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8-04发布
  • · 24561浏览
46 篇游记   141 粉丝
关注
写在前面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处梦里水乡,那里民风淳朴,小桥流水,树木葱郁,沿岸的建筑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石板路上坑坑洼洼,处处镌刻着岁月的痕迹。斑驳的弄堂里时而传出孩童们稚嫩的诵读声,乘一艘乌篷船,荡漾在静静的水面,艄公唱着号子,岸边的阿嫂盥洗着衣物,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水面上,温馨惬意……
这是我们的古镇梦,水乡情。而此行我来到了太湖之滨湖州,走进了南浔古镇的寻常生活,感受到古镇的历史厚度,水乡的文化底蕴。
美图先看:
------------------------- 关于作者 -----------------------
微博ID:周杨fly       微信号:zhouyang16
申   明:拍照不易,码字更难,图文均为原创,未经作者许可,请忽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如需合作与约稿,请留言或微博/微信私信。
------------------------------------------
湖州之美,美在南浔
湖州,位于浙江省北部,东临上海,南接杭州,西近南京,北与苏州、无锡隔太湖相望,是江、浙、皖、沪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水陆运输要塞, 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物之邦”之称。目前,湖州市下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吴兴、南浔两区。
湖州人文荟萃,历史悠久。自春秋时期,春申君黄歇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到隋朝置州治,以滨太湖而名湖州起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
湖州旅游资源丰富,有千年水乡南浔古镇,“中国竹乡”、《卧虎藏龙》的取景地安吉,以及“清凉世界”、避暑胜地的莫干山等等。
南浔古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东部,这里古迹众多,河流贯通,民风淳朴,处处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古镇里诸如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明清古建筑群都值得漫步其中,寻味江南古镇人文情怀与历史厚度。  
------------------------------------------
行前准备
【行】至南浔
南浔古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除自驾外,一般来说坐大巴最为方便,可以直达南浔古镇。而火车、飞机等则需要转车,因为南浔古镇距离湖州市区还有20多公里。湖州市、嘉兴市、杭州市是周边重要的乘车点。
1.#火车站#乘坐火车,一般到达湖州市/嘉兴市/杭州市,然后转乘旅游巴士前往南浔古镇。如湖州站出乘坐101公交(车程80分钟)至南浔泰安路站下车,步行至南浔古镇景区。
2.#汽车站#湖州浙北客运中心有流水班车发南浔(票价为8元);南浔有两个汽车站,长途车一般坐到南浔客运汽车站,这里距离景区很近,步行15分钟即可走进古镇。
3.#自驾# 长三角线上的城市自驾去南浔是不错的选择。从杭州市区到南浔古镇约113公里,1小时40分钟可到达。
【食】在南浔
南浔盛产河鲜、竹笋,同时特色小吃也相当多,如湖州四大名点:周生记馄饨、丁莲芳千张包、震远同酥糖、诸老大粽子。当然百年老店“野荸荠”的橘红糕、定胜糕,熏豆茶、臭豆腐、双林姑嫂饼都可以品尝一下。
当然最好走进古镇,寻一民宿品尝一下南浔的私房菜,那样的味道才真实而又接地气。
【游】在南浔
南浔古镇,始建于公元1252年,景区占地34.27平方公里,东界至宜园遗址东侧,西界至永安街,南界自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北界至百间楼。整个古镇其实并不大,留宿一夜,轻松的漫步其中,边走边看,留下属于自己的南浔印象。
整个景区,拥有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张石铭旧宅、求恕里、刘氏梯号、南浔辑里湖丝馆、张静江故居、百间楼等众多历史文化景点可以游览,在刘氏梯号还可以观赏南浔特有的水上婚礼。
南浔门票:100.00元(含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张石铭旧宅、求恕里、刘氏梯号、南浔辑里湖丝馆、张静江故居、百间楼)。
【宿】在南浔
湖州诗缘江南枕水民宿
诗缘江南民宿位于南浔古镇最静谧、最水乡的百间楼景区,整个民宿拥有3处院落,16间客房,它们临水而居,房间内装修典雅,古风古韵,而推开窗户便是水乡美景。
而民宿的邻居都是一些南浔老住户,每天清晨他们都会坐在河边盥洗衣物,清洗果蔬;傍晚他们便会坐在岸边,摇动蒲扇,享受水乡的安逸。
地址:南浔古镇百间楼河东63号
---------------------------------------------------
南浔两日游行程
【DAY1】寻明清古宅,听南浔“四象”传奇
11:00  高铁到达湖州市湖州站
13:00  入住南浔古镇诗缘江南枕水民宿
15:00  游览百间楼景区、张静江故居
15:30  船游南浔,游览小莲庄(观看湖笔制作)、嘉业藏书楼
17:00  参观张石铭旧居,漫步南浔水乡
18:30  诗缘江南私房菜
【DAY2】清晨静江南,最美在南浔
05:30  晨拍百间楼
08:00  民宿早餐
09:00  船游南浔,观看水乡婚礼,参观刘氏梯号(红房子)
10:00  参观辑里湖丝博物馆,体验雕版印刷
11:00  参观南浔古镇冰雪大世界
13:00  返程
------------------------------------
【DAY1】寻明清古宅,听南浔“四象”传奇
走过江苏的园林水乡,也走过徽州的粉墙黛瓦,一直对浙江的水乡心存向往。对于浙北水乡,我们最为熟知的便是西塘、乌镇,而我没有选择去这两个地方,而是去了更具水乡风情的南浔古镇,南浔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比较陌生,正是这份神秘与陌生让南浔保存了最朴素的水乡情,最安静的水乡夜,或许它便是“难寻”的梦里水乡。
从南京出发不到1个小时便到达湖州高铁站,南浔古镇位于湖州近郊,所以还要转乘公交。我从高铁站出来沿着路标指示很快便走到公交站点,发往南浔的公交101属于电动巴士,直达南浔古镇需要1小时20分钟,8元。
走在南浔的街道,穿过安静的小县城拐进一片低矮的居民区,古镇也渐渐的近了,此行我选择入住位于百间楼景区的诗缘江南枕水民宿,按着手机导航的指引很快便找到了民宿。
整个南浔古镇其实可以分为三大区域:
第一块是以南市河及其两岸的南东街、南西街为主的南浔旅游景点富集区,在这片区域汇聚了大量的名人旧宅(张石铭旧居、刘氏梯号、辑里湖丝馆、求恕里等)、传统街巷,还有风景如画的市河。
第二块是以小莲庄、嘉业堂、文园、江南水乡一条街等景点组成的中心景区。南浔素以园林和藏书楼闻名,小莲庄和嘉业堂便是其典型代表,也是南浔古镇中最为核心的景点。
第三块是以东大街以东的张静江故居和百间楼为主的东北区块,这块区域是整个景区生活气息最浓,景色最美,也是最安静的地方。
我所入住的民宿便位于百间楼的核心区,沿着岸边的骑楼,走在光滑的石砖路上,两岸的风光格外的通透,偶尔的电动自行车从身边擦过,悠闲的南浔老人们搬出椅子坐在外面享受着午后的惬意。
百间楼,顾名思义是100间楼,它们建于明朝,当年礼部尚书董份被罢黜后,返回家乡,为了安顿家中女眷,建了近100间楼房,所以这片区域称"百间楼"。
百间楼的房子,沿着一条宽阔的河道展开,两边的民居大都带有廊檐,现在这些房子里依然居住着大量的当地居民,当然大都都是些老人,虽然室内的装饰相对简陋,条件可能艰苦点,但他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习惯了这里的一切。
把行李放到民宿的房间里,休息了一小会,便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南浔记忆。在近代(清末至民国),南浔出现了一批靠经营蚕丝发迹的丝商巨富,他们被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作为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他们的家乡南浔镇因此也逐渐成为“耕桑之富,甲于浙右”的江浙雄镇。
从百间楼前行不远,便是民国奇人张静江的故居。张静江的一生充满着传奇,在一定程度上他就是半部民国,他曾支持孙中山,提携蒋介石,经历了民国从无到有的众多历史大事件。所以,孙中山先生称他为"革命圣人",蒋介石称他为"革命导师"。而“张静江故居”横额,是国民党元老陈立夫所书。
只是造化弄人,作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的张静江自1930年与蒋介石决裂后,便移居美国,淡出政治,转而信佛修身,直至客死他乡。
这座气势恢宏的徽州古建是张静江的父亲张宝善(南浔"四象"之一)于1898年建设,整座建筑呈三进五间式,在厅堂门楣之上是精美的方砖雕刻,其"有容乃大"四字系周梦坡所书。“世守西铭”四个字是出自一个典故,希望张家世代都能守住这份辉煌的家业。
大厅“尊德堂”为典型的江南厅堂建筑,有中堂、有对联。这儿是张家用来接待官场上的客人用的,堂匾上这“尊德堂”三字,为清末名人通州张謇题写。两侧是孙中山先生题写的一付楹联“(静江兄雅居)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抱柱联是同治、光绪二帝的老师翁同龢所题:“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从正厅进二厅便是张静江的生平经历,从他的家庭到他传奇的一生,橱窗里的图片和历史文物都在讲述着这个民国奇人所走过的传奇一生。
张静江一生娶过两位夫人,育有十个女儿和二个儿子,他的子女各个出色,都属于各自行业中的翘楚。在张静江的众多照片中,他大多都是坐像,因为他曾因意外摔断了腿,自中年的时候便开始坐轮椅。
张静江的一生与民国是分不开的,也与孙中山先生和蒋介石分不开。出生商人之家的张静江年轻时候便展现出超人的经商天赋,他曾在法国经营中国的古董、丝绸、茶叶生意,并大发横财,在此期间结识了孙中山先生,对于政治和国家命运的热衷,让他毫不犹豫的以己财力支持孙中山先生革命。无私的支持与信任让张静江与孙中山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在孙中山先生的遗嘱上,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笔录:汪精卫,鉴证:宋子文,证明者:孙科、张,而这个扭曲的张字,就是张静江的签名,因为心情悲痛,所以连名字都没有写完,只写了这个张。张静江可以在遗嘱上签字,也足见他与孙中山的情谊,在国民党中的地位。
孙中山病逝后,张静江依靠自身在党内的地位与财力便开始扶持蒋介石,并一路将他送到国民党的领导层。蒋介石在宋美龄之前曾娶了张静江家的私人老师陈洁如,这是张静江一手撮合,但后来为了成全蒋宋联姻,他又亲手帮蒋介石终止了这一段婚姻。
他的一生不仅传奇在政治革命方面,在经济方面也很有远见,他曾模仿万国博览会打造中国的西湖博览会,也曾大力发展电力工业学校,他在百年前便懂得营销之术,所以毛主席曾评价他为“有经济眼光的人”。
从张静江故居走到一个船码头,乘上一艘手摆从张静江故居一路赶往小莲庄,南浔古街的河道其实并不宽,仅够3艘游船并排行走,坐在摇摇晃晃的木船上,两岸的明清古建陆续展开,跟着导游的讲解,也走进了整个古镇的核心景区。
富庶的南浔名人辈出,从明代时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说,宋、明、清三代,南浔籍进士便多达41人。近代的南浔更是出现了民国奇人张静江、“西泠印社”发起人张石铭、近代著名藏书家(嘉业堂藏书楼的主人)刘承干、著名诗人、散文家徐迟等。
在南浔常常会听到“四象”,他们就是以经营生丝发家的南浔巨富:刘镛、张颂贤、庞云曾,顾福昌,南浔那些保存完好的大宅子也大都是这四家所曾拥有。
船继续着前行,整个景区并没有太多的商业和喧嚣,古镇似乎还是原来的模样,斑驳的石板路,蜿蜒的小河道,沧桑的古拱桥。很多人都在寻找原汁原味的水乡古镇,我想南浔就是这样的水乡。
船到了码头,也便到了小莲庄,这座由南浔“四象”之首富刘镛兴建,历经其祖孙三代人近40年,直至1924年才建成。"小莲庄"的名字也是因为刘镛仰慕赵孟頫所建的"莲花庄"而命名的,整个小莲庄由义庄、园林、家庙三部分组成,共占地27亩。
从小莲庄的侧门进入,沿着园林的亭台楼榭行走,一片近10亩的荷塘呈现在眼前,荷花池里绿意盎然,粉色荷花点缀其中,一片和谐。荷花池位于小莲庄的中心位置,它的四周都建满了亭台楼阁,有传统的中式建筑,也有欧式的小洋楼,可见园主人对于荷的喜爱,对于这个荷花池的钟情。
荷花池畔的众多古建中有一座名为“净香诗窟”的四面厅,这里曾是园主人接待文人雅士,呤诗作对的地方。
整个四面厅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藻井,它拥有两个藻井一个为升状,一个为斗状,中间用屏风隔开,所以它也有“升斗厅”的说法。
小莲庄的主人刘镛与乾隆年间的宰相刘罗锅(刘墉)并不是一个人,他们同音不同名,一个是清中期的大学生,一个是晚清富商。
此处的西式门楼其实才是小莲庄的正门,江南水乡主要靠水上交通,当年客人可以直接坐船到这个河埠头靠岸,从这座门进入小莲庄。
沿着荷花池行走,寻找不同的角度欣赏小莲庄不同的美,在荷花池畔还有一座中西合璧的小洋楼,因为可以看到太阳东升,也有“东升阁”的说法。这座建筑以及小莲庄的西式门楼和上海的石库门建筑风格类似,都是西方文化融入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在整个南浔这样中西建筑都很多。
在荷花池畔一亭阁中,有湖笔制作的工艺展示。
从园林走出,便走到了刘家的家庙,家庙前矗立着两座高大的“御赐牌坊”。第一座就是积善牌坊,是由光绪皇帝赐的,共分成五屋,第一层上面有圣旨二字,第二层为“乐善好施”四个大字,主要是因为光绪三年,河南、江西等地发生水灾,刘镛出资30万两白银用来赈灾,于是皇帝赐建了牌坊。
刘镛不仅是富甲一方的丝商,也是官宦子弟,他的祖父与父亲都位居三品,自己也位居二品,刘家人官职最大的是刘镛的长子刘安澜,官居一品工部郎中,只是英年早逝,他的夫人刘邱氏为分守寡,终身不改嫁,于是有便有了家庙中的第二座贞节牌坊即“钦旌节孝”坊。
在两座牌坊之间的便是刘家人祭祖的家庙,刘家门槛也很高足有40厘米,因为祭祖的时候,只有刘家十岁以上的男子才能进去,而刘家女子们只能望而却步了。
从贞节牌坊穿过,里面便是刘家义庄,这里在动乱年代都遭遇了破坏,很多房屋被拆,如今坑洼的地面上依然可以看清地基的痕迹。
与小莲庄隔河相望的便是嘉业堂藏书楼,它由刘镛孙子刘承干于1920年所建,整座藏书楼规模宏大,藏书丰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
穿过园中小道,一座粉墙黛瓦的高大建筑呈现在眼前,在高高的门楼上撰有“嘉业藏书楼”五个大字,这五个字刘承干请书法家刘廷琛所题。
作为刘家的私家藏书楼,自然要了解这座藏书楼的建造者——刘承干,作为南浔“四象”的后人,刘承干却不善经商,只喜欢藏书、读书、印书,家庭的殷实让他可以放开手脚去购书,建书楼,当时在嘉业藏书楼建成的时候,刘承干便已经花费了白银12万两。
刘承干本是刘镛第二个儿子刘锦藻的长子,由于刘镛的长子刘安澜英年早逝,未留下后代,所以刘镛将刘承干过继到长房,刘承干幸运的继承了大伯的大笔遗产,也成为最后的当家人,虽然他并没有很好的守住那份家业。
南浔1919年的时候便通电了,当地的大户人家便从国外买进吊灯,在藏书楼里那些精美的吊灯都是当年主人从法国进口而来,今天看这些吊灯依然精美时尚。其实吊灯的运用也体现了刘承干对于书的热爱与保护,毕竟电灯的安全性远超过火烛。
在嘉业藏书楼里,还陈列了一些古书的雕刻版,这些雕刻版都是用上等的红梨木作材料,所以到现在还保存的相当完好。
作为一位成功的藏书家和刻书家,刘承干用20年的时间,30万两白银,收藏了16万册60万卷藏书,为我国的古藉保护做出重大贡献,像我国的边境线麦克马洪线的资料就是在他所收藏的书籍中找到的。由于刘承干不善经商,刘家于1933年开始家道中落,为了维持生计,他卖掉五万册书,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不同于很多“四象”后人移居海外,刘承干一直生活在国内,解放后,刘承干主动的将书楼捐献给了国家,现在嘉业藏书楼属于浙江图书馆的一个分支机构。
在嘉业藏书楼的正厅上悬挂着一块九龙金扁,它是由宣统皇帝溥仪赐于刘承干的,可惜的是上面没有时间的落款,因为赐这道扁的时候已经是民国三年,溥仪当然不想用民国年号,所以就没有留下时间,上面的“钦若嘉业”四个大字是由皇帝的老师陆润庠所题的,这也是嘉业藏书楼得名的由来。
从嘉业藏书楼出来,沿着古镇慢慢的走着,很快便到了张石铭旧宅。
张石铭旧宅号称江南第一巨宅,整栋宅院建筑面积达6137平方米,共有244间房,房屋布局摆设十分讲究,由以雕刻最为精彩。因为张石铭本身便是一位金石家,更是西冷印社的发起人和赞助人之一,他的旧宅所以也被称为雕刻博物馆。
穿过门楼,走进旧宅的大厅,大厅正中横一牌匾:懿德堂,而“懿德堂”这三个字则是由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张謇所题。“懿”在古代是对妇女的尊称,张石铭的父亲很早就过逝了,家里都是他的母亲操持,所以取了这个名字,完全是他对母亲是尊敬。在“懿德堂”牌匾两侧的抱柱联写有:“罗浮括仓神仙所宅,图书金石作述之林“上联是说他的房子很豪华,像神仙住的一样;下联便是他的一生所好:金石、碑刻、藏书。
在旧居里我们可以欣赏到精美砖雕、石雕,以及东阳木雕,其实在旧居里还可以看到绝版的玻璃雕。
这种玻璃是从法国进口的,它有三大特点:百年不沾灰,而且不用擦;单面玻璃,从里面可以看到外面,外面看不到里面;每块花纹都不一样。这种玻璃以前有154块,现在只剩73块了,玻璃上的图案都是定制的花卉、蔬果,而玻璃窗之后便是张石铭的母亲的卧室。
张石铭曾是大清举人,当年也随康有为、梁启超参加过“公车上书”,但后来戊戌变法失败后便对做官心灰意冷,最后罢官做起了生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才有今天的江南第一宅。其实今天我们所参观的张石铭旧宅只占据张家房子的三分之一。
在张家旧宅的深处有一处西洋小楼,它融合了当时的各种建筑风格,如上面的阳台是法国路易时期风格,而下面便是罗马柱,这些红砖,铁栏杆,百叶窗,玻璃全部是百年前从国外进口的,虽然这座建筑的主体是西式的,但它也有很多中西合壁的地方。
这房子始建于清末年间,主人的思想是比较开放的,但有怕别人说闲话,也为了不露富,所以用高高的墙把它挡起来。
这座西洋楼是张家的私家歌舞厅,走进其中,虽然时隔近百年但往日的歌舞升平仿佛依稀还在眼前。整个大厅的中间是乐队曾经演奏的地方,而两边的开阔区域也是舞池,由于舞池的地砖都是当年主人从国外进口的,为了保护这些地砖,在主要的路线上都铺就了一层玻璃。
张石铭的旧宅有很多接待客人的大厅,现在很多都被整理出来供一些学术研讨和会议之用,在这样的环境聊建筑,聊文化,的确会是不一样的感觉。
 太阳已经不再炽热,旁晚的古镇上游人越来越少,走在这样街巷里,特别舒服,也特别温暖……
回到了诗缘江南民宿,一大桌独具南浔特色的私房菜都已经准备好了,南浔临近太湖,拥有丰富的水产鱼虾,还有独具特色的水乡小吃。
聊着天,吃着美食,喝着饮料,在这水乡的夜。
吃完饭,漫步在水乡古镇,两岸的红灯笼已然点亮了湖面与街巷,夜的大幕虽然落下,但夜还不深,天空呈现出深蓝色,月亮的光辉洒满了湖面,特别精美唯美,我们沿着岸边走回自己的房间。
虽然这是三伏的天气,但水乡的夜还是那么清凉,舒适,一夜好梦。
--------------------------------------------------------
 【DAY2】清晨静江南,最美在南浔
清晨,我睡到了自然醒,打开手机一看才5点,本想多睡一会,但水乡的清晨或许比睡觉更重要,我翻起身来,穿上衣服便在百间楼景区扫了一些还算不错的图片。
水乡的清晨薄雾笼罩,早起的南浔阿姨已经坐在河边清洗着衣物和蔬菜;悠闲的阿伯拖着椅子坐在岸边,享受着水乡清晨的静谧;步履蹒跚的阿婆沿着河道慢慢的走着逛着;早起的小伙静静的守着河面等待着今日的鱼儿……
渐渐的天亮开了,水面的薄雾也散开了,静静的河面倒影着两岸的建筑,如诗如画,这不就是梦里的水乡嘛!
沿着百间楼走了一圈,又回到了房间,简单的小憩一会便去吃了早饭。
南浔古镇的知名度的确还不如西塘、乌镇,但这也让它保存了更淳朴的古镇风情,更地道的水乡故事,我们从景区正门走进,去参加南浔古镇水乡婚礼。
婚礼的船从小莲庄出发沿着河道一直到达刘氏梯号,在刘氏梯号的偏院里,一些演员重现了南浔古镇曾经的水乡婚礼,水乡婚礼每天都会进行多场演出,在售票厅看到时间不错过便好。
水乡婚礼结束后,院落里提供很多民国的婚礼服饰,供游客试穿拍照。
刘氏梯号的主人南浔“四象”之首刘镛的第三个儿子刘梯青的私家住宅。刘梯青原名刘安生,号梯青是属梯字辈,故取名为刘氏梯号。但当地的老百姓更喜欢称它为红房子,原因是刘氏梯号里面的西式建筑都是用红砖砌成的。
刘氏梯号相对于其他富商宅子来说,破坏算是比较严重的,它的第一进崇德堂、第二进抱悫庵都在1937年的时候被日军烧毁,现在只剩下依稀可见的地基。
现在可以游览的只有刘宅的第三进,三进又名“达礼堂”,现在主要陈列一些刘氏家族的家具摆设以及刘旭沧作品摄影展。
刘旭沧原名刘承东,中国近代著名摄影艺术家,曾担任上海摄影协会主席,是刘承干的九弟,但两人相差32岁。
刘旭沧从小就爱好摄影,后来师从当时沪上著名的摄影家郎静山。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上海屈指可数的摄影大师。他的作品是主要以人体摄影、静物摄影、风景摄影为主,而他的那些作品也多次在欧美等国际大赛中获奖,然而不幸的是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这些作品都毁于一旦。
整个刘氏梯号最为核心的建筑便是红房子,整座红房子外观属于西欧罗马式建筑,整体观感十分壮观。红房子和张石铭旧宅里的西洋楼一样都隐匿在深宅之中,都是为了低调,避免被人说成崇洋媚外。 
红房子对面的中式灰色二层小楼属于当年刘家佣人所住,类似一个员工宿舍,简单的院落,简单的宅子。
其实在刘氏梯号之下还有一个百年冤案,那就是清初最大的文字狱“庄氏史案”,它便发生在南浔,发生在刘氏梯号之下,庄家当时被满门抄宰,这儿也被夷为平地。直到后来清末,刘梯青请了风水先生破解了风水,才有了今天的刘氏梯号。
南浔古桥众多,而形态各异,其中广惠桥、通津桥都有近200年的历史,200多年来它们也见证了南浔的风云变幻,岁月变迁。在广惠桥的南岸矗立着一座道观——广惠宫,俗称张王庙,它始建于北宋英宗治平年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据说它的建观史甚至长于建镇史。
走过广惠桥,步行300余米便到了辑里湖丝馆,它属于中西合璧式建筑,外观呈西式,而内部则属于传统的四合院式建筑,整个院落占地950平方米。
辑里湖丝馆曾是南浔商会,于1926年兴建,解放后一直是南浔镇政府所在地,1998年镇政府搬迁,便作为南浔史馆。2010年才被改建为南浔辑里湖丝馆。
整个展馆共分五个展厅,每一个展厅里都陈列了大量的湖丝实物、制作工具和历史资料,这些东西都很好展示了南浔与世博的历史渊源和南浔的湖丝文化。
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上,来自南浔的湖丝作为代表中国参展的唯一产品一举摘得金银奖牌各一枚。1915年,南浔的辑里丝又与贵州的茅台酒一同斩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这些金奖足以说明南浔湖丝的历史地位,所以辑里湖丝一直有着“湖丝衣天下”的美誉。
辑里湖丝,又称"辑里丝",以"白、匀、细、圆、韧"享雀中外,是丝中极品。在清康熙时、明万历年间,辑里丝就闻名暇尔。其中康熙时织造的九件皇袍,就是指名选取辑里丝作经线制作。而近代,南浔的“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大都也是依靠经营蚕丝发家致富的。
在整个展馆的正厅中央便是镇馆之宝——百年湖丝,这些湖丝虽然历经百年,依然细如发丝,这充分的展示了湖州丝业的高超技艺与白皙精美。
走出湖丝馆,会经过求恕里,这里曾是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刘承干的别墅。现在已经被改建成花间堂的民宿,里面原有的展览都已经被搬到了刘氏梯号。
烈日炎炎,南浔却打造了一处冰雪世界。在景区门口领好棉服,便走进了这个如同冷库一般的冰雪世界。
整个冰雪世界占地近1000多平方,由哈尔滨冰雕大师精心打造,这里有游乐的滑梯,也有动画片里的熊大熊二,在这样的冰雪世界里的确还是有些冷的,毕竟室外都是36°+。
在冰雪大世界里降降暑还是挺好的,但也不能呆的太久,否则真容易冻感冒。
走出冰雪大世界,这个属于南浔的周末也即将结束,走到一家南浔的面馆,吃了一碗爆鱼面,整理一些行李便对这个水乡说再见了。
正如我前面说的那样,我去过不少古镇水乡,但南浔的确是最特别、最水乡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