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2-17发布
  • · 11031浏览
202 篇游记   441 粉丝
关注
前言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她是地球上最寒冷、最干燥、纬度最高和最洁净的大陆。虽然她是一个被冰雪覆盖的冰冻世界,但这里却仍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南半球的仲夏时节,我走进了我的冰山美梦中。
南极得知自己可以前往南极的时候整个人都是颤抖的,不是因为提前想象到了那里的寒冷,而是激动的按捺不住喜悦了。前一晚辗转反侧想着南极的种种,收听关于南极旅行的广播音频,还未出发就已经在那脑海里重演了无数次抵达时候的那种震撼。直到自己坐上飞机,才逐渐让自己平静,让自己相信已经正在这趟壮阔的旅程中了。
南极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各洲第五位。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7大洲,对于国人来说,南美和南极是最远最难到达的。但这次南极之旅让我一下子就实现了南美和南极两地的打卡,真是梦幻之极。
南极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对于高原一词,我一开始也是没有概念的,直到亲临南极才深深的被震撼到了。有个朋友说,去南极旅行是不是就是为了装,没有什么必要大费周章去。而我的回答是:“南极随便一座山峰都有国家公园般的风姿”
的确,亿万年以来的冰川运动让南极充满了险峻巍峨的冰川,单凭这一点,南极就可以说是非 来不可的了。
南极
南极还有数量众多,平时难以见到的企鹅和海豹,它们憨态可掬而且一点都不怕人,与大自然的这种亲密接触一定会让你终身难以忘怀。看着鲸鱼在你船边游过的时候,屏住呼吸,仿佛这世界就此停止了。
南极
这次搭乘的午夜阳光号,将南极探险之旅变成了度假之旅,在巡游的时候就可以看着座座冰山在外漂过,每一眼望出去都是纯粹的风景。
南极
在邮轮上的几日,不妨找个安静的角落静坐,或是看着窗外的风景,人生难得的一次航海时光就此展开。
南极历史上的南极航海之行, 简直就是一段段史诗般的旅程。如今真是幸福,乘邮轮就可以到达南极,船上还有讲座可以听,也会举办许多有意思的活动,这一趟旅程也变得丰富了。
南极
下面是这次南极之旅的行程介绍,这16天真的算是圆梦之旅了,经过了夏冬变换,两个大洲的旅程,看上去像是一场惊心动魄探险,但旅程结束后之后,你会发现,内心得到的更多是一种平静的力量。
行程:
16天的行程价格很实惠了,在转机的时候都进了美联航的休息室,到达智利以后吃的都是非常好的中餐馆,下榻靠近圣母山的喜来登酒店,每一段智利行程都有导游接待;10天的午夜阳光号邮轮也是超出了我的期待,后面再给大家详细介绍啦~总之,这趟南极之旅我给100分!
手绘路线图:
海达路德午夜阳光号南极每日行程安排:
4-5号的安排忘记了,说不定我正在看着海洋放空自己。
南极
南极大陆这片未曾被人类开发的处女地,有着世界上最纯净的环境,每一眼所看到的都是亿万年原始的地球面貌,准备与我一同开启神奇的南极之旅吧~
南极
DAY1:香港-美国-智利
1.26日早上从皇岗口岸过关,八点钟前到的,并没有很多人,而且拿着新版护照一下子就可以出发了。基本上和深圳湾的时间差不多,整个过关时间预留一小时,如果遇上春运或者是旅客大军那时间会更久了。
到达香港机场以后以后给了我们一份行程告知书,还有一张美国联合航空的休息室卡,这个卡实在是太及时,赶飞机还没来得及吃早餐的可以趁这个时候吃了。而且休息室可以洗澡,转机时间长的时候就可以计划着洗个澡了,长途飞行以后洗澡绝对是非常爽的事情。
虽然飞行时间加起来有一天多,在飞机上都度过了两个晚上,坐完以后都忘记地球往哪个方向转了,头发也有点粘在一起的感觉。但是竟然也没感到多么烦躁,反倒是以前要看的要做的东西都做完了,有种轻松的感觉
在美国转机的时候入境问的问题会很离奇,还问团费多少钱,说目的是旅游的还要问咋个旅行法,不过总算是入境了,倒是出境都没怎么检查就走了。旧金山和休斯敦机场就这样逛了一圈,美国的机场还真是大,并且很新。
休斯顿的机场商铺装饰都很好看,非常有兴致想要进去买。旧金山机场还像是个迷你的博物馆,在这里还能看到航空公司过去的历史文物,从餐具到制服,关于航空的一切你都可以在这里看到。
第一次来到美国,果然是航空业发达的国家,每一个航站楼都非常的巨大,餐厅与小店的装修都很好看,让人转机的时候也可以进去逛下。
DAY2圣地亚哥
经过了长途跋涉,终于在智利的早上十点抵达了首都圣地亚哥,圣地亚哥当时的气温已经有三十度了,地中海气候夏季少雨,穿着羽绒的我们齐刷刷的换成了夏装。
带我们在智利旅行的大巴很宽敞,也很新,我们小团所以有很多地方可以放东西了~真好。
简单介绍下智利吧: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邻玻利维亚和阿根廷,北界秘鲁,西濒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海岸线总长约1万公里。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境内多火山,地震频繁。气候地区差异大:北部是常年无雨的热带沙漠气候;中部是冬季多雨、夏季干燥的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南部为多雨的温带阔叶林和寒带草原气候。年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为8.6℃和21.8℃。
在休斯敦转机后我们就到了智利的首都圣地亚哥,一出机场就感受到了南美洲的骄阳似火。傻乎乎的我出发以后才想起圣地亚哥气温可以达到三十多度,正处于夏季炎热干燥的季节,一箱子厚衣服只有几件短袖,下车以后就能感受到火热的气息了。下飞机以后我们去了中餐馆,几十个小时的飞机没有好好吃顿饭了,一下来就有中餐吃真是幸福,没想到圣地亚哥也有这么多的华人区,商铺林立,看到熟悉的文字倍感温馨。之前在毛里求斯遇到中餐馆简直就是遇到神了一样,鱼用母语说话很是亲切。
美美的吃完一顿午餐,然后就来到了总统府,总统府乍眼一看挺现代的,好像没特别的感觉,但是你绕到后面去看,就能能发现这里有超大一扇国旗。
利总统府叫做拉莫内达宫,在西班牙语里是货币的意思。在智利19世纪初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前,这里曾是一家造币工厂,因此拉莫内达宫还是重要的文物遗址。总统府北门外的宪法广场上,伫立着阿连德的高大铜像。
拉莫内达宫一般都对游人免费开放,重大的国事活动除外;游客可在任何一个庭院内欣赏这座白色的殖民地风格建筑,还可以在东门-莫兰德街80号(Morande 80)凭吊1973年军事政变中殉难的阿连德总统。
从总统府参观完以后,我们来到了武器广场,看到这里广场花园种满了漂亮的树木,就马上喜欢上了这里。
阿玛斯广场(Plaza de Armas)位于圣地亚哥市中心,同时这里也是圣地亚哥历史中心。自从1541圣地亚哥城建立以来,阿玛斯广场已渐渐变成为行政、商业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并且,在今天这里仍是城市生活的中心。 阿玛斯广场,西班牙语的意思是武器广场,原名大广场。
1541年佩德罗·德·瓦尔迪维亚在圣地亚哥建城,随即下令在城市中央修建武器广场。根据西班牙惯例,在美洲建立的城市的广场选址需平坦、空旷。最初广场有绞架,象征着皇家法权。
接着我们就到了武器广场,一路上在大巴车也看得到许许多多的网红街道,甚至有彩虹色街道。据说每一个西班牙人殖民过的地方都有一个武器广场,圣地亚哥的看起来广场不会特恢弘,但是附近的花园种植的树木非常好看,在蓝天的映衬下仿佛是精心打造的一般。武器广场还有一个免费的博物馆,但是由于时间不够我们就在外头的街上走走,人非常的杂乱,所以必须小心财物。
从武器广场出来以后,我们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圣地亚哥的市中心,也就是圣母山的所在地,这周围除了是商业中心所在地,山脚下还分布着一些别墅,这一带便是圣地亚哥的富人区。
【南美第一高楼】
我们来到圣母山下,每6个人一个缆车就上山了,还看到冬季滑雪的露天缆车可以坐,一开始还以为是简单的上个山就好了,结果随着海拔的升高,我才发现周边的景色竟是如此的好看,圣地亚哥位山麓之下的平原,基本上目之所及都是建筑,但都不是很高,如果是到了晚上灯火全开的时候,星星点点的灯光该是有多么美丽。可惜我们没有呆到晚上,而是就在山坡上四处走走。如果从山上走下去沿途也是有很多东西可以看的,而精华就是山顶的圣母像处。
在圣母山下我们还可以看到圣地亚哥的母亲河,浑黄但是水流湍急,这也是冰川融水而成,但是随着气候的变化,水量已经逐渐变小了,环境的破坏在每个地方都有了显著的效应。
【俯瞰圣地亚哥】
圣地亚哥是一座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古城。1541年,西班牙殖民者瓦尔迪维亚率领150名骑兵来到这里,在位于现在城市中心的圣卢西亚山上修筑了西班牙在南美洲大陆上的第一座炮台,并在山下用泥砖和草木建筑了一批原始的住宅区,这就是圣地亚哥城的雏形。
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在这山坡上可以看到山下的一切,而最有看头的就是南美第一高楼。智利是一个地震高发的国家,太平洋板块俯冲下把安第斯山脉抬高了,所以在高楼的远处你还看到板块运动的结果,连绵的高山上甚至还有积雪,要想想这可是在炎热的夏日,三十多度的高温,看看雪山应该会带来一丝“望梅止渴”的清凉感。
圣地亚哥的市区在历史上是以圣卢西亚山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圣卢西亚山高629米,是市区内著名的景点,Pedro de Valdivia 于此建立的圣地亚哥这个城市。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盘旋而上,直通山顶。山上有古希腊雅典式的白石门廊,门廊两侧是古朴、苍劲的巨型壁画。
圣母山是智利著名的旅游胜地,现在辟为“首都公园”,占地712 平方公里,是圣地亚哥最引人入胜的公园。圣母山北侧是贫民区,没有高楼;东侧是繁华市区。在圣母山上俯瞰圣地亚哥,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也许是因为智利地震频发,所以楼都建的不高,导致城市面积很大,我们在山顶四周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建筑了,夜色之下一定会非常美丽。
如果要问我圣母山的亮点是什么,那么我会推荐你山上的十字架,颜色大小不一的十字架涂满了彩绘,一下子就体现出了南美国家的热情与多彩之感,在其背后还有大片的城市做背景,十分好看。
这次旅行南极线路安排的挺好的,在看完圣母山以后我们就到山下的喜来登酒店入住了,十分的方便。
【酒店大堂】
【客房】
去了圣母山以后我们去到了酒店,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然后出去就餐。同样是中餐馆,但是这味道比中午的好很多,鸡肉十分的嫩滑,与国内做法无异,而且还能吃到海鲜,这一点是非常让我们满意的。而在餐厅的对面刚好就是一个菜市场,之前就知道智利的樱桃享誉世界,而运输到中国的价格都翻了近十倍,我们可是以10rmb一公斤的价格买到的,既然有这么好的价格优势,我们基本全团都出动了,简直可以说是“团灭”,一下子就把他们的店铺承包了,每个人都陷入了疯狂的状态。
可别说,智利除了樱桃,别的水果也非常不错,不过还是挑选价格与国内差别最大的来吧。
晚上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酒店,还给朋友带了一袋。坐公交车也可以到喜来登酒店,交通还是比较方便的,酒店客房不是很大,但是户外空间算是比较多的,早餐可以选择在楼顶或者是泳池边上吃,早上起来温差有些大,所以起早了去吃早餐还是带外套比较好。
DAY3瓦尔帕莱索
次日九点,我们前往维尼亚德尔亚和瓦尔帕莱索这两个海滨城市。这里常年刮起强烈的西风,海岸边上的浪花都很大,是个不错的冲浪选择地。我们从首都驱车大概2小时就到了海边,同样是由于地质运动,海边都是悬崖,城市都建在非常陡的山坡上,你可以看到这里全是一栋栋建筑,密密麻麻的分布了好大一片。到海边的过程基本上是从从山顶盘旋下山的,左右转弯的时候其实就可以看到这两个连在一起的城市。
首先看到的都是比较高的海边房屋,面朝着美丽的沙滩,绵延数公里海公路上都可以看到这样迷人的景色。
威尼亚小城被称为海上葡萄园,离瓦尔帕莱索只有6公里。两座城市颇具相似之处,都有漂亮的海湾,都有阶梯式的楼房。坐在海边,能看到礁石上躺满晒着太阳的野生海豹。这里还有可容纳2万人的梯形露天音乐广场,每年12月这里都会举办国际音乐节。
【悬崖之上还有一个漂亮的餐厅】
南极
在这之后就能看到大片礁石以及众多蹲坐在上面的海鸟了,仔细看的话还能发现有海狮在其间。这一带的海浪十分的大,拍打在礁石上能溅起五六米的海浪,橡胶一般强韧的海草生长在礁石上,一幅险恶的礁石滩还透露出生命的顽强之感。就在这悬崖峭壁之上,你还能发现许多美丽的餐厅,悬空在岩石上拥有一流的景色。
【岩石上的鸟粪把石头染成了白色】
南美人看起来都很健美,这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有挺大关系的,到了大中午阳光很毒辣的时候,还有人沿着沙滩的路边在跑步;海里冲浪游泳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人人脸上都充满了阳光与朝气。
这里的房子因为都在斜坡上修建,都有好像重庆一样的斜电梯,要想到山上还有长长的楼梯可以走,有的涂满了彩色的涂鸦,在这些小巷走起来也是饶有趣味的一件事。
199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瓦尔帕莱索不同寻常的缆车系统(高度倾斜缆车)成为世界一百个濒危历史文化宝藏之一。所以来到这里连坐缆车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智利的海风还是挺大的,所以浪也漂亮,有不少冲浪爱好者这会在这附近聚集,身材一流,满是荷尔蒙的气息。
人们就从山上的小屋沿着楼梯走下来
遍布各处的街头彩绘让这里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智利的阳光和很火辣,昨天吃饭的时候在唐人餐馆下就买了墨镜,二十多块就有了,而且店主还是中国人(墨镜也是中国制造的),款式自然没有海滩边的多。
来到沿海城市,当然不会错过这里新鲜的海产,中午享用的就是不错的海鲜自助,第一次看到如此巨大的青口,这份量实在是惊人,除此以外还有芝士焗扇贝,水果与雪糕味道也很棒。
用过餐以后我们去看从复活节岛运来的石像,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尊,但它背后的传奇故事绝对是让人心驰神往
复活节岛告诉我们的经验教训对于现在的人类来说可谓是非常适用了,南极之行将让我们可以亲眼见证这个正在发生巨变的冰冻世界,如此大体量的冰盖融化,最后带来的灾难会有多巨大?
如今智利队复活节岛还有三千多个石像,最近有看到新闻说石像的头部以下长长的身体。
过了半小时,我们驱车来到了瓦尔帕莱索这个色彩鲜艳的城市。
瓦尔帕莱索的城市绰号为“太平洋珍珠”,基于城市不断的发展设计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瓦尔帕莱索纳入世界文化遗产范畴。
【海军广场】
驱车半小时后我们到了瓦尔帕莱索,首先到达的就是海军广场。下车以后我们的活动时间只有半小时不到,但是一下车附近色彩鲜艳的街道马上吸引了我的目光,一栋栋古朴而多彩的建筑让你仿佛走进了电影片场,每一扇木门都老旧得如此有质感。
本以为这里和昨天的武器广场一样只是广场加一些殖民风格的建筑,下车后才知道海军广场的色彩和花样竟然如此丰富。从薄荷蓝的大楼往右走,就是一条热闹的砖石路小街,两旁的店铺颜色非常的丰富,店面不会太显眼,而且只有走进去以后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趣味所在
南极
最最最不能错过的是这里的花砖楼梯,不同纹路瓷砖铺就的阶梯太适合拍照打卡了,这里的人们怎么那么好”色”呢?
南极
在瓦尔帕莱索的黄金时代(1848-1914),城市吸引了大量来自欧洲的移民,移民社区为城市带来了独特的印记,这一点在城市的建筑风格上体现的尤为显著。
南极
在20世纪下半叶,瓦尔帕莱索经历了巨大的衰退,富人们搬离了市中心,迁往繁华的圣地亚哥或者邻近的比尼亚德尔马,到20世纪90年代初,城市大量独特的遗产都丢失了,许多智利人放弃了这座城市,但到了90年代中期,一场草根阶层保留运动在瓦尔帕莱索蓬勃开展。大概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瓦尔帕莱索才能如此美丽多彩吧。
瓦尔帕莱索的夜生活被认为是智利最好的,由于港口有各式各样的酒吧和夜总会,这里也成了水手和学生们最乐于光顾的地方。其中索托马约尔广场附近的拉普拉亚酒吧和拉皮埃德拉菲利斯、维沃以及因格莱斯酒吧最受欢迎。
白天看起来也还不算很多人,所以在逛这片多彩的城区时有了一种独享乐趣的感觉,但后来有附近的治安警察过来告诉我们记得小心财务,由于时间实在是太紧张,我直接婉拒说没时间不能听他们细说了,反倒以为他们是当地骗子(看来我的警惕性还是挺高的)
乘坐当地特有的缆车爬升到了山顶,这种当地特有的出行方式让我们看到了更多角度的城市美景,从高处往下看才知道原来集装箱也如此的多彩,以红黄为主,竟然也是如此的和谐统一。
为方便居民上下山头,早在1883年,人们就修建了电梯连接山顶和海边平地,整个城市先后建设了28座电梯(Ascensor)。名为电梯,实际上其形式多为轨道式缆车。这种缆车像电梯一样靠缆索牵引上下;又像列车车厢一样有车轮和铁轨。它们的铁轨大多呈30度以上的倾斜。如今尚有15部这样的缆车在吱吱嘎嘎地运转,堪称老古董,也成为城市的名片和招牌。价格也十分便宜,100或200智利比索(相当于人民币1,2元)就可以乘坐。
瓦尔帕莱索给我的感觉其实很是惊艳,多彩的城镇里其实不需要一个显目的景点就能变得饶有风味,到处都是上了年纪老房子,弯弯曲曲的巷子与山路也值得步行一番。
瞭望台周围虽然没太大的范围,但是可以拍照的地方还不少。山坡上还有一个类似白宫一样的建筑,其实是一个博物馆,要额外收取门票。我们没进去,就在外面的大草地上拍了起来,草坪上一个固定的机关枪的雕塑,可以上去假装扫射一下。面对这么美的风景,在草坪上自在的躺着或者坐着是很不错的享受。
由于城市建筑在大量的陡坡之上并可直接俯视太平洋,瓦尔帕莱索也自豪的宣称迷宫样的城市道路和鹅卵石小巷体现了城市丰富的建筑和文化遗产。瓦尔帕莱索目前是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保护的。
从圣地亚哥到瓦尔帕莱索途径卡萨布兰卡山谷(瓦尔帕莱索的名字Valparaíso,意即“天堂谷地”),刚从摩洛哥回来的同伴听到卡萨布兰卡这个名字的时候眼前一亮,没想到圣地亚哥附近也能听到这一个来自异域的名字,也是挺奇妙的一种感觉。
智利葡萄酒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逐渐走向了世界,由于低税、口味独特等优点,深受大众喜爱。因为智利独特的气候,其生产的葡萄别有风味,为其产出优质葡萄酒奠定了基础,再加上欧洲古老的酿酒方法,使得酿制出智利葡萄酒既有欧洲传统,又不失南美风味,给人一种新旧交叠的感觉,是智利葡萄酒的独到之处。
葡萄酒庄园外大片的田野
在酒庄我们品了一杯白葡萄酒,两杯红葡萄酒,自认为还不错。尤其是时差还没有完全倒过来的时候,在海边玩了一天都累得不想走动,居然有环境如此好的酒庄可以静坐品酒,我慢慢的一口口喝完了。
不知道是微醺下还是倦了,温暖的阳光下让我觉得身边的景色十分温柔,水池里的莲花看起来就好像莫奈的印象画一般,充满了浪漫的气息。地中海的夏日,说不定也是这样的美好?
从酒庄回来我们准备去吃烤肉餐了,一路上又看到众多的虐狗情侣~南美人热情奔放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性关系上很开放,很多年轻人都早早地恋爱,与多个人交往~
还有一个特别牛的地方是:大家无论在繁华的商业区或者是公园,只要有一点绿地都有人坐在上面聊天,想象一下在北京三里屯的马路边上有两米宽的绿化带,人们三三两两的躺在上面晒太阳。而当地人就能如此潇洒自在,好在街道与草坪都很干净,他们对公共空间的利用程度还是挺高的。
我们来到烤肉餐厅之后就一边欣赏智利各民族的演出了~从北到南,风情各异。
除了源于西班牙的舞蹈,智利复活节岛上与南太平洋岛国相近的土著舞蹈也是很有意思的,从舞蹈与文化上我们就能更清楚复活节岛的地理位置,复活节岛距离圣地亚哥都有5个小时的航程,就是这一个在汪洋上的孤岛,就以3000多个巨大的石像文明于世界。世界是不是真奇妙?
DAY4蓬塔阿雷纳斯
我们出发去南极的时候需要三点叫早,还好时差没有完全调整过来,还是艰难的从床上爬起来了,一起来就收到很多消息,还是没放下国内的事情,这下前往南极,该是啥消息都不想管了,彻底地放空自己,只要别在船上呕光就很完美了。这个时候广州已经降温降的让人离不开被窝了,我却在热情如火的智利,吹着太平洋的海风,实在是与国内脱节了。匆匆的回复了微信,脸都没洗就出发了,摸摸口袋没有丢什么重要的东西,就直接上大巴车到机场了,路上半小时就到了,十分的便捷。在出发南极以前的这两天实在是太棒了,虽然有些匆忙,但是这道开胃小菜已经十分丰盛,不由得让我对接下来的行程充满了期待。
只睡了三个小时就到了机场,简单的托运了行李以后就上了飞机,本以为到了以后是一个寒冷且寂静的地方,没想到蓬塔阿雷纳斯阳光更加的明媚,而风力也是大得惊人。
只睡了四个小时就赶飞机过来这边,南美洲的尽头可谓是风的国度,飞机降落的时候都要晃得吐出来了,刚开船的时候竟然可以这么平稳,与之前在国内坐的还没有太大区别,不知道过德雷克海峡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一个状况。刚被太阳光闪到眼睛了,赶紧休息一下,不然怕瞎了。
首先到了一个观景台,很容易就看到了港口上停泊的两艘邮轮,左边的就是我们即将搭乘的午夜阳光号。这城市的历史没有太长,所以看到的很多建筑都有点类似北欧的了,这世界上相隔如此之远点两处,竟然也有如此相似的景观,着实有趣。这里已经是南美大陆的尽头了,再往南去也只是破碎的岛屿,世界尽头的感觉原来就是这样的呀。
指南针到了这,南方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洋了,南极洲就在两天后的航程中得以相见,这里也可以说是距离北极最远的大陆了,在这一样一个世界尽头的指南针上合影意义还是蛮大的。
在这之后我们到达了麦哲伦广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雕像,正因为是麦哲伦第一个发现了此地,所以就修筑了一个雕像用来纪念他。
蓬塔阿雷纳斯的风可真像是魔鬼,瞬时风力可以把人吹倒,连树木都要修建成特定的形状,不然容易吹倒。如果对它的风力还没有真实感知,你乘飞机抵达的时候就绝对能感受到了,那颠簸绝对是你见所未见的,甚至你会怀疑这是不是你最后一次坐飞机了。差点要呕出来的我颤巍巍的下了飞机,一出门看到电线杆都在拼命晃动,和广东刮台风是没什么差别的。
蓬塔阿雷纳斯有三大支柱产业,羊的数量已经是人口的好几倍了,这里的羊毛质量肯定不错,既然都抵抗得了如此大风了,还能有什么是抵御不了的?这里另两个支柱产业是天然气产业与渔业,连电力都是天然气转化出来的可见这里的天然气资源有多丰富了,就应该搞个风力发电的,但估计风大得会变成风扇一样快 ,风车也承受不了了。
市内多纪念碑、广场,城市的克罗地亚文化背景在南美独树一帜。水、陆交通方便,并建有国际机场,也是从南美洲出发的南极探险者们进行休整的最后一站。
蓬塔阿雷纳斯市目前是美洲大陆南部商业、服务、交通和历史文化的中心,又因为其处于南纬高纬度地区,常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事实上阿根廷的乌斯怀亚在地理位置上较它更偏南。
【麦哲伦掉下】
蓬塔阿雷纳斯的名称来源据称与英国探险家约翰·拜伦有关。但直到1843年智利政府才建立了第一个定居点,并根据西班牙语Punta Arenosa将城市命名为Punta Arenas,在英语里也就是沙尖的意思,城市也常因为麦哲伦而被提及,因为城市所在的大区被命名为麦哲伦大区。蓬塔阿雷纳斯因为多年来城市的房屋的金属屋顶常被漆上红色涂料而得到“红屋顶之城”的美誉,从1970年后由于多种其它颜色涂料的使用使得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今天城市更多的接待旅游观光和科学考察的人们。蓬塔阿雷纳斯是南极考察的跳板基地,同阿根廷的乌斯怀亚和新西兰的基督城一样作为南极科考的起点站。
【路边被吹歪的树】
最后来谈谈蓬塔阿雷纳斯的气候吧,这里的狂风实在是太6了,大到已经让我觉得这里并不是一个宜居的城市。蓬塔阿雷纳斯是半干旱的海洋性气候, 根据海洋洋流的变化会导致城市气候随之变化。气温最低的七月平均温度是?1 ℃,气温最高的一月平均气温是14℃。城市的气温并不是持续固定,经常会有变化。
在智利的城市中蓬塔阿雷纳斯以大风最为著名,风速最快可达到130公里每小时,夏季在站在市中心的栏杆边上,可以看到建筑物在强大的西风吹拂下形成的独特的景象。
从1986年开始,蓬塔阿雷纳斯成为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比较快的城市,但城市人口受到臭氧空洞所造成的紫外线造射的威胁也逐渐增加,之前我们所知道的臭氧层空洞是由于冰箱空调释放的氟利昂所造成的,到达了南极,我们才深深感受到臭氧空洞的厉害,所以说环境污染的后果有很多,有的不会在你身边出现,但是它已经对世界别处带来了严重的干扰。
经过了短暂的Ctiy tour以后我们就到码头了,望出去看到两艘邮轮停在面前,而其中左边的那艘就是我们的午夜阳光号。
【码头等待区】
【码头到船下的路有大巴车可以坐的】
没多久我们就准备登船了,期待了很久的南极之行就要启程了,即将在船上度过10天的时间,上船以前我们先一起来好好了解她。
南极旅行是带有探险性质的旅行,硬件设施绝非是选择南极邮轮的唯一要素。选择邮轮首先考虑的第一要素便是安全性。午夜阳光号是准许进入南极地区的最大邮轮了,船员都是挪威的经验老手了,在面对德雷克数十米高的风浪时,就听船长自信的跟我们说:“此时的风浪完全就是小菜一碟”
冰级达到1C标准的午夜阳光号具备先进的技术,非常适合探索南极。
当你还在国内为一波波的冷空气冻得离不开床的时候,南极这个印象中更为严寒的冰雪世界却迎来了它的盛夏时光,此时的冰川开始呈现各种奇特的造型,我们从智利南部的蓬塔阿雷纳斯出发,探索智利峡湾、麦哲伦海峡和合恩角,前往世界尽头,与企鹅、冰川为伴,开启一段壮丽的旅程。
我们搭乘的邮轮轮吨位算大的了,平衡系统抗风浪平稳性高,非常注重环保理念和现代设计,采用了很多挪威本土原料作为内部装饰素材,船上陈列着挪威风格的艺术品。午夜阳光号最显著的特征是位于船首之上的跃层全景大厅,宽阔的玻璃窗使得自然光倾泻而下,壮观的美景近在眼前。游轮配备了21间设计别致的套房,其中几间还有阳台。
午夜阳光之名源于挪威的夏季,她的内部设计鲜艳明亮,色彩丰富的装饰受到了阳光明媚的温暖气候启发,与南极的冰雪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对比,舒适得让我觉得南极之旅不再是探险而更像是一次度假。
南极
【船舱内部走廊】
午夜阳光号于2003年4月15日首航,是海达路德历史上第4艘以此命名的游轮,与其姊妹船山妖峡湾号一起成为海达路德船队的生力军。新一代午夜阳光号非常注重环保理念和现代设计,采用了很多挪威本土原料作为内部装饰素材。
南极午夜阳光号是一艘结合了现代时尚设计与优异功能的探索型游轮,共500个床位,有着强大的环境适应性,曾在挪威电视台拍摄的获奖纪录片《海达路德365》中上镜。
南极
下面就跟随我参观一下我们的三人舱内部环境吧,三人舱内部空间比我想象的还要大,连浴室都是有地暖的,设施十分的齐全。大概是出行以前我对于南极之旅的预设是“探险”吧,面对如此舒适的午夜阳光号我默默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在床底下下就可以放下两个28寸的行李,此外大衣柜还可以晾晒衣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南极比较干燥,还是船舱内的通风系统够好,衣物一天就能干透。在梳妆台也能找到许多个小柜子收纳东西。船员每天都会进来帮你打扫卫生,可以说是住得很舒心了。
救生衣与登陆靴都有专门的放置点,很容易就能拿到。走出房间,我们一起去看占邮轮更多面积的公共空间吧。
船内设计了如此之多的公共区域,随便哪个角落坐下有时候都遇不到人,自己拿一杯姜茶静静的坐着发呆就是很不错的享受。
南极船首之上的跃层全景大厅,宽阔的玻璃窗使得自然光倾泻而下,壮观的美景近在眼前。
在如此之好的氛围下,终于能够安静下来慢慢看书了。
【套房】
在邮轮上的一天是这样的:早上被广播唤醒,(当然你也可以按电话的F1不收听),但是员工早晨富有哲理的广播会让你重新思考人生~于是听广播成了一天中最有仪式感的一件事,之后便是前去五楼用餐。一天之内会有巡游活动与登陆活动,这两个活动是我们直接与南极接触的机会,可前往不要错过了,在此之外,船上还有其他的一系列活动与体验,如:
● 日常讲座
● 特别讲座
● 特别研讨会
● 皮划艇探险
● 皮划艇认证课程
● 媒体项目
● 摄影和光学测试中心
● 科学中心
● 雪鞋探险
● 小探险家计划
● 自行车项目
● 客人参加探险队
当然,10天内还会有生日会、欢迎会、告别会等等活动举行,你永远也不用担心感到单调。
在这趟行程中,我们待得最久的一个空间就是餐厅了,第一天我们还吃到了广式烧肉,让人十分惊喜,接下来的十天里也是每天自助餐不重样,特别是船内的甜点与新鲜水果,好吃得停不下来。
从餐厅出来我们就能看到船上的商铺,没带够装备的游客可以在这里选购,质感和设计都挺不错的,唯一的一个缺憾就是这里的纪念品种类有点少,但是明信片还是有的哟~船上寄送明信片的资费大概是18块人民币左右,交给前台就可以帮你寄出去了,可以盖船公司和长城站的戳,很有纪念意义。
南极
南极
【楼梯】
【分类垃圾桶】
午夜阳光号的设计初衷就是将极地探险带给不同年龄和知识水平的探索者们。最重要的是,你可以登陆探险,或乘坐小艇穿行于冰山密集的海域,这一切都让您感觉更像是一个真正的极地探险家。
回到船上,你可以在舒适放松的环境中学习新的知识,与家人和朋友分享新发现。
在探险家甲板,无论您年纪几何,都可以与其它探险家一起,随探险队员共同享受科学的乐趣。船上的多媒体室将展示每天航行的亮点,如果白天没有参加短途游或登陆之旅,也可以每晚在这里通过观赏视频和照片来分享探险的过程。
【用显微镜观察南极冰块里的生物】
【图书馆】
九层甲板算是我们小队一个根据地了,因为大多数的风光照都是在甲板上拍的。在经过利马水道的时候,夕阳的余晖洒红了天际,而短暂的黄昏过后,又将迎来新的一天,有时候还会出现日月同辉的神奇景象。
以至于我们还在熟睡的时候,有小伙伴看到了就挨个敲我们的房门:
咚咚咚
咚咚咚
“九层甲板,日月同辉”
于是这句类似反清复明的口号成为了我们小队的口头禅。
接着带大家到邮轮最大的户外空间去看,顶层甲板(第9层)有着宽敞的户外空间和舒适的按摩浴缸,想象一下冰川就在外面漂流着,身体就浸润在温水中,热气氤氲中感受南极的美丽,这样的享受足以满足欺诈岛的遗憾,据说欺诈岛从前挖开沙子就是温水了,很多游客就这样泡着享受南极的天然温泉。这一露天泡温泉的行为现在已经被禁止了,所以还是在我们的九层甲板好好享受吧。
南极
九层甲板在经历了降雪后都能看到一堆堆的雪,想玩的可以直接捧起来,绝对无污染哦。此外九层甲板的烧烤吧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我们有一次在这里吃到了汉堡,外面就是冰川,自己添加的酱汁使得汉堡包一下子成为了此行的食物的真爱,实在是太好吃了。
除了甲板是我们拍摄风景最多的地方,五层安非会议厅就是我们去的最多的地方,在这里会有许多的讲座和电影放映,是我们最爱去的一个地方,而且播放的纪录片都挺符合南极主题的,如《冰冻星球》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科普纪录片。
对于那些痴迷大自然的朋友们而言,午夜阳光号绝对是完美的选择。除了常规的登陆以及巡游活动外,你还可以在船上的科学与摄影中心充实自己的旅程,或者在探险家甲板报名参加丰富多彩的岸上短途游。
船上会发放一件防风夹克,袖子上还可以贴你组别所属的臂章,房卡可以放在袖口透明的塑料口袋里,上下船的时候扫描以下几就好了。这间夹克与以前看到游记里的还不一样,很是好看,质量也非常好的样子,上面印有南极图案,以后珍藏或是穿出去别的冰冻之地都很不错~
下船的时候记得穿上外套,给自己的包包吸干灰尘再下船,这样就不会给南极大陆带来外来物种啦~
第四个航行日,今天醒来以后忽然就风平浪静了,甚至以为我都靠岸了,原来我们已经过了南纬60度,到了长城站附近的海域了,邮轮减速以后就变得平稳了。前两天都是在床上度过的,虽然说不上难受,但是就很有心情想要睡觉,每天的休息时间十分充足,基本十小时以上,吃吃喝喝开个玩笑就差不多可以睡觉了,十分的惬意。但总说游轮是可以给人一种忘掉时间忘掉自我的旅行方式,我在这两天内还真没有静下心来思考些什么,倒是船上应接不暇的节目以及摇篮一般的床铺夺取了我大把无聊的时间。脑袋里的思绪也像是寄存到了某处,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这一休息就过了两天了,浑浑噩噩的穿越了德雷克海峡,风浪也没有太大,我还是有力气写写东西,在船的各个角落坐着看看风景。
听到广播通知,我才知道我们即将到达中国长城站了,我们的护照备注栏上现在都有了长城站的章,以后都可以拿去给人炫耀了。
回家后才看到报纸说南极长城站在搞建设,那时候在船上就看到了有小艇拖着箱子到岸边,应该是长城站搞建设了。
长城站旁边还有船舶停留,应该是属于科考船吧,不断地在向长城站运物资。
第一次登陆我们就深深地感受到了探险队员的不易,探险队员的工作挺辛苦的,他们穿着涉水服,站在冰冷的海水里,奋力抓住颠簸的登陆艇,以便乘客上艇。此外员工也会在我们登陆的沿途驻点,以免我们走入不该前往的区域,打扰到企鹅或者遭遇危险,他们这样在户外一待就是四五个小时,如果是大晴天遭受的紫外线还挺多的,看着他们最后脸都晒黑了。
【我们的登陆艇】
长城站是我们到达南极的第一个登陆点,这天天气非常好,为什么说是非常呢?因为南极的晴天只有20多天而已,我们到达的时候可以说是非常的好了!
南极
登上南极之前我们穿好了外套,还有船公司提供的雨靴,第一脚踩到的是海滩,还有十几厘米的水,但是完全不用担心,鞋子还是很防水保暖的。登临陆地的一刻还是有点感动的,脚下的都是卵石,估计是海浪将它们打磨的如此光滑的吧,岸边还有一些绿色的海藻,散发着淡淡的海腥味道。原来登临南极是这样一种感觉呀~
长城站的小房子
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中国为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而在南极洲设立的常年性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东临麦克斯维尔湾中的小海湾——长城湾,湾阔水深,进出方便,背依终年积雪的山坡,水源充足。
南极洲是不毛之地,要进行科学考察,必须首先建立考察站,为考察人员提供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各种后勤保障。因此,南极考察的一切需要,在国内都要精心准备,稍有忽视,就会带来极大的困难。
在进行准备中,对中国南极站的站址的初选,是当时的南极考察委员会首先考虑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尔后工作的进行。
于是,南极委选定南设得兰群岛作为中国第一个南极站的站址。站址的具体位置还要通过实地勘察,看是否具备较大的露岩地域、船只易接近、卸货方便、有充足的淡水资源和站区可开展综合科学考察等条件再定,之后,预选出11 个站址,其中以菲尔德斯半岛南部地区最为理想,这是一块台阶式鹅卵石地带,地域开阔,有3个宜饮用的淡水湖;海岸线长、滩涂平坦,便于小艇抢滩登陆;距智利马尔什基地机场仅2.3公里,交通方便;夏季露岩多,地衣、苔药等植物发育也比其他地点好,企鹅和其他鸟类在此栖息繁殖,适宜开展多学科考察。
原来长城站的选址还有那么多考虑因素呀,对于我们游客来说,最骄傲的还是看到了鲜艳的五星红旗,还有刻有长城站的石碑,能够在长城站周围活动已经让人欣喜了,听说之前还有游客可以进入到科考站内部去参观呢。
但是由于长城站现有科研工作进行,我们就没有进去打扰科学家们了。关于长城站的故事,相信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说的,每一个科学家对于南极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在南极这样气候恶劣的地方驻守一下就要大半年呢,这种艰苦环境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就在我们刚从皮划艇上下来以后,我们收到了行程变更的通知,这个变化可不是坏消息,而是我们当晚就直接向南极半岛进发了,途中还打算进入一个叫做欺诈岛的活火山口,这个活火山有着200米左右的缺口,我们的邮轮可以驶入它的港湾需要十分高超的技术,听着船员对它的描述不禁对这个神秘的地方充满了期待。
这个港湾原来还有提炼鲸鱼油脂的锅炉,在火山喷发之后再度荒废,港湾里仍然有温水水域,甚至拨开一层沙子就触摸到温水,在以前没有条约约束以前,很多人挖个坑就直接进去泡温泉了。然而最后到了这个岛屿的缺口处,却只有几百米的能见度,于是没有开进去了,但隐约看到的高山,让我陷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坐着皮艇在周围巡游了一阵,没有看到浮冰,因为这里还不属于南极大陆,但周围的景色对于第一天到达的我们来说,已经十分新奇。
海达路德的探险队员是船上及岸上各项活动的组织者,为游客提供登陆和徒步指导,告知游客如何将人类活动对南极野生动物与自然环境的干扰控制到最小。
探险队员也是专家级的讲师,针对生物、历史、地理、人类探险等主题在船上开设专业讲座。中国探险队员是船上中文服务的提供者,引入除英语、挪威语、德语以外的第四种船上语言——中文,通过中文广播、现场翻译等形式,将航行与登陆活动中的重要信息传达给乘客。
除了船上的服务员,我们每天遇见最多也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探险队员们了,他们中有搞鸟类研究的智利老科学家,研究南极和格陵兰冰川的德国调查员,间隔年出来玩耍的英俊德国小伙子,玩了一辈子帆船、酷爱历史的波兰老水手,我这样的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工作者,以及接受过严格极地向导训练的挪威姑娘和小伙子。
能看到什么样的景色,其实蛮大程度取决于你的随行的探险队员的,我们在长城站周围还算好,没有浮冰的干扰可以随便开,但如果是到了南极大陆边上,有些探险队员没有足够资历是不敢向前开的。
南极
浮冰
南极?
在大约一小时的巡游以后,我们就返回到船上了,看看第二天的冰雪极境界会有多美妙!
一夜的风雪之后,甲板都积满了冰雪,窗外再也不是蓝天白云的模样了。今天我们正式的就走入了南极大陆,这里的冰川每一块都是艺术品,风力和水浪早就出来的完美曲线,挤压过后的冰变得致密,呈现出漂亮的蓝色。有的冰川甚至有一个圆形的空洞,真的就如上帝打开的一扇窗户一样,精妙绝伦,宛如神迹。
这一天我们的巡游就变得十分有意思了,周围的浮冰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有的有数十米高就好像一大栋建筑,有的被流水还是风雕刻出了一个圆形的窗户。
烟笼寒水
奇妙的动物朋友
巡游的时候根据不同快艇的船长,我们能够看到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有的船长比较厉害,会直接开到浮冰前,海豹距离有时候甚至只有几米之遥,有一次甚至看到鲸鱼别人的船前经过,实在是太震撼了,还可以闻到鲸鱼喷出的水汽味。巡游活动能看到的动物不多,但就这几种已经很让人欢欣鼓舞,毕竟都是平时见不到的。鲸鱼体型比较巨大,有时候在餐厅吃饭都能看到窗外有鲸鱼出没,大家最期待的其实是它甩尾的一刻,大大的尾巴漏出水面,优雅而神秘。
photo by karenluna
美丽的冰山下尽是大块碎冰。
这一天的登陆活动就算是真正的南极体验了,不再是昨天长城站小工厂的模样,终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企鹅,一只只笨拙的小企鹅还没有腰高,却一步步爬上了近百米的高山,在山崖上筑巢,让我十分意外。
在距今约2亿年前的侏罗纪,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和南极洲都属于南半球的一个超级大陆——“冈瓦纳古陆”。在恐龙时代,冈瓦纳古陆开始分裂解体,各自分家,澳大利亚和南极洲是最后分手的两位。
之后不久,南极洲与澳大利亚分道扬镳,一点点向南移动,逐渐变成了一个寒冷世界,到距今约3400万年前已被冰冠覆盖。原本生活在南极大陆上的动植物纷纷灭绝,企鹅成为极少数幸存者之一。
在冰天雪地的考验下,企鹅的御寒能力越发强大,身体结构也更加适合游泳,甚至进化出了庞大的体型。比如3700万年前的卡氏古冠企鹅,站立起来可达2米高、体重115公斤,几乎是现存最大企鹅——帝企鹅的两倍!但由于后来海流、气候的变化,这样的超大号企鹅不能适应变来变去的环境,没有再出现过。
今天全世界的企鹅共有18种,其中真正在南极大陆过冬的只有帝企鹅一种,另外还有11种栖息在南极圈以内,其余6种分布在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温带海域。其中加岛环企鹅甚至在寒流的庇护下,扎根在了赤道附近的“进化圣地”加拉帕戈斯群岛!只是企鹅为适应寒冷已经付出太多,在大部分的热带海域都难以生存,也就游不到地球另一端的北极去了。
以前觉得高原上的老鹰才是鸟禽类的王者,但是看着这些萌企鹅生活的环境,不禁对企鹅们也肃然起敬了,他们所生活的南极气候如此恶劣,但是他们还能顽强的存活着,还活得如此憨态可掬,居住在高山之中,看他们家园那气势,你就不得不佩服了。
企鹅所居住的仙境,是不是让你对它们也有了重新的认识?
企鹅看起来萌而且无害,其实它们能躲过南极凛冽的冬季已经十分的伟大,在狂暴的海岸边,如果要下海觅食还有被海浪拍死在礁石上的风险,有的企鹅只因翅膀受伤,就再也不能攀上这高高的岩石了,最终葬生于大海中。
在南极的低温中,企鹅长出了浓密的羽毛、厚实的脂肪,当然也需要足够的食物来给自己提供热量。所有企鹅都是高效的捕食者,它们放弃飞行能力,换来的是鸟类中首屈一指的游泳能力。
还是让我们忘掉企鹅所处的严酷环境吧,一起来看看南极夏日这短暂的美好时光。
企鹅高速公路,是由一批批企鹅所踩出来的道路,这些路径会让企鹅不容易迷路,如果我们踩到了可能他们就蒙了。
Photo by karenluna
企鹅喂食
贼鸥
远处的午夜阳光号与岸边的企鹅
躲在冰块上的海豹
photo by 厦航style
韦德尔氏海豹,又称威德尔海豹、威氏海豹或威德尔氏海豹,它是由一位英国的南极的航海探险家詹姆士·威德尔所命名。
韦德尔海豹甚至整个冬天都生活在南极。它们生活在冰面下的海水中,所以不惧怕上面肆虐的暴风雪。但它们整年的时间都必须接触到空气,因为要呼吸。因此它们靠牙齿的力量始终保持着呼吸孔的畅通。只有不停地刮擦冰面才能接触到外面的空气,但是这样做,那也意味着牙齿会磨损得很厉害,以至于不能捕猎,所以韦德尔海豹都会很年轻就离开这个世界,一般寿命为20年左右。
冰与火之歌
巡游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很多美丽的冰川,而且那一抹诱人的幽蓝色,这种渐变的蓝色估计在世界上别的地方都很难见到了。能让我想起的渐变色就是绿色的极光了。
南极季冰架外缘与南极表层温暖的水接触处,消融成水,并在风、浪、潮的作用下,造成断裂,形成海上平台型冰山。据估算,每年从南极冰盖崩裂入海形成的冰山有50亿吨!
南极
南极
南极
南极
南极
南极
南极
面对眼前这一大块一大块的冰川,任何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南极
南极
在蓝白色的冰块对比下,海水似乎是黑色的,然而当你把摄像机放进水里,你会看到海水也是无比的透彻,同样是很通透的蓝色。有时候船开的慢了,你还可以看到到处都是透明的淡蓝色水母,十分惊喜。
由于没有长焦,我拍的动物在船只没有很靠近的时候都是小小的,比如上图其实是座头鲸冒出了水面,下图是海豹慵懒的躺在了冰面上休息。如此一看,倒也显示出了南极的宽广。
南设得兰岛是游客停靠最多的地方,这里以其壮丽的景色和大量野生动物征服了无数到访者。主要岛屿有:欺骗岛、乔治王岛(中国长城站所在地)、半月岛等。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南极的海上桂林,然而这些可不是流水侵蚀后形成的,而是拥有更强大力量的冰川磨蚀而成,山峰的体量更加的巨大。
利马水道(Lemaire Channel),又称雷麦瑞海峡,像地球上其他海峡一样,是位于大陆和岛屿之间的狭长海域。只是这道海峡很有特色,是在南极洲大陆的南极半岛和一座冰雪覆盖的黑石山小岛之间;长11千米,宽只有1.6千米,而且受两岸冰山、浮冰和冰川的碎冰堆积挤压,可通行的水道更狭窄。
我们就要开到最窄处的时候才发现有很多浮冰,所以就折返了,沿途的山峰倒是看到了不少,近距离看一会儿已经不错了,于是也就满意的回去。
结果准备睡觉的时候同伴来敲门了,没想到原本阴云密布的天空竟然出现了壮丽的晚霞。
南极火烧云,简直是冰与火之歌
最后的登陆
如往常一样七八点会醒来,口干舌燥的我下楼拐个弯就到了餐厅倒了半杯热开水,拿一个全熟的鸡蛋,一点面包和水果,看着窗外的风景发着呆。反正一天的活动就是海上巡游和登陆了,还有好好吃饭睡觉,不慌不忙的回到房间静候通知准备出行。
今天我们到达的是达摩角。
最后一天的天气也是非常给力,万里无云的天气,这里登陆也没有太大的坡,可以说是非常完美的一次登陆了。
除了走起来很舒服以外,这一次登陆是大晴天,背后的高山绵延,所望之处都是无数个国家公园了,处处都是非常壮观的景象。在这里会不由自主的赞叹自然的伟大,散落在世界上各处的巍峨高山都比不过南极大陆的了,南极就是地球历史的缩影,冰川运动所造就的景观在这里真真切切的上演着。
翻过一个小坡,你就可以看到两个小木屋,一个是蓝色,一个红色,在壮阔的雪山下一点也不显得突兀。
南极的苔藓,一脚万年
达摩角是在1903年到1905年一位叫夏洛特的探险家发现的,这里有一个南极少有的人文景观——达摩小屋。达摩小屋2009年时被确定为南极第83号历史遗迹,并对外开放。
小屋被刷成了显眼的蓝色,就好像蓬塔阿雷纳斯的屋子一样,有北欧的模样。
photo by 王若麟
进房子前要刷鞋子,为了不麻烦他们我就没进去了,在外面走走欣赏壮丽的海湾也是很不错的。走进里面会看到一些纪念品,入门以前工作人员会把你的鞋子刷的干干净净,也不知道这样到底能减少污染物的进入,小木屋里的空间会需要这么高的卫生需求么?
这样的群山是不是很壮美?
企鹅孤单的背影
最后一天在南极户外活动来的很突然,因为的德雷克海峡有气旋,所以我们要提前返航,以免风浪来临耽误了航程赶不上接下来的飞机,忽然有点不舍得离开,与南极的相遇也才刚刚开始而已,和船上的小伙伴一起开心的时光好像也才刚刚开始。天气蓝的和第一次遇见南极一样,只可惜是渐入佳境之时就要离开,从来没有去到一个地方旅行有不舍得回去,不想回家吃火锅睡被窝的,不是因为这次行程很舒适,而是这里的环境实在纯洁,人们在一艘船上相处着也到了一种坦诚相待的状态,有那么一点接近极乐世界的感觉了。置身于天堂,在南极感受地球最初的面貌,一切的事物都保持着最初的状态,未经人工修饰的美才是最美的。
其实世界上哪个地方的自然不是亿万年后的结果,一切生灵的演化都是长长的历史。在南极游历,不忍心破坏这里的一点一滴,地球上别的地方何尝不是呢?我们所看到的海洋都是连成一体的,南极纯净的海域如今其实也收到了各地洋流带来的污染物,只是没有那么明显罢了。基督教认为人类都是有罪的,我想如果真的有罪的话,那就是对地球带来了许多污染与吧,我们为了生存也只能尽可能的减少污染,保持环境的健康状态。但人的存在和发展与自然环境本就是对立的,我们如果能意识到自己向自然的索取,多少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所警觉,爱护环境多些吧。
虽然我不断的旅行,交通工具的碳排放可能比许多人都要多了,但一直以来我都尽量不使用塑胶制品,节约资源多少也是对自然的一种保护,也算是求得一个心安吧。
提前返程要经过德雷克海峡简直就是一个噩梦,十几米的浪高虽然在船内只造成了几度的倾斜,但是还是感觉非常眩晕。晚餐时候在餐厅刚拿起一块寿司冷汗直冒,一边扶着楼梯一边干呕回到房间了,好在之前已经吐光了,所以没有弄的太狼狈。离床没有超过1小时的我昏昏沉沉,想着这趟行程也就这样结束了吧,赶紧回到码头让我平稳下来吧,就这样祈祷着最终睡了过去。
在海浪没那么大的时候,也正是我即将再次睡去的时候,窗帘间的缝隙居然透出了来自极地的暮光。这真的和船的名字太贴切了,午夜阳光一片橘黄色的,洒在汹涌的海面上,疲倦的我总算看到了一丝曙光。
醒来的时候已经是风平浪静,让我觉得好像如梦初醒,松下了一口气。窗外竟然有了绿色,回望过去经历的折磨,虽然能想起种种在旅行以及生活中遭遇的苦难,却一点都没痛觉了,这可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呀,好了伤疤,看到了美景,就让过去的全部抛在脑后吧。
经过了乌怀亚斯,人们传说中的世界尽头,这么多天以来看到高山下的小镇,竟然如此的激动。峡湾渐渐的变窄了,两旁居然出现了冰川,告别了南极数日竟又出现如此壮观的景色,实在是震撼不已。如果南极的冰雪也融化了,会不会也如此地一般,被绿植覆盖?这大概又要过亿万年才能实现吧。狂烈的风吹在身上,可以三十度倾斜而不倒了,多么狂野的大自然!南极之行的惊喜真是源源不断。
打开世界地图,你会发现蓬塔阿雷纳斯南部的地方都是破碎的大陆了,处处都形成了峡湾,留在海面上的其实都是高山,船行其中,看到的自然就是不一般的景色。
这条海岸线,冰川遍布,地势险峻,从陆地难以造访,只有搭乘邮轮我们才能看到这样的美景。
途中有绿岛有荒岩,一座座壮观的山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船开在不同的部分都有不一样的景色。
当你看到巨大的冰川与瀑布交织在一起时,你才会知道什么叫做银河落九天,那声响与景色都让我激动得难以言表。
很幸运在仲夏时节来到南极大陆,这一次同时感受到了热烈的智利与冰雪之境南极的魅力,沿途景色实在是赚够了,最后道别准备收拾行李的时候还让我看到了如此美丽的智利峡湾,此行无憾了。
南极
感谢一艘船上的好朋友们~是你们让这趟旅行不再孤单而充满欢笑,下次见~
微博:@时代树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