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东区望花南街46号,馆内陈列了大量与“九·一八”事变有关的图文资料。馆舍建筑极具匠心,整个大楼形如一座巨大的台历,无声地记录了那个惊心动魄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目前,这里是沈阳市最主要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沈阳故宫是清代的开创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建造使用的宫殿,始建于1625年,其占地面积为6.7万平方米,共有建筑100余座500余间。坐落在沈阳古城中心的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宫内建筑物保存完好,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它的规模比占地72万平方米的北京故宫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现在是沈阳最重要的游览点。清入关前,其皇宫设在沈阳,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它是清代初年的皇宫,是清代皇帝顺治的祖父努尔哈赤和顺治的父亲皇太极的宫殿。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历时11年,至清崇德元年(1636)基本建成。全部建筑有90余所, 300多间,占地6万多平方米,是我国现存仅次于京故宫的最完整的古代帝王宫殿建筑。它在建筑艺术上继承中国古代建筑传统,融汉、满、蒙各族艺术于一体,有很高历史价值。它以崇政殿为中心,从大清门到清宁宫为一条中轴线,将故宫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为故宫主体,崇政殿(金銮殿)为主体的核心,是皇太极处理朝政之所,配以飞龙阁、翔凤阁、师善斋、协中斋、日华楼。后面有凤凰楼、清宁宫,还有皇帝妃嫔寝居的东西配宫,以及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迪光殿、保极宫等。东路建筑以大政殿为中心,辅以左右翼王亭、八旗亭。这是清王朝入关前,八旗建制的象征,是早期八旗兵制在宫殿建筑中唯一的历史古迹。大政殿是用来举行大典,如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和皇帝即位等的地方。十王亭则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事的地方。这种君臣合署办事于宫迁的现象,在历史上是少见的。沈阳故宫博物馆风景图从建筑上看,大政殿也是一个亭子,不过它的体量较大,装饰比较华丽,因此,称为宫殿。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开的十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这十一座亭子,就是十一座帐篷的化身。帐篷是可以流动、迁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来了。这也显示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发展。西部建筑以文溯阁为中心,配以仰熙斋、嘉荫堂等,是贮藏《四库全书》和皇帝读书的地方。《四库全书》为乾隆时撰修,历时10载;共誊写7部,以文溯阁所藏的最为完整。解放后将故宫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馆,人们来这里还可以在清代历史文物展览馆和工艺品展览馆中欣赏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造的琳琅满目的文物。沈阳都城的建者是努尔哈赤。他在关外先后建了三个都城,最后才确定沈阳,理由是地形取胜,又便于攻打明朝。沈阳故宫博物馆所陈列的多半是旧皇宫遗留下来的宫迁文物。如努尔哈赤用过的剑,皇太极用过的腰刀和鹿角椅等。沈阳故宫博物馆陈列的艺术品也很丰富。在绘画陈列室里,有明、清两代一些大师的作品如清李鳟、金农、明文征明书画精品、陶瓷、雕刻、织乡、漆器等工艺品也不少。
绮霞园不大,但厅堂轩敞,风格古朴凝重,颇符合赵氏家族书香门第的情韵。无论是正厅“万古清风”的牌匾,还是琴鹤楼、定鳌堂等处都颇值玩味。赵四小姐(名绮霞、字一荻)的根源来就在这里。1964年7月,张学良与赵四小姐在台湾补行婚礼的佳音传来,洞源村的乡亲们兴高采烈,无不为两人的忠贞爱情隔海遥祝。
长春动植物公园位于长春市东南部,人民大街东侧500米,距市中心人民广场3公里远,占地面积74公顷。公园始建于1938年的日伪时期,当时其面积之大,展出的动植物品种之多,而号称“亚洲第一”,兴盛一时。园内地型复杂,人工湖将公园分成三个自然部份。园的西部以高30米的“人工山”为主体,山上栽植了产于长白山的树木;东部以“动物展区”为主;北部以“大型游乐园和花卉温室生产区”为主。动植物公园以其树茂林深、珍禽异兽、奇花异木和山水辉映的优美环境,使游客留连忘返,是一处休闲娱乐,度假聚会的极佳场所。景色特点动物展区内有东北虎、猞俐、大鸨、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金丝猴、长颈鹿、犀牛、大象、广西猴等国内、外的珍禽异兽;总数有200余种。在动物展区内,还建有一处“百鸟乐园”,百余种、三千余只鸟散放在一个高8米,面积1800平方米的进入式大鸟笼,笼内有“人鸟对话区,驯鸟表演区”,笼内配置花草树木、山石小景,这一人鸟同处一处的布局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园北部的大型游乐场,有激流勇进、太空飞船等惊险刺激的活动项目。园内还有一处具有浓郁日本国风情的园林精品园——友谊园。登上园西部的高山,可鸟瞰公园全貌和长春市的市中心区。园内栽植有产于长白山的吉林省特有树种美人松等珍贵树种,还建有百花园、蔷薇、木犀园等植物观赏区。风俗习惯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长春电影节。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家家户户熬腊八粥,不仅增加营养,也纪念前人的勤俭节约的传说故事.风味特产长春老茂生糖果、长春木雕、德惠草编、鼎丰真糕点、真不同酱菜交通概况乘25路公共汽车和227路专线小公共汽车可达。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松花湖风景区,位于吉林省吉林市,距市区17公里,距省会城市长春120公里。松花湖风景区总面积700平方公里,分为骆驼峰、北大门、五虎山、卧龙潭、石龙壁等10个景区。景色特点松花湖的形状狭长,长达200多公里,最宽处约10公里,最深处约70多米,蓄水量约100亿立方米。松花湖的湖身长,沟汊多,窄处两岸青山对峙,婀娜多姿;宽处烟波浩渺,万顷一碧;周围层峦叠嶂,林林葱茏; 整个湖区的景色十分秀丽,因此成了我国东北地区的一处游览胜地。松花湖越往上走,湖越窄,山越越,石越奇,林越密。下游多岛屿,其中是大的五虎岛面积达五十公顷,由东西两岛组成,中有一桥相连。更使人惊叹的是湖岸的陡峭岩壁和奇峰异石,虽然形态各异,却有共同的风格和特点,都由一根根黑色的六万石柱集合而成,如同无数根巨大的筷子捆扎在一起,垂直湖南腔北调而立,长短不一,排列有致。冬季的松花湖别具特色,尤其是冬季沿江十里长堤的冰雪树挂景观,为国内罕见。风俗习惯吉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高跷等形式,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吉林地区还有著名的“二人转”(又称作“唱蹦子”和“吉剧”)。风味特产白鱼,鳌花鱼,鳊花鱼,人参,貂皮,鹿茸。交通概况松花湖离吉林市20公里,有班车从市区直达湖区。
长白山北景区可以观赏到垂直植被带、硫化温泉群、长白飞琼瀑、神兽弋天池四个著名的景观;还可以领略美人松的飘逸、地下长林的浩荡、小天池的宁静、绿渊潭的幽兰、大峡谷的豪迈、二道白河的澎湃、岳桦林的遒劲等原始景致。扬眉有《长白山》诗文:女娲补漏练五石,遗世通灵宝玉痴;十六群峰天将化,庇佑神兽守天池;二道白河群龙聚,大峡沟谷立巨石;神山圣水关东汉,大美长白天下知。市区有通达北山门的旅游快客,景区内有环保大巴车,穿梭在各个景点之间,倒站广场设有小巴车,直通长白山的主峰,观看十六座山峰环绕中的一池碧水---神兽天池。
长白山天池南坡是唯一可以自驾车到山顶的长白山的坡。长白山天池南坡是长白山最后的处女地,于2008年8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从而向游客揭开了这里的神秘面纱。长白山天池南景区是鸭绿江的发源地,这里生态系统完整,各种生态旅游资源异常丰富。与北坡和西坡相比较,长白山天池南坡的原始风貌保存更为完好,景区内主要景点有世界最高、最深的火山口湖-长白山天池、气势恢弘的鸭绿江大峡谷、中朝界河鸭绿江景观、中朝4号大型界桩、有科学研究价值的千年前尚未燃尽的古木遗迹-长白山炭化木遗迹、世界罕见的高山湿地-谷头河湿地、分布广泛的高山花园、归隐深山的岳桦双瀑等自然景观。为了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南景区实行"定点、定线、定时、定量"的开放方式,"倦鸟归林,游人下山",每天只在早7点后、15点半以前对一定数量的游人开放指定旅游景点和线路,从而把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境内,距风景名胜区镜泊湖西20公里处,面积8965公顷,森林蓄积量100万立方米,2001年被国家授予“全国闻名森林公园”称号。又名谷底森林。它是一个寄生火山口,经后期断裂切割及地表外动力的雕塑形成的,它位于长白山冰场下侧5千米处。谷壁50~60米,谷底长2,500~3,000米,大部分为针叶树种。距今一万年前,这里分三次发生了火山喷发,形成十个直径大小不等的火山口及岩浆流淌形成的地下溶洞群,经千年沧桑变化,形成以红松为主的原始森林定级群落,俗称“地下森林”,这种自然现象极为少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地下森林是长白山海拔最低的名胜景区。从长白山冰场下侧5千米处的一条林间木制小路蜿蜒步入密林深处。沿途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行至尽头有如丝如缕的地衣,以及松柔丰厚的苔藓。公园内不仅名胜景点多,自然景观奇特,而且动植物门类齐全,这里为游客的休憩,消遣,科学探险,回归自然,陶冶情操提供了难得的理想场所。游览完山巅风光之后,再到地下森林一看,顿觉天上地下,心旷神怡,另有一番感怀的情趣。请走进大森林,拥抱大自然,唯有亲游,方可知其中奥妙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之间,即宁安市西南50公里处,距牡丹江市区110公里,它是大约一万年前,约在第四纪的中晚期火山爆发,玄武岩浆堵塞牡丹江道而形成的火山熔岩堰塞湖泊。湖深平均为40米,由南向北逐渐加深,最深处达62米,湖身纵长50公里,最宽处9公里,最窄处枯水期也有300米,全湖分为北湖、中湖、南湖、和上湖四个湖区,总面积90。3平方公里。由西南至东北走向,蜿蜒曲折,呈"S"型,湖岸多港湾,湖中大小岛屿星罗棋布,而最著名的湖中八大景却犹如八颗光彩照人的明珠镶嵌在这条飘在万绿丛中的缎带上。镜泊湖原始天然,风韵奇秀。山重水复,曲径通幽。动人的传说,更为这北方的名湖,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吉林敦化六鼎山文化旅游区敦化市六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市南郊5公里处牡丹江南岸,为国家2A级景区,省级旅游开发区,景区内集渤海文化佛教文化和清始祖文化于一体,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由中国旅游设计院规划设计,重点开发佛教文化清始祖文化渤海文化等人文旅游项目。敦化市六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市南郊5公里处牡丹江南岸,为国家2A级景区,省级旅游开发区,景区内集渤海文化佛教文化和清始祖文化于一体,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由中国旅游设计院规划设计,重点开发佛教文化清始祖文化渤海文化等人文旅游项目。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座落在风景如画的松花江南岸,是这座英雄城市的象征。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1957年的特大洪水,于1958年建成的。纪念塔由立体塔身和附属的回廊组成。塔高22.5米,塔基用块石砌成,意味着堤防牢固、坚不可摧,塔基前的喷泉,象证勇敢智慧的哈尔滨市人民,正把惊涛骇浪的江水,驯服成细水长流,兴利除患,造福人民。塔下阶表示海拔标高119.72米,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上阶表示海拔标高120.30米,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塔身中部浮雕雕刻着防洪筑堤大军,从宣誓上堤、运土打夯、抢险斗争到胜利庆功等场面,集中描述了人们在防洪斗争中所表现的英雄气概。罗马式回廊高7米,由20根擎天柱连成弧形相衬托。塔顶是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圆雕;塔身下部是群像浮雕,描绘了哈尔滨人民战胜洪水的生动场面。搭基前有两层水池:上层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特大洪峰时的最高水位,它高于下层水位0.58米;下层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的最高水位。夏季池内的喷泉象征着英雄的哈尔滨市人民已把汹涌的波涛驯服成清涓细流。这座塔现在已成为英雄城市哈尔滨的象征;来哈尔滨的人,无不到这座塔下拍照留念。 夏季池内的喷泉象征着英雄的哈尔滨市人民已把汹涌的波涛驯服成清涓细流。
斯大林公园是松花江畔避暑游览地之一,与太阳岛隔江相望。建于1953年,原名"江畔公园"。全长1750米,是顺堤傍水建成的带状形开放式公园,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公园以防洪纪念塔为中心,以仿造俄罗斯古典式建筑风格和遍布全园的“五色草花坛”,以及分布在绿地之间的“天鹅展翅”、“三少年”、“起步”、“跳水”、“舞剑”等十六组艺术雕塑而驰名海内外。园内的江畔餐厅建于解放前(伪满时期),位于防洪纪念塔西侧、游艇码头附近,是仿造俄罗斯古典木结构建筑建成的。屋脊高低错落、棱角分明、五彩缤纷,外观呈积木形状,迎江通透式的外廊,室内欧洲的建筑格局,体现了古朴典雅的欧式建筑风格。20世纪 50年代,长春电影制片厂曾采用它的造型结构拍摄过电影《徐秋影案件》中的几组镜头,其他影视机构也相继在斯大林公园拍过《黑三角》、《明姑娘》、《夜幕下的哈尔滨》、《教堂街的故事》、《年轮》等电影和电视剧的镜头,可见斯大林公园风景是多么吸引人。铁路江上俱乐部建于1912年,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原名“游艇俱乐部”,隶属中东铁路局。新中国成立之后,哈尔滨铁路江上俱乐部东北铁路总工会用8亿元东北币从苏联领事馆手中收归铁路所有,易名“哈尔滨铁路江上俱乐部”。该建筑依山傍水的独特地理位置、古朴典雅的欧式建筑风格、精巧别致的楼台亭阁深受世人瞩目,特别是船体的主建筑,半卧江堤,半伸江面,就像一艘整装待发的巨轮靠于岸边,这是一处集多功能服务于一体的休闲俱乐部。位于松花江南岸,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与驰名中外的太阳岛隔江相望。50年代以前,这里是铁路专用线和航运码头。1953年建成由草坪、花坛、树木、雕塑、俄罗斯古典玩具式建筑、罗马回廊、坐椅、园灯、护拦及哈尔滨市人民防洪纪念塔等组成的顺堤傍水、别具一格的带状开放式江畔公园。夏季,园内绿草茵茵,一排排高大的乔木为游人送去片片荫凉,万紫千红的鲜花向游人竞相开放;宽阔清澈的松花江上,微风拂拂,小船轻悠荡漾;烈日炎炎的沙滩上,五彩缤纷的帐篷争奇斗妍;江水中,嬉水的人们欢声笑语,热闹异常。冬季,公园银装素裹,冰雪奇丽,观赏树挂,乘冰帆、雪橇、令人心旷神怡。夏季,江水送爽,绿柳成荫,临江宽阔的天然浴场,是游人的消暑胜地;冬季,放眼观赏北方冰雪世界,赏心悦目,其妙无比。
哈尔滨国家森林公园1占地面积2000亩,座落于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南部的动力区,濒临著名的三大动力厂和高等院校集中的学府路。该公园是国内唯一位于大城市市区内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气候冬长严寒多雪,夏季凉爽宜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园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平均树龄为25年,部分乔木树龄在50年以上。园内主要收集引种了东北地区的乔灌木和药用植物,共有木本植物400多种,草本植物4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320多种,此外还有各类花卉100多种。在这里可以看到红松、白桦、银槭及著名的东北三大硬阔树种水曲柳、黄波罗和核桃楸,还有珍稀濒危植物岩高兰、刺人参等。公园还是东北地区各种小型兽类动物的乐园,其中有刺猬、花鼠、黄鼬、狐狸、野兔等。此外另有鸟类20多种,蝶类30多种,全园现分为森林植物地理景区、碧水绿园景区、标本园景区、度假村景区、环游探胜新乐园景区、梦幻世界景区、海阔天空景区和森林野营景区等八个部分,从多个角度展示了公园的特色。
黑龙山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黑龙山林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0'37〃至116°11'30〃,北纬41°17'04〃至41°22'14〃。该公园地处北京正北方向,与延庆一山之隔,距北京240公里。是距京较近的一处原生态森林公园。 公园包括三个景区,其中:黑河源景区面积2688.3公顷,东猴顶景区面积1432.0公顷,响水谷景区面积2914.1公顷。主要景点有黑河源头、东猴顶、响水谷、榆林长廊、天然落叶松、十里仙境、黑龙山、神女峰、溪流幽谷、云顶草甸等25处。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的五大连池风景区内,是我国著名的火山游览胜地。公元1719一1721年,火山爆发堵塞了当年的河道,形成了五个互相连通的熔岩堰塞湖。这里有景色奇特的火山风光丰富完整的火山地貌和有疗效显著的矿泉“圣水”,是一个集游览观光疗养休息科学考察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天然风景名胜区。每年6至9月为旅游最佳季节。五大连地除五个堰塞湖外,还有许多古代和近代的火山。中近期形成的火山共14座,其中老黑山和火烧山年龄最小,但体态庞大,景色尤佳,是五大连池中最佳景区。
明月岛风景区位于齐齐哈尔市区西北七公里处,是流经齐齐哈尔的嫩江中的一座四面环水的江心岛。全岛面积三百六十公顷。岛上绿树成荫,花草丛生,自然景观琦丽。在岛上中心地带,建有一组精巧典雅的古建筑,并环岛修建了目前全国最长的儿童游览列车铁路。夏天,这里是乘船游江、野餐露宿、避署休假的极好场所。冬天,这里是观赏北国风光和开展冰雪活动的旅游的胜地。
龙沙公园座落于市区中心,占地面积64公顷,其中水域面积20公顷,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公园。龙沙公园始建于1904年,是黑龙江省建立最早的公园,因当时利用城西南部旧色基址,故称仓西公园。俗称西花园。1917年改称龙沙公园。“龙沙”泛指塞外之地。唐代诗人李白有“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之句龙沙公园由此而得名。龙沙公园内设五个游览区:文化游览区,有藏书楼、望江楼、关帝庙、寿公祠、澄江阁等建筑。劳动湖游览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曲桥、拱桥逶迤 贯通,亭台楼榭点缀其间。动物展出区,有东北虎、非洲狮、金钱豹、棕熊、驼鹿和丹顶鹤等上百种禽兽。游艺娱乐区,有电动宇宙飞船,升降式飞机和大型综合娱乐厅等。花卉观赏区,有花卉140多种。文化游览区的望江楼、寿公祠尤为壮观。望江楼座落于园内劳动湖东岸的假山上,建于1907年,是一座古典园林楼阁,它以精美别致的造型成为龙沙公园的代表建筑,是整个公园的游览中心。登上望江楼,凭栏西望,劳动湖畔垂柳摇曳,湖面碧波 荡漾。向东南望,青松、古榆、枝叶繁茂,满园郁郁葱葱。楼下东侧,宽阔平坦的林荫道路直通花池,间落花池和立体坛中的花卉,争芳斗妍,多彩多姿。寿山祠是1926年为纪念民族英雄寿山将军而建,是龙沙公园的园中之园。近年新修建的胜龙山上的天远阁更为壮观,堪称齐齐哈尔最高点。站在天远阁上极目远眺,市内风光尽收眼底。每年冬季,龙沙公园举办“龙沙冰景游览会”,增添了一大景观,齐齐哈尔的冰雕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被视为鹤城奇葩。吸引国外百万游人来观光,龙沙公园已列入《中国名胜词典》。
大乘寺又称大佛寺。位于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木海街与民航路交叉口、西满革命烈士陵园南侧。建于1943年,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坐北朝南,有前后两座大殿。庙门向南,正中一座大门楼。大殿及门楼皆为黄釉琉璃瓦覆盖,院墙按八卦建造,庙宇采用斗拱式建筑,玻璃瓦覆盖,大雄宝殿脊中央的麒麟背驮一座玲珑宝塔经幌,与绿色琉璃瓦组成的“大乘寺”三个大字交相辉映,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寺内外古木参天,环境优雅,虽为近代所建,但因采用传统的古建筑形式而独具一格,是黑龙江省现存规模最大的琉璃瓦建筑之一,为省内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乘寺坐北朝南,由山门、配殿、正殿、前殿、后殿组成,院墙按八卦建造,庙宇采用斗拱式建筑,玻璃瓦覆盖,院墙呈八边形结构,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各边有一座配殿,共7座配殿,每座配殿距离大殿恰好88米,而且均面向大殿。配殿为抖拱式建筑,屋顶由彩色琉璃瓦铺成,均高4米,宽3.3米。长8.3米,各5间。7座配殿与山门组合,成八卦形排列,配殿与山门之间由涂红砖墙连接。
昂昂溪新石器文化遗址,位于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是由若干沙丘组成的出土典型细石器的遗址群。1930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首次在这里发掘,出土了大量小型压琢石器、陶器、骨器和装饰品,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近年来在其附近地域又陆续发现许多同类遗址,使这个遗址群的遗址总数达39处;同时又出土了大量精琢石器、骨器和陶器等充实了遗址的内涵。昂昂溪遗址出土的以细小压制石器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类型和细石器工艺传统不仅在嫩江中下游沿岸广泛分布,研究表明是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名族祖先的一部分,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也是北方草原地带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类型,其文化被称为“昂昂溪文化”,它的发现、发掘和研究成为北方草原地带以细石器传统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基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齐齐哈尔和平广场是在2005年8月15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修建的。位于齐齐哈尔市嫩江江畔、中华路西端,西临嫩江,东南毗邻齐齐哈尔市党政办公中心和会展中心,广场规划面积约4.14万平方米。其中,广场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石材铺装面积2万平方米。广场主体由抗战纪念墙、胜利纪念碑、江桥抗战纪念雕塑等组成。广场设计主题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江桥抗战——打响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枪。建成后的和平广场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热爱和平、抵御外侮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世界反法西斯的宣传阵地和重要的文化旅游胜地。
位于乌裕尔河下游,西北距牡丹江市30公里。这里,主要保护对象是丹顶鹤及其他野生珍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扎龙自然保护区占地4万平方公里,河道纵横,湖泊沼泽星罗棋布,湿地生态保持良好。每年四五月或八九月,约有二三百种野生珍禽云集于此,遮天蔽地,蔚为壮观,是游览此区的最佳季节,由齐齐哈尔市去保护区有汽车直达,交通便利。保护区范围大,不可能遍游,只须在区管理局四周一游,即可一窥全貌。扎龙自然保护区以鹤著称于世,全世界共有15种鹤,此区即占有6种,它们是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蓑羽鹤、白鹤和灰鹤。丹顶鹤又称仙鹤,是十分珍贵的名禽,此区现有500多只,约占全世界丹顶鹤总数的四分之一,所以,称此区是丹顶鹤的故乡也不为过。此区的野生珍禽,除鹤以外,还有大天鹅、小天鹅、大白鹭、草鹭、白鹳等,真可谓野生珍禽的王国。扎龙自然保护区是北国江南,风光优美。每当暮春仲夏,芦苇青青,在清澈的水面上,飘浮着水浮莲、茭角等水生植物,四周草地翠绿,野花飘香,游人徜徉在这北国的水乡泽国中,欣赏着野生珍禽自由遨游,一种真正回归大自然的感觉会油然而生。
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塔---龙塔,塔高336米,在钢塔中位于世界第二,亚洲第一。是一座集广播电视发射、旅游观光、餐饮娱乐、广告传播、环境气象监测、微波通讯、无线通讯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塔,是东北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龙塔总面积为16600平方米,其中塔座为13000平方米,塔楼为3600平方米,塔座由地下一层和地上四层组成球冠形。塔身正八面型,塔体为抛物线形,中间是圆柱形井道,由七条银白色的铝合金板和九条深蓝色镀膜玻璃围护。塔楼设在181米和206米处,由飞碟状的下塔楼和圆形的上塔楼组成。天线设在 220.5米至336米。龙塔精心打造“尊贵的待客之道”,以航空服务标准严格要求,塑造了一支与国际接轨的服务队伍。龙塔曾成功接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贺国强等多位中央领导人,以及俄罗斯副总理赫里斯坚科、韩国前总理李寿成等国外贵宾,港澳地区工商界、专业界考察团等大规模团体。演艺界、商界等知名人士亦经常光顾于此。对龙塔特色的美景、美食、美人服务赞叹不已,龙塔已成为海内外游客必达的旅游胜地。开塔至今,龙塔依靠省市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和省广播电视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经营不断攀升,其综合实力跃然进入全国高塔的前茅,仅列东方明珠和中央塔之后位居第三位。“龙的传人上龙塔”品牌标语家喻户晓,涉足文化产业,代理大型演出宣传活动……龙塔内涵价值不断填充和提升,雄厚的广告资源博得世人密切关注,龙塔品牌已成为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与号召力的代表。
圣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市内,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1996年11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圣索菲亚教堂修复并更名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公元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通车,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也侵入了哈尔滨。沙俄为了稳定远离家乡士兵的军心,于1907年破土动工建造圣索非亚教堂,当年一座全木结构的教堂落成,用作该步兵师的随军教堂。1923年9月27日,圣索非亚教堂举行了第二次重建奠基典礼,经过长达9年的精心施工,一座富丽堂皇,典雅超俗的建筑精品竣工落成。圣索菲亚教堂气势恢弘,精美绝伦。教堂的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蓬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巍峨壮美的圣索菲亚教堂,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同时,它又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研究哈尔滨市近代历史的重要珍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