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_picture
调戏峨眉山的猴子,见识过峨眉金顶的金碧辉煌与气势磅礴,近距离感受乐山大佛的魅力,乘坐游轮,远观巨型睡佛的神奇景象。在乐山,一切都可以实现,感受自然风光,体验人文精彩。

第01天 出发地: 成都 - 乐山

成都 - 乐山

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千米,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79.3米。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峨眉山的特色景点有:金顶:金顶金佛系铜铸镏金工艺佛像造像,通高48米,总重量达660吨,由台座和十方普贤菩萨像组成。灵猴:峨眉山灵猴是峨眉山的精灵,嬉闹顽皮、滑稽可掬又极通人性,见人不惊、跟人嬉戏、与人同乐,给游人带来许多乐趣,成为峨眉山的一道活景观。摩崖石刻:崖石上“神州第一山”和“山之领袖”九个朱红色大字,标明了峨眉山在中国名山中的显赫地位,向世人展示了峨眉山的自然和文化魅力。迎宾石滩:迎宾石滩是迎宾广场的标志性景观,旁边有宝掌和尚所提“震旦第一山”,和康熙皇帝御提“峨眉山”三个大字,背靠峨眉山“游人中心”和峨眉山博物馆。第一山亭:第一山亭,位于低山游览区中心,展示了峨眉山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表现了峨眉山磅礴而奔放的恢弘气势,是峨眉山古今文化的缩影,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铜亭,也是游客步行入山的起点。历史文化从前,峨眉山只是一块方圆百余里巨石,颜色灰白,高接蓝天,寸草不生。为了建设美好的家园,一个聪明能干的石匠同他的妻子巧手绣花女,决心用他们的双手将 巨石打凿成一座青山。天上的神仙为他们的决心和努力所感动。在神仙的帮助下,石匠把巨石凿刻成起伏的山峦和幽深的峡谷;绣花女把精心绣制的布帕和彩帕抛向 天空,彩帕飘向山顶,变成艳丽无比的七彩光环;布帕飘舞在石山上,变成苍翠的树林、飘的彩云、飞瀑流泉、怒放的山花,变成欢唱的飞鸟、跳跃的群猴和游走的 百兽。一座座青山起舞,一道道绿水欢歌。因为这座青山象绣花女的眉毛一样秀美,所以人们把这座青山叫峨眉山。宗教文化峨眉山是著名的佛道教名山和旅游胜地,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庙约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庙(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万年寺、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华藏寺),佛事频繁。据传为佛教中普贤菩萨的道场。最佳旅游时间春秋两季为峨眉山最佳旅游季节,气候适中,景致迷人。五六月山下晴朗,山顶多雨。冬天十一月到一、二月,山顶经常晴朗。晴朗天气利于观看云海、日出、日落、佛光。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报国寺

报国寺,位于峨眉山麓,海拔551米,是峨眉山的第一座寺庙、峨眉山佛教协会所在地,是峨眉山佛教活动的中心。四川峨嵋山的众多寺庙里,报国寺是入山的门户,是游峨眉山的起点。风景名胜报国寺殿宇雄伟,有弥勒殿、大雄殿、七佛殿和藏经楼四重屋宇,依山而建,逐级升高。第一殿为弥勒殿,供奉弥勒塑像。“弥勒”是慈悲的意思,他是菩萨,还没有成佛。菩萨在佛教中的地位仅次于佛。释迦牟尼佛说,他灭度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才会重降人间,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三次说法,广度众生。第二殿为大雄宝殿,“大雄”是佛经中说的“唯大唯雄”的意思,殿里供奉佛主释迦牟尼金身彩饰坐莲像。登上石阶便是第三殿七佛殿。殿中供奉的是七佛,中间一尊为释迦牟尼佛,其余六尊为过去佛,从右至左依次为:南无拘留孙佛、南无拘那含牟尼佛、南无迦叶佛、南无毗舍佛、南无尸弃佛、南无毗婆尸佛。最后一殿为普贤殿,供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梵语为“三曼多跋陀罗”,即普遍贤善的意思。普贤因广修“十大行愿”,又称“大行愿王”。 历史文化报国寺最初名“会宗堂”。明代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明光道人建于伏虎寺右的虎头山下,取儒、释、道“三教”会宗的意思。寺里供奉“三教”在峨眉山的地方代表的牌位:佛教为普贤菩萨,因为峨眉山是普贤道场;道教是广成子,据说他是李老君的化身,他在峨眉山授过道;儒教的代表是楚狂,楚狂名接舆,和孔子同时代,楚王请他去做官,他装疯不去,后来隐居峨眉山。会宗堂的建立,反映了明、清时期儒、释、道有过一段融洽的历史。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伏虎寺

伏虎寺,是峨眉山有名的一个寺庙,位于报国寺西约一公里。风景名胜伏虎寺周古木参天,环境清幽而秀丽。这个寺选址和建筑形式高妙,使不少建筑学家为之叫绝。从这儿往上,经过样子如春笋的石笋沟,山水咆哮的清音阁,峭壁凌空的栈道“一线天”,一直到幽静雅致的洪椿坪,一路风景佳绝。登九十九道拐,到仙峰寺、洗象池,有可能遇上猴群。这里的猴子见的人多了,见了人不但不跑,而且会不客气地向游人索讨食品。最佳旅游时间伏虎寺地处四川乐山,属中亚热带气候带,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雨量丰沛,水热同季,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6.5-18.0度之间,四季皆宜旅游。历史文化伏虎寺晋时为一小庙,唐云安禅师重建,旁有龙神堂、药师殿。南宋绍兴间行僧心庵再建。僧士性建尊胜幢以镇虎患,仍名伏虎寺,一说寺后山状如伏虎而得名。又称虎溪禅林。明时建罗汉堂,塑500阿罗汉,技艺超绝,后毁。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贯之和尚偕徒可闻、寂玩、帷密重修,历经20载告成,名虎溪精舍。太史蒋超题书额“伏虎寺”(今系补书)。计有殿宇13重,为山中大刹。光绪十年(1884年)僧静安继修。1953年整修,1979年全面大修,1982年在寺内建塔亭一座,将原圣积寺“华严铜塔”移此。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清音阁

清音阁,又称卧云寺,以晋人左思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诗意而取名“清音阁”。它位于峨眉山牛心岭下黑白二水汇流处,海拔为710米。风景名胜清音阁下有双飞亭,左右各有桥,如鸟翼飞凌,故名双飞桥,亭下二水汇流处有一巨石,高丈许,形如牛心,砥柱中流,银涛喷雪,水声如雷。亭下还有碑,乃明人所题"万古清音"四字。"双飞亭"柱悬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弟撰书的楹联:"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富顺诗人刘光弟也曾巧妙地将二桥一石概括为:“双桥两虹影,万古一牛心”。这样如诗如画的“双桥清音”是“峨眉山十景”之一。这里,一年四季,无论昼夜,满回荡着水声,这水声单一而清晰,加上两桥,故而誉为"双桥清音",成为峨眉十景之一。最佳旅游时间清音阁地处四川乐山,属中亚热带气候带,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雨量丰沛,水热同季,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6.5-18.0度之间,四季皆宜旅游。历史文化清音阁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就大有人在了。唐代初年的高僧继业三藏,从印度研经归来,常住在大峨寺后的呼应庵中。夜听清音,已成了他多年的癖好,每每必至,往返六十多里,风雨无阴。还留下了一段美好的传说:在一个月明星衡的秋夜,他喜孜孜地倾听着“清音”返回庵中。在黑白二水汇流处,高兴地拾得一枚奇石,竟如人面,眉清目秀,活生生的呼之欲出,以为至宝,供奉前,见石之处,后名“宝现溪”。而今,虽然人面宝石不见了,但“宝现溪”这个地名是无法磨灭的,至今还泛起人们听清音的兴头。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本土饭店 晚餐:清乐旅饭店
  • 峨眉山清音阁清杨农家乐

第02天 出发地: 乐山

雷洞坪

古名雷神殿,据载为汉时开建。雷洞坪侧旧竖有禁声铁碑一通,禁止游人大声喧哗,否则迅雷惊电,风雨暴作。相传岩下有七十二洞,有龙神和雷神居住,遇天旱,乡民来这里求雨,往岩下投死猪死狗或妇人衣裤鞋袜,往往雷雨交作。清康熙帝曾赐御书“灵觉”二字。寺右悬岩绝壁间,相传有女娲炼石的“飞来剑洞”(又名仙人剑)、伏羲悟道的“伏羲洞”、鬼谷子著书的“鬼谷洞”等,云遮雾绕,人迹罕到。同时,从雷洞坪到接引殿一带,可见名贵花木--杜鹃。初夏时节一树千花,五彩缤纷成片成林,耀眼夺目。据专家考察,峨眉山杜鹃花有29种,雷洞坪就有12种,均为中国或峨眉山的特有种。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接引殿

宋名新店,明为接引庵,明末殿毁坍,佛像倒卧荒草丛中,清顺治年间,河北80余岁老人朝山至此,其心不忍,发誓七日不食,露坐雪中,向游人募化。老僧已饿六日,恰遇川人赵栩凰登山,大为感动,回成都劝说总督李卓捐金修复,由闻达和尚办理。寺建成后多次失火,现仅存一小庙。庙内有接引殿,供阿弥陀佛塑像,大雄宝殿供释迦牟尼塑像,两旁供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1997年,峨眉山佛教协会重新恢复接引殿寺院。接引殿侧,即为1988年新建的直达金顶的客运索道。全长1168米,它由海拔1540米的接引殿直达海拔3048米的卧云庵,人坐索道车厢中,俯看众山烟云缥渺,翠岚重叠,幻化奇妙。金顶索道是目前我国海拔最高、单跨最长、坡度最大、设备好、安全舒适的客运索道之一。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金顶

金顶为峨眉山第二高峰,海拔3077米。顶上是个小平原,原有铜殿一座,在太阳的照射下,光彩夺目,故而得名金顶。登上金顶,人们顿觉万象排空,气势磅礴。这里有金殿(华藏寺中的一殿)、金佛(十方普贤圣像),还有峨眉山四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圣灯(不过都要看运气才能看到)。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 午餐:金顶美食林餐厅 晚餐:美食林
  • 乐山峨眉山茶地休闲庄

第03天 出发地: 乐山

万年寺

万年寺是四川峨嵋山历史最久的古刹之一,相传为汉代采药老人蒲公礼佛处。风景名胜万年寺原有殿宇七重,规模宏大,几经兴废,现今只剩一座明代无梁砖殿。明代重修时,仿印度、缅甸建庙技术和风格,主殿长宽均为16米,四壁全部用砖砌,砌到7.7米处,逐渐内收,建成穹窿形拱顶,上面绘有手持琵琶、箜篌、笛子仙琚飘拂的四天女。全殿无梁无柱,不用一木,故称“无梁殿”,殿墙上装饰圆拱、垂柱、窗棂等仿木结构的图案。圆顶上建有五座白塔和四只吉祥兽物;殿内顶壁四周佛像密布,原供铁佛三千尊、金人十二、罗汉五百,造型古朴,称为“千佛朝普贤”,现只穹窿下正中供奉着高7.35米、重62吨,铸于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骑白象的普贤菩萨铜像。菩萨神态安详,趺坐于莲花宝座上,头戴五佛金冠,手执如意,体态丰满,神情肃穆;莲花花瓣怒绽,重叠四层。座下的六牙白象姿态浑雄,大耳下垂,鼻几触地,四足立于莲台之上。普贤又称“通吉”、“三曼多陀罗”,代表德行。传说此菩萨有延命之德,发过十大弘愿,因而成为主理德、行德者,尊号“大行普贤”。最佳旅游时间万年寺地处四川乐山,属中亚热带气候带,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雨量丰沛,水热同季,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6.5-18.0度之间,四季皆宜旅游。历史文化万年寺位于峨眉山,由山麓报国寺上行约15公里狮子岭下,为峨眉山主要寺庙之一。创建于东晋隆安年间(397—401年),名普贤寺,慧持大师所建。唐乾符三年(876年)重建,改名白水寺。宋时又名白水普贤寺。明万历中敕改圣寿万年寺。原殿宇七重,规模宏大,后几度兴废。1946年大火,除明代砖殿外几乎毁坏殆尽。现有殿宇两重,系1953年重建。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生态猴区

但凡仙山,必是人杰地灵。生长在峨眉山上的顽猴,也因此而沾光,深得天地之灵气。它们不但精通各种攀援跳跃的绝技,而且见人不惊,擅长与过往行人嘻哈打闹。如此富有灵性,难怪人称“峨眉灵猴”。生态猴区位于洪椿坪下、清音阁上的“一线天”附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自然野生猴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猴区内设栈道、亭子、索桥,方便游人观猴、逗猴。提起峨眉山,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形象,恐怕不是别的,而是顽猴一只。没错,峨眉山灵猴是峨眉山最好的代言人,比任何其他景观、活动都更吸引人的眼球。峨眉山灵猴是出了名的厉害,它们的嬉闹、拉扯常常让游客大惊失色,但大大小小的猴子,如果扮起可爱,其憨态可掬又令人忍俊不禁。所以峨眉山的猴子,即成为一道不可错过的景观,也成为诸多游客谈论的话题。看猴峨眉山看猴主要有三处,最易抵达的就是清音阁上行,在一线天至洪椿坪之间一道狭长幽谷内的生态猴区。这里的猴子数量比较多,因为有不少管理员,也比较安全,游客可以在管理员的帮助下与猴子合影。不徒步上山的朋友,可以来此处看猴后原路返回清音阁,坐车上山。另两处看猴地点分别是,洗象池、雷洞坪停车场至接引殿一段。在山中徒步的朋友也不可掉以轻心,“运气好”的话步行过程中偶尔也会遇到猴子,注意不要紧张,用手中的竹竿吓唬吓唬,一般都可以吓退。喂猴清音阁、雷洞坪一带的生态猴区都有包装好的成品猴食物,里面以花生、玉米为主,也有零星几粒葡萄干。猴子最爱吃什么,当然不是玉米,和人一样,细粮比粗粮好吃。景区出于安全考虑,不允许游客擅自喂猴子其他食物。但是,架不住猴子看见别人的食物眼热,所以就发生了猴子抢夺游客饮料、食物的事件。一般发生这样的现象,会有景区管理人员及时制止,但被抢走的食物多半是落入猴腹了。洗象池生态猴区的猴子比较少,因为除了徒步上山的游客外,途径洗象池生态猴区的游客并不多,所以这里的猴子一般都聚集在洗象池寺庙里,因为伙食较差,也就没什么讲究了,花生、玉米、饼干统统都吃。拍猴来到峨眉山,不好好拍几张峨眉山灵猴的照片怎么行,建议用长焦镜头,距离稍远些进行“创作”,否则只顾拍摄,无暇喂食物,小心猴子把你的相机当成玉米抢走。如果想和猴子合影,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找一位管理员作外援或技术指导。峨眉山猴区注意事项1.不要将塑料袋外挂在书包外面;2.不要手里提着塑料袋晃来晃去(塑料袋的话外音在猴子看来就是,啊,快来抢我吧!3.不要把饮料提在手里或放在书包外面的网袋里;4.不要当着猴子的面吃东西(小心它急了去你嘴里抢);5.不要当着猴子的面打开书包;6.手里的东西最好一次尽数全喂,不要逗弄他们;7.喂完食物,可以拍手示意,表示已经没有了,防止他们耿耿于怀、心生惦记。8.雷洞坪前往金顶的途中,虽然大雪覆盖,但也会遇到个别猴子讨要食物,注意保护好随身财物。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 午餐:茗秀雅休闲山庄 晚餐:洗象池饭庄
  • 九岭岗旅饭店

第04天 出发地: 乐山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景区属峨眉山风景名胜区范围,位于乐山市郊,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汇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地处凌云山中部,凌云山海拔448米,周长约3.5公里,面积约0.6平方公里。山上茂林修竹终年葱茏,山下三江汇聚,舟船点点,水光接天,俨然一幅天然画卷,享有西南山水之冠的美誉,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咏赞。乐山大佛景区内的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10余米,手持戈戟、身着战袍的护法武士石刻,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乐山大佛景区现在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乐山大佛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专家赞誉“乐山大佛堪与世界其他石刻如斯芬克司和尼罗河的帝王谷媲美”。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凌云寺

凌云寺位于四川乐山县城乐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凌云山的栖鸾峰上。乐山有"凌云九峰",唐代时已成为佛教圣地。据记载,唐代各峰皆建有寺庙,保存至今的佛寺只有凌云一座了。 凌云寺始建于唐初武德年间(618-626),明末毁于兵火,现存建筑多为清康熙元年(1667)所重建。该寺之得名,主要是临江崖上凿成的一尊弥勒佛坐像,它就是名扬中外的乐山大佛,又称凌云大佛。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嘉阳小火车

犍为嘉阳小火车,一辆运行在四川南部的小县城——犍为县城北15公里远的一条只有19.84千米的窄轨铁路上的老爷火车。工业革命的活化石,工业革命的绝版景观,比大熊猫还要珍贵的国宝之美誉。铁路全长19.84公里嘉阳小火车每天正班发车四趟,每趟往返约两个半小时,停车站点8个,风景观光点4个。风景名胜铁路上开着的小型蒸汽火车轨距仅为762厘米,犍为嘉阳小火车车厢要比普通火车小一半,故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嘉阳小火车”。从乐山联运车站乘“乐山犍为”班车,到“沙嘴”下车,即可看到小火车了。嘉阳小火车每日开行4趟(石溪站发车时刻为5:30、9:00、14:00、17:00),往返共8趟,每趟正常挂8节车厢,每节车厢核定座位20个。火车从石溪到芭沟单程需80分钟左右,往返需150分钟。起点站(又名黄村井站)→芭沟站→→焦坝站→仙人脚站→蜜蜂岩站→跃进站(又名三井站)→石溪站→终点站在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区南约50公里的崇山峻岭中,有一条长1984公里的芭石铁路芭蕉沟至石溪镇。最佳旅游时间犍为嘉阳小火车所在地乐山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雨量丰沛,水热同季。年平均气温在16.5-18.0度之间,最佳旅游季节为春秋两季。历史文化犍为嘉阳小火车铁路全线仅19284公里,往返一次需2个小时,由于铁路沿线的几个乡镇所处地势陡峭的山区,加上一直没有通往山外的公路,所以,自铁路1959年建成通车至今45年来,就一直是这里村民运送生产生活物资的主要交通工具。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小火车的客运量累计已超过1100万人次。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 午餐:大众饭店 晚餐:嘉裕食府
  • 乐山FODI福地驿站

第05天 出发地: 乐山 - 成都

麻浩崖墓

麻浩崖墓位于凌云、乌尤两山之间的溢洪河道东岸,麻浩是其地名,崖墓指在山崖开凿洞穴而成的墓室。麻浩崖墓也是乐山汉崖墓博物馆所在地。该博物馆以麻洁崖墓为主体,辅之以南北两个展厅展出乐山汉墓出土的文物,展示了乐山汉代崖墓的概况。乐山东汉崖墓的认定,据现有资料考证,最早发现并认识它的时间在清代光绪年间,由英国人陶然士、法国人色伽兰等实地考察后提出。1937年前后,住乐山的学者杨枝高对麻浩等地崖墓进行了实地考察。赓续,商承柞教授作了进一步调查,认定乐山崖墓为东汉崖墓。乐山东汉崖墓分布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沿岸和浅山谷的崖壁上,数以万座计。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宏大,石刻之丰富居蜀中之首。麻浩崖墓是乐山崖墓群中较集中,并且较具有代表性的墓葬。1988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对中外游人开放。进入崖墓博物馆,迎面见到的是开凿于东汉时期的一座大型多室墓,编号为麻浩一号墓。因早年被盗,损残严重,属无名墓。墓室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前室高2.8米,宽11米,墓全长29米。在墓内外壁上,有35幅精美的石刻画像。在墓门上刻有人物、卧羊、鱼、鸟和瓦当斗拱等建筑雕刻。墓门两侧刻有“凯风”、“迎谒”、“话别”等画像。前室两侧及后壁刻有“荆柯刺秦王”、“朱雀”、“宴乐”、“挽马”、“佛像”、“兽首”、“垂钓”、“门卒”、“挽辇”等画像,在这些画像上方刻有48个纹饰各异的瓦当和一些装饰图案。墓有三个后室,在南道门前侧壁刻有杨枝高及商承柞先生考察此墓后的题记。三个后室的结构相同,各有棺室、耳室、壁完、石灶等,是依照墓主人生前的居住情况开造的。棺亭内陈列的是独木棺和画像石棺。石棺两侧分别刻有“西王母”和“双阅”图。墓门前的陈列室两间分“乐山汉崖墓概况”和“崖墓表现的汉代生活”两部分。展出了乐山汉崖墓出土的铜、铁、陶、石器中的精华和部分石刻画像题记等,反映了汉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文化、艺术、建筑风貌和思想意识。乐山崖墓为我们研究汉代的历史、文化、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具有很高的价值。尤其是,麻浩崖墓正居风景绝佳、名胜荟萃的凌云、乌尤两山之间,更为其增添了历史文化的深度,使整个乐山大佛旅游区成为举世瞩目的胜地,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四海嘉宾。
head_picture

乌尤山

乌尤山原与凌云山连在一起,凌云、乌尤、马鞍三山并立江畔,统称青衣山。凌云山峙其右,马鞍山居其左,乌尤山介于其中,古称青衣中峰。乌尤山,原与凌云山相连,早在2000多年前秦蜀守李冰开凿麻浩河分洪而形成中国古代最大的“离堆”。乌尤山原称为乌牛山,系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居于该处时更名。乌尤山树林葱茏,风景幽雅,内有建于唐代的乌尤寺及尔雅台、景云亭。乌尤山总面积236.7亩,海拔444.24米。它与凌云山相对,相距约500米,由麻浩虹桥把两山相连为一体。诗人有“要与凌云分半座”之说。乌尤山四面环水,好似永远漂不去的绿堆,尤如一颗熠熠闪光的翡翠,镶嵌在粼粼波光的岷江彩带之上。登乌尤山,水陆两便。陆路可从凌云山经麻浩东汉崖墓,过虹桥登山;也可直接从乐山乘车抵乌尤山麓,再漫步登山。水路则可在乐山港或凌云山麓的篦子街码头乘船,先在水中观赏大佛、凌云和乌尤的胜景,再抵乌尤山麓,然后拾级而上。由水路上岸,穿过山门,迎面有一块石碑,上刻“离堆”二字。沿石阶而上,空气非常清新,使人心怡神爽。行至半山,有止息亭。由止息亭向前,过普同塔,登完石阶,便到乌尤寺寺门了。寺门左侧数十步有一牌坊,上书“万松深处”四个大字。由牌坊前向左下行,半山处有化城亭,再往下便是虹桥,也就是同凌云山相通的陆路了。乌尤山景色幽美,无论是三江春涨,还是烟雨秋波,都极富诗情画意。清人张船山有诗赞美:“凌云西岸古嘉州,江水潺潺绕郭流,绿影一堆漂不去,推船三面看乌尤。”山上除千年名刹乌尤寺外,还有旷怡亭、尔雅台、景云亭、结茅亭、青衣精舍、轮珠台等名胜古迹。1980年,乌尤山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巨形睡佛”被发现,乌尤山被认为是“睡佛”头部。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乐山 - 成都

早餐:自理 午餐:自理 晚餐: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