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的南郊大约12公里处的龙门石窟。从北魏到北宋400余年这段时间的开凿,是我国现存非常有名的石刻艺术宝库。它的规模和现存价值均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在仍存有大量的窟龛和造像、碑刻题记等非常珍贵的遗迹,大多是伊水西岸。龙门石窟是香山和龙门山中间隔着伊河水穿流而过,远望好比一座巨大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
传说很久以前,洛阳的南郊有一片很大的湖水,湖面迷雾妖娆,四周青山巍然屹立,人们常常在山上放牧种植,在湖里打鱼,生活十分安详平静。村里有个孩子尤为勤劳,天天去山上放羊,经常能听到从地下传出几声奇怪声响“开不开”,回家后告诉给母亲。母亲就对她说,要是再听到的话就回答说:“开!”第二天孩子就按妈妈说的回答了一声,结果,话音刚落,就地动山摇起来,龙门山一下子从中间断裂开了,原本平静的湖水突然从裂口喷涌而出,好似万马奔腾般地绕过洛阳城,一泻千里直奔向了东海。一阵汹涌磅礴过后,两山依水的崖壁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蜂窝一样的窟隆,排列有序,窟隆内全是石像,有的模样还非常的清晰可见,有的轮廓模糊不清,各种各样的姿态实在是奇观。于是从那以后,洛阳的龙门石窟便为天下人所知,许许多多的慕名者前来一睹神奇,成了古今中外旅游度假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