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芜湖

芜湖特产以小吃较为著名,有傻子瓜子、无为板鸭、酥烧饼等,适合赠送亲朋好友。依傍长江,芜湖的刀鱼、螃蟹等水产品应有尽有。工艺饰品方面,三刀三画历史悠久,做工精细,富含明间艺术文化,尤其铁画广受欢迎,是家居装饰的上选。

查看全部2个购物地
TOP 1 无为淡水珍珠
产于无为县东西部沿江水网地带,共有珍珠加工企业20多家,比较具有影响的有全省旅游定点生产销售单位、位于泥汉镇渡江工业区内的蓝神珍宝工艺品厂和鑫马珠宝有限公司.并建有高沟珍珠市场.主要产品有:珍珠、玛瑙、水晶、翡翠、玉雕首饰及其工艺品、水解珍珠粉等,共有1000多个品种.产品色泽亮润,品质上乘,畅销全国,并大量出口
TOP 2 繁昌长枣
繁昌长枣为落叶植物,果实呈长柱形,中腰通常有不对称的缢痕,两端多显歪斜.分布于中国安徽省
TOP 3 芜湖三刀
“三刀”是指“剪刀”、“菜刀”、“剃刀”.“三刀”为芜湖市的传统产品.剪刀生产始于明末清初,做工精细讲究,为全国三大知名品牌剪刀(即芜湖赵云生剪刀、杭州张小泉剪刀、北京王麻子剪刀)之一.其中,杭州“张小泉”剪刀,也是师出芜湖(张小泉,明末安徽黟县会昌乡人.其父张思家,自幼在以“三刀”闻名的芜湖学艺.小泉在父亲的悉心指教和实践中,也练就了一手制剪的好手艺.),可以说芜湖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剪刀之乡”.厨刀处理后可做到一刀三用,即前部用于片,中部用于切,后部用于剁.芜湖剃刀,式样美观大方,刀口锋利,耐磨经用,轻便灵活
4. 广善酥
在芜湖,除了丫山的藕糖之外,还有南陵的广善酥。说起南陵的广善酥,这可是一宝啊!为什么说一宝呢?现如今人们对于养生的问题日渐关注,上到老下到小都讲究健康,广善酥就是芜湖当地著名的素食食疗食品。广善酥吃起来酥香绵软、口感细腻、清香宜人,还有生津健胃、润肺补脾的功效,绝对是老少皆宜的药膳小零食。像这种既不烧钱,又养生的小零食可不是到哪儿都有哒!
5. 小笼汤包
别的地方也有,但是别的地方只做到了个“小”,且不知小笼汤包较为重要的是在那个“汤”字上,芜湖的小笼包皮相当的薄,要是您没吃出经验,那经常会把皮夹破.小笼包馅多,但好吃却不在馅上,而在于包里的汤汁.所以吃小笼包比较正确的方法是把皮咬一个小洞,再把鲜美的汁吸掉,至于馅,倒是吃不吃都无所谓了.不过现在很多摊点的小笼包汤汁都好腻,没有原来那么鲜了,所以吃正宗的小笼包还是去美食街的四季春和耿福兴,还有家蒋记在中和路口,味道也不错~另外如果您不爱太油的,耿福兴的蟹黄包也绝对值得一试
6. 笔山芽尖
在芜湖除了有美味地道的各种诱人小吃外,还有清香可口的笔山牙尖。笔山牙尖是全国有名的茶叶品种,在芜湖的各大茶叶铺中,主推的一定都是笔山牙尖,可见笔山牙尖在芜湖人心目中的地位。笔山牙尖采用绿茶的芽心儿制作而成,炒制出的茶叶,色泽嫩绿,用开水冲泡,白毫显露,茶香宜人,绝对是茶叶中的佳品。喜欢喝茶的朋友们,买上点笔山牙尖带回家,不管是自己留着慢慢品尝,还是送给亲朋好友都是上上佳选!
7. 傻子瓜子
芜湖被称为瓜子之城,瓜子种类繁多,深受芜湖人的喜爱。话说傻子瓜子大家都听说过吧,遍布全国的瓜子专卖店,可是为什么提到它呢?没错!傻子瓜子就是芜湖响当当的特产,瓜子界的领头羊。傻子瓜子相比别的瓜子不仅味道够香,个儿够大,分量还足,各种口味可供选择,让你吃上就停不下来,还等什么称上几斤带走慢慢吃!
8. 皖中瓷器
皖中牌日用瓷是含山瓷业股份有限公司多年精心打造的名牌产品.公司位于东关镇,前身是含山瓷厂,1959年建厂,现有三条现代化日用瓷生产线,6600万总资产,1800名员工,年产精细瓷5000万件以上,为安徽省较大的日用瓷生产厂家.皖中牌日用瓷分为碗类、杯类、盘类、碟类、微波炉类系列产品及成套餐具,拥有200多个花色品种,以细腻洁白如玉的瓷质、秀巧新颖别致的造型、绚丽多彩的花面和精美的包装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餐桌必备的饭碗,常被消费者亲昵地称为“含山小白碗”.所产各类日用瓷不仅畅销全国各大中城市,还行销亚、非、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8年至今皖中瓷器年年都被评为省名牌产品,2000年至今,又被省政府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
9. 芜湖刀鱼
刀鱼,又称“刀鲚”、“毛鲚”,鳞细白如银光闪烁,一般长约30厘米左右,雌大雄小,体形狭长扁平似刀.据《辞海》记载:“春夏集群溯河,分别到河流上游或在河口产卵,形成渔汛,产卵后又返归海中.”长江下游从南京到南通的水道,通常是刀鱼鱼群出入的较佳地段.江阴地处长江河口入海处的南岸,是鱼群回游的“黄金水道”,拥有的河岸线长途上百里,又有相当规模的捕捞能力,所以,每年上市的刀鱼,其产量在长江下游各县市中雄居榜首.往往春节一过,渔船竞发,渔人的兜篓里就银白一片.旺季来临时,大街小巷,只要叫卖的人一招引,围者如堵,争相选购,称秤的、收钱的就会忙得不亦乐乎
10. 无为熏鸭
无为熏鸭(又称板鸭),早在清代道光年间就闻名于世,距今已近200年历史.建国以来,无为熏鸭的选料及制作工艺更臻完美,无为熏鸭的正宗传人林大洪师傅制作的熏鸭较为著称.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养鸭青年,外出卖鸭,在回程路上,遇上几个放牛孩子,在野外用柴草烧烤鸭子,这青年便好奇地站在一旁观看,等鸭子烤到外皮金黄时,孩子们将鸭子撕开分食,此刻一股特有的香味扑鼻而来.青年人受到启发,回家后便试着在盐水鸭的基础上,加了一道熏制过程,鸭子的色香味,果然胜于盐水鸭,于是他一边养鸭一边改进加工工艺,使熏鸭一举成名.目前,林大洪的第五代传人、年近古稀的林启全师傅仍在参与和指导无为熏鸭的制作,进一步继承发扬了无为熏鸭的传统特色,使之名扬外,盛销不衰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