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乡之地,体验岭南文化之风韵

途牛旅游网 显示图片

【序】

记得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在户口本上看到过我的籍贯这一栏,填写着“广东南海”四个大字。我问:“不是应该写广州吗?”爸爸说,我的爷爷是南海人,我们是南海人的后代。因此籍贯这一栏,从此写上了“广东南海”四个字。

对于南海,虽然是祖乡之地,但家族的人大部分早已迁移,已经无法寻找真正的祖居之地。而我自己,除了踢球的时候曾经在南海度过一段岁月,对南海却是一无所知。

在2016年祖国67周年华诞之际,很荣幸成为这次“旅行体验师走进南海西部”活动的一分子,来了一次三天两夜的南海之旅,体验龙舟、舞狮以及翰林文化等岭南传统文化。

【行程概述】

DAY-1九江龙舟锦标赛

07:00广州——九江

09:00—12:00九江观赏2016年九江镇国庆传统龙舟锦标赛

12:30—13:00海寿岛村委会龙船饭午餐

14:00—16:00玄憬龙博物馆

16:30—18:00九江双蒸博物馆

18:00—19:00九江双蒸博物馆全酒宴

20:00入住九江君悦大酒店

DAY-2西樵山狮王争霸赛

10:00—11:00参观侨乡风情建筑群吴家大院

12:00—13:00富都酒楼自助午餐

13:30—17:00观赏“黄飞鸿杯”第12届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暨水上双狮挑战赛

18:00—19:00樵园酒家晚餐

19:00入住西樵大酒店

DAY-3松塘村(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听音湖

07:00—08:00富都酒楼自助早餐

09:00—11:30参加“千年松塘·翰林书乡”松塘村第四届翰林文化节

11:00—12:30品尝翰林宴

12:30—13:30自由活动,古村拍摄

14:00西樵——广州

DAY-1九江龙舟锦标赛

由于担心国庆当天路途出现塞车,活动主办方决定6点45分在南方传媒大厦集中。因此起个大早,早餐也没有吃好,五点多便得启程出发。

我们的大队伍在集合点汇合好,幸好这一次没有人迟到,车子得以准时出发。从广州到九江镇,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即可到达我们第一站九江龙舟节的活动场地——九江涌。

自古以来,龙舟都是南越文化的传统特色之一.而我对于龙舟,印象仅限于在端午节上的划龙舟活动。可是在九江这个龙舟之乡,它会告诉你,龙舟不仅端午有,国庆节也是可以看到龙舟的喔!

九江划龙舟的传统,自明、清两代起,可考历史有近400年。古时候九江镇的龙舟一般在中秋节前后出游,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定在10月10日划龙舟(1911年的这一天是辛亥革命爆发,定为中华民国国庆日。)新中国成立后,九江则在每年10月1日游龙、赛龙庆祝国庆。时至今日,在九江涌国庆赛龙已成为“渔耕粤韵”文化节的重头戏。

想起自己在这么近的距离观看龙舟赛事,已经是几年以前的事。听在九江当地的朋友说,今天是第一天,一般都是“斗靓”。以各种装饰展示自家龙舟的风韵!

九江镇的龙舟是海内外闻名的,九江镇的龙舟队在全国赛中脱颖而出,代表中国参加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第16届亚运会),夺得了不少荣誉。

在几条龙舟展示过后,意料不到的是,原来今天还有龙舟竞渡。

看着船上的选手们,齐心协力地划动手中的船桨。龙舟这种运动,除了要求体力,意志力以及整体协作的精神无一在这种运动身上完美地体现。

因为现场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在河堤两岸绕了一圈,拍一些照片便提前回到了车子上。根据主办方的安排,接下来我们到海寿码头乘坐轮渡,到海寿岛吃龙船饭去!

这种轮渡,是由旁边的一艘动力拖轮推动前进,好像这也挺少见的!

此时已经饿得饥肠轱辘的我们,一登上海寿岛,便马上乘坐电瓶车到村委会里的龙船饭宴会场。

在每一张桌,都放置着一盒准备好的蛋挞。当然,面对着有备而来的我们,这一盒蛋挞自然也被瞬间“秒杀”掉。

这就是传说中的龙船饭,怎么说呢,算是跟我预想中的有一定差距。个人感觉嘛,还是跟在般农家乐吃的区别不大。

这一支九江双蒸米酒,陪伴了多少广东人的黄金岁月?自我懂事开始,便知道这米酒的存在。直到如今,它亦是现在老一辈广东人们最爱喝的米酒之一,成为广东白酒的一段不朽的传奇。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的行程有一定的变动,乘坐着电瓶车回到了我们上岛的码头,我们便得准备离岛去往下一个目的地了。

乘坐了轮渡回到了对岸,我们便坐着大巴车来到了玄憬龙博物馆。

玄憬龙博物馆,前身为藏璞居艺术馆,是创始人招雪芬女士的私人收藏博物馆。在这里,除了展示一系列的奇石之外,还在设计上运用了许多传统岭南特色的建筑风格,保留整个博物馆的岭南风韵气息。

这一桌满汉全席,我可以去尝尝吗?其实,它不是食物喔,而是各种奇石模拟的各类菜品。

虽然我们不是什么奇石收藏爱好者,对此也不太懂行。不过来到这如此雅致的地方,坐一坐,拍拍照,不也是一种洒脱的人生享受吗?

可能有些年轻的朋友会问:刚才在龙船饭见到的九江米酒,为什么是白酒的不朽传奇?

在这一个九江双蒸博物馆,这里会告诉关于它的一切秘密。九江双蒸博物馆,是中国国内首个米酒博物馆。它以“传承粤酒工艺、弘扬广东文化”为己任,推广着广东白酒文化以及对传统九江双蒸酿造工艺的保护。展馆以蜡像、模型等模拟手段,还原从选米、发酵、酿制,以及销售白酒等历史场景。

在这一堂调酒课堂里,国家级调酒大师崔汉彬先生向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程,讲解了一壶好酒,它的味道秘密所在。

当然,听了课,还得去做实践喔。我们一众达人拿着调酒杯,按照自己的感觉DIY属于自己的美酒。

猜一猜,哪一支是剑神我DIY的美酒?

晚上在展馆宴厅,我们享用了这一道“全酒宴”。据说这里的每一道菜,都用了适量的酒作为调料喔!原来一壶好酒不仅能喝,还可以是做菜的上等调料。根据食材的不同加入不同品种的美酒,可以一定程度增添食材的味觉层次,令你吃到“舔舔脷”!

吃过这一道美宴,我们在当地三星酒店“君悦大酒店”办理入住,好好休息准备第二天的行程。

在出外买东西的时候,遇见了这夜行的龙舟……这当地的龙舟气氛还是不错呀。

DAY-2西樵山狮王争霸赛

新的一天,南海的清晨,阳光明媚。

在酒店用过了早餐,我们来到了离酒店不远处的吴家大院。

位于九江镇中心城区的吴家大院,始建于清末光绪年间(1887年),由旅越华侨吴庚南以及畅如兄弟建造,并有其子侄于1927-1932年之间进行扩建。建有6栋镬耳屋、4座高层洋楼,以及花园、亭阁。因两次建造,造就了吴家大院既有岭南传统风格建筑,也有因民国深受洋文化影响而建造的雕花门窗、圆拱飘窗露台等带有西洋元素的建筑高楼。是广东难得一见的岭南传统与西洋文化相结合的建筑,亦是佛山地区面积较大、保存较完整的百年古建筑群。

穿梭在石板路上,在这一些岭南传统房屋之中,寻觅到不少近代岭南的各种历史风韵。

看过了吴家大院,我们便转移阵地,到南海西部的另一个镇——西樵。

话说,从去年这个时候,到今天,接近360天的时间,我已经去了四次西樵。而这一次,我又会有什么收获呢?

11点半准时到达西樵山,在富都酒楼享用了自助午餐。午饭过后,我们步行前往西樵山索道,因为待会山顶处将会迎来一场盛宴——狮王争霸赛。

西樵是著名的南拳、南狮文化发源地。从2001年开始,西樵利用每年的“五一”、“十一”承办“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从2005年开始,每年的“五一”举办中国南北狮王争霸赛,“十一”举办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经过多年的承办与历练,“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被狮艺界称为狮赛的“NBA”与“世界杯”,每年都引来上百路狮王竞折腰。

虽然前来乘坐索道的人还是不少,但我们还是能走特别通道,很快便可顺利乘坐缆车上山。

乘坐缆车到达终点,便已听到人声鼎沸。在比赛现场,人可是不一般地多。

我们一行人只能见缝插针地寻找有利的观看位置,受益于主办方提供的证件,我跟伙伴们可以坐在中央处观看,视角还是不错!

下午两点,狮王争霸决赛拉开帷幕!舞狮对于我们老广东人来说,这并不陌生,但更具表演魅力,同时也更考究舞狮者功夫的高桩舞狮却是相对少见。

通过一系列的角逐,终于勇夺桂冠的还是东道主的西樵黄飞鸿舞狮馆。

当然,除了上演高桩舞狮的决赛,下午也是水上斗狮的决赛。这水上斗獅,电视上看过,可现场还是第一次见。

比赛对决的左右两狮,首先要先闯九大桩阵,完成规定难度的动作,再跳上中间的高台上,互相对打,直到一方下台落水为止。

这一场佛山与武汉的决赛,更是全场的压轴好戏,激烈的场面,使得全场观众拍手称号,有的还在加油助威。最终结果,还是佛山的东道主险胜夺冠。

欣赏过一场激烈的赛事,兴奋过后,我们似乎开始有点疲累。趁着时间尚早,在颁奖仪式之前,我们便已开始返程下山。但由于入住酒店以及就餐的酒家原因,无法及时入住以及就餐。直到晚上6点,我们拖着疲累的身驱在樵园酒家吃上了晚餐。

这两天连续的赶场,也许节奏过快,精神上也似乎有点疲倦。不过漫漫长夜,回酒店直接睡大觉,岂不浪费夜幕中的美好?同房的伙伴提议出去走走,散散步。好,我们到附近的听音湖溜达溜达。

上一次看听音湖的时候,记得已经是很多年前。由于近几年西樵的迅速发展,这一带的夜景成为当地致力打造的形象工程之一。

走在湖边的小路上,看着两岸美丽的夜色,对岸的听音湖一号公馆倒影在清澈的湖水上。这夜景与同为南海的千灯湖相比,毫不逊色。凉风从山中划过湖水轻轻吹袭,这一切,真的使人的身心得到舒缓。

来到这个人造瀑布,气势非常磅礴,也引来许多周边的游客与市民在这里嬉戏,或是在这里悠闲地发发呆。

这是八景之一的樵山瀑影,是听音湖上一道壮丽的风景。瀑布长128米,落差6.5米,设有水帘洞、滨水栈道、观瀑平台、入水楼梯等,供游客与瀑布亲密接触。

瀑布里面还修建了一个水帘洞,想起西游记齐天大圣的水帘洞,在猴年国庆假期,这是否也享受了一番美猴王的豪宅待遇?不过这里没有伺候周到的猴子猴孙,只有络绎不绝的行人。

在听音湖绕了一圈,够了,回酒店好好休息去吧。

DAY3:西樵松塘村

打开窗户,呼吸西樵清晨中的空气,经过前几天的冷空气,雨水的降临,这里的空气来得如此地自然、清新、舒适。

当然,天也重新又返回了炎热的节奏。

吃过早餐,这第三天的行程,是到达西樵的松塘古村,来一场翰林文化的洗礼。

松塘村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上金瓯村委会。宋理宗(公元1225-1264)年间,始祖区世来(宋朝儒士区桂林之子)于南雄珠玑巷南迁至此,至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2010年12月成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松塘村崇学尚文成风,开村800多年来人才辈出,明清两代至少有4人入翰林院。至今,村中祭孔活动延续300多年。在明清两代就有四人入翰林院,成为闻名遐迩的“翰林村”。而庆祝孔子诞辰的风俗,自康熙年间至今已沿袭了300多年。

在区氏宗祠的门前,整齐的排列着一行行的旗杆夹。每一个旗杆夹,均是村里学子获取功名的重要象征。

在孔圣庙前,一众得到学业佳绩的学子们对先师孔子、家乡松塘和家长至亲行拜礼。

学子们与当地教育名家进行金榜提名仪式。

按照传统习俗,在村中长老带领下涌入翰林门,绕着月池行过青云路,寓意将来要成为翰林学士那样的栋梁。松塘村长者则大派“利市”,邀请人们到宗祠里聆听国学讲堂。

体验了翰林文化盛事,岂能少了美食?作为该村自古流传的特色宴席,翰林宴有着200多年的历史。据村中长者介绍,清同治十年,松塘人区谔良在辛未科考中二甲进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因其英俊潇洒、才华横溢,深得慈禧太后的赏识,光绪二十年(1895年),正月二十五日,慈禧在慈宁宫筵宴,赐“福”匾给区谔良(福匾如今在南海博物馆);并购黄金百两,恩准谔良返乡。区谔良奉太后之命返乡后,以太后之赏赐重修翘秀园,并在区氏宗祠,诞开百席,宴请乡亲父老,村人称之为“翰林宴”。自此,但凡村中有人高中,必返乡设宴,自此村中科甲愈加繁盛,此习俗便一代代流传下来。

作为岭南特色古村,当然少不了各族祠堂、还有清澈的池塘。

我们走进古村的老街小巷,在历经沧桑的石板路上,细味岭南老村屋独有的风韵,拍拍照,何尝也不是一件乐事?

三天两夜的南海之行,到此终告结束。这一行,我还是收获不少。在南海这一个祖籍故乡,无论龙舟、舞狮、还是岭南特色的翰林文化,深深感受到了我们广东所独有的岭南传统文化风韵。

真的,南海这地方,值得你来一次,你愿意来吗?

(文中出镜模特:兔妞)

剑神michael2016.10.4

来自途牛用户剑神micha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