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多年前的古代建筑,使我们了解历史,感悟历史的博大精深,这里有精巧的花园,布局别致,绿树织出一片清凉的天地,繁花铺了一地。树造型万千,栩栩如生,令游客忍不住赞叹。 仿罗马建筑风格而建的大青楼,是张氏帅府的标志性建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沈阳故宫是清代的开创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建造使用的宫殿,始建于1625年,其占地面积为6.7万平方米,共有建筑100余座500余间。坐落在沈阳古城中心的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宫内建筑物保存完好,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它的规模比占地72万平方米的北京故宫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现在是沈阳最重要的游览点。清入关前,其皇宫设在沈阳,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它是清代初年的皇宫,是清代皇帝顺治的祖父努尔哈赤和顺治的父亲皇太极的宫殿。
太清宫又名太清丛林,位于沈河区西顺城街16号。始建于1663年(清康熙二年)。据《太清宫丛林历史志略》和《太清宫特建世系承志碑》记载:“康熙癸卯春,奉省畿内,旱且甚。祖师郭守真,迎请至奉,尊为师长,择省垣砖城西北角楼外水泡一段。撤水填平。特建道庙区,......本名三教堂”,至1779年(乾隆四十三年),房屋计三十五楹。翌年,赵一尘任监院,重修扩建,祠宇达八十八楹,规模始备,遂改名为“太清宫”,为道教十方常住从林,也是东北第一丛林。以后,于嘉庆、光绪、民国年间都有过扩建和重修。 全院坐北朝南,南宽北窄呈梯形,共有四进院落,占地面约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余平方米。在建筑上,既有鲜明的民族建筑风格,又颇具道家特色,采取了四合院对称轴式的建筑格局。
南运河带状公园位于沈阳市区的南部,是在蜿蜒14.5公里长的南运河两岸修建成的。它从东至西连通了大东、动物园、万柳塘、青年、鲁迅、南湖等等6大公园,还有18个景点,分别是:黎明园、东塔园、旭园、春晓园、滂江园、滨河园、夏芳园、萃园、怡静园、南中园、皂角园、文艺园、顺通园、振兴园、秋锦园、路园、阳春园、龙王庙园、各园风格迥异,特色不一。南运河带状公园将水、绿、园、路、街景5个功能融为一体,形成了清水常流,绿树成荫,景点相连,繁花似锦的绿色长廊。它不但美化了沈阳市容,还在泄洪、排涝、改善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沈阳青年公园位于沈阳市沈河区青年大街中段,青年公园始建于1952年,1958年建成。公园内共建有八个各具特色的游园小景点。风景名胜步入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型水幕式喷泉,接着是花鱼廊。花鱼廊的南侧是一座假山,每当山上电控井抽式自来水管道开启,一条宽2.5米,落差6.65米瀑布飞泻而下。1984年公园东南部的湖心岛上建成了“振兴园”,园内建有模仿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径雪山、草地、大渡河和铁索桥等。除此,还有芳草迎春、观容亭眺、轻舟荡漾、晨曦健身等景点。还有儿童乐园、溜冰场、长城瓷砖壁画等设施。青年公园景点新颖、布局别致,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游艺区内设有游船、碰碰车、自控飞机、儿童电马等。使游人可观、可游、可憩,是游客所向往的幽静宜人的好去处。接待游人近150万人次。参观后会让游客留连望返。最佳旅游时间沈阳青年公园属于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春季促短,降水少,回暖快;夏季高温多雨,空气湿润;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冬季长达6个月,寒冷干燥。四季皆适宜旅游。
五里河是流经市区的一条主要河流,这条河流经市区河段为锦西天然气化工总厂铁路桥至沈山铁路桥,长度5.53公里,五里河带状公园就在这段河流北岸大堤上。 此园始建于1995年4月19日,原计划修建12个游园,总面积9.4万平方米,增加绿化面积1.4万平方米,修建沿河林荫道5000延长米,完成路面基础4万余平方米。 现已建成的怡芳园采用国外欧式建筑风格;泌芳园采用现代建筑风格;芳华园则采用琉璃瓦大屋顶的中华民族古典风格;芳林园则以植物造型为主。
中街是中国十大著名商业街之一,全长1.5公里。中街历史 沈阳中街是沈阳最早的商业街,有370年历史,也是中国第一条步行街,中街是沈阳历史悠久、交易繁华的商业区,自明清开设以来,距今已有三百七十多年了。明末,辽东开原、广宁、抚顺的马市贸易繁荣,使位于三大马市中心沈阳的商品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风景名胜夜市 :在路南紧靠今长江照相馆东侧的胡同里。每到万家灯火时开市,到夜阔人静才歇。这是小百货、烟酒茶点及卖小吃的热闹所在。
沈阳棋盘山冰雪大世界位于沈阳东北部棋盘山风景区内,距市区17公里处,交通十分便利,冰雪世界森林茂密,山峦起伏,冰面辽阔,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棋盘山冰雪大世界现已成为东北地区项目丰富、设施完备的大型冰雪旅游胜地。冰雪大世界已开办了30余项以运动、娱乐、惊险、刺激为特色的活动项目。滑雪区,分别设有1000米、800米、600米长的高山滑雪场200米长的儿童滑雪练习场等时尚项目。
慈恩寺位于沈河区大南街,为沈阳现有的最大佛教寺院。始建于唐代。慈恩历史悠久,所藏经典、佛像、礼器、法器等,数量之多和保存之全,均居全市各寺院之冠。慈恩寺规格宏大,殿宇壮观,总体布局和谐。慈恩寺位于沈河区大南街慈恩寺巷12号,始建于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清顺治、道光及民国年间均有扩建和重修,是我市现存最大的佛教寺院。寺院坐西朝东,占地约12000多万平方米。正面是山门,门内有钟、鼓二楼,往西寺院的建筑分为三路。中路最前面是天王殿,面阔三间,檩枋彩绘,朱红地仗,殿内供奉着四大天王、弥勒、韦驮的塑像。向西依次为大雄宝殿、比丘坛、藏经楼。大雄宝殿建在高台之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出廊,殿内供奉如来三世佛、航海观音、四大菩萨和十八罗汉。比丘坛为单檐歇山前廊式,正脊梁上装有“法伦常转,国泰民安”的文字砖,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寺院南路自东向西有退寮居、厨房、司房、斋堂、禅堂、法师寮、佛学院等;北路建筑有养静寮、客堂、念佛堂、方丈室、十方堂库房等。全寺共有房舍135间,建筑面积2995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僧人曾对慈恩寺产生过重要影响,他的法名函可,号剩人,是明朝礼部尚书韩日缵的儿子,29岁时到罗浮山削发为僧。清军南下时,他目睹人民饱受战乱之苦,个别明朝官僚变节投降,于是写出了一本揭露时事的书《再变记》,此书被清军查出,将他押送京师受审,后被流放到盛京慈恩寺焚修。函可在盛京组织了一个“冰天诗社”,与文人儒士写诗作赋,十分活跃。在盛京城发生疫情时,他率众僧人采药送药,救活了很多人,在百姓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声望。他于顺治十六年(1660年)在盛京坐化,终年49岁,弟子们在千山璎珞峰为他修建了一座剩人禅师塔。该寺1985年被列为沈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沈阳市佛教协会所在地。
辽宁大剧院始建于1998年,预计可安装座位1400个左右,与辽宁省博物馆共同占地3.28万平方米。 辽宁省第五届艺术节的日期定在2001年10月18日,备受瞩目的辽宁大剧院于2001年10月19日剪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