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呼和浩特白云机场出来沿着赛罕区一路向西行进,看了不同的风景,接触了不同的人,很喜欢这座城。
天津 - 呼和浩特
万部华严经塔
俗称白塔。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西南方、丰州故城西北角,距市区17公里。约建于辽圣宗时(983一1031年在位),历代都曾维修。近年又经修缮,恢复了塔刹,清理出淤埋地下的基座。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八角七层,通高55.6米。基座为束腰须弥座,上部砌作仰莲瓣。塔身第一、二层外壁嵌有砖雕佛、菩萨、天王、力士像,转角倚柱为砖雕蟠龙柱,造型优美生动,线条极为流畅,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第一层南面券门上嵌有石额,汉字篆书“万部华严经塔”六字。每层设腰檐和平座,腰檐下砌出斗拱承托。塔内有旋转式阶梯走道,游人可攀登至第七层远眺山川景色。塔内第一层墙上嵌有金代石碑6通,各层都有历代游人题记,除大量使用汉文外,还有契丹小字、女真字、畏吾体蒙古字、八思巴字、古叙利亚字及古波斯字等各种文字题记,其中以金大定二年(1162年)汉文题记的时代最早,金、元、明各代题记作者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反映了当时各民族间的关系及社会状况,是研究北方民族史和地方史的重要史料。该塔是中国现存辽塔中最精美的一座。因其通体洁白又称“白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早餐:自理 午餐:骨香居 晚餐:自理
内蒙古博物馆
位于呼和浩特市中心,新华街东口。坐西朝东,主楼高大,两侧廊略低,楼顶有腾跃白马标志。1957年兴建,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陈列展览面积3500平方米。馆分4部分:1、内蒙古革命文物陈列;2、内蒙古古生物和古人类陈列;3、内蒙古民族文物陈列;4、内蒙古历史文物陈列。匈奴、东胡、乌桓、鲜卑、突厥、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文物占有重要比重,其中匈奴王冠饰和带饰、鲜卑贵族步摇冠饰、汉代鎏金及玛瑙马饰具、珍珠团龙袍等文物,属罕见珍品。馆内文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
大青山
内蒙古大青山西至包头昆都伦河,东至呼和浩特大黑河上游谷地。东西长240多公里,南北宽20~60公里,海拔1800~2000米,主峰大青山海拔2338米。大青山山地为块状断裂的中等高度的山地,一般海拔为1500—— 2100米,西部的九峰山,可高达海拔2338米,相对高度100——700米。山地的基岩及地表组成物质是由花岗岩、片麻岩、片岩、页岩、砂砾岩以及残积、坡积层、洪积砂砾层构成。岩石主要由太古代、元古代的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和古生代、中生代的砂页岩、砾岩所组成。大青山南北坡不对称,北坡平缓, 剥蚀残余的低山丘陵和盆地交错分布,逐渐与内蒙古高原连在一起;南坡陡峭,为明显的构造断块地形,断层崖被侵蚀切割,形成一系列断裂三角面,形势险峻。山麓分布有侵蚀残余的低山和众多的山沟,雨后洪流破山而出,造成复式带状洪积扇裙。山沟为流水侵蚀成为宽谷后,往往形成前山与后山的交通孔道。山上和山后气温较低,年均温0~4℃,山峰与山麓相差4℃左右,无霜期较短,山上和山后约为100天,比山前生长季约短1个月。以呼和浩特和武川相比,两地直线距离仅40公里,年降水量相差76毫米。山脉的屏障作用甚为明显。大青山森林覆盖率为11.5%。阴坡海拔1100米左右为干草原;1200 米以上出现灌丛及稀疏杜松林;1300~1500米有油松、 侧柏、杜松混交林;1500~2000米有油松、山杨、辽东栎混交林和云杉、白桦、山杨混交林及油松和云杉纯林。阳坡1500米以下为干草原,1800米以上为山地草甸草原。土壤为山地栗钙土─山地典型棕褐土─山地淋溶褐土─山地草甸草原土。北麓山间盆地和滩川地的水土条件较 好,耕地扩展很快,上限已达海拔1850米。山前丘陵和洪积扇地带为半农半牧区。内蒙古大青山南部湿地鸟类共记录126种,录属于16目37科74属。水鸟72种(57.1%)。候鸟共110种(87.3%),其中夏候鸟58种、旅鸟52种。74种繁殖鸟中古北种58种(78.4%)、东洋种8种(10.8%)、广布种8种(10.8%),鸟类组成明显以古北界成分为主。该区域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0种。记录大青山南部新分布纪录鸟类19种。湿地作为一个隐域性景观难以作为动物地理区划界线的依据。
早餐:含 午餐:鸿祥食府 晚餐:自理
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
呼和浩特市北郊是峰峦叠翠、绵亘数百里的大青山,在呼和浩特市辖区内的山麓便是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方圆60平方公里,占地120万亩。这里除众多的自然景观外,乌素图召、喇嘛洞召、青山公园、“五一”水库等人文景观。森林游览区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公园山山有景,沟沟迷人,动植物资源丰富,为四季塞外旅游胜地。
早餐:含 午餐:茂泓特山庄 晚餐:自理
呼和浩特 -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