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位于乌鲁木齐市中心红山公园内,是乌鲁木齐市的象征。红山是一座褶皱断层山,突兀挺立在市区中心地带,由于山体主要是由二叠纪的紫红色砂砾岩构成,故名红山。它隔乌鲁木齐河与西面的雅玛里克山遥遥相望。 红山海拔910米, 在神话传说中它是博格达天池里飞腾出来的一条神龙,因而被视为神灵,备受古人的顶礼膜拜。清嘉庆四年(1799年)曾修建玉皇庙一座,此庙“殿宇巍峨,赤土垩壁”,俗称红庙子。山麓还修建有大佛寺、北斗宫、地藏寺等宗教建筑。当地官员百姓有登红山向东“遥祭”博格达的习俗。后因战乱,上述庙宇皆毁于战火。如今山顶庙宇为近年新建。昔日,乌鲁木齐河经常洪水泛滥,肆虐成灾,为了“镇山锁水”,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清都统尚安下令在红山之巅建造了一座统高10.5米的九级实心青砖“镇龙宝塔”,至今完好无损。红山宝塔已成了乌鲁木齐市的象征,“塔映斜阳”也成了乌鲁木齐八景之一。解放后,引水上山,广植花木,修道建亭,辟园筑湖,建庙造楼,已建成一座总面积逾50.6万平方米的山顶公园。游人攀登红山绝顶,乌鲁木齐雄姿可尽收眼底。 现在红山公园已发展成为一座集旅游观光、古典特色、人文内涵、体育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自然山体公园。公园内有“塔映夕阳”、“古楼揽月”、“卧龙喷泉”、“石碑英烈”、“南湖泛舟”、“虎头赤壁”、“吉坛遥祭”、“佛庙云烟”、“双鹿迎宾”、“林中栈道”、“千木峥嵘”、“趣话红山”、“奇妙生肖”、“珍奇洞”、“太白崖洞”、“红山瀑布”、“空中索道”、“电脑喷泉”、“奇能滑道”、“飞龙速滑”、“揽秀园”等十八个景点。特别是位子山顶最高处的远眺楼,登上楼顶“万景俱从一阁收”,极目远眺,天山群嶂、博格达峰、雪山美景美不胜举;近看繁花市容,高楼林立,车流如水,尽收眼底。
赛里木湖又称“三台海子”,因清代在湖的东岸设有鄂勒著依图博木军台(即三台)而得名,它东西长约30公里,南北宽约20多公里,水域面积457平方公里,最深处90米,蓄水总量21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2073米,是新疆海拔高、面积大的高山湖。每年入冬,这里雪涌水凝,略呈椭圆形的湖面镶在冰山雪原之中,宛若洁白松软的丝绵上搁置着一块碧绿的翡翠。到了夏季,湖畔林茂涧清,草茂花繁,辽阔的草原上,幕帐点点,炊烟袅袅,牛羊成群,牧马奔驰,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牧场风景画。古往今来不少诗人雅士对赛里木湖作了大量生动描述。公元1221年邱处机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写道:“大池方圆二百里,雪山环之,倒影池中,名之曰天池”,清中叶洪高吉赞美赛里木湖为“净海”。清末文人宋伯鲁以“四山吞浩森,一碧拭空明”的诗句,描绘了赛里木湖雄旷清澈的自然景观。 如今,赛里木湖大面积养鱼已获成功,将成为自治州最大的水产基地和旅游重点区之一,山水秀丽、风光如画的赛里木湖将更加引人入胜了.北疆西部的交通大动脉-乌伊公路傍湖而过,车水马龙,终日不辍,清澈的水中一群群鱼儿安然潜游;辽阔的湖面,一群群水鸟追波逐浪,轻快的游艇不时划破寂静的湖面,荡漾在碧波蓝天之间。每年7月,湖滨草原上的“那达慕”盛会更使赛里木湖锦上添花。“那达慕”大会有摔跤、赛马、刁羊、姑娘追等少数民族传统娱乐和物资交流活动。赛里木湖的天然景色与节日的欢乐气氛相交融,令人陶醉。
新疆伊犁霍尔果斯口岸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对哈萨克斯坦国和第三国开放,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最长、综合运量最大、自然环境最好、功能最为齐全的国家一类陆路公路口岸。 霍尔果斯口岸距离乌鲁木齐市670公里,伊宁市90公里,距离哈萨克斯坦雅尔肯特市35公里,阿拉木图市378公里。具有年进出口货物200万吨,出入境人员300万人次的通关能力。 霍尔果斯口岸规划区面积12.5平方公里,有建成区面积4.5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按期控制在4.17平方公里以内,远期控制在6平方公里以内。城市性质从过去 以地边贸为主,修订为以商贸、购物、旅游、产品加工和货物中转为主的边境陆路中岸城市,集贸易、加工、仓储、旅游、市政为一体,是新疆面向中亚和欧洲开放的对外贸易区和伊犁州改革开放的示范区和试验区。城镇总体布局由五个区构成:口岸中心区、边民互市区、货物中转储备区、产品加工工业区、居住区。预留了城市交通、城市绿化及其它性质的城市用地。
解忧公主薰衣草园,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北道重镇新疆伊犁清水河镇。这里地处天山北麓伊犁河谷,与世界薰衣草原产地法国普罗旺斯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非常相似,是全世界继法国普罗旺斯、日本富良野之后的第三大薰衣草种植基地,是中国薰衣草主产地,有“中国薰衣草之乡”的美誉。园区占地面积300亩,由薰衣草博物馆、香草品种园、薰衣草景观园和香草GMP芳香车间四部分组成.景区内的“薰衣草博物馆”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薰衣草主题的科普文化展示馆。馆内汇集了有关薰衣草的实物、标本、产品、文献、图片以及陈列的法式经典蒸馏炉、调香台,是人们全面了解薰衣草生物特性、文化知识、加工工艺等最直观的资料。同时,也是人们对薰衣草进行专业研究、学术交流、文化创作的场所。景区内的“香草文化长廊”是以薰衣草为代表的“香草科普知识、香草文化知识、香草文化研究、香草生产加工”等内容的香草主题科普文化园地,为喜爱香草植物的人们了解世界香草知识,传播香草美好文化,建设了一个研究、交流、学习和品赏的园地,是新疆首家以香草为主题的科普文化基地。景区内的“香草品种园”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也是薰衣草、香草品种最多的香草植物品种景观园。园内种植了薰衣草、神香草、薄荷、迷迭香、香紫苏、紫雏菊等200种30多个品系的香草植物。解忧公主薰衣草园经典景点还包括薰衣草蒸馏炉、七彩花田、香草恋人、香草品种园、风生水起、香帅先生、一路情缘、紫海云天、薰衣草大地景观园、薰衣草精油坊及可供游客选购产品的薰衣草小街等。每年六月,薰衣草花盛放的时节,解忧公主薰衣草园都会倾情呈现汇集了薰衣草采收仪式、薰衣草主题摄影、薰衣草主题婚礼、私人定制解忧公主香熏制品、薰衣草美文展、香草鲜花宴、薰衣草花事集、调香表演、民俗歌舞表演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以薰衣草为主题的文化娱乐活动。
喀拉峻大草原位于新疆伊犁河谷的特克斯县境内,是西天山向伊犁河谷的过渡地带,这里降水丰富,气候凉爽,土质肥厚,十分适宜牧草的生长,生长有上百种优质牧草。“喀拉峻”是哈萨克语,意思是“山脊上的莽原”。喀拉峻山是一条东西向绵延的山岭,它的两侧是沟壑梳状密布的山地,山原起伏跌宕,生长着茂密的原始云杉林。喀拉峻的山顶却是浑然一体向南倾斜的高台地貌,芳草萋萎,繁花似锦,犹如一幅舒展的碧色地毯,一直铺展到皑皑冰雪的高山脚下。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们曾专程前来考察,为之倾倒,认为喀拉峻草原是世界上少有的第一流的天然草场。
那拉提旅游风景区,地处天山腹地,位于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河谷东端,总面积400平方公里。三面环山,巩乃斯河蜿蜒流过,可谓是“三面青山列翠屏,腰围玉带河纵横”。这里山峦起伏,绿草如茵,既有草原的辽阔,又有溪水的柔美;既有群山的的俊秀,又有松林如涛的气势。她以特有的原始的自然风貌,向世人展示天山深处一道宛如立体画卷般的风景长廊。那拉提风景区自南向北由高山草原观光区、哈萨克民俗风情区、旅游生活区组成,已经形成了较好的接待服务体系,具备了一定的综合接待能力。已建成为投资2.60亿元的多功能旅游接待基地,达到日接待6000人的规模,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游客需求,并继续得到改善。那拉提风景区以独特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边塞风光。这里是哈萨克族的居住地,至今仍保留着浓郁古朴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草原文化。
那拉提森林公园位于天山支脉那拉提山北麓,巩乃斯河上游,占地面积6025公顷,地势南高北低,海拔1500-3000米左右,东西较窄,呈带状。公园如绿色的翡翠横卧在巩乃斯河畔,山势高大雄浑,威而不猛,秀而不媚。 风景名胜那拉提山东侧的大东沟是公园的主景区,沟深近10公里左右,山清水秀,草甸林灌相间,错落有致,临河之处是旅游者落帐之胜地。公园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森林昆虫和软体动物、节支动物共194种。常见的有哺乳动物、鸟类、栖类、爬行类动物30余种。其中盘羊、金雕、大天鹅、马鹿、雪豹、北山羊、鸨等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这里树龄在200-300年以上的古云杉比比皆是,堪称天山动、植物博物园。 那拉提胜境森林公园山涧峡谷幽深,两岸峭壁陡立,怪石嶙峋,天造石门高耸入云,洞壑神秘莫测,瀑布飞流,水落深潭,溪流淙淙,充满大自然的神韵,是难得的探幽寻胜之佳境。最佳旅游时间伊犁被誉为"塞上江南",这绝非浪得虚名,它是新疆的一块天赐宝地,瀚海中的"湿岛",水源充足,物产丰富,四季分明,每个季节景色不同,层出不穷,几乎每个季节去都会又不一样的体会,伊犁旅游四季皆可。去伊犁最好的时间是8,9,10三个月,此时牧区原野碧绿,百花织锦,而各种瓜果也已成熟上市。秋高气爽,天气适宜,瓜果成熟,异国风情的音乐,这些全都在这里,当然也少不了美女。
伊犁河谷,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角包括伊宁市(是中国最西部的城市)尼勒克县,新源县、巩留县、特克斯县、昭苏县、察布差尔县、霍城县。伊犁河谷北、东、南三面环山,北面有西北--东南走向的科古琴山、婆罗科努山;南有北东东--南西西走向的哈克他乌山和那拉提山;中部还有乌孙山、阿吾拉勒山等横亘,构成“三山夹两谷”的地貌轮廓。风景名胜伊犁河谷的自然景观记录了历史的脚步,人文古迹融合了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分明,优势显著。以那拉提、唐布拉、库尔德宁为中心的草原风情游;以伊宁市、伊宁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霍城县为主的伊犁河谷休闲游;以将军府、钟鼓楼、靖远寺、圣佑庙、八卦城为主的文物古迹游;以霍尔果斯口岸、木扎尔特口岸为主的跨国边境游,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吸引中外游客。最佳旅游时间伊犁河谷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冷热差异悬殊,寒暑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春秋季较短,冬夏季较长。四季着衣,夏季可备单衣,加外套,冬季要有厚羊毛衫和羽绒服或大衣。最佳旅游季节为春秋两季,适宜穿羊毛衫并备风衣。 历史文化伊犁自古就是中国多民族栖息之地。先秦时为塞人牧地,西汉初年为大月氏所据;由汉迄晋伊犁地区为著名的乌孙国所在地。乌孙是现代哈萨克族的祖源之一。张骞凿空通西域,汉乌通好,汉公主昭君和解忧相继和亲嫁给乌孙王。隋唐为西突厥及回鹘地;元、明为蒙古诸王封地;明末清初为准噶尔部游牧地,1755年清乾隆平定准噶尔部,统一西域。1762年清廷在此设置“伊犁将军府”作为西域最高军事行政长官,总管天山南北和巴尔喀什湖及帕米尔诸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巴音郭楞州和静县西部。地势平坦,水草丰盛。“巴音布鲁克”蒙语意为“丰富的山泉”,天鹅湖是由众多相通的小湖组成的湖沼地。每年四月前后,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雁鸥等珍禽鸟类陆续从南方飞回到这里繁衍生息,阳光下,天鹅、湖水、山峰、云影融成一片极为壮观的景致。区内建有观鸟台供游人登高观赏鸟类
九曲十八弯,位于和静县,站在天鹅湖畔巴西里克山顶眺望,古老的开都河从天边缓缓向你走来。这就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现”的九曲十八弯。它像是泉水和雪水汇聚而成的仙女的飘带穿过天鹅湖,更像是上苍为巴音布鲁克这个翡翠王国披上的圣洁的哈达。当夕阳从云缝中把万道霞光射向草原,落日摇金,蜿蜒如蟒的九曲十八弯就映出了后弈射下的那九个太阳。风景名胜九曲十八弯的阔克苏河是特克斯河的一条支流,九曲十八弯是这条支流中的一处奇景。因为峡谷的特殊地势,阔克苏河流经此地时随着河床形成了曲折的河形,细数河曲,不多不少,正是九曲,九曲河道又回折成了十八个弯道。清澈见底、水明如镜的九曲十八弯流域,多为草场和林地,两岸植被丰富,草原丰茂,顺着河道,它又流进另一段河床里。九曲,曲曲转得优雅,十八弯,弯弯转得美丽。 最佳旅游时间九曲十八弯的气候特征为夏季短,冬季长;春季升温快但不稳定;秋季降温迅速。一般年份春季长于秋季30天左右。阳光充足,相对湿度低,蒸发量大。气温变化剧烈,日温差大。降水量月、季、年度变化率大,最佳旅游季节为夏季。历史文化九曲十八弯出处于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七回:“待我引他到九曲十八弯中,唤我那结义兄弟出来,就好与他算账。”
美丽的伊犁河,历史上一直是诗人讴歌的对象,称她为伊水、伊江、丽水、伊丽水、帝帝河。伊犁河被当地的人们称之为母亲河,她以慈母的胸怀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两岸的各族儿女。使牧草青碧牛羊遍野,浇灌肥沃农田五谷丰登,使鲜花盛开瓜果飘香。伊犁河大桥看似平常,在每有大城市几乎都有这样的大桥,但是在伊犁人们的心中伊犁河大桥是一座神圣的大桥。每天晚上都有各族的青年男女在那里举行婚礼,那些打扮得富丽堂皇的婚车停满了伊犁河岸,那些漂亮小伙携着美丽的新娘由朋友亲戚陪同,在手风琴拉出悠扬的民族歌曲中一脸的幸福!
塞外江南在伊犁,伊犁最秀是恰西。恰西位于巩留东南部山区,距县城72公里。由县城东上,途经特克斯河山口水利枢纽工程,穿过喀普其海峡谷和吉尔尕郎谷地,出吉尔尕郎乡向东,沿山路盘旋东行,到达被称为沙尕的恰西谷口。这里东西两条路在此交汇,西路通往著名景区塔里木森林公园。过恰西沙尕大桥,前行7公里,钻出天工斧削的峡谷,豁然的是一条宽敞清秀的谷。东西两侧低山如垣,东侧山峦芳草绿茵,西侧山峦苍松凝翠,正南是势如屏障的商山,山顶角峰林立,苍岩露红,冰山隐约,齐齐的林线以下,青杉如良,蜿蜒东西。这里就是颇具盛名的恰西。传说恰西原是一位美丽的蒙古公主,被父王视若掌上明珠。一次,恰西公主随父一起出巡牧地来到恰西,在与贴身使女遍游恰西后,被如同仙境般的恰西美景所深深打动和感染,以致迷恋至深,留连忘返。回到五宫后,公主整日沉顷于对恰西美景的追忆与遐想中,变得神情恍惚,茶饭不思,日渐憔悴。父王惊问其故,公主日:随父王出巡多次,游历名山大川无数,唯独恰西胜景使女儿深深迷恋,久久不能忘怀。愿父王体察小女爱恋恰西山水的一脉深情,将恰西牧地赐于女儿,女儿将结庐恰西,终老而不悔,不然,水女命不久矣。父王被爱女迷恋山水的深情话语和挚爱情感所深深打动,于是顺遂爱女心愿,将恰西牧地及牧帐一起赐给公主,作为公主及其后人的世袭领地,同时为表达对爱女的钟爱和思念,赐其地名为恰西。恰西阔谷呈南北走向,长约13公里,宽500-1000米,海拨1500米,冬暖夏凉,气候宜人背靠雪山,群山环抱,古树参天,绿水环绕。其景观雄奇中透着秀丽,素有恰西山水美如画之称,有不少文人墨客为其咏和泼墨作画。主要景观有林海松涛鹿苑,石门垂柳,小溪飞瀑,燕子桥等。恰西是著名林区,国家农业展览馆陈列的“云杉王”截样就出自该区。恰西河水素有消食健胃,抗病祛邪之说,堪称优质矿泉水。据说以恰西河水洗面,连洗7于,可除皱,祛斑,养颜。恰西河盛产黄鱼(学名银色臀鳞鱼,国这二类保护动物),肉嫩刺少。鲜美无比。恰西云杉林中还盛产羊肚菌,是世界著名的食用菌,每公斤高达上千元,每年5-6月间是采摘的旺秀。恰西西峡盛产马林,俯拾皆是,在采伐的迹地中,更是攀坡漫生,犹如一片片马林园。
有“伊犁第一景”之称,它位于霍城县城东北的40公里处,是312国道乌鲁木齐-伊犁公路的必经通道,它的北端出沟口便是著名的塞里木湖。 果子沟风景秀丽,景观奇异,历来被视为新疆的名胜之地,素有伊犁“第一景”之美称。它纵贯北天山,是312国道乌鲁木齐——伊犁公路的必经通道,也是伊犁的天然门户。果子沟全长28公里,沿着乌─伊公路的大致走向,就是新疆古丝 绸之路的北道。松树头,是果子沟的绝顶之处,北下直达赛里木湖畔,南下直入果子沟峡谷。赛里木湖,亦称三台海子,与果子沟唇齿相依,亦为新疆名胜之一。由松树头南下二台林场,山路盘旋崎岖,一落幽谷, 是果子沟的险峻之处。落谷傍山,有一高山瀑布凌 空奔泻而下,状如白练悬空,壮观异常。二台,是由清代军台、驿站得名。此处草原木屋交相辉映,是游客的最佳休息处。从二台南下,山势渐低,谷口渐开,公路两只见云杉疏透,奇杨怪柳交柯,山杏、野果,满眼新绿。果子沟是大自然赋予的天然宝库,以野果分布广阔而闻名, 药材资源也很丰富,自春至秋香草馥郁,野花烂漫,艳丽多姿。果子沟给游人带来想象,也带来美的享受,她将为更多的想往伊犁的海内外游客带来美的升华。峡谷地势险要,自古就是中国通往中亚、欧洲的重要孔道,现在仍是乌伊公路干线的重要路段。成吉思汗西征时,始凿山通道,曾架桥48座,可见路之险峻。清乾隆时改建为42座。果子沟沟内峰峦耸峙,松桦繁茂,果树丛生,鲜花竞放,涌泉飞瀑,气候凉爽,景色优美,当年全真派真人邱处机应成吉思汗之邀进西域路经此地,曾赋诗:“金山东畔阴山西,千岩万壑横深溪。溪边乱石当道卧,古今不许通轮蹄。前年军兴二太子,修道架桥彻水溪。今年吾道欲西行,车马喧阗复经此。”又“银山铁壁千马重,争头竞角夸清雄。日出下观沧海近,月明上与天河通。”果子沟的险奇和秀美,可见一斑。清代林则徐流放新疆,进人沟中,感叹“如人万花谷中”,可见果子沟在夏花绚烂之时的艳丽。果子沟是大自然赋予的天然宝库,以野果分布广阔而闻名,药材资源也很丰富,自春至秋香草馥郁,野花烂漫,艳丽多姿。果子沟给游人带来想象,也带来美的享受。她将为更多的想往伊犁的海内外游客带来美的升华。
新疆大巴扎占地面积3988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新疆大巴扎是新疆商业与旅游繁荣的象征,也是乌鲁木齐作为少数民族城市的景观建筑,又是一座标志性建筑。国际大巴扎具有浓郁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在涵盖了建筑的功能性和时代感的基础上,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集中体现了浓郁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新疆大巴扎硬件设施包括100000平方米超级建筑群;6100平方米大巴扎宴会厅;8000平方米大巴扎美食广场;3000平方米大巴扎欢乐广场;600平方米大巴扎室外表演广场;80米新疆第一观光塔;1座观光伊斯兰清真寺;1个露天大型舞台。新疆第一观光塔,80米高的观光塔已成为乌鲁木齐的地标性建筑,第一层为观景台,面积216.5平方米;第二层是派莱克酒吧,酒吧墙面附“新疆十大迷”景观图文及新疆各少数民族风情介绍图文,在此把酒临风,纵横古今,阔谈天下,体验颠峰人生,时有民乐盘旋回荡,真可谓人间绝境也!旅游工艺精品店――大巴扎工艺品店位于国际大巴扎欢乐广场,专营国际大巴扎品牌旅游纪念品,由专业设计师绘萃新疆各民族特色文化制作的旅游纪念品,每一件都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质量上乘,具有一定收藏价值。新疆国际大巴扎大型宴会厅是新疆目前最大的具备大型歌舞表演并同时可容纳1000人用餐、以新疆民族歌舞、文化、饮食结为—体的大型歌舞宴会厅。饮食改变了传统的围餐制而采用了欧美西方的分餐形式,以新疆民间歌舞表演为主导饮食的观赏性餐饮广场。国际大巴扎美食广场总面积达3225平方米,广场汇聚了全国56个民族的经典美食。一楼已有国际知名连锁餐饮集团进驻,特色的新疆美食如:烤全羊、烤肉、拌面、抓饭、那仁、烤包子、骨头汤等等,让您饱尝西域美食。国际大巴扎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和市民参观购物,包括国内各省份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大批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