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_picture
普陀山的旺香火,南海观音的高大,寺院香烟绕绕,去普陀山净化心灵,去桃花岛感受美景,普陀山的4天打破了我对礼佛圣地的理解。

第01天 出发地: 舟山 - 普陀区

舟山 - 普陀区

普陀山

普陀山,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普陀山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风景名胜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岛上树木丰茂,古樟遍野,鸟语花香,素有“海岛植物园”之称。全山共有66种百年以上的树木1221株。除千年古樟,还有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普陀鹅耳枥。岛四周金沙绵亘、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青峰翠峦、银涛金沙环绕着大批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岩壑奇秀,磐陀石、二龟听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阳洞等。大多名胜古迹,都与观音结下了不解之缘,流传着美妙动人的传说。它们各呈奇姿,引人入胜。普陀十二景,或险峻、或幽幻、或奇特,给人以无限遐想。主要景点有三大寺:普济禅寺、法雨禅寺及慧济禅寺,普陀标志为南海观音大铜像。令人驻足观望、超尘脱俗、渐近禅境、乐不思蜀的还有自然景观和庙宇相结合的西天景区,尤其是紫竹林风景区,包括紫竹林禅院、不肯去观音院、南海观音立佛等六个风景点,以上景点是普陀山的精华所在。每到夏日来临,来山避暑的游客纷纷聚集到浙江省第一个海滨浴场——百步沙,使普陀山又增加了一道亮丽的景观。历史文化普陀山全国著名的观音道场,其宗教活动可溯于秦。原始道教及仙人炼丹遗迹随处可觅。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梵僧来谒潮音洞,感应观音化身,为说妙法,灵迹始着。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遭遇风浪,数番前行无法如愿,遂信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故称“不肯去观音”。后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鼎盛时期全山共有4大寺、106庵、139茅蓬,4654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唐大中(公元847—860)年间,有梵僧(又说西域僧)来山礼佛,传说在潮音洞目睹观音示现。唐咸通四年(公元863),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回国,途经普陀山海面时触新罗礁受阻,于潮音洞登岸,留佛像于民宅中供奉,称“不肯去观音院”,观音道场自此始。宋元两代,普陀山佛教发展很快。宋乾德五年(公元967),赵匡遗内侍(太监)王贵来山进香,并赐锦幡首开朝廷降香普陀之始。元丰三年(公元1080),朝廷赐银建宝陀观音寺(即今前寺)。当时,日韩等国来华经商、朝贡者,也开始幕名登山礼佛,普陀山渐有名气。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宝陀观音寺主持真歇禅师奏请朝廷允准,易律为禅,山上700多渔户全部迁出,普陀山遂成佛教净土。嘉定七年(公元1214),朝廷赐钱万锣修缮圆通殿,并指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的道场,与五台山(文殊道场)、峨眉山(普贤道场)、九华山(地藏道场)合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宗教文化普陀山属中国四大佛山之一,是观音菩萨的道场。所以带有一种较为浓厚的宗教色彩,而观赏佛教中的种种礼仪,能充分体验“青灯黄卷,晨钟暮鼓”的佛教徒生活。清晨鸡鸣时,寺院的早课、诵颂、坐禅、偈乐,声声入耳,使来此旅游的人们体验到另样的娱乐含义。风俗禁忌普陀山景区的寺内均禁止摄影。门票普陀山景区门票价格为:1月份、12月份为淡季,门票140元/人次;2月份至11月份为旺季,门票160元/人次;正月初一至初五、五月一日至三日、十月一日至五日上浮至门票200元/人次。普陀山景区门票不包含寺院香花券和洛迦山景点门票。开放时间正门:05:00-18:00边门:03:30-05:00,18:00-21:00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早餐:家 午餐:富春饭店 晚餐:海通宾馆餐厅
  • 舟山普陀山圆愿客栈

第02天 出发地: 普陀区

南海观音大佛

南海观音大佛屹立于普陀山南端龙湾山岗,是普陀山的标志性建筑,无论其宗教地位,还是文化价值,都堪称普陀山之最。风景名胜南海观音铜像高33米,重70余吨,是当今观音铜像之最,也是海天佛国的象征。菩萨金身闪耀,脸如满月,慈眉秀目,左手托起法轮,右手施无畏印,显现大慈大悲之相。最佳旅游时间南海观音大佛四季皆宜旅游。宁波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多年平均气温16.5℃,7月最热,气温为28.1℃,1月最冷,气温为4.9℃。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南天门

在普陀山南的南山上,与短姑道头对峙。南天门孤悬入海,处于普陀山最南端,与本岛一水相隔,架有石桥,桥身似龙,名环龙桥。此地巨石森立,危岩高耸,中有两石如门,故名南天门。阙门飞檐起角,中间书有“南天门”三字,旁有龙眼井,崖上有石鼓,阙左上方有狮子石。南天门内群岩耸秀,门前碧波浩渺,摩崖石刻众多,门侧有清康熙年间武将蓝理所题“山海大观”四字,苍劲有力,引人注目。
head_picture

普济禅寺

普济禅寺又叫前寺,坐落在白华山南、灵鹫峰下,是供奉观音的主刹。普济禅寺与法雨禅寺、慧济禅寺并称为普陀山三大禅寺。寺内有大圆通殿、天王殿、藏经楼等,殿、堂、楼、轩共计357间。大圆通殿是全寺主殿,人称“活大殿”,供奉着高8.8米的毗卢观音。普济禅寺的前身为不肯去观音院,创建于唐咸通年间,后宋神宗1080年将其改名为“宝陀观音寺”,专供观音菩萨,香火始盛。现寺为清康熙、雍正年间所建。全寺有六进殿堂,自南向北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到南宋嘉定年间,御赐“圆通宝殿”匾额,指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的道场。后来明初朱元璋实行海禁毁寺,直到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朝廷拨款重建,并赐额敕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使普济寺成为当时江南规模最大的寺院。清康熙年间,遭荷兰殖民侵略者践踏,寺院被劫掠一空。1689年海疆平息后,康熙下旨重新修缮、扩大规模,至雍正九年(1731年)时基本完成,现在的大部分建筑都是这期间完成的。抗日战争后,寺院萧条败落;“文革”期间佛像尽毁,僧侣被遣散。1979年开始全面修复原貌,重筑了毗卢观音等佛像和楼阁,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仙贺饭店 晚餐:南海素斋(朱乌线店)
  • 舟山普陀皖阁

第03天 出发地: 普陀区

百步沙

百步沙沙质纯净、滩形优美,由于滩面较窄,受潮流和方位的影响,大海在这里也显得格外温顺。清杭州人胡绍家《百步沙》诗云:“太子塔前沙,临风散似霞。至今卷石在,不见惹微瑕。” 百步沙前,海域辽阔,海滩宽广而平坦。沙滩中间有一小坡延伸海中,坡冈上筑有一小巧玲珑的亭子,名师石亭,它与北端六观亭,是供游人观日出、聆潮音、沐海风的佳地。 夏日夜晚,此地更是海风习习,凉气袭人,游客也多来此闲步乘凉。1982年,这里建起了可容纳游客3000-5000人的海滨浴场。浴场设有帐篷旅馆、高速游艇、手划橡皮艇,还辟有沙滩排球场、中央餐厅、KTV包厢、茶座、露天舞厅等娱乐项目。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磐陀石

被誉为“天下第一石”的磐陀石是普陀山的一大奇观,是普陀山的石中之圣。磐陀石由两块石头相磊而成,上面的石头体积达40余立方米,而它与底石相接触的面积仅10余厘米,看起来犹如悬在半空而即将坠下,实为人间奇景。传说当初观音菩萨开辟道场时,普陀山还是一座浮山,漂移不定。为了让信众求法有路,观音菩萨取来了女娲补天剩下的顽石镇在这里,从此普陀山才被镇在南海,不再移动,所以磐陀石是普陀山的镇山之石。石头上刻的“磐陀石”三个大字是出自明代抗倭名将侯继高之手。民国时,孙中山先生也曾在此石上题字“金刚宝石”。自唐代以来,磐陀石已经被信徒们视为观音大士说法的地方,各方人士世世代代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香火鼎盛。而每当黄昏降临,晚霞映在石上,磐陀石宛若一块镶嵌在彩云间的宝石,散发出动人心魄的光芒,“磐陀夕照”亦为普陀十二景之一。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紫竹林

在普陀山东南、梅檀岭下。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因称紫竹石。后人也在此栽有紫竹。五代后梁贞明二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归国途中在此遇风受阻,在此建"不肯去观音院"于紫竹林中。观音院前有潮音洞。紫竹林旁有光明池,南有观音眺,对岸可见洛迦山岛。在南凌云路中段,旧有紫竹林观音殿,今地并非原址,1989年新辟,紫竹成荫,并筑廊榭长15米。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南海素斋(朱乌线店) 晚餐:舟山普陀山望潮饭店(农家乐)
  • 普陀山听潮阁家庭旅馆

第04天 出发地: 普陀区 - 桃花岛 - 舟山

舟山桃花岛塔湾金沙景区

塔湾金沙景区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的桃花岛东南部,介于馒头山嘴与下石水岗之间,湾长公里,宽约1.2公里,水深在米以内。据传在塔湾南侧龙潭坑曾建有一石塔,港湾倒映塔影,故而得名。景区主要景点有舟山群岛第二大沙滩-千步金沙(第一大沙滩是嵊泗基湖沙滩)、明末清初建筑白雀寺、东海神珠、塔湾明镜湖等。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普陀区 - 舟山

早餐:自理 午餐:舟山桃花岛天龙山庄 晚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