的身子,让人望而生畏。
龟峰脚下的篱笆院,有着“光阴的故事”
能够用一个词或只言片语来形容一个村子吗?我觉得不能,它既不是平面,也不是球面,即使我站在至高点,呈现在我眼前的也只是村子的轮廓,坡面的屋顶和错落的小楼,偶尔有几个村民在路上行走。 江廖肖村是位于龟峰脚下的“篱笆院”,这里的人们很少去爬龟峰,几百年来,他们和龟峰生活在一起,早就习惯了村口那只老乌龟低沉的呼吸声。
来龟峰,听神女石的传说
远山如黛,近水含烟,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其间,形态各异的石龟散落在各个角落,老人峰、骆驼峰、八戒峰等形态奇崛,龟峰的山比别处多几分灵气,宛如众神的栖所。 我走过曲曲折折的栈道,让岩石缝里伸出的树枝滑过我的皮肤;我穿过暮色深沉的山路,听着繁茂树林和丛生杂草里的窸窣声瑟瑟发抖;我左顾右盼地寻找着龟峰神女石的身影,向擦肩而过的每一处山石打听,百灵鸟也为我引路,娓娓道来。
下镇镇的“过会”,带你见识乡村狂欢节
下镇镇,位于江西省玉山县东南部,浙赣铁路横贯其中,毗邻浙江省江山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其矿产和物产资源丰富,经济富庶,自古形成了区别于玉山县其它城镇的风俗特色——过会。 “过会”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之一,主要是在每年的岁时节令进行,下镇镇的“过会”举办时间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至十月初,所以,中秋节前后,“过会”就开始在下镇镇不同的行政村开展。 “过会”的具体涵义是“过来相会”,以前的“过会”与农业生活紧密相连,亲戚们相聚在一起,互谈农作物的春种、夏长和秋收的情况,收获着粮食,谈论着幸福。现在的“过会”在下镇镇依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作为下镇镇传统的民俗活动之一,每到“过会”的日子,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们都聚集到这里,既交流致富的途径,也沟通彼此的感情。
一个漏底的村子,是“最后的香格里拉“
汽车在曲折的山路上蜿蜒爬行,一侧是崖壁,另一侧是山谷,除了鸟的喧鸣,就只能听到颠簸下物件的起落声和深浅不一的呼吸声,在弯道连续的转向中,我们像陀螺一样失去了方向。 漏底村,位于江西玉山县双明镇,四面环山,几乎与世隔绝,只有一条小路与外界相通。人们在翻越群山峻岭后忽然看到这么一小块平地,大大小小红色尖顶的房子散落在幽绿的林海之中,整个村子就像一个躺在大山怀抱里安然熟睡的婴儿,让人豁然开朗,它被称为“最后的香格里拉”。
【婺源-篁岭】一人自由行
从最开始的延安到最后的上饶婺源,一路南下走过了4个省的6个目的地,辞职后第一次拿起相机背起背包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说不上特别兴奋,就是想很简单的散散心。 决定去上饶的婺源是因为在回家和继续上路中间徘徊很久之后临时做的决定,当时已经从黄山的宏村坐公交到了黄山北站,从进售票厅大门到自助售票机这途中,都听到人们在谈论婺源这个地方,之前也听朋友提起过,油菜花开的时候特别美,但是在3月份已经开过了,心里这么想着,回过神来票已经拿到手了。
板凳桥、月亮湾、梯田油菜花……阳春三月,去看最美的婺源
精华
此篇游记是“一棵榕树下”在途牛发表的游记攻略,记录了在“江西婺源”旅游时的游记攻略,图片多多,真实好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