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来沙漠很是激动,但是由于对危险估计不够充分,越往里走难度越大,根本没有路了,沙漠也不想我想想的都是平缓的沙丘,很多地方都是巨深的大沟,在上面看下去都眼晕。但整个行程还是很安全刺激的,以后还会来玩。
红山湖又名红山水库,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位于西辽河干流老哈河中游,地处赤峰市松山区、敖汉旗、翁牛特旗交界处,红山水库管理局驻地翁旗乌敦套海镇。距离赤峰、新惠、乌丹均在90公里左右,地理位置优越,公路交通便利。305国道横贯红山湖旅游区。风景名胜红山水库是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发电、养鱼、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国家大一型水利枢纽工程。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总库容25.6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24486平方公里,控制洪水量占辽河中游洪水量的75%。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一座水库。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红山水库经过40多年的建设已成为塞外草原上一颗瑰丽的明珠,是赤峰地区山水如画、鸟语花香、消夏避暑、旅游观光之胜地。14万亩水面碧波荡漾,雄伟的水利枢纽工程气势磅礴,库区内蓝天、碧水、沙滩、绿荫以及水库下游的塞外江南水乡风光,构成了一幅风景绮丽的立体风景画,令游人陶醉于迷人的山水之间、鱼米之乡而流连忘返!红山水库旅游区开辟了北滩游乐区、工程游览区、南苑风景区、和水乡风光区。旅游区内建有:北滩浴场、北滩公园、天台鸟瞰、摩崖真经、泻洪观瀑、红亭望碧、明代石刻、白玉引水、燕窝奇观、水乡风光等10余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每到夏秋时节,库内烟波浩淼、水面鸥翔鱼跃、岸上杨柳成荫、风吹花草婆娑。是距离赤峰市区100公里以内最好的风景旅游区。乘快艇自红山湖码头在库首环游或上溯到敖汉旗山嘴子扬水站及水库上游芦苇荡处,可欣赏水上风光及百鸟乐园。自红山水电站尾水区乘船顺流而下至敖汉旗小山水库,可领略15公里河道湾湾、香莆丛丛、网泊散布、鱼船悠悠、杨柳依依、稻田葱葱、好一派塞外江南水乡风光!最佳旅游季节赤峰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当地地形以沙漠、草原为主,春日,干燥大风;夏季,雨热交加;秋天,清朗凉爽;冬季,漫长寒冷,因此,至赤峰旅游的最佳旅游时间为每年的夏、秋两季。
俗称北大庙。在翁牛特旗乌丹镇北4公里。始建于清代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二十年竣工。寺为汉式建筑的藏传佛教寺院,依山势起伏由南向北布局,由山门、正殿、东西配殿、关帝殿和经卷殿组成,现有房屋115间,占地5000多平方米。每座殿宇都建筑在石台基之上,都为青砖灰瓦木架结构,梁枋上绘有多彩的游龙和花卉,墙上还保存有一批壁画,以及精美的雕刻等。这是赤峰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寺院周围树木茂密,环境优美。
布日敦,是蒙古语,汉语是“草木齐全”的意思。布日敦沙漠旅游区位于翁旗巴嘎塔拉朝格温都苏木境内,包括其甘、勃隆克山、布日敦三个景区。是一个以沙漠风光为主,融绿洲、沙湖,山林奇石、蒙古族风情、地质奇观冰臼等多样景观于一体,具有旅游观光、休闲健身,风情体验、生态展现、水上娱乐、民族美食等功能的综合旅游区。被考古界誉为红山文化象征的“天下第一龙”玉龙就出土于此。 风景名胜布日敦有古朴的民族风情 ;有优美动人的蒙古族歌舞;有风味独具的蒙古族食品:有特色浓郁的蒙古包;还有传统的草原“那达慕”盛会和祭敖包的隆重庆典。荡舟湖上,置身草原,举步沙漠,放眼瞻,绿水、白沙、锦鳞跳跃;大漠孤烟,雄伟壮观。此外,旅游区内还有驼峰、龙门仙人指等奇峰异石和佛光洞、阿贵庙、白塔等人文景观。周边还有赤峰市荟福寺、赤峰市响水玉瀑、赤峰市根丕庙、赤峰市克什克腾国家地质公园、勃隆克沙漠旅游区等景点。最佳旅游时间赤峰春季升温快,气候干旱,多大风沙尘天气。夏季较短,一般为6月下旬至8月上旬,雨量集中,7月最热。秋季降温快,但多晴好天气,清朗凉爽。冬季漫长寒冷,从11初持续至次年3月下旬,12月至1月最冷。赤峰的最佳旅游时间为夏秋,尤以夏秋之交最为理想。但此时日照强烈,需要准备防晒用品。赤峰景观以沙漠、草原等为主,夏秋之际气候相对温和,草原翠绿,沙漠金黄,林叶尽染,可以观赏到最佳景色。
勃隆克沙漠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朝格温都苏木(乡),距赤峰市120公里,是距京津冀辽等省区最近的集沙漠、草原、奇山、怪石、湖泊、原始次生林于一体的旅游景区。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的接壤处。“赤峰”是因城区的东北角有一座赭红色的山峰而得名。翁牛特旗位于赤峰市腹部,旗政府驻地乌丹距赤峰89公里。以乌丹镇为中心,四周辐射三、四个景点,最为出名的就是勃隆克和玉龙。勃隆克蒙古语意为“奇特的圆石山”。历史上有格萨尔王传经和康熙到此访隐士的传说,也是当年康熙建造行宫的初选景点之一。赤峰勃隆克沙漠旅游度假村以观赏自然景观和体验蒙古族风情为主,白色沙海为主基调,背倚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的怪石山峰,面临万顷湖泊和碧绿的草原。山上古树临风、松涛阵阵;山下牛羊成群,野马奔腾;玉湖碧波荡漾,锦鳞鱼跃,百鸟翔集。蓝天、绿草、白沙、碧水、苍松翠柏、奇岩异石,勾勒出一幅绝好的塞外自然风光画卷,加之古朴的牧区生活习俗,浓郁的蒙古族风情,不禁使人流连忘返。历史上的赤峰,曾经是山青林茂、水清草美的塞北绿色明珠,被文人墨客赞为“不逊江南十六州”的秀美之地。30年前勃隆克山上也都是树林,粗的几个人才能合抱,密得只有2尺宽,横着背一捆柴都走出不来。曾几何时,植被遭到破坏,现在再看过去:远处的大黑山光秃秃的,几十年无节制的砍伐,树林已经完全消失了。同时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悄然般的出现了,且日渐扩大。赤峰受沙化危害的区域达八千四百三十五亩,而勃隆克正处在科尔沁沙地的一角。正因为这样的因素造就了勃隆克现在这样神奇的地方,集合了湖泊、沙漠、草地、沼泽、山林等各种景观。十足的美丽、又充溢着狂野与苍凉。往沙漠的里面走,有宋辽交锋时的古战场,在里面行走可以想象古时战争的情景,耳边响起军鼓隆隆,战马嘶叫,冲天的杀喊声,眼前浮现出万箭破空,战旗挥舞,两军冲杀的场面。。。。。。而且有可能会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呦,而且从新石器时代到商代,那里一直都居住着古人类,由于气候的原因,商代才开始向南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