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_picture
渝东门户说的就是巫山了,作为三峡腹心,喀斯特面貌是它的特点,更有美丽的红叶节,她它的自然风光绝对让你赞叹,喜欢自然风光的朋友可以考虑巫山的哦。

第01天 出发地: 成都 - 重庆 - 巫山

成都 - 重庆

重庆 - 巫山

早晨:自理 午餐:自理 晚餐:德克士巫山餐厅
  • 鸿都大酒店

第02天 出发地: 巫山

三峡旅游区

长江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风景旅游大峡谷——长江三峡风景区。 长江三峡风景区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它西起奉节的白帝城,东到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 长江三峡,各具特色,各显奇妙:瞿塘峡雄,巫峡秀,西陵险,共同构成了一幅壮观瑰丽的画卷。 瞿塘峡山势雄峻,两岸之山,上悬下陡,如斧削而成,有的峰高1500公尺。夹江峭壁,甚为逼仄,致使江宽不过百米,最窄处仅几十米。其中夔门山势尤为雄奇,堪称天下雄关,因而有“夔门天下雄”五字镌于崖壁。山势之外,瞿塘水势亦“雄”,它“锁全川之水,扼巴蜀咽喉”,有诗称之“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江水至此,水急涛吼,蔚为大观。对瞿塘峡的山水之“雄”,清代诗人何明礼有一首诗写得至为贴切:“夔门通一线,怪石插流横。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 夔门,又名瞿塘关。两岸高山凌江夹峙,是长江从四川盆地进入三峡的大门。夔门两侧的高山,南名“白盐山”,北曰“赤甲山”,拔地而起,高耸入云。近江两岸则壁立如削,恰似天造地设的大门。白盐山系因粘附在岩石上的水溶液,主要含钙质,色似 白盐而得名;赤甲山因含有氧化铁的水溶液粘附在风化的岩层表面,此山土石呈红色,如人袒背,故名赤甲山。隔江相望,一个红装,一个素裹,可谓奇景。两座山都是石灰岩,长期的风剥雨蚀,使两岸岩壁好似刀削斧砍一般,形成十分秀丽的片段景观。面江迎风之绝壁陡岩,虽然寸草难生,而各现异彩,这些色调和晨曦、晚霞、明月交相辉映,形成了“赤甲晴晖”、“白盐曙色”和“夔门秋月”等胜景。杜甫有诗咏那赤白两山: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枫林桔树丹青见,复道重楼锦锈悬。这里河宽只有百余米,把滔滔大江紧束得象一条沟壑,而通过的流量往往多达每秒五、六万立方米。“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杜甫用一“争”字,活画出夔门的赫赫水势。当轮船驶出瞿塘峡西口后,您走到船尾,抬眼望去,全景式的夔门雄姿便展现在您的面前。这时是摄影留念的最佳角度。现在,临江的石壁上,还刻有孙元良的“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十个行书大字,李端浩的篆刻“巍哉夔门”和行书“夔门?瞿塘”均历历在目。 巫峡幽深奇秀,两岸峰峦挺秀,山色如黛;古树青藤,繁生于岩间;飞瀑泫泉,悬泻于峭壁。峡中江回路转,九曲回肠,船行其间,颇有“曲水通幽”之感。巫峡之中最享盛名者, 要算巫山十二峰了 。其中,又以神女峰最富魅力。她耸立江边,峰顶一见云雾缭绕,细雨蒙蒙,沾衣欲湿,拂而觉爽。云雨中的青峰绝壁,宛若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国画。巫山云雨之妙,有唐代诗人元稹之诗为证:“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巫峡内著名的有三台八景十二峰以及孔明碑等景点:三台为楚阳台、授书台、斩龙台;八景为南陵春晓、夕阳返照、宁河晚渡、青溪渔钓、澄潭秋月、秀峰禅刹、女观贞石、朝云暮雨;十二峰为圣泉峰、登龙峰、朝云峰、神女峰、松峦峰、飞凤峰、翠屏峰、聚鹤峰、净云峰、起云峰、上升峰、聚仙峰。 神女峰又叫望霞峰,位于巫山县城东约15公里处的大江北岸。一根巨石突兀于青峰云霞之中,宛若一个亭亭玉立、美丽动人的少女,故名神女峰。古人有“峰峦上主云霄,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泰、华、衡、庐皆无此奇”之说。每当云烟缭绕峰顶,那人形石柱,像披上薄纱似的,更显脉脉含情,妩媚动人。每天第一个迎来灿烂的朝霞,又最后一个送走绚丽的晚霞,故名“望霞峰”。 西陵峡滩多水急。其中的泄滩、青滩、崆岭滩,为三峡著名的三大险滩。过去船行其间,险象环生,舟毁人亡,时有所闻。建国后,航道经多年整治,大为改善;加之葛洲坝工程蓄水之后,回水百里,水位上升,险 滩礁石沉入江底,不复为害。 崆岭滩在崆岭峡中,两岸悬崖壁立,湍流迅急,挽舟甚难,“务空其岭,然后得过”,故亦称“空聆”。以往这里滩险流急,礁石密布,著名者即有“二十四珠”,其中“大珠”石梁,长约220米,宽40余米,高约15米,突露水面,如猛虎卧伏江心,与邻近之“二珠”、“三珠”,号称三石联珠。其下乱石暗礁,犬牙交错,锋利如剑,致使航道弯曲狭窄,恶浪汹涌,行船稍一不慎,就会触礁沉没。民谚云:“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因而人们称此为长江三峡险滩之冠。两岸峰峦叠秀,环云蔼翠,飞瀑流泉,扬雪溅珠,满山柑橘成林,绿叶金果,彩色缤纷,景色佳丽,风光无限。 长江三峡风景区,是集游览观光、科考怀古、艺术鉴赏、文化研究、民俗采风、建筑考察等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散落其间的涪陵周易园、白鹤梁水下石铭、丰都名山、“江上明珠”石宝寨、“文藻胜地”张飞庙、“三国遗迹”白帝城、八阵图、屈原祠、古黄陵庙、三游洞、南津关等等的景点更是多不胜数。长江三峡不仅有已经建成的葛洲坝,还有正在兴建的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工程——三峡工程。这两项新兴的人文景观和原有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长江三峡蔚为壮观的新景观。
head_picture

重庆巫山小三峡

巫山小三峡是长江三峡的第一大支流大宁河下游在巫山县境内的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的总称,全长50公里。峡中碧水奔流,奇峰耸立树木葱茏,猿声阵阵,野趣横生。有山皆翠,有峰皆奇,有泉皆飞,云雾缭绕,河险滩绝,群鸟翻飞,鸳鸯戏水,构成一条美妙动人的自然山水画廊。还有秘存千古的巴人悬棺,令人费解而神往的古栈道,古风犹存、精巧质朴的大昌古镇,构成一副副令人难忘的人文景观。这一切,构成了小三峡美丽奇特的峡谷风光,成为绝妙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中华奇观”、天下绝景。巫山小小三峡是大宁河支流马读河下游的三撑峡、秦王峡、长滩峡三段峡谷总称,全长约20公里,这里奇峰多姿山水相映、风光旖旎、水流平缓、清澈见底,两岸悬崖对峙,壁立万仞,河道狭窄,天开一线,像一处玲珑奇巧的峡谷盆景,有挡不住的诱惑。而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集休闲旅游、体育锻炼为一体的有惊无险,安全开心,乐趣悠悠的回归大自然的自我参与式水上飘游。它是小三峡风景区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朵绚丽的奇葩。
head_picture
早晨:自理 午餐:成都周鲶鱼 晚餐:巫山县谢记老火锅
  • 鸿都大酒店

第03天 出发地: 巫山

巫山

巫山山脉位于川鄂交界区,北与大巴山相连,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峰乌云顶海拔2400米。长江由西向东横切巫山背斜,出现了百里巫峡。由于巫山是我国著名暴雨区之一,雨量多,又系石灰岩地区,在长期风雨侵蚀和河川深切之下,形成了气势峥嵘、姿态万千的座座奇峰秀峦,十二峰就是巫山峰林中引人入胜的佼佼者。 巫山十二峰分别坐落于巫山县东部的长江两岸,江南江北各有6峰,各距县城10-30公里不等。江北六峰有:登龙、圣泉、朝云、望霞(神女)、松峦、集仙,均一一可见;江南六峰的净坛、起云、上升隐于岸边山后,只有飞凤、翠屏、聚鹤可见。十二诸峰绮丽如画,姿态万千,古往今来。擅奇天下。“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这两句古诗词道出人们对十二峰的倾慕之情。 巫山十二风除峰形秀丽多姿外,变幻莫测、来去无踪的巫山云雨也大大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峡区山高谷深、蒸郁不散的湿气,沿山坡冉冉上升,有时形成浮云细雨,云雾之中,有时化作滚滚乌云,有时变成茫茫白雾。十二峰时隐时现,疑似仙境。
head_picture

神女峰

神女峰又叫司春女神,位于三清山玉皇峰以东,高达80余米,比人工开凿的四川乐山大佛高大得多。女神高鼻梁、樱桃口、圆下巴,秀发齐肩,端坐凝眸,栩栩如生。相传她本是山下一位采药老人的独生女儿,为救护众乡亲,泄露了玉皇大帝要把三清山变成大海、把百姓变为人鱼的天机,遭到玉帝的惩罚而化为石峰的。
head_picture
早晨:自理 午餐:巫山县临江门老火锅 晚餐:百味鲜
  • 鸿都大酒店

第04天 出发地: 巫山

大昌古镇

重庆市巫山县大昌古镇地处长江以北,大宁河中游、小三峡风景区。从巫溪县城出发,坐船沿大宁河下行两个多小时,新小三峡旅游的终点,依山傍水、绿荫掩映、青墙黛瓦的地方就是大昌古城。 大昌古镇古城藏在巫山山脉的一个平坝里,1700多年前,大昌的先民在此筑城,大宁河、洋溪河在平坝汇合,冲积了数千亩肥田沃土,盛产稻粮;滔滔的大宁河下连长江,上通陕西镇平、湖北竹溪,在水路交通一统天下、诸侯割据争雄的时代,大昌堪称“咽喉”要地。 下了渡船,登上青石阶,迎面就是南门。一棵古老的黄桷树生长在南门城墙里,躯干从石缝中冒出来,根虬暴露在外,盘旋着、扭曲着。 踏着古镇街道中央的青石板路,在狭窄的街上行走,脚下发出清晰的脚步声,使人不得不放慢放轻脚步,深怕破坏了古镇的宁静安详,也使我们能够静下心来,慢慢地欣赏古镇的一砖一瓦。有哪里的古民居会比这里的更舒展于山形地势,更得意于御风亲水?还有哪里的老房子能比这里的见证过更多沧海桑田,而后又将桑田沧海? 古镇建在大宁河畔,占地约10公顷,现名为“解放街”的街道呈“T”字形,串通东、西、南3座城门,东西街长350米,南北街长200米。人们形容古城四面可通话,一灯照全城的袖珍古城。镇内建筑属砖木结构,大多为四合井院,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翘角飞檐、古朴幽雅,具有浓郁的江浙风格。 与1700多年的每一天一样,村民平静地在古镇生活,坐在门前干着手头的活计,打理着自家的营生。三峡工程蓄水已经改变了一切,还有7个月,大昌古城将被全部淹没,上方水深将达近30米,这里将变成一片汪洋。但这里没有给人丝毫异样的感觉,只有古城南门上那个若大的“拆”字提醒着人们,这里不久就会消失,2004年初古镇将全部拆除和部分复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将度过千年古镇的最后一个夏天。 到大昌古城,温家大院是一定要去的。这座始建于清朝初年的建筑是古镇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温家第十代孙温光林和大院的女主人付少香热情地向我们介绍着,温家大院是他们曾经当过清朝巡抚的祖先修建的。它坐西向东,占地32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为穿斗式结构,大院由门厅、正厅、后厅三部分组成,均以椽木作为房梁屋顶,共有12柱37架梁。窗棂镂木雕花,工艺考究。雕花窗户像巨大的双喜字,刻有仙桃、蝙蝠、菊花、牡丹等祥瑞之物。天井里的水漏是排污水和雨水的地方,天井四周围合的房屋形成了走廊。正厅是家族长老会客的地方,摆放着两把椅子,上方“祖遗厚德世代昌隆”字迹刚劲、寓意颇丰。老人的大儿子已经移民外迁,回到了他的祖先曾经生活的地方——广东,400多年的风风雨雨,大昌的居民大多是湖广填四川时的移民后裔,沧海桑田,他们又沿着先民的路线返回祖籍故乡。 据了解,由于三峡水库蓄水,大昌镇肩负着二、三期水位搬迁移民重任,目前大昌镇离135水位只有十余米距离,大昌镇共需要搬迁移民1.5万人,2001年开始大规模的移民,首批5000多名移民迁往安徽、广东,目前共外迁1.2万人。三峡工程完工后,美丽的大昌古镇和四周万亩良田将沉入湖底,古城内现有保存较好的、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城门和三峡最大的古建筑群,国家文物部门计划将大昌古城原样整体搬将随镇政府一起迁至6公里外的新镇区。 登船离开,顺着船尾一条白色的波浪望去,古老的大昌镇已渐渐远去,逐渐消失在视线中……

温家大院

温家大院,坐落在离巫山县城约30公里的大昌古镇。是一座江浙风格的清初建筑,占地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坐西朝东,是一个封闭式的不规则的双重四合院(平面呈纵向不平等的长方形);一重四合院有门厅、天井、左右厢房及正厅;二重四合院有天井、左右厢房及后堂。“门厅为木结构的重檐硬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3柱11架梁,面滋长3间11.8米,进深3间6.92米,通高6米。正厅为木结构单檐硬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4柱13架梁,面阔3间12.6米,进深2间8.4米,通高6.73米。后厅为木结构单檐硬山式屋顶,穿逗式梁架,5柱13架梁,面阔3间12.8米,进深4间8.4米,通高6.96米。各檐、厅有漏木雕花窗。山墙用梯级式,高出屋面,顶端用砖作简单线条,呈人字形,并施以小青瓦,瓦脊饰以泥塑茑萝或几何线条”。温家大院为巫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head_picture
早晨:自理 午餐:龙庄酒楼 晚餐:三个幺餐馆
  • 鸿都大酒店

第05天 出发地: 巫山

小小三峡

巫山小小三峡是大宁河小三峡姊妹峡,因比大宁河小三峡更小,故名"小小三峡"。马渡河是大宁河的一条支流,它由三撑峡、秦王峡、长滩峡三段峡谷组成,全长20公里,这里奇峰多姿、山水相映、风光旖旎、水流平缓、清澈见底,两岸悬崖对峙,壁立万仞,河道狭窄,天开一线,幽、秀、翠、美、怪、奇集于其中,像一处玲珑奇巧的峡谷盆景,有着挡不住的诱惑。而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集休闲旅游、体育锻炼为一体的有惊无险,安全开心、乐趣悠悠的回归大自然的自我参与式水上漂流。它是小三峡风景区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朵绚丽的奇葩。 马渡河小小三峡是一处集旅游、探险、体育锻炼 为一体的探险漂流,是全国的最佳漂流区。当你乘 坐无船工操纵的橡皮艇,穿上背心式救生衣,挥动三 尺银浆,把握航向、顺流而下,可尽情领略水花飞溅、 有惊无险的漂流。 马渡河发源于巫山县当阳乡五墩子,这里山高林密,与神秘的原始森林神龙架相邻,林间有奇特的连理枝,俗名夫妻树。江水自东北方向流往东南方 向,最后在滴翠峡登天峰之处注入大宁河。据说马渡河得名因明崇帧十三年秋,农民起义 军领袖张献忠捣毁了明军据点土地岭后,分兵三路 从此渡河,连夜攻下大昌县城,于是人们便叫它"马 渡河"。另一说法是,这里古无渡船,以马代船渡人,故名。《巫山地名录》记载:"明洪武,进取明升,骑马两路,由此而渡,遂名。"
head_picture

重庆神女溪

神女溪是青石镇与飞凤峰之间的一条小溪,溪长15公里,由于水面湍急、溪浅道窄,其中有10公里为人迹罕至的原始山谷。二期蓄水已使水位上涨、水面趋于平稳;三期蓄水后,游客可到溪内峡谷纵深处探密,优美的风景与原生态居民“惊现”在游客面前,昔日只有少数摄影家知道的奇峰丽景,将成为三峡游的新亮点。神女溪离“巫山十二峰”神女峰最近,登过神女峰,转身即进神女溪。神女溪的山水景观令人称绝。翠屏、飞凤、起云、上升、净坛五峰,棋布溪水两岸。神女溪中游,内侧南岸是上升峰,西北是起云峰。峰峦叠翠,云遮雾绕,“江流曲似九回肠”。多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乃峡中之奇峡,景中之绝景。慕名神游长江三峡者,倘若不进神女溪,则永留遗憾。平湖回流,流水变平,水位抬高,神女溪下游约九?公里景区,巧夺小三峡之奇秀,更加大三峡之雄险,虽为巫山之山,却似桂林漓江之水——静绝,清绝,绿绝!自七女潭沿溪而进,满眼皆绿。峰回溪转,隐天藏日。阔不过丈,窄不盈尺。游览其间,惬意舒心。几年前又发现 “巫山云”和“伟人峰”两处人文景观。举目遥望上升峰东南侧刀劈斧削般的万丈摩天绝壁,“巫山云”三个大字清晰可辨,这“墨宝”并非人为,而是饱经风雨的青灰色崖壁上显现的褐黄。更为绝妙的是,不仅从左向右看是“巫山云”,摇头晃脑从右往左念亦为“巫山云”。怎讲?逆读时“巫”字越看越像繁写之“云”(雲),“云”则成了草书之“巫”。神女溪深处净坛峰景区的“伟人峰”,伟人“毛泽东”凝目北望几十里外高峡平湖、无恙神女,与宜昌三斗坪的“毛公山”遥相呼应。神女溪极富开发价值。多年来,净坛电站有限公司按“库区蓄水前以电站为主、蓄水后以开发服务旅游为主”的运作思路,打造“悬崖栈道观赏峭壁画廊、林荫登高俯瞰净坛全景、河岸漫步浏览净坛群峰、岩逢幽谷进出探奇觅胜、急流放艇迂回通大江”等游览线,已初具雏形,游人渐多。神女溪,堪称巫山第一溪。
head_picture
早晨:自理 午餐:味道三江面 晚餐:乡村土菜馆
  • 鸿都大酒店

第06天 出发地: 巫山

大宁河古栈道遗迹

大宁河古栈道遗迹在龙门峡西岸崖壁之上,距河面约15米处,依次排列着无数匀整、方正的石孔,此即大宁河古栈道遗迹。栈道石孔多呈四方形,孔径20厘米见方,孔深30厘米左右,孔距130—200厘米。上下孔眼交错成倒“品”字,上排两孔插木桩,铺木板,下孔插木柱斜撑木板,构成三角形支撑架,从而修筑成供人畜行走的“栈道”。 宁河栈道总长约400多千米,其长度超过著名的剑阁栈道,为我国古栈道遗迹中所少有。
head_picture

香炉滩

香炉滩是巫峡中最凶恶的一道急流险滩,船到此,必须拉纤才能上滩,天长日久,在岸边岩石就留下了这样深深的纤痕。 巫峡中最凶恶的一道急流险滩。
head_picture

船棺

船棺在滴翠峡西岸一块高约200米的偏岩斜台上,搁放着一只黑色“木船”,此即“船棺”。船棺周围的自然环境十分神奇,令人不得不赞叹造化之妙。船棺左10米处,有一束从绝壁缝中铺撒开去的黑褐色古藤,很像一张扬向天空的渔网;再往左50余米,有一块5米多高的钟乳石,酷似一位披蓑戴笠的老翁,正弯腰撒网,而老人手中,恰有一条树根延伸下河,好比渔网绳。因为此处既有“渔船”,又有“渔网”、“渔翁”,故当地人称之为“打鱼村”。
head_picture
早晨:自理 午餐:打渔人家鲜鱼馆(净坛二路店) 晚餐:回头鱼庄
  • 鸿都大酒店

第07天 出发地: 巫山

三台八景

三台八景是指巫山三台:楚阳台(即古阳台) 在巫山城北约二里的高邱山(一名高都山)上,台高一百丈,面对浩浩长江;授书台位于巫山十二峰的飞凤山麓,在青石的西面,与神女峰隔江相对。斩龙台位于巫山县西部长江南岸的错开峡,距县城八十里,离黛溪镇约十里。巫山八景指一是宁河晚渡距城东约一里的象鼻山下,碧绿清澈的大宁河水,缓缓流入长江。二是青溪渔钓青溪在巫山城南下游十华里处,一山涧小溪流入长江,溪边绿竹夹洞,半露桥石,流水声声,环境特别幽静,是钓鱼的佳境。三是阳台暮雨位于城西约二里的高都山上,原是楚阳台古址。四是南陵春晓 南陵山在巫山城对岸。山势巍峨,卉木丛生,山顶有古南陵观。 五是夕霞晚照城隔岸东南,夕阳落时,霞光分外逗人喜爱。 六是澄潭秋月 箜篌沱上饿巫溪(大宁河)东岸,有潭阔数丈,深千尺,清澄见底。七是秀峰禅刹秀峰寺在城东北五里的五凤山上。八是女观贞石在城北四里的女观山上,有一石矗立,如人形,相传昔有女人,其夫宦蜀,登山望夫,因化为石,故名望夫石。
head_picture

龙骨坡古猿人遗址

龙骨坡古猿人遗址,位于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龙骨坡,占地约700平方米。在这发现了古人类门齿和带犬齿的颌骨化石,以及数十件与人类化石同一层次的巨猴、剑齿虎、双角犀等化石。经考证,这些化石属早更新世,距今204万年。该遗址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骨坡是三河谷古人类遗址,对于人类起源和三河谷发育史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有着距今204万年的化石。
head_picture

孔明碑

在集仙峰下临江的绝壁上,有一块平整光滑的白色凹形石壁,像一块巨大的石碑,传说上面曾有诸葛亮的题刻,所以叫孔明碑。其实孔明碑并非诸葛亮所题。碑上历代题刻由于日久天长,岩石风化,字迹清晰可辨的已为数不多,现只能看到“重岩叠嶂巫峡,名峰耸秀,巫山十二峰”十五个字,其中以“重岩叠嶂巫峡”六个大字最为醒目。从旁边尚可辨认的“嘉靖...年”几个小字看来,碑文多系明代所刻。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处在淹没线下的孔明碑将移居他乡。
head_picture
早晨:自理 午餐:千年厨房 晚餐:363铁板烧
  • 鸿都大酒店

第08天 出发地: 巫山 - 重庆 - 成都

巫山 - 重庆

重庆 - 成都

早晨:自理 午餐:自理 晚餐: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