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898年,初称“中国大街”。1925年改称为沿袭至今的“中央大街”,后发展成为哈尔滨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1450米,宽21.34米,其中车行方石路10.8米宽。被誉称“哈尔滨第一街”的中央大街,最能体现“小巴黎”的丰富内涵。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老街、名街、保护街道、标志性街道、步行街、建筑艺术街、繁华商业街、旅游休闲街、公众文化街,又是当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远东最著名的移民街,最繁华的商业街、金融街、文化街,大街两侧洋行商店、饭店旅馆、舞厅影院、餐馆酒吧林立。大街的建筑,穹窿突起、拱券高窗,或高雅古典,或挺拔秀丽,有常见的起源于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式,十七世纪初的巴洛克式、折衷主义,以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建筑。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等欧式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整条中央大街就是一条建筑艺术长廊。如今,大规模欧式化修复——为“小巴黎”锦上添花——已圆满完工的大街,是目前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风格各异的西六道街、西七道街、中央商城、车辆厂住宅楼前等四处休闲区,构成了中央大街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城市新风景,使“小巴黎”特征愈加凸现,诱人瞩目。漫步中央大街的欧式建筑,五步一典,十步一观,丰富得让你目不暇拉接。在西方建筑史上几百年才形成的建筑风格样式,在中央大街成为远东最著名的街道。中央大街的建筑有欧洲常见的16世纪文艺复兴式、17世纪的巴洛克建筑、18世纪的折衷主义建筑、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建筑。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精华,使中央大街成为一条建筑的艺术长廊。
位于乌裕尔河下游,西北距牡丹江市30公里。这里,主要保护对象是丹顶鹤及其他野生珍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扎龙自然保护区占地4万平方公里,河道纵横,湖泊沼泽星罗棋布,湿地生态保持良好。每年四五月或八九月,约有二三百种野生珍禽云集于此,遮天蔽地,蔚为壮观,是游览此区的最佳季节,由齐齐哈尔市去保护区有汽车直达,交通便利。保护区范围大,不可能遍游,只须在区管理局四周一游,即可一窥全貌。扎龙自然保护区以鹤著称于世,全世界共有15种鹤,此区即占有6种,它们是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蓑羽鹤、白鹤和灰鹤。丹顶鹤又称仙鹤,是十分珍贵的名禽,此区现有500多只,约占全世界丹顶鹤总数的四分之一,所以,称此区是丹顶鹤的故乡也不为过。此区的野生珍禽,除鹤以外,还有大天鹅、小天鹅、大白鹭、草鹭、白鹳等,真可谓野生珍禽的王国。扎龙自然保护区是北国江南,风光优美。每当暮春仲夏,芦苇青青,在清澈的水面上,飘浮着水浮莲、茭角等水生植物,四周草地翠绿,野花飘香,游人徜徉在这北国的水乡泽国中,欣赏着野生珍禽自由遨游,一种真正回归大自然的感觉会油然而生。
陈巴尔虎旗草原位于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腹地。是目前我国少有的未受任何工业污染和农业开发而遭破坏的天然优良草场之一,它面积大、草质优,景观多样,在国内草原旅游资源中具有垄断性和独特性。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形成了以草原自然生态景观为主,包括河流、湖泊、矿泉、冰雪、湿地及芦苇塘等类型多样的旅游资源在内的自然生态景观群落,独特的自然环境加之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共同构成了一幅别具风格的自然画卷。
金帐汗部落位于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美誉为“天下第一曲水”的莫日格勒河畔,距海拉尔34公里,在夏季来临之际,走敖特尔的蒙古包遍布部落周围,自然形成部落群体。金帐汗部落,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以具有蒙古民族特色古朴、典雅独特风格的砖木结构蒙古包为主,由蒙古王爷府、鄂伦春撮罗子和达斡尔部落等组成,还有民族文化多功能凉厅和的多功能观赏博克擂台、民族歌舞、篝火晚会场,在金帐汗部落内,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活动项目,主要有:迎宾马队、套马表演、驯马表演、马群瞬间摄影、祭敖包、蒙古博克表演、访牧户体验生活、篝火狂欢晚会、民族歌舞表演、骑马、骑骆驼摄影、观光、乘勒勒车、米日杆观光等参与性旅游活动,使游客在得到休闲、娱乐的同时,又可以亲身体验到北方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情趣,2002年被自治区旅游局评定为AA级旅游景区。
达赉湖也称呼伦湖,是我国第五大湖泊,内蒙古第一大湖。达赉湖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西部,隶属满洲里市,总面积为3253平方公里,是一个以保护珍稀鸟类、湿地生态系统及其草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境内水域辽阔,湿地连绵,食饵丰富,是众多侯鸟栖息的佳境,也是大洋洲及东北亚候鸟迁徙的驿站,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448种,鱼类30种,兽类35种,鸟类297种(包括丹顶鹤、白头鹤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白琵鹭、大天鹅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8 种)。风景名胜在湖区观“呼伦日出”使人心旷神怡;在芦苇王国乌兰泡观鸟,使人流连忘返;在湖边小憩听海鸥唱晚,在乌兰岗拦鱼栅前观“鲤跳龙门”,使人如入仙境;乘水上快艇观赏秀美的湖水,在绿水荡漾的湖边垂钓,使人流连忘返;游览“ 湖中柱石-------成吉思汗拴马桩”、“虎啸呼伦------老虎嘴”、“象鼻山”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令人惊叹不止;冬季观冰下捕鱼,会领略北国风光,分享到丰收的喜悦。春秋最适宜出游。历史文化呼伦湖旅游景区占地面积五平方公里,达赉湖饭店自1983年开业以来,先后接待过:李鹏、乔石、田纪云、姜春云、邹家华、张万年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受到了高度评价。 2001年达来湖饭店正式归属呼盟旅游局管辖,并成立了全盟七大旅游宾馆,景区为集团公司的“呼伦贝尔百合生态旅游集团责任有限公司”集团化的建成必将推动呼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国门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原有的第四代国门始建于1989年,随着中俄两国经贸关系的不断升温和铁路货运量的持续攀升,原有国门已经不能适应中俄两国贸易快速发展的需求。现在的第五代国门充分考虑到了中俄贸易的发展前景,铁路由原来的一宽一准改建为两宽一准,同时还预留了两线准轨位置。第五代国门总投资约8200万元,总长105米,宽46.6米,高43.7米,过桥高16.9米,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后工业时代风格。该工程建设历时仅100天,竣工的当天吴邦国委员长就登上了国门成为第一位登上该国门的中央领导人。满洲里第五代国门目前是中国陆路口岸最大的国门,正在申请批复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位于满市西部中俄边境处我方一侧,国门高30米,宽40米,1989年建成。国门庄严肃穆,在国门乳白色的门体上方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鲜红大字,上面悬挂的国徽闪着的金光,国际铁路在下面通过。登上国门,俄境后贝加尔斯克区的车站、建筑、街道、行人尽收眼底。国门对面不远处是原苏联的国门,国门;四个硕大的金色缩写字母,格外引人注目,原苏联国徽镶在国门北侧的立柱上方。
满洲里套娃广场,是满洲里标志性旅游景区,广场集中体现了满洲里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域特色和三国风情交融的特点。广场主体建筑是一个高30米的大套娃,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套娃,主体套娃内部为俄式餐厅和演艺大厅。套娃广场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世界最大套娃和最大规模异型建筑吉尼斯纪录”。风景名胜满洲里套娃广场规划面积54万平方米,主题广场面积6万平方米,主体建筑是一个高30米的大套娃,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套娃。主体套娃内部为俄式餐厅和演艺大厅。套娃外部彩绘由代表着中俄蒙三国的美丽女孩组成,主体套娃周围有8个功能性套娃、200个代表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小套娃和30个色彩缤纷的俄罗斯复活节彩蛋。在广场音乐喷泉的周围还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和西方占星文化的十二星座。夜色中,在近千盏彩灯的映射下,广场上流光溢彩,仿佛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俄罗斯套娃广场将中俄蒙三国风情和东西方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集旅游观光和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满洲里标志性旅游景区。最佳旅游时间满洲里套娃广场的气候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雨量较少,大陆性强,最佳旅游季节为春秋两季。历史文化满洲里套娃广场所在地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为“旺盛的泉水”。 1901年因东清铁路在此建成车站而得名,俄语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了“满洲里”,1907年,满洲里正式开设商埠,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因地处欧亚大陆桥咽喉要地,素有“亚洲之窗”的美誉。满洲里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背靠中国东北和华北经济区,北邻俄罗斯,西连蒙古国。
黑山头“古城遗址”距黑山头镇北约5 公里的根河、得尔布尔河注入额尔古纳河入口处的东部沼泽台地上。“古城遗址”分内城和外城。其城址坐北朝南,气势宏伟。有记载说该古城是蒙古汗国时期,成吉思汗大弟拙赤• 哈萨尔王的封地。黑山头“古城遗址”对研究额尔古纳市历史的沿革、考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也是人们寻古探幽、祭拜祖先,体验蒙古民族生活习俗的旅游胜地。在“古城遗址”北约200 米处,有一座自然形成的小山丘,熟悉蒙古族文化习俗的人们一看便知,这是一座 “敖包山”,“敖包”蒙古语,汉译为用土或石块堆成的堆子,最早是因为草原坦荡无垠,牧民们用来指示方向的路标。后来,渐渐的演变成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据传说,成吉思汗率领乞彦部族骑士,曾经在此地举行过出征仪式,向祖先立下了振兴部族的誓言。后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后,将该“敖包“所在的额尔古纳河流域分封给在战争中做出最大功绩的也是最受重用的大弟弟拙赤• 哈萨尔。直到现在,牧民或路人从此地经过时,仍常常会停车下马,往“敖包”上摆上一块石头或是拴一个布条以示对祖先的祭拜,祈求“敖包“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一生的平安和幸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的呼伦贝尔最大的“敖包”祭祀区。
额尔古纳河 ,额尔古纳;是蒙古语,为捧呈、递献t;之意。当海拉尔河从大兴安岭发源,流至呼伦贝尔草原西部赉诺尔北阿巴该图附近时,突然转向东北流去,其形正成165',有如人捧呈递献东西之状,故从此处改河名为额尔古纳河。风景名胜黑山头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与俄罗斯的旧粗鲁海图隔河相望。在此可乘游艇一览界河风光。游艇沿河心岛柳丛和水草穿行,不时惊起水鸟振翅飞上天空。河风轻拂人面,令游人顿生惬意十分。俄方小镇近在岸边,房屋街市历历在目。黄头发、蓝眼睛、高鼻梁的俄罗斯人在河边劳作、垂钓、游泳者以及戏耍的孩子们常向我游人挥手致意。也偶有中、俄边防军巡逻艇与游艇相擦而过。这种一水分两国,一目览两岸的情景,令人游兴大增,纷纷端起相机按动快门,以俄方小镇或俄人为背景,摄下这;界河游;的宝贵瞬间,以作永恒的纪念。
根河湿地公园位于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拉布大林镇的西北郊,根河湿地距市区3公里,面积约为3平方公里。根河湿地为“亚洲第一湿地”,是中国目前保持原状态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湿地。风景名胜根河湿地公园地形平缓开阔,额尔古纳河的支流根河从这里蜿蜒流过,形成了壮观秀丽的河流湿地景观。根河像一条银色的玉带弯弯曲曲地在平坦的草原上流淌,由于河流曲流的裁弯取直而形成了多处牛轭湖镶嵌在碧绿的草地上,像一串串宝石,河流、湖泊、植被的颜色随四季而变,风光有巧工难绘之妙,天然景色有观赏不尽之美。根河是额尔古纳河的一个支流,与 根河湿地得尔布干河和哈乌尔河在额尔古纳市西北交汇形成一个泛洪平原,像一个三角洲,两岸的河漫滩、柳灌丛、盐碱草地、水泡子及其支流像一条银色玉带弯曲束裹着平坦的草原,宛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额尔古纳绿树丛中。根河的水在茂密的绿植间穿行而过,把最美丽婉约的那段留在了额尔古纳, 根河湿地河谷湿地两侧的高坡上有大片的白桦、落叶松的观赏林,城市就在旁边,形成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额尔古纳是一座城市,也是一条河,更是一段历史,富饶优美的土地上承载着蒙古族的心灵和精神的神奇大地。这里有着多民族发祥地共同的符号,曾经是人类走出森林走向文明的起点,今天从现代文明走来的人们,从喧嚣的城市走向静谧的山野湖泊、峡谷密林,记忆的回归之路,也是人类为了未来重新回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心灵洗礼之途,重返自然的回归点。
浩瀚的大兴安岭林海,莽莽苍苍,碧波万顷,起伏的山峦涌翠竟秀。在这绿色的海洋里镶嵌着一颗闪亮的明珠——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是2000年2月22日经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成立的,总面积103149公顷,其中17公顷是人工林。风景名胜阿尔山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矿泉资源享誉中外。在长500米、宽70米的草地上,分布着最低1ºC、48ºC的48个自然泉眼,形成南北两个矿泉群。矿泉水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洗浴饮用可治疗多种疾病。森林资源量多质好。木材总蓄积量0.4亿立方米,林地面积359万亩,每年造林10余万亩。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自然景观有天池、石塘林、杜鹃湖、玫瑰峰、樟松岭、哈拉哈河、冰雪及草原风光;人文景观有旧机场、火车站、日伪工事及战争遗址、边境口岸等,是集温泉、草原森林、湖泊、冰雪、奇山异石、野生动植物于一体的旅游区,是开展保健、生态、寻胜、猎奇、考古、冰雪等旅游的理想圣地。2001年10月,经国家旅游局、中央文明建设委员会、国家建设部批准,与浙江普陀山、云南丽江等名胜旅游景区同时被命名为第二批十佳“全国文明风景旅游景区示范点”之一。阿尔山已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优秀文明旅游城市”。海神集团阿尔山圣泉疗养度假区已被评为“4A”级国家旅游区。最佳旅游时间呼和浩特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气温年较差大,终年干燥少雨。年降雨<300mm。
阿尔山火车站修建于1937年,是日本关东军驻扎时期的产物。它用砖木、花岗岩、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一层外壁是用粗粝的花岗岩堆砌的乱插石墙,楼顶用赭色水泥涂盖,是一幢东洋风格的低檐尖顶二层日式建筑。它的一侧还保留着半圆形尖顶的碉堡,远看就像是农村里的“粮囤”,现在已经将当时的枪眼用水泥堵上了,估计成了仓房。候车室里面有两排橘红色的塑料椅,每排八个座位分别装在两侧墙上,地当央是个站炉子。候车室隔壁是“贵宾室”一样的小巧,里面成U字形摆放着几个沙发,干净简洁,小的夸张的行李房好像骄傲地在声辩:麻雀虽小,五脏可得齐全。。。站台上没有天桥,也用不到,每天只有两班车,一趟来自白城,一趟开往白城。站前广场上有临时集市,卖些当地的土特产,因为火车是早上4:59到站,5:14开出,所以不到5:30就散集了。如今整个火车站保存完好仍在使用,是内蒙古的重点文物。是白(白城)阿(阿尔山)线终点站。这可能是中国小火车站中最漂亮的一个了,有点象瑞士的小站,黄昏时在站上看夕阳,很有感觉。
位于乌兰浩特市北罕山。1940年兴建,1944年竣工。占地6.8万平方米。是全国唯一的融汉、蒙、藏民族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庙宇,庙宇为现代砖水泥结构,四面建有围墙,正南北向。南墙正中开设高大的山门,两侧建有小便门,自山门进入院内,攀登81级花岗石阶梯,直通至大殿前。大殿由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主殿与配殿间有廊相通。正殿中供设高2.8米、重2.6吨的成吉思汗巨大青铜塑像,两侧壁上高悬成吉思汗发布的箴言,用蒙古文书写在12条幅上。配殿内陈列有仿元代蒙古骑兵用的各种兵器,及近现代蒙古族服饰和用品。殿内墙壁上绘有10多幅大型壁画,描绘出成吉思汗不平凡的一生。殿顶全用绿琉璃瓦覆盖,与粉壁朱门相辉映,景色甚为宏丽,远在数十里之外,就可遥见矗立在山顶的庙宇。每年吸引着20多万中外游客来此追忆一代天骄风采。
位于白城市区西郊的长长运河,尤如一条波光粼粼飘带,滋润着这里的生态环境。1998年始,在运河边上修建带状公园。因河而修园配景,体现了园林建筑互为映衬补充自然天成的妙境。 运河带状公园造型为南北走向。北端始于通往三合乡的三合路,南至纯阳屯一号桥,距离纯阳新石器遗址仅3里远,顺路您可看一看,领略一下草原远古遗址风貌。公园全长6400延长米,围抱整个城西边缘,使那里一片郁郁葱葱。与整个环城林果带融为一体。 运河护坡上面芳草青青,每百米设置一个人行梯道,共有三十个梯道供游人游走。运河西岸铺设一条七米宽、七千多米的砂石路,干爽整洁。路后面的背景是大片绿野良田,浓绿的玉米高粱滚着波浪,星星闪烁般的野花朝你欢笑,微风和着花香,沁人肺腑。 这里有亭廊花架,双圆亭,石砌坐凳点缀其间,供游人游玩小憩。景点两侧种植柳树、黑松、唐槭树,树荫里凉风习习;丁香、刺玫、柴穗槐,花灌木丛,花香四溢,树影与河水交融,缤纷的落叶追逐点点白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