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北京,一路走走停停,到达金山岭收费站的时候,晚霞满天,映着远处山脊上的金山岭长城大气、肃穆!
北京 - 承德
普陀宗乘之庙
中国古代藏式佛教寺院建筑。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狮子沟北侧,占地22万平方米,为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宏大者。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乾隆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他母亲皇太后80寿辰而建的。殿宇依山就势,布局自然,富于变化,基本是藏传佛教的建筑风格。主体建筑位于山巅,60余座(现 存40余座)平顶碉房式白台和梵塔白台随山势呈纵深式自由布局,无明显轴线。全庙布局、气势仿拉萨布达拉宫,俗称“小布达拉宫”。全庙按建筑布局分前、中、后三部分。前部自庙前 五孔石桥始,有山门、碑亭、五塔门;中部有琉璃牌坊、 白台塔院;后部大红台是该庙的主体建筑组群。 山门和碑亭为中国汉式建筑清代宫式做法。亭内满、 汉、蒙、藏文字的《普陀宗乘之庙碑记》、《土尔扈特 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碑刻,具有珍 贵的历史价值。亭北的平顶城台式五塔门上连建黑、白、 黄、绿、红五色□嘛塔。牌坊亦为汉式清代宫式做法,三间四柱七楼,表面 以黄绿为主调的彩色琉璃镶成,十分华丽。内院式白台 建有梵塔20余座,平面、层数、高度、造形各异。白墙, 红色梯形盲窗,满面黄琉璃盖顶的女儿墙,呈现出汉族 结构、藏族形式的建筑风貌。后部大红台建筑为:大白台上由 3组不同型体的建筑组合而成。中部大红台内由面阔进深各七间重檐攒尖鎏金瓦顶的万法归一殿及其四面群楼组成,楼顶西北角 建有鎏金瓦顶重檐六角亭“慈航普渡”。东部大白台内 由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洛伽胜境” 和其南部的御座楼及其四面围廊楼组成。围廊楼顶东北 角建有鎏金瓦顶重檐八角亭“权衡三界”。西部一院为 四面各面阔五间的千佛阁。整组建筑依天然之地势,将 规模不同之建筑连为一体,面积达 1万多平方米,整体 造型呈现出单体汉式建筑融汇在藏式建筑群体之中,意 匠设计的独到尤为珍贵。白台高17米,下部以花岗岩条 石砌筑,上部糙砌砖墙表面,饰白灰浆,壁面设三层梯 形红盲窗。大白台基座之上为七层高的大红台,台高25 米,上宽58米,下阔59米。红台迎面中央嵌按 6层佛龛,台顶上沿按琉璃佛塔宝顶,两侧并列34座佛龛墙顶按八宝,既有西藏布达拉宫的特色,又不完全雷同。
早餐:自理 午餐:自理 晚餐:承德农家院
溥仁寺
又称前寺,位于承德市街东的武烈河东岸。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诸蒙古王公为庆贺康熙帝60寿辰,上书“奏请”在承德避暑山庄外,围建一寺院作庆寿盛会之所。康熙帝欣然“恩准”,遂建造了溥仁、溥善二寺。溥善寺早已荒废,溥仁寺便成康熙年间仅存的庙宇。溥通普,普遍、广大意,有皇帝深仁厚爱普及天下之意。溥仁寺建筑形制为汉族庙宇的“伽蓝七堂”式,四周有护墙环。山门内主轴线上布置主殿三座:天王殿、慈云普阴殿、宝相长新殿。天王殿内供佛像 6尊:弥勒佛、韦驮天将和四大天王。慈云普阴殿,单檐歇山顶,描金彩绘,雕梁画栋,光彩夺目。殿内供过去佛迦叶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释迦佛两侧为其两大弟子迦叶和阿难。东西坛上供姿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天花板上有密宗六字真言。宝相长新殿,单檐硬山布瓦顶,檐柱描金彩绘。内供 9尊无量寿佛。
安远庙
安远庙坐落於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东北方向,武烈河东岸的冈阜之上。此庙背衬雄奇的群山,依托苍松翠柏,坡下武烈河银波生辉,寺院严整密合,烘托出一种辽远清幽的神秘气氛。安远庙俗称伊犁庙。建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是演习新疆伊犁河北部固而扎庙旧制修建的。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中轴线正对避暑山庄。庙内主体建筑是普渡殿。殿通高27米,高大宏伟。庙宇布局元曲整,系方正密合的风格。外观三层,三重屋檐,下层单檐,上层为重檐歇山顶。下层檐以下为实墙,辟有梯形盲窗,有藏族建筑风格。殿内正中三间为空井,三层上下贯通。顶部饰以八角形藻井,中塑盘龙,口衔明珠。一层正中供绿度母佛像一尊。四壁有佛教故事题材的壁画。殿前有乾隆御笔卧碑一通,以满、汉、蒙、藏四体文字镌刻。
殊像寺
坐于凤林谷口,面对梵仙山,风景优雅。该寺创建于元代,于明代弘治年间和万历年间重修,与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目侯)寺并称为五台山五大禅处,又为青庙十大寺之一,是一座很有名气的寺院。现占地面积为六千四百平方米,计有殿堂楼房五十余间。寺内正中文殊阁,殿阔五间,重檐歇山顶,是五台山台怀中心区最大的寺,寺内康熙御制殊像寺碑文载:“兹殊像禅寺,开基台畔,结宇山阿。谷迩凤林,环千岩之紫翠。堂临鹿苑,俯万壑之烟霞。峰日梵仙,望层峦于天际。泉称般若,落清涧于云中。殿有金容,因名殊像。天人肃穆,群瞻龙象之尊。仪度庄严,共礼骏猊之座。青莲妙相,琉璃光映于林端。碧树幽栖,钟磬声闻于岭外。”大殿内文殊菩萨驾骏猊塑像,高约九点三米,如出神工,远近闻名。骏猊是狮子的古称,站在塑像前仔细观赏,那只神狮四蹄蹬地,昂首竖耳,双目圆睁,张牙卷舌,跃跃欲试,如抖擞精神,即将腾云而行。狮子腰身和腿上呈蓝底白点颜色,颈上长满深绿色卷毛,胸间佩挂鲜红的穗缨,显得活脱生动。在五台山所有的文殊菩萨架狮塑像中,唯有这一只塑得最活,最传神。文殊菩萨端坐在狮子背上,面颊丰满,两耳垂腮,双目平视,双手微举,身后的一片黄亮,真好象是菩萨身上放出的灵光。在内蒙、青海、西藏少数民族中,很多人都知道的五台山“荞面头文殊菩萨”,指的就是殊像寺书的这尊塑像。神话传说是文殊菩萨显了真容,才把这神像塑成。那是盛夏的一天,绿毛狮子已塑完,文殊菩萨就差塑造头部了。工匠们犯难了,菩萨的面容、神态究竟是什么样子,谁也没见过。你说要塑成这样,他说要塑成那样,七嘴八舌,众说不一。做饭的伙夫正在伙房里和荞麦面,听见院里吵闹,以为是发生了什么事,忙出来挤在人们中间打听。弄清吵闹的根由后,伙夫大声说:“文殊菩萨的相貌可不是随便捏弄的,你们再吵也无用!”一句话,说得大伙不张口了。伙夫返回房里,正准备做荞面食,突然,院内金光照耀,伙夫朝打开的窗口望去,原来是文殊菩萨显了真容!寻彩画匠描摹已经来不及了,他急中生智,就把笼屉里的荞面搬出来,照着菩萨真容的样子捏了起来。头部捏好了,文殊菩萨也在空中隐没了。匠人们来了以后,忙把荞面头安了上去,又在外面贴了金。人们就把所塑的菩萨成为“荞面头菩萨”。这个故事流传得相当广泛。看来,殊像寺的“殊”字,就是指这尊菩萨的塑像。
早餐:含 午餐:百家春酒楼 晚餐:自理
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
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东距历史文化名城承德40公里,西距首都北京170公里。京城旅游公路、京城高速公路自其脚下通过。地处北京与承德之间的白草洼层峦叠嶂,植被茂密,水流清澈,奇花异草遍地,珍惜动物成群,既有茫茫原原始森林,又有涓涓天然泉水。恰似千百年来大自然神来之笔绘就的一幅幅巧夺天工的山水画卷——春踏芳草赏百花,夏栖绿荫听蝉鸣,秋观红叶尝山果,白雪青松动诗情。白草洼的环境是清新的,清新的空气如同清洗剂,抚摩着的人的脸庞,洗亮了人的双眼,荡涤着人的肺腑。那湿润的、凉爽的、带着蒿草清香的空气,钻进车窗,钻进每个人的鼻子,好爽,好舒服,让你不由得一次次深呼吸。白草洼的环境是宁静的,没有任何凡世的嘈杂喧闹。停下汽车,竖起耳朵,凝神地听,只有两种声音进耳阔:鸟儿婉转的欢歌,溪水流淌的低呤。鸟的歌声忽东忽西,仿佛就在你的耳边,又好似离得很远。而那溪水的呤唱,就在树丛后,就在脚下边,哗哗啦啦,叮叮咚咚。白草洼的环境是鲜丽的,青绿、黄绿、苍绿、棕绿,白桦、苍松、中间还有映山红的粉色,不同的色块,一点点、一线线、一片片,紧簇着,舒展着,像一群群服装模特,让所有的来客眼睛闪光,激情荡漾。听景不如看景,白草洼实在是太美了,其中的林海神鸽、童子拜观音、双面人等景观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要知白草洼真面目,请您亲自涉足,一定会感觉到“藏在深闺人不知”的美丽。
早餐:含 午餐:金山饭店 晚餐:自理
承德 -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