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简称根艺,是对树根加工的艺术,即人利用根的自然美,施以造化之妙的手法,表现出来的艺术.有文字说,根艺始于战国,形成于汉晋,发展于唐宋,盛于明清.根艺作品大多为少数文人雅士、达官显贵品赏,人民大众与之无缘.正如著名美术史家常任侠先生说:“根艺的历史,虽则久远,但在旧社会里,认识这门艺术的并不很多.”据当地艺人讲述,潍县根雕在唐代已有出现,到宋、元时期,根雕已在民间流行发展起来.据《潍县乡土志》记载,清代当地的根雕艺术颇为兴盛.受当地杨家埠木版年画和风筝的艺术熏染和审美影响,根雕在当地迅速发展起来.在南张氏村、龙爪树村先后出土了形似“人物”、“狗”、“鸡”等动物的根雕.根雕艺术大师胡世明的爷爷就从事根雕技艺,是清末当地有名的根雕大师.胡世明收藏一件宋代根雕工艺珍品“仙翁”.这些作品"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把根艺作品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传承人胡世明荣获国家根雕艺术大师称号,在他的带动下,寒亭根雕走向世界,成为艺术之林中盛开的奇异艺术之花.潍县根雕讲究取自于自然,遵从于自然.造型结构丰富多样,装饰纹样自然朴实,讲究天然纹理.色彩以原色为基础,朴实自然.保护和传承这一民间技艺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传承民间艺术创作,可以提高群众的审美观念;二是挖掘地方人文资源,发展文化事业;三是突出乡土文化特点,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