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母阙位于河南登封县嵩山南麓,距离县城二公里的嵩山万岁峰下。启母阙为启母庙前的神道阙,与太室阙、少室阙并称“中岳汉三阙”。
相
传,上古时期大禹奉命治理泛滥的河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妻涂山氏化为巨石,巨石从北面破裂而生启。西汉武帝游览嵩山时,为此石建立了启母庙。东汉延光二年颍川太守朱宠于启母庙前建神道阙,即是启母阙。启母阙结构与太室阙同。西阙现存高3.17米,东阙现存高3.18米,阙门间距6.8米。西阙阙基为两层长方石板,下层石板较大而薄。阙身用长方石块垂直垒砌在阙基上,共7层,总高2.75米,每层用石2~3块。启母阙是中岳汉三阙中损坏最为严重的,阙顶正脊已经被毁坏。阙上有两方阙铭,皆在西阙北面。一方为启母阙铭,一方为堂溪典嵩高庙请雨铭。启母阙铭记述了夏禹及其父亲鲧治水的故事,字体遒劲俊逸,是汉代书法中的精品,一直为国内外金石学家所注重。铭文间隙处及其他石块上有浮雕人物画像、幻术、骑马出行、斗鸡、驯象、吐火、进谒、倒立、饮宴、日御羲和、启母化石、夏禹化熊、郭巨埋儿、月宫等,是汉代文化的珍品。虽然启母阙被严重地破坏了,但是却无法改变它存在的价值,作为中国文物中的瑰宝地位是永远无法被动摇的。令人遗憾的是,启母阙如今已被保护,不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