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_picture
昌平被誉为共和国首都的后花园,来到昌平,可以去中国最大的射击场--中国北方国际射击场玩射击、去参观拥有“亚洲之最”称誉的中国航空博物馆和驰名中外的明十三陵,还有各式各样的自然景观值得去探索。

第01天 出发地: 济南 - 北京

济南 - 北京

中国北方国际射击场

   中国北方国际射击场 位于北京昌平县南口镇马坊村1号,距北京城区40公里。引进了以娱乐为目的的彩弹枪,可使游客在对抗性游戏中感受到真正枪技战的刺激。为了便于射手了解射击成绩,配有8倍、40倍望远镜及工业电视、电子报靶器。射击场内还设有民用枪支陈列室,展出中外各种轻武器150余种。      这是我国第一家为中外游客提供各种民用枪支,进行娱乐性射击的大型活动场所。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北京南口羊嘟嘟刷肉馆 晚餐:中俊老边饺子馆(回龙观店)
  • 北京龙悦国际商务酒店

第02天 出发地: 昌平

长陵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第一进院落,前设陵门一座。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三个红券门。陵门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已拆除并封塞)。院内,明朝时建有神厨(居左)、神库(居右)各五间,神厨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厨、神库均毁于清代中期,碑亭则保存至今。第二进院落,前面设殿门一座,名为祾恩门。据《太常续考》等文献记载,天寿山诸陵陵殿名为“祾恩殿”,殿门名之为“祾恩门”,始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是世宗朱厚熜亲易佳名。其中,“棱”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极之恩“意,长陵棱恩门,为单檐歇山顶形制,面阔五间(通阔31.44米),进深二间(通深14.37米),正脊顶部距地面高14.57米。檐下斗拱为单翘重昂七踩式, 其平身科斗拱耍头的后尾作斜起的杆状,与宋清做法俱不相同。室内明间、次间各设板门一道,稍间封以墙体。其中明间板门之上安有华带式榜额,书“祾恩门”三金字。“稜”字系后世修葺时误写。门下承以旱白玉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其栏杆形制,为龙凤雕饰的望柱,和宝瓶、三幅云式的栏板。台基四角及各栏杆望柱之下,各设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龙头)。台基前后则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其中路台阶间的御路石上雕刻的浅浮雕图案十分精美:下面是海水江牙云腾浪涌,海水中宝山矗立,两匹海马跃出水面凌波奔驰;上面是两条矫健的巨龙在云海中升降飞腾,追逐火珠,呈现出一派波澜壮阔的雄伟景象。这些精美的石雕究竟出自何人之手,现在已无法查考。但北京市大兴县老君堂东曾出土明朝一位工部营缮所所副父亲的墓志。墓志中记载,墓主毛贵二有三个儿子。其第二子名叫毛荣,继承父业,擅长石雕技艺,在兄弟三人中他“尤有能名”,而且其技艺精湛,“超其朋俦”。永乐十一年随驾来北京,咸推其琢造精坚,俾之把总众役。十九年擢为工部营缮所丞。洪熙元年承命从事长陵,进授所副”。据墓志文可看出,毛荣不仅是个技艺超群的石雕艺人,而且因从事长陵营建有功而进授为工部营缮所所副。长陵精美的石雕刻或许与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祾恩门两侧还各有掖门一座,均作随墙式琉璃花门,门上的斗拱、额枋,门顶的瓦饰、椽飞均为黄绿琉璃件组装,在红墙的映衬下格外分明。院内,北面正中位置建有高大巍峨的祾恩殿。这座大殿在明清两代,是用于供奉帝后神牌(牌位)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地方。明朝从孝陵以后,陵寝祭殿有享殿、陵殿、献殿、寝殿、香殿等不同称呼。殿内日常陈设有神榻(灵座、龛帐)、帝后神牌、册宝、衣冠、御座、香案,以及各种乐器。朝廷遣官致祭时,殿内再增置陈设祭品用的正案、从案、三牲案匣等。这些陈设说明,明朝陵殿具有供上陵朝拜举行大规模祭献活动,和平时司香火、四时供献、朔望朝陵等日常祭祀的双重功能。它兼有西汉陵寝寝殿、便殿或唐宋陵寝上下二宫祭祀用殿的功用长陵的这座祾恩殿,是明代帝陵中唯一保存至今的陵殿,堪称是我国古代木构建筑中的珍贵遗物,其珍贵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一是规模大,等级高。此殿制仿明代皇宫金銮殿(明代又称奉天殿、皇极殿)修建,面阔9间 (66.56米),进深5间(29.12米),柱网总面积达1938平方米,是国内罕见的大型殿宇之一。殿顶为古建中等级最高的重檐庑殿式,覆以黄色琉璃瓦饰。正脊至台基地面高25.1米。上檐饰重翘重昂九踩斗拱,下檐饰单翘重昂七踩鎏金斗拱。六排柱前后廊式的柱网排列方式规整大方。殿内“金砖”铺地,殿下有3层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和一层小台基,总高3.215米。台基前出三层月台。每层月台前各设三出踏跺,古称“三出陛”。其中,中间一出踏跺的御路石雕由上、中、下三块组成:最下面的一块与祾恩门图案相同,上面的两块分别雕刻二龙戏珠图案。台基上三层汉白玉石栏杆形制也与祾恩门相同。此外, 月台两侧还设有祭陵时供执事人员上下的旁出踏跺。台基之后也设有三出踏跺,其形制同月台前踏跺。二是用材考究,此殿梁、柱、枋、檩、鎏金斗拱等大小木构件,均为名贵的优质楠木加工而成。各构件在殿内部分(除天花外)无油漆彩画,显得质朴无华。支撑殿宇的60根楠木大柱,用材粗壮,是世上不可多得的奇材佳木。特别是林立殿内的32根重檐金柱, 高12.58米,底径均在一米上下。其中,明间中间的4根金柱最为粗壮。左一缝前金柱底径达1.124米,两人合抱,不能交手。文献记载,天寿山各陵及北京宫殿所用楠木,采自四川、湖广一带的深山密林之中。那里人迹不到,“毒蛇鸷兽出人山中,蜘蛛大如车轮,垂丝如幻絙,罥虎豹食之。采者以天子之命,谕祭山神,纵火焚林,然后敢入”。伐倒的楠木,也往往是“一木初卧,千夫难移”,明万历年间,四川一带有“入山一千(人),出山五百(人)”的谚语。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四十六记明代运图,自蜀运木有“山川险恶”、“跋踄艰危”、“蛇虎纵横”、“采运困顿”、“飞桥度险”、“悬木吊崖”、“天车越涧”、“ 巨浸飘流”等险恶经历。而结筏水运时,每筏运木604根要用竹4405根,此外,还配有运夫四十人,自蜀至京,不下万里,其运送周期通常都在三年左右。由此可知,明朝时采伐楠木确实十分艰难。而一木至京,费银竟达万两。三是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我国的古建技术,宋代有《营造法式》,清代有《工部工程做法则例》,都是官修的建筑工程用书。但处于宋、清两代之间的元、明两代却都没有官修建筑用读书。因此,元明二代遗留下来的古建,就成为建筑史学界研究元明两代建筑法式、特点的基本素材。特别是像长陵祾恩殿这样的高等级的明代官式建筑,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这座大殿从结构上看,属叠梁式构架体系,不推山。宋元时期的叉手、托脚等构件已不采用,宋元时期的襻间斗拱也按照“檩、垫、彷”的组合方式由垫板代替。整体结构更趋简化,节点更趋牢固。由于梁的外端做成巨大的耍头伸出斗失之外,柱头科斗拱的机能发生了变化。但如果挑檐檩因受力向下弯曲,平身科斗拱仍能起到悬挑的作用。平身科斗拱的形制采用了宋元两代都没有的落金式鎏金斗拱。斗拱后尾部分均呈30°角斜向上伸,真假昂并用.祾恩殿的左右两翼,明朝时曾建有左右配殿(又作“廊庑”)各十五间,清代中叶毁坏并拆除。配殿之前各建有神帛炉一座,至今保存完好。其制均由黄、绿琉璃件组装而成,小巧玲珑。炉顶为单檐歇山式,炉身正面为四扇假棱花槅扇,正中辟券门,门内为小室, 用于焚烧祭祀所用的神吊和祝版。第三进院落,前设红券门制如陵门,为陵寝第三重门。院内沿中轴线方向建有两柱牌楼门和石几筵。
head_picture

长陵搏物馆

长陵搏物馆 长陵搏物馆位于昌平区。坐落在三层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上,面阔九间(通阔 66.56 米),进深五间(通深 29.12 米),象征着皇帝的“九五”之位。支撑殿顶的 60 根楠木大柱十分粗壮,最粗的一根重檐金柱,高 12.58 米,底径达到 1.124 米,为世间罕见佳木。  是建筑最早、面积最大、规模最宏伟、工艺最考究、原建筑保护最完整的一处墓园。
head_picture

碓臼峪

碓臼峪 十三陵碓臼峪自然风景区位于昌平区长陵镇境内。在举世闻名的十三陵游览区西北4公里处。为1亿3千万年前北京地区发生的那次强烈地壳变动--燕山运动所形成的花岗岩体,经过1亿多年的风化侵蚀,遍布奇花、异草、峻峰、怪石,有着浓郁的“野趣”,保持着众多的自然景观,很少有人工开凿的痕迹。且两侧山石壁立,一水中流,故有京北“小三峡”之称。  有长江三峡之峻拔,桂林山水之秀丽,又有匡庐之瀑,黄山之迭叠泉,它以其小巧玲珑之姿,堪称“奇异的画廓”,大自然中的山水盆景。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民子家常菜馆 晚餐:金手勺(东北菜馆)
  • 北京龙悦国际商务酒店

第03天 出发地: 昌平

大洋山风景区

   位于京郊昌平区东北部兴寿镇境内,总面积8千亩,海拔高度861米,山腰有一块以万人楼之称二百多米长的巨石,就象仰首挺立的巨龙。景区森林覆盖率90% 以上,三季有花,四季长青,有上百种古树名木,如白皮松、油松、古柏、龙须柳等。最令人往的是海参拔861米山顶上的蕨菜,还有随手可摘的山核桃和野生弥猴桃,虎杖等上百种中草药材更是少见.  以巨型花岗石为主体结构。
head_picture

延寿寺风景区

延寿寺风景区 位于昌平区长陵镇黑山寨村北2公里处,距北京市区约50公里。景区途经中外驰名的明十三陵,处于通往慕田峪长城、银山塔林的必经之路。延寿寺始建于元末明初,先于十三陵。寺内供奉汉白玉释选牟尼和碧玉观音,由加拿大居士罗道安先生礼送。碧玉观音高1.2米,非常稀有,价值连城。  以奇松、清泉、古刹、古塔、山岳一林木等人文、自然而驰名,是一处人间难觅的世外桃园。
head_picture

保利垄上温泉会所

酒店地处北六环小汤山北苑六环,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地址:小汤山镇(北六环61出口西北侧)立汤路9号 电话:(010)61782266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自理 晚餐:黑六福食府
  • 北京龙悦国际商务酒店

第04天 出发地: 昌平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该陵园建于1409~1645年,距今已有300~6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代时,于途中的沙河镇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桥"。在镇东,则筑有壮丽的"巩华城"。该城原为嘉靖皇帝祭陵时中途休息的行宫,现仅存遗址。十三陵是一个天然具有规格的山区,其山属太行余脉,西通居庸,北通黄花镇,南向昌平州,不仅是陵寝之屏障,实乃京师之北屏。太行山起泽州,蜿蜒绵亘北走千百里山脉不断,至居庸关,万峰矗立回翔盘曲而东,拔地而起为天寿山(原名黄土山)。山崇高正大,雄伟宽弘,主势强力。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曾写诗描述这里的优胜形势:“群山自南来,势若蛟龙翔;东趾踞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指黄花镇),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这一优美的自然景观被封建统治者视为风水宝地。
head_picture

北京神路公园

神路公园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 ,它总长7公里,其他各陵神道均从此道分出,故有“总神道”之说。总神道上设置的石牌坊、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龙凤门等墓仪设施,造型生动,雕功精细,历史悠久,具有极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  内有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座石制牌坊  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象生--龙凤门
head_picture

十三陵水库

十三陵水库在昌平县十三陵盆地东南,坐落于神道东侧的东山出口处。大坝外侧镶嵌“十三陵水库”五个大字,为毛泽东所书。一汪碧水,波光粼粼,为陵区大增美景。    十三陵水库于1958年6月30日建成,因当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代革命家和北京市数百万各界群众都曾参加修建工作而闻名国内外。大坝总长627米、高29米,大坝顶端有富于民族特色的游廊,显得格外雄伟壮丽。纪念碑坐落在大坝东端,碑身用大理石镶砌而成,碑顶有一组人物塑像,碑柱上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的题词。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富海农庄 晚餐:夏娃小馆
  • 北京龙悦国际商务酒店

第05天 出发地: 昌平

中国航空博物馆

   中国航空博物馆坐落在北京昌平大汤山脚下,是亚洲规模最大的航空博物馆,于1989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走进航空博物馆,那高达十余米的馆标就让你为之一振:乳白色的支柱斜托着一架通体洁白、正在紧急上升的单座轻型歼击机,基座的正面刻着杨尚昆同志题写的四个大字-志在蓝天。博物馆广场中央,有一座“天魂”碑,它是用从泰山采集的一块完整的黑色花岗岩制成,碑文为:纪念为中华民族航空航天事业献身的先人、同仁和朋友。    中国航空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对外开放的大型航空博物馆、亚洲最大的航空珍品荟萃地。座落在北京昌平大汤山脚下。筹建工作始于1986年10月,经过三年时间的采集装修,于1989年11月11日正式向社会开放。目前,共收藏飞机91种163架,导弹、雷达、高炮等武器装备600余种。    该馆的宗旨是建立航空实物档案,弘扬中华文化,普及航空知识,振奋民族精神,加强内外交流,促进科技发展。    该馆一期工程占地约20万平方米,由山洞大展厅、珍宝馆展厅和露天展区组成。山洞展厅面积为20000平方米,拱型顶上镶嵌265盏圆灯,构成繁星点点的景观。两侧两条光带,把展厅装点得更加宽敞明亮。珍宝馆展区面积为600平方米,露天展区面积为40000平方米,此外,还有9000平方米的地面防空武器装备存放场。待二期工程建成后,其整体面积将达到53万平方米。山洞展厅的展品从中国古代的航空发明与发现到当代使用的高空高速歼击机,从近代引进国外的航空器到国产的各种类型飞机,依照历史的时序陈列于大型展厅两侧,构成了航空历史长河的壮丽景观。现任空军司令员王海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所驾战鹰──米格-15比斯,就停放在这里。展厅右侧还展出自己复制的中国航空史上著名的飞机──冯如二号、乐士文一号和列宁号。另有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捷克等国制造的多种型号飞机。其中,日本制造的99式高级教练机,苏联制造的波-2、拉-9、拉-11、图-2、雅克-12,美国制造的P-51、L-5等飞机均为世界航空珍品,具有极高的文物收藏和观赏价值。展厅左侧是新中国生产的飞机系列,从自行制造的第一架初教机、第一架歼击机到具有独特设计格局的轻型歼击机歼-12,完整地记载着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发展和人民空军的发展历史。展厅的后部还展出雷达、导弹、高炮等其他武器装备。    珍宝馆里分三个展室。第一展室展出了航空博物馆自己制作的各型遥控飞机模型和象真飞机模型;第二展室展出的是外国政府首脑赠送给中国党和政府领导人的珍贵礼物;第三展室展出的是外国军事代表团、航空界朋友以及其他友好人士赠送给人民空军的精美军徽、部队徽等礼品。    露天展区收藏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在50、60年代乘坐过的飞机,斯大林送给毛泽东的生日礼物──图-4重型轰炸机,在“驼峰空运”、建设西藏、边界反击战中屡建战功的C-46大型运输机,参加“两航”起义的康维尔-240、C-47以及英国的子爵式、图-124、三叉戟等大型客机。    该馆还设有航空汽炮打靶、登机游览、模拟飞行等航体游艺活动。    航空博物馆占地50余公顷,有两座规模宏伟的展厅-洞库展厅和露天停机坪展厅举办“洞内、露天航空装备展”。洞库展厅是利用七十年代开凿的储机库改造的,宏伟开阔,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主要陈列着我国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珍贵飞机:初教-5,结束了中国不能造飞机的历史:歼-12,是我国完全自行设计的新式歼击机;运-5,曾将总理的骨灰撒向祖国大地。    露天展厅主要陈列着世界各国制造的各种飞机,如世界上第一种使用涡轮螺旋桨动力装置的英制“子爵”号运输机,还有其它各类飞机精品。除此之外馆内还设有“发动机系列展”、“珍品展”、“航空照相设备展”、“救生防护装备展”、“毛主席座机展”等陈列。馆内共有100多种型号的200多架飞机,还有地对空、雷达等航空展品共600余件,其中不乏精品。规模如此之大的航空专题博物馆,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中国航空博物馆,是中国航空史的缩影,也是飞行器的博览会。
head_picture

温都水城滑雪场

2010年底,一座集滑雪、购物、休闲于一身的国际化主题广场将屹立京北旅游胜地温都水城,它将成为继鸟巢、水立方、盘古大观之后,北京又一标志性建筑。它完全采用现代建筑方式。这个大型主题娱乐休闲广场秉承“休闲”宗旨,与水城旅游主题相扣。  温都水城滑雪场是北京第一个大型屋顶滑雪场。巨大的屋顶滑雪场总建筑面积116670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5层,高度为29.5米,局部13层,高度为63.80米。  工程屋面呈波浪状,北高南低,设有三条滑道,其中初级滑道高度为10.5米,滑道长度大于50米,中级滑道高度为25.2米,滑道长度大于85米,高级滑道高度为37.8米,长度大于140米。水城国际文化广场滑雪场是六环以内唯一的露天滑雪场,与温都水城内的水空间(大型水上娱乐)、养生会馆(皇家养生温泉)等湿区项目相互补充,配套完善。该大型滑雪场,冬季滑雪,夏季滑草,夏季又是一个人工滑草场,完全体现了新奇、动感、欢乐与刺激,春夏秋冬,步移景换。这里还可举办大型活动和集会,无论是空中全景餐厅或是顶层观光层,都可将整个温都水城的美景尽收眼底。乘坐快速公交3线便可直达,这里拥有无与伦比的交通优势以及全面的配套设施,其所处的水城国际文化广场还以满足购物、休闲、娱乐等多重需求。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黑六福餐厅 晚餐:王婆大虾(回龙观店)
  • 北京龙悦国际商务酒店

第06天 出发地: 昌平

居庸关

居庸关是万里长城的重要关口,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距北京约50公里,为保卫京师的屏障。与嘉峪关、山海关齐名,但因其地势险要,位列三关之首,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以险著称,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春秋战国时代,燕国扼制此口,时称“居庸塞”。汉朝时,居庸关城已初具规模。南北朝时,关城与长城相连,此后唐、辽、金、元数朝,居庸都有关城之设。现存的居庸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朱元璋惧怕元顺帝卷土重来,拨巨款修筑,增强军事防御功能,为居庸关建起水陆两道关门,南北关门之处都有瓮城。关城外南北山险要之处,还筑有护城墩6座、烽燧18座等防御体系。清末以后逐渐荒废;1992年昌平县对关城建筑进行了全面修复,再现了昔日的雄姿。居庸关还以景色秀丽著名,早在八百年前,“叠翠居庸抱云台”就被金代皇帝钦定为“燕京八景”之一。始建于1342年的“云台”,雕工艺术精湛流畅,造型别致,图案精美,是元代石雕艺术的珍品,也是元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如今,掩映在杨柳红枫间的居庸新关,更有“花木长城”的美誉。居庸关附近,还有“仙枕石”、“五郎庙”、“六郎寨”、“弹琴峡”、“望京石”、“天险”、“穆桂英点将台”、“詹天佑铜像”等景点,增添了这座雄关的风采。四月去居庸关踏青,满山山桃花盛开;夏季去居庸关长城,伏果、歪瓜裂枣生津解渴;秋季登居庸关,枫叶红似焰火,柿子山杏满筐装。去居庸关不可不看云台(建于元朝,全由白色大理石建成),是居庸关中最具价值的文物。居庸关长城形式多样,堪称一奇。其中以“人”字形长城为最,既有用碎石、山石搭建的,也有城砖结构的女儿墙和垛口。云台券门和券洞里有用6种古文字--梵文、藏文、八思巴蒙文、维吾尔文、汉文、西夏文刻在一处的浮雕,这在我国还是首次发现。
head_picture

居庸关城隍庙

居庸关都城隍庙是在中国城隍庙中地位较高的城隍庙,建于公元1368至1398年(明洪武年间),1997年重新修缮完成,是目前居庸关长城内规模最大的一座庙宇,也是唯一开放的道教活动场所。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朝拜者、还愿信众甚多。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会虔诚拜神,以求城隍保佑。这种习俗延续至今。几百年来未曾中断过。居庸关都城隍庙处“天下第一雄关”之上,“居庸叠翠”之间。在山峦重叠,溪水长流,植被繁茂,景色怡人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中体现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道教理念。在中国,我们能够看到许许多多的城隍庙,里面供奉着城隍老爷和他的属下们。每年,人们都会在春、秋、冬三个特定的时间浓重祭拜他,城隍老爷究竟是位什么神呢?它是怎样逐渐发展而来的呢?古时候,有水的城池被称为城,无水的城市被称为隍,后来二者合二为一,就有了城隍。接着守护城池的神被称为城隍。城隍有消灾解厄,定国安邦的才能,他还是守护一方城池的神仙,同时他也是掌管阴阳两界的判官,职权范围相当于人世间的地方官。道教认为城隍具有“惩恶扬善、保卫一方疆土”的功能,说他能久旱时降雨,逢涝时放晴。居庸关都城隍庙中供奉的城隍是明代开国元勋徐达大将军。徐达是安徽凤阳人。作为一名杰出的将领,徐达不仅具有优异的军事才能,而且具有许多优秀的品德。他严于律己,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徐达不贪女色,不图货利,攻占平江及大都之后,封姑苏府库,置胡宫美人财货不取。徐达平时在南京家住一所低湿狭小的房子,朱元璋几次想给他换一所较好的房子,他都推辞了。出征时,遇到军粮不足,士卒吃不饱饭,他不饮不食,不进营帐休息。徐达为明王朝的开创立下了盖世之功。明朝建立后,被朱元璋授为太傅、中书右丞相,后封魏国公,并以其长女为燕王妃,次女为代王妃,三女为安王妃。尽管劳苦功高、地位显赫,但徐达依然谦虚处世,从不居功自傲。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徐达能摆脱乡土观念的羁绊,不和同乡拉帮结派,没有卷进胡惟庸淮西集团的是非之争,令朱元璋十分倚重。洪武十八年二月,徐达仙逝。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赐谥“武宁”,命供太庙,位为第一。后来朱元璋又封徐达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在徐达曾经修建并驻守的居庸关长城修建城隍庙,祀奉徐达。从此,徐达贵为城隍神,受到了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顶礼膜拜。风景名胜:一、山门 进居庸关都城隍庙,庙前设有戏台一座,为年节祭祀时演出社戏、取悦城隍爷的地方,所以坐南向北,前台正对庙门内。庙门为三间,外有石狮守门,内设城隍爷所乘用的白马和软轿。其间壁画描绘了“城隍”巡视出行的场景。二、土地庙,山神庙 走过山门庙内,先为左小殿供本方土地爷、土地奶奶,并绘有二十四孝图壁画;右小殿供奉本地山神爷和山神奶奶,绘有忠、孝、廉、节、礼、义、仁、爱八德壁画。三、十殿阎王 再往前参观,为什么城隍庙内还供奉阎王呢?是因为城隍管领亡魂诸事,所以城隍就成了阎王的总管了。城隍庙一年有三次大的活动,就是城隍出巡,山门里绘画便是,第一次出巡是在春季的“清明节”,名叫“收鬼”;第二次是在秋季的七月十五“中元节”,名叫“访鬼”;第三次是在冬季的十月初一“民岁腊”,名叫“放鬼”。这三个时候百姓都要城隍庙中为祖先做超度道场,祈求祖先安灵,子孙幸福。阎王殿里还绘有“ 龙图” 和“十八层地狱图”壁画,壁画主要是反映因果报应:人活着时在阳间所做的各种善事和恶事,死时到阴曹地府所受的各种待遇。十殿阎王为地狱之神,在中国被百姓奉为掌管生死大权之神。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个鬼就是城隍爷派去的,举头三尺有神灵,我们做的任何事城隍爷这都有记录。四、城隍殿 城隍殿内正中供奉的城隍爷便是明代开国大将徐达,后面是他与夫人的寝殿。中国人崇尚积德行善,逢年过节祭祀祖先,尽人子之道,祭拜城隍爷可以使逝去的先人早登仙班,脱离苦海,个人心想事成。城隍爷两边的黑白无常、牛头马面、生死判官、文武判官是他的助手。五、寝殿 因为这是一座皇家庙宇,采用以前衙门办公的格局 “前府后院” ,就是说,前面供城隍爷办公、后面是城隍爷休息的地方。
head_picture

雀儿涧

千年古刹雀儿涧位于虎峪自然风景区西部的雀儿涧沟内,百仙神洞西200米处。这里山峰秀丽,景色奇特。雀儿涧的景点有金丝泉、一线天、云雾树、白龙潭、云雾洞、千年古树、古庙遗址、道长的墓地,还有一个深不可测的山洞,有古碑为证,曾有人写下这样的诗句:“先饮金泉水,攀登一线天,看看云雾树,观赏白龙潭,到了雾云洞拜拜眼神仙,传说无底洞,无人敢探险,仙道悬棺存,历经数百年。” 进入景区的第一站是金丝泉。泉水清澈透明,凉爽甘甜,冬暖夏凉,金丝泉是远古和近代虎峪人民的生命泉。从金丝泉向前直行200米,是雀儿涧的山门。山门东西两侧悬崖峭壁,松柏丛生。再向前走50米,就到了一线天。这里山峰陡峭,直上直下,似一把天斧将山劈开。周围灌木丛生,森林茂密。 从此处向前直行200米,就到了景区的中心交会点,向右行是一线天顶峰和白龙潭。白龙潭与一线天依依相连,潭水清澈,两侧松柏遮天蔽日。从交会点向前直行50米,映入眼帘的是一株树型奇特,异常美丽的树,好象一片青云在崖边盘旋,这就是有名的云雾树。 从交会点向左行,走盘山小路,看到千年古树,也就到了雾云洞。洞外有千年古刹遗址、古碑等珍贵的历史见证,据碑文记载,始建于大明甲辰年六月吉日。据说眼光娘娘对视力较差者有很好的祝愿。 雀儿涧雾云洞有500年的历史记载,曾经有很多道家在此山中修炼,传说中有两位鲜为人知的仙人,一个叫张老道。还有一为叫郭老道,据说他修炼成仙,有日行千里,夜行万里的传说。他的尸骨至今还在山中埋藏,现有实物展示。这位仙人选择的墓葬之地非常有特点,每天日出时首先照到这个地方,无论下多大的雨,这里始终保持干燥,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 沿路再向右行100米,登临雾云洞顶峰,观看北京华北大平原。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关城永利农家院 晚餐:灰太狼烤羊
  • 北京龙悦国际商务酒店

第07天 出发地: 昌平

双龙山森林公园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长陵镇境内,在明十三陵游览区西北约8公里处的碓臼峪村西,距离北京城50公里,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植被覆盖率95%以上,景区全长5华里,森林繁茂,瓜果飘香,奇花异草,藤条盘树,百米荫棚峻峰、怪石,又有古城墙迹残存,有着浓郁的“野趣”,两侧山石壁立,一泉中流,故有京北小龙泉的称号,山清水秀,被誉为世外桃源和绿色果品采摘基地,在地球呼唤绿色,人类渴望森林,清新的空气和绿色环境的当今世界,双龙山森林公园成为人们旅游、观光、度假、感受自然的绝佳去处。 双龙山森林公园遍地是果,山谷中有红樱桃、黄白杏、牛心红李子、大盖柿、红山楂、大红果、酸梨、苹果、花椒等十余种果树1万株以上,年产各种干鲜果品20万斤以上;山坡上遍布木兰菜、黄花、石花、蕨菜等十几种可食野果;高山区还可采到黄芹、生地黄、远致、黄柏等十几种药材;更为珍贵是中华野生猕猴桃在这里生长旺盛,果实累累,在公园内抬手能摘山果,弯腰可拾山珍,遍山是果,任君享受采摘之乐。 欢迎各界朋友来此旅游观光、度假。地址:明十三陵西北4公里处(近碓臼峪自然风景区) 电话:(010)89722496
head_picture

菩萨鹿村

菩萨鹿村  座落于北京昌平区西南与门头沟交界处,该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考证,辽宋时期村所属半山腰建有菩萨院等珍贵文物,至今仍留有菩萨院被毁的痕迹,当地百姓还从施工中发现古代陶器及文物。  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
head_picture

桃峪口水库

桃峪口水库 位于昌平东部与顺义交界的上苑乡,距北京市区40公里。水库总面积105万平方米,养殖面积60万平方米。总库容1008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40平方公里。建有1座主坝,东、南、西3座副坝及溢洪道和输水管。主坝高21米,坝顶长 320米。有个体较大的鲫鱼、鲂鱼、翘嘴白等小型鱼,而且常有500克以上的鲤、草、鲢、鳙等大鱼吞钩。  去那里垂钓,不仅可以享受野钓的乐趣,还可与旅游休假结合起来。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自理 晚餐:芦苇荡(回龙观店)
  • 北京龙悦国际商务酒店

第08天 出发地: 昌平 - 济南

白虎涧

白虎涧自然风景区 总面积460万平方米,最高峰850米,景区山峰错落林立,山体绵延宏伟,有“神岭千峰”之称。风景区观石山、白虎山、青龙山、仰佛岭、玉佛顶等山峰形神兼备、情趣盎然;番天印、擎玉柱、天河飞瀑、卧虎石、盘龙石、望天吼、神象饮水、鲸鱼出海、悟空受戒、佛手擎天等象形石造型优美,意境深邃。玄冰洞、蝙蝠洞、仙游洞、白龙潭、黑龙潭、映日潭奇景难求。  为著名的“燕平八景”之一。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 灶台鱼飘香鱼 晚餐: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