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2-14发布
  • · 4584浏览
25 篇优品   13粉丝

沿着古文明遗迹旅行

 

音乐-土耳其进行曲
我们常说的世界古文明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和中华文明等。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由于外族的入侵而消亡,亦终结了其古文明。唯有中华文明仍然璀璨盛行经久不衰。

一、古埃及文明——凝固的历史

古埃及文明始于公元前5000多年,到公元4世纪并入东罗马帝国、7世纪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而伊斯兰化,古埃及文明灭亡。
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主要有金字塔和卢克索。

A.金字塔

埃及有句谚语:“世人怕时间,时间怕金字塔。”人们习惯把埃及称为“金字塔的国度”,金字塔被称作“凝固的历史”。人们在它面前感到了无声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并感受到人类进步发展的脚步。
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巨大陵墓。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胡夫金字塔等三座金字塔,以胡夫金字塔最为高大雄伟。
金字塔的年代和建造者、特别是古人是如何建造的至今都还是迷,按主流说法最早的金字塔距今4600年了,胡夫金字塔距今4500年。胡夫金字塔是埃及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金字塔。
狮身人面像:
埃及国家博物馆:
木乃伊展馆共有13具真实的木乃伊(进门即不许拍照)。

B.卢克索

——古埃及中王国时期的首都、大名鼎鼎的底比斯。至今已经有4000多年历史。底比斯横跨尼罗河两岸,东岸是当时古埃及的宗教、政治中心;西岸是法老们死后的安息之地“帝王谷”。
 世界最大的神庙群—卡尔奈克神庙群,是底比斯的主要部分。太阳神阿蒙神的崇拜中心,古埃及最大的神庙。古代每年奥皮特节的中心。
卡纳克神庙因为其浩大的规模而扬名世界,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用柱子支撑的寺庙,大到卡纳克神殿的体量可以装下一个巴黎圣母院,占地超过半个曼哈顿。卡纳克神庙的大柱厅,约5000多平方米,厅内树有134棵石雕彩绘石柱,分16行排列,中央两排特别粗大,每根高达21米,直径3.57米,可容纳100个人在上面站立。柱头为开放的纸莎草花。难以想象这些石雕彩绘的大柱已经在这里站立了几十个世纪。整座大厅用密如原始森林的粗柱创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形成了法老所需要的"王权神化"的神秘压抑的气氛。而这些压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源。
外观气势恢宏的卢克索神庙,也是一座巨大的古埃及神庙,这座神庙是专门为底比斯的三神太阳神阿蒙、自然神姆特和他们的儿子月亮神孔斯所修。
每年奥皮特宗教仪式从卡纳克神庙开始,到卢克索神庙结束。二者之间有一条一公里长的石板大道,两侧密排着圣羊像,路面夹杂着一些包着金箔或银箔的石板,闪闪发光。
乘坐当地特色风情马车
乘坐当地特有的费卢卡风帆船,畅游尼罗河。
对岸就是帝王谷、哈其素女王庙等,可惜团员中再无人愿意前往只好隔河相望。(埃及历史上最重要的女王哈其素,她的历史地位犹如中国的武则天但要早两千多年。哈其素是第18王朝法老的女儿,她统治仅15年,治国有方,不惜长期扮为男相,经济发达,太平盛世。)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虽然如今的埃及阿拉伯人并不是古埃及人,文化也完全不同,古埃及文明成为人类久远的凝固的历史。
古埃及1517年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到近代被英国军队占领,1952年纳赛尔领导的革命实现了独立。
另插几张开罗照片
今天的埃及给我的印象却是很落后的,在开罗看到的街景非常像印度的街头: 出租车很像印度的却更加不如:
敞着门的中巴出租车:
也可以选这种车:
“骑行”的路人:
“搭车”的人:
工艺品:

二、古希腊文明——人类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西方文明的起源

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北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公元前5、6世纪经济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古希腊文明是西方历史的开源,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科学、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地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A、古希腊文明的圣地——雅典卫城

古希腊时期的每座市都建有一座自己的卫城,地势一定要高于城市的其它地区。雅典卫城所在的卫城山,海拔156.2米,比周围高出70米至80米。公元前8世纪人们在这里兴建神庙等祭祀用的建筑物,使之成为雅典城邦的宗教活动中心。
公元前480年,,雅典著名的政治家、建筑学家、雕刻家,花费了近40年的时间,对战后的卫城,修复了原有的一些建筑物,增建了帕特侬神庙、厄瑞克修奥神庙、雅典娜胜利女神庙等宏伟的建筑物。其中规模宏伟的帕特侬神庙一直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精神的象征,(帕特侬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贞女”,也是雅典娜的别名。)世界艺术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和新起点。
作为古希腊建筑的经典代表作,雅典卫城建筑群在规划设计、庙宇设计与修建、内部艺术品的雕刻等方面都达到了古希腊时期的最高水平,成为人类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建筑精品、2500年的人文奇迹。雅典卫城著名建筑包括:阿迪库斯露天剧场、山门、无翼胜利女神庙、巴特农神殿、依瑞克提瓮神殿、戴奥尼索斯剧场、宙斯神殿等。
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对于雅典卫城的评价:“文明、神话、宗教在希腊盛行了1000多年。雅典卫城被公认为是世界传统观念的象征。”
当初的卫城复原图:
卫城山脚下
卫城山体的东南北三个方向都是陡峭的断崖,参观者只能从山体的西侧拾阶而上。
卫城的山门是一个不对称品字型的建筑群,卫城的唯一入口。只见山门的外部有十几根雄伟高大的多立克式石柱魏然屹立在陡峭的石阶之上,石柱的后面是山门建筑。这座山门修建于公元前437年至前432年。建筑师依山就势,巧妙地将这座规模宏大的山门修建在山体西侧的顶端,数根粗壮的石柱组成的柱廊以及后面的山门建筑是如此的壮观。
山门柱群中有一条进入卫城的通道
曾经布满一周横梁上的精美石雕已被岁月磨灭了。
卫城侧面
卫城背面
由希腊政府和欧盟支持的帕特侬神庙的修复工程开始于1975年,至今已经进行了40多年。世界各国数千名修复专家,包括许多一流的考古学家、建筑师、工程师以及技术工人都参与了这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当时希腊政府拨付了2300万美元作为修复专款,技术专家们经过测算认为这项工程大致需要数十年的时间。
 帕特侬神庙下面的草地上,堆放着长达数十米各种规格的的大理石块、立柱、柱础等。
这座大理石修建的小型神庙,依山就势地修建在与山门同样高度的基座之上,这就是卫城遗址中最小的神庙——雅典娜胜利女神庙,胜利女神在希腊神话中通常是背上生有双翼,如卢浮宫中来自罗德岛的萨摩特拉斯女神雕像,但雅典人为了将胜利女神永远留在身边,在这座神庙中供奉了一位没有双翼的女神雕像,因此这座神庙又被称为“无翼胜利女神庙”。
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雅典娜出生后把纺织、雕刻、制作陶器等工艺技术传授给了人类,成为战争、智慧、文明和工艺女神以及雅典的城市保护神。卫城的帕特侬神庙,全称为“雅典娜帕特侬神庙”,被赞誉为雅典人崇高精神的集中表现、古希腊建筑艺术的丰碑,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现存最重要的古希腊时期的建筑物。这座神庙的基座全部是大理石材料,基座的上面建有三层大理石台阶,台阶的上面是列柱。神庙的南侧的17根石柱在整个廊柱,破损严重。
 从卫城山上俯瞰雅典全貌:
 
奥林匹亚宙斯神殿
戴奥尼索斯露天剧场, 建于公元前6世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露天剧场、希腊戏剧的发源地。在这足以容纳17000人的剧场里曾经上演过无数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作品及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作品。剧场依山坡而建,大得惊人,似凝结了天地大美之气。在古代希腊,观看悲剧不仅是市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最主要的艺术活动,也是城邦生活的重要内容。由于希腊戏剧都是在白天演出,所以从观众席上能看到乡村的壮丽景象。
剧场分为两个半圆形的剧场,之间由门廊相连。
西侧的阿迪库斯音乐厅建于罗马时代,由罗马富翁希罗德·阿提库为纪念其亡妻而建。剧场呈半圆形,直径38米,背靠卫城山的悬崖峭壁的观众席为32级,可以容纳6000人。在古代的时候每逢节日都会在这里举行音乐会和表演剧,剧场至今仍在使用,每年夏季举办的雅典艺术节这里都是主要的演出场地,来自世界各地许多著名的演出团体都曾经在这里留下他们的足迹。
东侧是酒神剧场,最早是向酒神祈祷的地方。戴奥尼索斯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古代希腊人信奉的葡萄酒之神,他不仅握有葡萄酒醉人的力量,还以布施欢乐与慈爱在当时成为极有感召力的神,他推动了古代社会的文明并确立了法则,维护着世界的和平。
 

B、雅典新卫城博物馆

博物馆坐落于希腊雅典卫城山下。占地约2.5万平方米,竣工时间为2009年6月是一个现代与古典相结合的建筑。
 早在1833年,土耳其驻军退出雅典卫城后,希腊就开始讨论建造一个雅典卫城博物馆,1863年打基础,但建于1886年的800平方米的建筑不足以容纳庞大的雅典卫城发掘工程。1888年,第二个博物馆开始建造,即所谓小博物馆。到了上世纪70年代,博物馆无法应付大量游客,于1976年9月。设计者康斯坦丁·卡拉曼斯在选择了地址后,博物馆(老)建成。20年后,他意识到了建立一个现代博物馆的必要性,并于2007年始建新卫城博物馆,2009年建成,贺国强出席了开幕式,包括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50余家世界主流媒体记者云集于此。新博物馆面积是老卫城博物馆的10倍,配备所有先进的技术设施以保护的珍贵的4000多件希腊文物。
大门:
大门
展馆:仿佛置身于时空走廊,在古老与现代间徘徊。
雅典娜
雅典娜
博物馆周围的地坑:
中国展馆:

三、古罗马文明——强、大的一个时代

古罗马文明指从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到公元前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极盛时,经济空前繁荣,疆域也达到最大,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控制了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君主制国家之一。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内忧外患下灭亡。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延续了近千年之久。
如果说古希腊文明是人的“青年时代”的话,那么古罗马文明便是人的“壮年时代”。在希腊文明衰落之际,她接起了西方文明传承的重任,兼容并包,将文明的星星之火向后世传递。历经罗马共和时代,最后到罗马帝国时代,古罗马文明发展延续了2000多年。

A.罗马

古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几个世纪以来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罗马本身就像一座巨大的博物馆,2000年历史的古迹;众多的世界的知名建筑;一个罗马市就有一千多座教堂,处处显示着古罗马帝国的辉煌。
1、斗兽场是古罗马的象征,断壁残桓中依稀可见古罗马的繁盛。古斗兽场占地2万平方米,可容8万观众。古罗马人最喜爱看血淋淋的角斗场面寻欢作乐。起初还是人与兽肉搏,后来大批的角斗士被驱赶上角斗场,相互残杀,贵族奴隶主则在角斗士的流血牺牲中获得一种野蛮的快感。
2、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公元315年,它是为庆祝君士坦丁大帝战胜强敌统一帝国而建的。是罗马城现存的三座凯旋门中最大、最著名、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就是以它为蓝本加以设计、构建的。
3、万神殿: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罗马帝国时期的经典建筑,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用以供奉奥林匹亚山上诸神。
   殿内:
直径9米的天窗:
4、古罗马城废墟:昔日的帝国之都、现存世界最大面积的废墟。
 

B.漂亮的古罗马城市梅里达(西班牙)

梅里达曾经是罗马帝国卢西塔尼亚省的首府,之后成为罗马帝国最繁荣昌盛的城市之一,又被称为“小罗马”,是传播基督教的重要的宗教中心。至今也还残留着罗马时代的众多遗迹,是当今西班牙保留最完整的古代遗迹和建筑群,见证了梅里达辉煌一时的过去。
最著名的是古罗马竞技场、古罗马剧院。
竞技场遗址
竞技场遗址
竞技场遗址
罗马剧场
竞技场旁边的古罗马剧场,可容纳6000人,观众席的每一个位置都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央舞台的表演。如今剧院每年夏天都举办古典戏剧节。
梅里达如今是个漂亮的小城:
 

C.杰拉什古城遗迹(约旦)

杰拉什是世界上保存完好的最大规模之一的古罗马城市遗迹。城内的古迹分别属于古希腊、古罗马和拜占庭、阿拉伯伍麦叶王朝和阿巴斯王朝等时期。公元前63年,罗马将军庞贝带领强大的罗马军队攻入到这里,将这里打造成了罗马时代最为著名的十大城市之一,所以有东方庞贝之称。伴随着古罗马帝国的消亡,杰拉什这座繁华的城市开始陨落。公元8世纪, 多次的强烈地震将杰拉什摧毁,曾经繁花似锦的杰拉什逐渐被黄沙掩埋,带着悠久历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直到1806年这片废墟被德国旅行家欧里赫发现。
     
杰拉什古城内,有保存完好的哈德良凯旋门、古罗马竞技场、 气势恢弘的椭圆形广场、如队列般整齐的列柱大街、 经历千年风雨侵蚀的石柱残垣, 犹如历史巨人述说着曾经的辉煌。
    哈德良凯旋门,为迎接罗马帝国哈德良皇帝来访,杰拉什人专门在城市最南端兴建了这座雄伟的凯旋门,是杰拉什古城最庞大的建筑。
门柱雕刻
整座城市巨石铺地。
椭圆形广场是举行重要庆典活动和祭祀的场所。整个广场的地面用矩形青石板铺就而成,环绕着公元1世纪建造的爱奥尼亚石柱,广场周边修建了一圈边廊供人行走。
    沿“列柱大街”而上,可到月亮神庙和水神殿。
列柱大街
 水神殿、月神庙:
    耸立于山顶之上的宙斯神庙由于地震已不存在。即便如此,这片废墟依然在给人们讲述着古罗马帝国的千年历史。宙斯神庙门廊上的雕刻造型生动传神, 尽管这座神庙只有几根立柱,但站在立柱之下,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气派和恢宏。
三千多年前的“阿蒙”(安曼)城堡遗迹:
手:
     巨石上的文字清晰可见:
哈德良凯旋门旁边是古罗马竞技场,可以容纳15000多名观众,右面的五个门是赛马的起跑点,左面五个门是终点。
  

D.埃武拉古城(葡萄牙)

埃武拉是一座由罗马人建立的历史古城,是葡萄牙古代时期的首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古城遗迹:
希拉尔多广场位于埃武拉古城的中心。
古罗马戴安娜神庙遗址。它经历了1800年的风风雨雨与历史磨难,14根石柱仍旧耸立着。
埃武拉的大教堂中,有一座“人骨教堂”,当人们走进去时,却丝毫没有毛孔悚然的感觉。葡萄牙14世纪的一场黑死病和15世纪的战争,令这座城市出现了多达3万多个坟墓。有教士开始把骸骨搬进教堂,并堆成金字塔状。由于骸骨实在太多,后来有人索性用人骨充当装饰材料,建成了这座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的招牌:
教堂内:

 E.其他各地的古罗马剧场:

罗马人走到了哪里,大剧场也就修建到哪里,其共同的特点都是依山而建,规模宏大,豪华壮观。在征战打仗和集会选举之余,泡澡、看戏和看角斗,是古罗马人的三大爱好。泡澡要去在各个城镇修建的公共浴池,看戏和看角斗士竞技,则要去专门的露天圆形剧场——古罗马剧场,也称为斗兽场、竞技场。
约旦杰拉什古罗马剧场,是一个环形的、极其整齐的剧场,在古罗马剧场中,杰拉什环形露天剧场是现存最大的一个。
每天有穿着古罗马时期士兵服装的乐手为游客演奏。
红色玫瑰古城――佩特拉峡谷里由那巴特人建造的罗马剧场,可以容纳3000人。
安曼古罗马剧场

 四、古代土耳其——古文明“博物馆”

横跨亚欧大陆的古文明大国土耳其,遍布古文明遗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就有19处,称得上是古文明的“博物馆”。

A、伊斯坦布尔:古代三大帝国的首都

1、帝国的更迭。古代世界上战争最频繁的国家应属土耳其了。罗马帝国一分二后,东罗马帝国即后来的拜占庭帝国延续了近千年,领土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西班牙南部沿海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由于拜占庭帝国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拜占庭帝国共历经12个朝代,93位皇帝。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能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态,传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史料、著作和理性的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1299年土耳其杰出的军事家奥斯曼在这里发动了改变世界的战争,宣布建立奥斯曼帝国,他先攻破君士坦丁堡灭了拜占庭帝国,后又征服了黑海沿岸的巴尔干半岛(包括希腊)和多瑙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直逼奥地利和波兰。将首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在土耳其这片土地上,到处可见诸如特洛伊血战的古老战场、城堡的废墟以及曾繁华于各个王朝的古城遗迹。使奥斯曼成为历史上名声最响的帝王之一,他的名字成为土耳其帝国的国号延续了600多年,庞大奥斯曼帝国地跨亚非欧,扼住大陆交通的咽喉,曾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最繁荣的帝国之一。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斯曼帝国战败后,随之后爆发的革命建立土耳其共和国,首都迁往安卡拉,但伊斯坦布尔名称保留。
2、伊斯坦布尔曾是古代三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以及奥斯曼帝国首都,现在仍然是土耳其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在古希腊时叫拜占庭。罗马帝国时期,著名的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此建城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也称新罗马(至今在欧洲人仍然称伊斯坦布尔为君士坦丁堡)。其古文明遗迹主要在丹阿合麦特广场,它曾经是拜占庭帝国的古罗马竞技场。
广场的一端可以看到仅存的古竞技场的遗迹:
广场有三座纪念碑:埃及方尖碑、青铜蛇柱及君士坦丁“罗马方尖碑”。
埃及方尖碑,埃及古文字很清晰:
 
(由于近代的文物掠夺,如今方尖碑的故乡——埃及只剩下5块方尖碑了,其他的方尖碑都散布在世界各地)
埃及方尖碑上的石雕刻:
 
相隔不远是古罗马方尖碑:
残缺的青铜蛇柱:
undefined

B.以弗所古城遗址

以弗所——古希腊时代世界最大的罗马古城,是罗马帝国的五大城市之一。早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以弗所就出现了人类的活动迹象,公元前334年,是罗马总督驻地和古罗马帝国在亚洲的首府,凭借着便利的海上贸易,发展成为地中海地区经济文化最为繁盛的城市和商业、政治文化宗教的中心,拥有40—50万居民。是当时仅次于罗马、被誉为"亚洲第一个和最大的大都会"盛极一时。
以弗所以阿耳忒弥斯神庙(女神狄安娜的首要神龛)、图书馆和斗兽场(露天剧场)著称。
阿尔忒弥斯神庙,规模巨大,成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赛尔瑟斯图书馆是人类第三个图书馆(第一个在埃及第二个也在土耳其)。是以弗所的地标。虽经多次大火和地震,但正面大门依然挺立。图书馆最高藏书曾达到1.2万卷。
斗兽场(露天剧场)能容纳25,000观众,在罗马晚期角斗士表演也在这里举行。
以弗所还在所有的大门内建造了大浴室,进出城市的人都必须洗浴。
以弗所的主干道库里提斯大街,在当时它就像今天伦敦的牛津街或纽约曼哈顿的第五大道。
宽阔的大理石罗马大道,这条商业大街的两旁是成排的店铺,店铺的后面是居民住宅。精美的廊柱和石雕,沿街有商铺、集市、浴场、妓院等古迹。
赫拉克勒斯门前的胜利女神耐吉(Nike),耐克的LOGO来源于此。
世界上最古老的广告(两千年前): 大理石路上的妓院广告。人头像代表美丽的女孩。意思是沿着脚所指方向通往妓院。左上角的图形表示做爱,右下角的图案是在提醒男人,去那里不要忘了带钱包。
最早的妓院(大浴池后面):
妓院有地道直通图书馆(方便一些男人骗妻子说去图书馆)
人类最早的公厕(有钱人也可在此谈生意),冬天如厕时让奴隶先暖石板:
所有看到的只是古城的三分之一。以弗所的繁荣得益于港口贸易,距离入海口不到1公里,远处跑汽车的地方就是当年的大海,在这个台子上可看到来了几艘船什么货的船。但是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它的入海口渐渐被淤泥填塞,以弗所赖以生存的海洋贸易遂告终结,加上地中海沿岸频发的地震,以弗所难逃被遗弃的噩运,又经过了上千年最终沦为今天我们看到的大理石废墟。

C.特洛伊古城遗址

特洛伊古城,地中海沿岸的重要古迹。
特洛伊城最早记载于荷马诗篇中,好莱坞电影《木马屠城记》描述的就是这个故事。电影道具的木马现在市中心,古城这里也有一只巨大的“特洛伊木马”作为纪念。
特洛伊古城和以佛所古城不同,沉睡了5000年的历史遗迹,现在只留下了几个城墙而已,特洛伊古迹保留了不同年代的特洛伊城貌,按时代分为九层,也就是经过九次修建。一二层是公元前的,用麦秸和牛粪做的砖;八九层白色大理石是罗马时期的。
特洛伊的罗马剧场:
特洛伊古迹是德国的一个小偷发现的,他从荷马史诗得知特洛伊有大量宝藏,开始在爱琴海岸寻找特洛伊,他找到的宝藏95%运回德国,二战时全被苏联运走,如今土耳其仅剩5%。

D、 希耶拉波利斯古城遗址

在土耳其棉花堡的山上,这座古希腊的“圣城”于公元前2世纪末期因此地温泉而建,成为了罗马帝国王室的度假胜地和温泉浴场。这个罗马城遗址建筑成群,有浴场、罗马剧场、教堂等公共场所以及住宅和许多陵墓。
古城街道呈网状铺开,一条宽13米有1公里长的大街南北贯穿于城中,主要的建筑物都排列在街道的旁边,街道两侧的小巷都与街道成直角形。当时大约有居民10万。
可容纳15,000观众的罗马剧场。剧场内还有罗马帝王谢普提米乌斯·塞维鲁和他的妻子朱丽叶的浮雕,气度彰显,被认为是从罗马时代以来最美的遗迹之一
墓地展馆的石棺犹在:
公元395年,希耶拉波利斯又被拜占庭帝国统治,成为贵族、达官、富商等安享晚年之处,辉煌了1,500年,直到1334年的大地震,摧毁了古城建筑,活着的人逃离了,留下的只有这些残垣断壁和坟冢石棺了。可谓因大自然赐予温泉而建造、发展而辉煌;又因大地震使“白色浪漫”之城夷为遗址。成也自然毁也自然,万物兴衰皆自然!

E、洞穴文明

土耳其卡帕多奇亚的洞穴有五千多年历史,洞穴遗迹有格莱美露天博物馆、地下城、乌其萨天然奇石景观也叫城堡区。数百万年前,三座火山先后大爆发,火山灰覆盖了卡帕多奇亚地区。人们发现火山灰地质容易挖洞,不必盖房子,且冬暖夏凉。逐渐形成了大片的洞穴居所,而无一间其他房屋。地下城就是一个逐年扩大深挖而形成的一个九层建筑群。人们在地上耕作在地下生活和防御。到了古罗马帝国统治早期,基督教徒受到迫害,大批教民在躲藏流离中发现了这一片山洞定居下来,不仅居住而且建起了很多教堂,甚至有一个修道院,这就是世界最大的露天博物馆。后来穆斯林占领过并且起了格莱美的名子。至今已经发现了超过六百个民居、教堂和寺庙的遗址,其中大部分教堂都装饰有湿壁画。
1、格莱美露天博物馆被称为土耳其的“莫高窟”,【主要看点是教堂里的拜占庭湿壁画。教堂的命名即由壁画而来,“苹果教堂”是因为壁画中某人手拿苹果而得名;“蛇教堂”壁画描绘的是圣乔治击退蛇的场景,居住在岩洞中的基督徒们也许遭遇过蛇的袭击;“拖鞋教堂”壁画上的人物无论是耶稣、圣人,还是市井凡人都穿着拖鞋;“黑暗教堂”因为没有一扇窗户、光线昏暗而得名,这也成了里面壁画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这里的壁画色彩和谐明丽、人物生动形象,精美绝伦,是格莱美露天博物馆宗教壁画的代表作。穹顶上绘有耶稣的肖像,俯视众生,它的周围,是《圣经》抄写者和众位圣人的头像以及全身画像。还有一个教堂没有壁画,只在门楣和门框两侧绘有古代图腾式的图案,就叫“无名教堂”。】
教堂里的精美壁画以及画在石壁上的宗教故事。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壁画已经斑驳模糊,只有少数还保留着当年艳丽的颜色和完整。
修道院:
在一个伊斯兰国家中,却滋养了这样一处基督教的辉煌。
 2、地下城是一个九层洞穴建筑群,深80米。走进地下城,就进入了一个复杂多孔的地下世界,到处都是洞,这是模型:
第一层是马厩;第二层是客厅,第三层是做葡萄酒的地方;第四层是粮食仓库,充足的粮食可以容纳5000人同时在地下城里生活三个月不出去;第五层是教堂;第六层是厨房,墙上有熏黑的地方;第七层是一个大通道。以前的人在外面种地,要是敌人来了,就从好多入口进入,钻进去后就把大门关上,跟中国的地道战相似。牛羊圈也在这里;第八层是当时的通风系统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空调系统,有通气孔与地面相连,通风道密如蛛网。第九层是水库,像深井。
通道:
洞穴迂回曲折又低又窄,人在里面需弯腰行走:
地下教堂:
卡帕多奇亚地区的“地下城”是何时开始修建的,为什么而建还是千古之谜。但地下城齐全的设施和当时人们生活的精致,不得不令人赞叹。
 3、乌其萨天然奇石景观即城堡区,就是一座全是洞穴的山头,整座山是一片奇石景观。这座山头被开凿为高达21层的城堡,也可以称作兵营,驻扎过东罗马帝国征战的将士。
登山:
山顶: 
城堡区制高点: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俯瞰城堡区地貌:
三个景点之外还有很多洞穴酒店、洞穴餐厅等。
 我们吃饭的洞穴餐厅:
洞穴餐厅墙画:
我住的酒店,体验一把洞穴:

F、行走古丝绸之路

从卡帕多奇亚到棉花堡的路线就是古丝绸之路的路线。其中最主要的城市是孔亚。孔亚不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却是面积最大、最古老的城市。它是11世纪突厥人在中亚、西亚建立的塞尔柱帝国的首都。帝国极盛时包括伊朗、伊拉克、高加索、小亚细亚大部及叙利亚(包括巴勒斯坦)等地。中国传说中的阿凡提的就是孔亚附近的白城人,生活在奥斯曼帝国时期。
孔亚:
1、梅夫拉那博物馆——旋转舞的始祖
梅夫拉那(1207~1273年)是土耳其诗人,终老于孔亚。这座博物馆的外观以其铺满绿色瓷砖的华丽尖塔而令人侧目,也是孔亚的地标。博物馆占地逾6000平方米,分为僧侣陵墓、资料室、修道院等区域。
一进去是一个大花园,这个花园是当时国王阿拉丁的私人玫瑰花园,后来给了梅夫拉那,他在里面开了伊斯兰学校。
院内有一个高高的绿色的尖塔,是孔亚的地标。旁边是一个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清真寺。
院内:
清真寺内的装饰:
精美的天花板:
祈祷室,男女分两边:
蜡像:
馆内展品有一些书籍和即梅夫拉那用过的物品,特别的
是有当时手写的最小的古兰经和最大的古兰经,内容一样,最小的古兰经是用一根头发写的。
手写最大的古兰经:
手写最小的古兰经:
梅夫拉那始创的旋转舞其实算不上是舞蹈,而是一种宗教仪式,被称为“梅夫拉维祭拜仪式”或“旋转舞仪式”,是一种在旋转中冥想的修炼方法。三到五个男的一起跳。他们穿白色的衣服、黑色的外套,外套没有口袋,没有扣子,没有拉链,里面的白袍也没有口袋。戴高高的皮帽子。其中一个是他们的长老,先上台转一圈,走一圈,然后他的徒弟、学生给他鞠躬以后,先把他们外面的黑色外套脱掉,表示把身上的坏习惯脱掉,他们把手臂弯至胸口,意味着他们放弃了现世的生命,没有了自我,及完全接受神的安排;左手向下半垂,手掌向下,表示将神所赐的能量传于大地及其他人。然后就开始转,始终以左脚为圆心旋转,意味着世间万物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然后右手向上,表示接受神的赐福。跳的时间是10到15分钟左右,没有什么动作,只要转就可以。这样转肯定会头晕,他们认为头晕就是跟真主阿拉最近的时候。
旋转舞的衣帽:
现在每年12月的时候举行为期一个星期的活动,世界各地来的跳旋转舞的人,每天转,转七天。
院内有很大的洗脚处,信徒进入寺内之前都要洗脚:
清真寺旁是梅夫拉那的墓地,包括他父亲、他儿子和家属,还有他的学生的坟墓。每个墓碑上都有帽子,上面包着白色或者绿色的布,以证明他们的身份。
墓地:
棺椁:
2、苏丹客栈
古丝绸之路上每40公里都有一个客栈。因为一个骆驼从早到晚只能走40公里的路。遗留下来的驿站大多已经成为废墟或是毁于战火,这座1229年建的客栈也在1258年经历了一次大火灾,后重新修复,现在还在修复。这种客栈里面有小清真寺、马棚、客房、洗澡的地方和餐厅、厨房。这种客栈前三天是免费的,第四天开始收费。这样如果只有一个商人来了,他为了安全要等下一个商队来了以后跟他们一起走。一般第四天另一个商队就来了,来的人不能只住两三天,要到四天左右休息好了再走。
客栈每天太阳下山就关门。早上让客人数一下他们的货,数对了才能开门。
院内:
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全是从这种的客栈面传出来的,住店的商人互相之间把最初的道听途说传来传去,越来越夸张慢慢地就是变成了神话故事。
留影:
——END——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