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_picture
随着【兰新高铁】重走丝绸之路,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浓浓西域风情。 吐鲁番的水果和吐鲁番的姑娘一样美丽。

第01天 出发地: 兰州 - 嘉峪关

兰州 - 嘉峪关

嘉峪关城楼

嘉峪关城楼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7公里处,是万里长城西端终点。嘉峪关建于明洪武五年,因城在嘉峪麓故名,自古为军事要地。整个关城建造坚固雄伟,气势磅礴,关城呈梯形,周长733米,面积33500平方米,高10米,垛墙高1.7米,东西城垣开门,城楼对称,三层五间式,周围有廊,城四隅有角楼,南北墙中段有敌楼。两门内北侧有马道达城顶。关城正中有一官井。西面城垣凸出,中间开门,门额刻“嘉峪关”三字。原有城楼,与东西两楼形制相同,三楼东西成一线。俗传当年建关时,匠师计算用料十分精确,竣工后只剩一块砖。此砖今存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之上。西门外1里处有石碑,上刻“天下雄关”四字;东瓮城外有文昌阁、关帝庙、戏楼,城内靠北有游击衙门府一座,均为清代所建。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早餐:家 午餐:团餐 晚餐:大世界美食娱乐城
  • 嘉峪关酒钢宾馆

第02天 出发地: 嘉峪关 - 敦煌

嘉峪关 - 敦煌

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月牙泉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西南5公里处,在城南7公里鸣沙山北麓。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月牙泉泉形逼肖月牙,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相传泉内生长有铁背鱼、七星草,专医疑难杂症,食之可长生不老,故又有“药泉”之称。月牙泉规划面积212.86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面积76.82平方公里,核心区域面积12.79平方公里。月牙泉早在汉代就是游览胜地。唐代有船舸,泉边庙宇。泉南岸原有一组古朴雅肃、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从东向西计有娘娘殿、龙王宫、菩萨殿、药王洞、雷神台等百余间。各主要殿宇有彩塑百尊以上,所绘壁画数百幅。重要殿堂均悬置匾额、碑刻,如“第一泉”、“别有天地”、“半规泉”、“势接昆仑”、“掌握乾坤”等,书法雅俊,堪称上品。当时这里亭台楼阁,庙貌辉煌,宫厅柱廊,临水而设。林木蓊郁,泉光与山色相映,古刹神庙,绕以常年香火。历代骚客游玩,吟诗咏赋,挥毫者不乏其人。史载,汉元鼎四年(前113年),汉武帝得天马于渥洼池中,后人疑月牙泉即汉渥洼池,遂立一石碑曰“汉渥洼池”。“四面风沙飞野马,一潭之影幻游龙”。由是,奇特的月牙泉更增添了传奇色彩。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用餐 午餐:团餐 晚餐:好来聚餐厅
  • 敦煌山庄

第03天 出发地: 敦煌 - 玉门关 - 魔鬼城

敦煌 - 玉门关

玉门关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风景名胜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建于公元前111年左右。为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位于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戈壁滩中。关城为正方形,黄土垒就高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的城墙保存完好,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面积633平方米,西北各开一门。 最佳旅游时间玉门关地处甘肃敦煌,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夏季酷暑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适合春秋旅游。历史文化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一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据《汉书·地理志》,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魔鬼城

乌尔禾魔鬼城位于克拉玛依市区东北100多公里的乌尔禾地区。北倚哈拉阿拉特山,方圆大约30余公里,这里有中国罕见的风蚀地貌,山丘被风吹成了各式各样的“建筑物”。风景名胜乌尔禾魔鬼城内,有许多维妙维肖的岩石造型,比如阿拉伯的清真寺,柬埔寨的吴哥窟,西茂的布达拉宫等等。有的还像农妇晚归、壮士观天、和尚念经、八戒睡觉、黄牛耕耘、熊猫打站、鲤鲁出水、猴子守山。这些似人似物的造型,全都栩栩如生。最佳旅游时间乌尔禾魔鬼城地处新疆克拉玛依,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春秋多风是其突出的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秋季较短,冬夏温差大。年平均大风日数71.3天,年平均气温8.1℃,适合春秋旅游。历史文化乌尔禾魔鬼城历史:在准噶尔盆地西部,有一座方圆数十里的“古城”,人们又叫它“魔鬼城”。远古时,那里本是万顷碧波的巨大淡水湖,后来由于造山运动作用,变为陆地,原湖区沉积的砂泥经长期风雨侵蚀,形成了奇特的风蚀城堡自然景观,总面积约六十平方公里。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魔鬼城 - 敦煌

早餐:酒店用餐 午餐:团餐 晚餐:敦煌山庄
  • 敦煌山庄

第04天 出发地: 敦煌 - 吐鲁番

敦煌 - 吐鲁番

火焰山

火焰山早已名扬天下,这要归功于吴承恩著的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火焰山的形成有两个传说1、古时候,天山有一条恶龙经常吃童男童女。一位叫哈拉和卓的青年决心降伏恶龙。他手执宝剑,与恶龙激战3天3夜,终于腰斩了恶龙,并把恶龙斩成10截。死龙不再颤动,变成一座红山,被斩开处变成了山中的峡谷。其实,火焰山形成千5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由于地壳横向褶皱运动而形成一系列的背斜构造。火焰山地处“丝绸之路”北道上,至今留存许多文化古迹。2、相传《西游记》中唐僧取经受阻于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原来火焰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蹬倒了太上老君的炼丹八卦炉,有几块耐火砖带着余火落到了地上,化生出来的。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壳、铁身躯,也得化成汁哩!”现在柏克里克千佛洞前建造的“吐鲁番丝路艺术馆”再现了《西游记》中的有关故事情节。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中部,当地人称“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由吐鲁番向东去鄯善的路段中,有百多公里蜿蜓起伏的红色山峰。这是一条东西长约100千米,南北宽7 ~10千米,平均高度500米左右的年轻褶皱低山。最高峰位于胜金口附近,海拔851米。它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山体雄浑曲折,主要受古代水流的冲刷,山坡上布满道道冲沟。山上寸草不生,基岩裸露,且常受风化沙层覆盖。盛夏,在灼热阳光照射下,红色山岩热浪滚滚,绛红色烟云蒸腾缭绕,热气流不断上升,红色砂岩熠熠发光,恰似团团烈焰在燃烧,故名火焰山。这里是我国最炎热的区域,夏季气温高达摄氏四十七度,据说山顶气温可达摄氏八十度。唐朝边塞大诗人岑参有诗云:“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又诗云:“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明代大诗人陈诚有诗曰:“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春光未半浑如夏,谁道西方有祝融。”与火焰山荒山秃岭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那一条条穿过山体的沟谷,沟底大多清泉淙淙、绿树成荫,形成条条狭长绿洲。其中最著名的河谷当数葡萄沟,此外,还有木头沟、胜金口沟、苏巴什沟、连木沁沟等。关于火焰山和葡萄沟,当地维吾尔族也有民间传说,故事大意是:天山有恶龙,专吃童男童女,英勇少年哈喇和卓酣战恶龙七天七夜,最终将孽龙斩于七角井附近,并将其剁成七段,现今的火焰山就是染血的恶龙遗体化成的,剁口的鲜血则化成了葡萄沟、木头沟等汩汩清流。现吐鲁番丝路艺术馆中有哈喇和卓的泥塑像。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书称之为“赤石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由红色砂岩构成,东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西至吐鲁番桃儿沟,形成一条赤色巨龙,东西走向,横卧于吐鲁番盆地中,全长98公里,南北宽9公里。一般高度500米左右,最高峰在鄯善县吐峪沟附近,海拔831.7米。火焰山是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坡前山带短小的褶皱,形成于喜马拉雅山运动期间。山脉的雏形形成于距今1.4亿年前,基本地貌格局形成于距今1.41亿年前,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岁月,跨越了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几个地质年代。火焰山荒山秃岭,寸草不生。每当盛夏,红日当头,地气蒸腾,焰云缭绕,赭红色的山体形如飞腾的火龙,十分壮观。火焰山是全国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达47.8度,地表最高温度在70度以上。由于地壳运动断裂与河水切割,山腹中尚留下许多沟谷,主要有葡萄沟、桃儿沟、木头沟、吐峪沟、连木沁沟、苏伯沟等。在这些沟谷中,绿荫蔽日,风景秀丽,流水潺潺,瓜果飘香。明人吴承恩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而脍炙人口,名闻天下。第五十九回和六十回写“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使火焰山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成了一座奇山。《西游记》写道:“西方路上有个斯哈哩国,乃日落之处,俗呼‘天尽头’。这里有座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那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袋、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这段文字显系夸张,但高温和寸草不生这些基本特征,与火焰山实际情况完全符合,不是凭空臆造的。

苏公塔

苏公塔又名额敏塔,是一座造型新颖别致的伊斯兰教古塔,它是新疆境内现存最大的古塔,位于吐鲁番市东南2千米许一处开阔的空地上,塔的南面就是安乐古城遗址。苏公塔全是用一式的灰黄色砖砌成的圆形巨塔,塔高44米,基部直径10米。塔门入口处有两通阴刻石碑立于塔下,一为维吾尔文,一为汉文。旁边建一可容纳千人作礼拜的清真寺。塔体简朴,明快,有14种几何图案和整体向上均匀收缩的圆柱体形,十分悦目。更妙的是塔的内部结构,这里不用一根木料,而是在塔的中心用砖砌出72级螺旋式阶梯当作中心柱体,既代替木结构支撑加固了塔身,又可作梯攀登通达塔顶,这是木材奇缺的吐鲁番维吾尔族建筑大师们创造的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艺术珍品。额敏和卓是吐鲁番维吾尔族的领袖,由于维护祖国统一,功勋卓著,被清王朝册封为郡王。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耗银7000多两在额敏和卓83岁时建成此塔。塔基下的一块石碑,记载着建塔的原委,是额敏和卓晚年为庆寿、报答安拉的天恩并使额敏和卓一生的业绩能流芳千古,,“以垂永远,可为名教”而建造的。表达对清朝皇帝的忠诚。该塔近年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来这里参观礼拜的人络绎不绝。
head_picture

葡萄沟

葡萄沟,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区东北11公里处,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人口8972人。沟内有布依鲁克河流过,主要水源为高山融雪,因盛产葡萄而得名,是新疆吐鲁番地区的旅游胜地。吐鲁番的夏天可是出了名的热,8月基本上每天的气温都在42℃以上,火焰山的地面温度可以达到80至90℃,故有"沙窝里煮鸡蛋"之称。但在葡萄沟溪流两侧,葡萄架遍布,葡萄藤蔓层层叠叠,绿意葱葱。四周是茂密的白杨林,花草果树点缀其间,农家村舍错落有致地排列在缓坡上。葡萄沟,是火洲的“桃花源”。沟里四处都有令人向往的地方。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用餐 午餐:团餐 晚餐:阿布力克葡萄园快餐
  • 乌鲁木齐新疆海龙泉酒店

第05天 出发地: 吐鲁番

坎儿井民俗园

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是由新疆德隆公司和辰野株式会社共同投资2000多万元开发兴建的,位于吐鲁番市亚尔乡,距市中心仅三公里。民俗园包括:坎儿井、坎儿井博物馆、民俗街、民居宾馆、葡萄园等。它将具有悠久历史的坎儿井和最具民族特色的庭院式民居宾馆融为一体。既能让人们参观有400多年历史的坎儿井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又能了解维吾尔族民俗情况,在极具民族特色的维吾尔族庭院式民居宾馆中住宿,是当今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集参观、观赏、购物、渡假为一体的旅游园区。走进坎儿井民俗园,处处都是一幅幅如诗如歌的画面。碧绿的棚架、弥漫着葡萄的清香;葱翠的果园,结满了丰收的喜悦;具有新疆各地维吾尔建筑风格的民居宾馆,待评三星。有100余间舒适整洁的标准客房;民族歌舞餐厅可同时接纳300余人,您在品尝淳正的民族风味小吃的同时,还能欣赏到浓郁风情的维吾尔族歌舞表演;步入坎儿井博物馆,您可以通过最生动、最直观的方式,感受这凝聚着勤劳与智慧的人间奇迹。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高昌故城

高昌城奠基于公元前一世纪,是西汉王朝在车师前国境内的屯田部队所建。故城遗址坐落在吐鲁番市东面约四十公里的哈拉和卓乡所在地附近,北距火焰山南麓的木头沟沟口(胜金口)约6.5公里,东距鄯善县城约55公里,1961年3月,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昌故城同时也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丝绸之路:起始段与天山廊道的路网”22处申遗点之一。高昌故城遗址坐落在吐鲁番市东面约四十公里的哈拉和卓乡所在地附近,北距火焰山南麓的木头沟沟口(胜金口)约6.5公里,东距鄯善县城约55公里,属吐鲁番文物局管辖,1961年3月,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吐峪沟大峡谷

吐峪沟大峡谷,东距鄯善城约46公里,西距吐鲁番市约47公里,西南距离高昌故城约13公里,是延绵近百公里的火焰山各个峡谷中历史文化最为悠久、自然景观最为雄奇壮美的峡谷,是火焰山各峡谷中历史文化最悠久、自然景观最壮美的峡谷。这里既有开凿于两晋十六国时代的千佛洞,也是世界伊斯兰教七大圣地之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和优美的葡萄园风光共同构成了大峡谷独特的魅力。犹如一位身穿五彩霓裳的少女,千百年来一直深居在鄯善县境内的火焰山中段,终年四季,织阳光为裳,扯薄雾为纱,羞羞答答,令有幸目睹芳容的文人墨客魂牵梦绕。吐峪沟大峡谷北起312国道旁的远古村落苏贝希村,南至吐峪沟乡古老的麻扎村口。从北到南,大峡谷长8公里,平均宽度约1公里。大峡谷中有火焰山最高峰,海拔831.7米。大峡谷从北向南把火焰山纵向切开,色彩分明的山体岩貌清晰可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峡谷南北两端,原为悬崖峭壁,无路可走,现有半山腰的一条公路相连。吐峪沟得名于维语译音,意思是“走不通的小山沟”。古往今来,由于山体陡峭、无路通行,所以人们无法目睹峡谷的全貌。直到1992年,一条名为“连心路”的简易公路的建成才结束了大峡谷“走不通”的历史。今天,站在纵系峡谷西岸山腰的“连心路”上往下看,只见山道蜿蜒、谷深千尺,谷底流水潺潺、芳草如茵,远望群山起伏、重峦叠嶂,令人不由得心胸浩然、气息开朗。吐峪沟大峡谷的东西两壁,素有“天然火墙”之称,温度最高时可达60°C。沟谷两岸山体颜色五彩缤纷,且色彩浓淡随天气阴晴雨雾而变幻万千。山涧小溪斗折蛇行向南流去,漫步谷底,足浴清溪,仰望千姿百态的五彩奇石,红、黄、褐、绿、黑等多种色彩杂陈眼前,难怪有人煞有介事地说,传说中女娲“炼五彩之石补天”的地方就在这大峡谷内。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库木塔格沙漠

新疆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是世界上少有的与城市零距离接触的沙漠,也是与天池、博斯腾湖并列的新疆3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面积2500平方公里的库木塔格沙漠位于新疆鄯善老城南端,站在城中就能看见金色大漠雄浑壮观的无限风光。驱车而行,10多分钟便可到达景区。面对茫茫沙漠,只见沙黄天蓝、云淡风清,令来自城市中的游客们视野为之开阔,心情也顿时舒畅起来。 “库木塔格”在维吾尔语里是“沙山”之意,库木塔格沙漠就是指“有沙山的沙漠”。库木塔格沙漠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来自天山七角井风口的西南风和来自达坂城风口的东南风,沿途经过长风程,携带着大量沙砾,最后在库木塔格地区相遇碰撞并沉积而成,南面的觉罗塔格山也促成了这两种方向的风力减弱和风沙的沉积。因为环境艰苦、道路险远,库木塔格沙漠在唐代被称为“大患鬼魅碛”,至今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用餐 午餐:坎儿井民俗园 晚餐:自带面包
  • 乌鲁木齐新疆海龙泉酒店

第06天 出发地: 吐鲁番 - 乌鲁木齐 - 兰州

吐鲁番 - 乌鲁木齐

天山天池

天山天池位于博格达峰北坡,海拔1900多米,系高山融雪汇集而成。传说王母娘娘曾在此沐浴,故称瑶池。天池风景区以天池为中心,融森林、草原、雪山、人文景观为一体,形成别具一格的风光特色。天池共有三处水面,除主湖外,还有东侧的东小天池,古名黑龙潭。潭下为百丈悬崖,有瀑布飞流直下,恰似一道长虹依天而降,煞是壮观。风景名胜天池风景区,它以天池为中心,融森林、草原、雪山、人文景观为一体,形成别具一格的风光特色。它北起石门,南到雪线,西达马牙 山,东至大东沟,总面积达160平方公里。立足高处,举目远望,一片 绿色的海浪,此起彼伏,那一泓碧波高悬半山,就像一只玉盏被岩山的巨手高高擎起。沿岸苍松翠柏,怪石嶙峋,含烟蓄罩;环山绿草如茵,羊群游移;更有千年冰峰,银装素裹,神峻异常,整个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天池共有三处水面,除主湖外,在东西两侧还有两处水面,东侧为东小天池,古名黑龙潭,西侧为西小天池,又称玉女潭。 天池以西三公里处是灯杆山,海拔2718米,山体长3公里许。老君庙、东岳庙就建于此。天池西南两公里处,有马牙山,海拔3056米,山体长5公里,山顶断崖崖嵬,巨石林立,形似一排巨大的马牙,因而得名。历史文化相传在三月初三西王母生日这一天,各路神仙在瑶池聚会。会后西王母派太白金星查看凡间境况,太白金星在凡间见百姓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与上界相差无几,返回后,向王母作了如实描述。王母有疑,就让太白金星到凡间请来周穆王,王母见到周穆王后信了太白金星的话。三日后,王母亲自领着周穆王游看蟠桃园和瑶池,并设蟠桃宴款待了周穆王一行人等,蟠桃宴后周穆王告辞,从此再也没有到过瑶池。后来,唐代诗人李商隐发出感怀: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乌鲁木齐 - 兰州

早餐:酒店用餐 午餐:自带面包 晚餐:乌鲁木齐大巴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