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_picture
敦煌的美景超出我的想象,这里有神奇的雅丹地貌,还有广阔的沙漠景观,这不是假象,就是真实存在于敦煌的景色,犹如梦境一般美妙!

第01天 出发地: 张掖 - 敦煌市

张掖 - 敦煌市

沙漠森林公园

位于阳关遗址西10公里处,由葡萄长廊、葡萄观赏园、沙生植物园等组成。总面积16.65平方公里。是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南湖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70公里的南湖乡境内,东经94度06分-94度09分,北纬39度51分-39度55分之间,面积11.06平方公里。区内地势平坦,海拔1100-1297米,属暖温带干旱性气候,年平均温度9.3摄氏度,年均降水量36.8毫米,天然植被以超旱生灌木状植物为主。主要保护对象为鸟类及湿地生态系统。已知有兽类20种,鸟类76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黄羊及黑鹳、大天鹅、鸢、红隼等。该保护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边缘,有4处小水库,库容294万立方米,年径流量0.99亿立方米,灌溉1333公顷农田,养育着一片绿洲,也为候鸟栖息繁衍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环境。
早晨:自理 午餐:重庆小天鹅火锅食府 晚餐:名吃广场
  • 敦煌驼铃商务酒店

第02天 出发地: 敦煌市

敦煌石窟文物保护中心

是中国唯一的石窟类文物保护研究陈列机构。该中心陈列部设有录像演播厅和三个展区,敦煌石窟艺术的精华和发展历程的概况在此得以展现,为人们全面深入地了解敦煌石窟和敦煌佛教艺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湾腰墩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东经92度50分-93度30分,北纬40度-40度30分,面积333平方公里。区内地势低洼平坦,为大面积盐化沼泽、荒漠草原和天然胡杨、红柳林,海拔820-938米,属暖温带干旱气候。其主要保护对象荒漠有蹄类动物及其生态环境。区内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有胡杨、沙生柽柳、梭梭;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野骆驼、黄羊及天鹅、遗鸥、鸢等。湾腰墩水草茂盛,荒漠植被生态环境原始面貌保持完好,现有1000公顷胡杨林,6000公顷红柳林。区内有大小泉水10余处,是西部荒漠草原中野生动物生存的唯一水源地。
早晨:自理 午餐:莫高餐厅 晚餐:李老二羊肉粉汤
  • 敦煌驼铃商务酒店

第03天 出发地: 敦煌市

三危山

三危山为敦煌第一圣境,在地方志中被列为敦煌八景之首,曰:“危峰东屹”。三危山东西绵延数十里,主峰隔大泉河与鸣沙山相望,其“三峰耸立、如危欲堕,故云三危”。最早载有三危之名的当属《尚书》:“窜三苗于三危”,后在《史记》五帝篇中也有记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言于帝,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后经《左传》、《三海经》等注解,与传说中的西王母以及三青岛相纠葛赋予了一系列美丽的神话传说。三危山隔大泉河与莫高窟毗邻,莫高窟则因三危山之佛光而建,据莫高窟佛龛碑记:“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樽、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止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岩,造窟一龛”。由此可见,三危佛光是开凿莫高窟的动因,也可说三危山是莫高窟的摇篮,因此有“敦煌八景”之二“千佛灵岩”,这样,三危山与莫高窟就像情同手足的兄弟密不可分了。如果说莫高窟是一座佛教艺术宝窟,那么三危山就是一座佛教艺术名山了。在三危山山上山下,历代建造庙宇,香火兴盛。虽几经沧桑,几度兴衰,现保存的仍有王母宫(三危楼)、观音井、观音庙、老君堂、南天门等,观音井至今水甜情长,令人神往。三危山诸景观都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而且三危山与瑶池、西王母、三青鸟的传说,更使三危山如梦如幻,神奇诱人。为了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和市政府“再造敦煌”,把旅游业当作支柱产业来抓的号召,敦煌太阳旅游景点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巨款修复了三危山原有文物景点和露天大铜佛,建成了三危山旅游景区,正式对中外游客开放。敦煌是佛教艺术圣地,三危山是莫高窟的发祥地,为了纪念莫高窟建于公元366年,三危山大佛身高36.6米,此佛为全国第二高铜佛。这一大佛为三危圣境增添了新的光彩,为敦煌旅游增添了新的内容。
head_picture

大方盘城

又名河仓城,在敦煌市城西北约90公里的戈壁滩上。位于小方盘城(汉玉门关)北约10公里处, 因比小方盘城大,故名大方盘城。伦敦藏唐《敦煌录》有河仓城储军粮的记载,因此人们认为它就是河仓城。据考证,此城建于汉代,是一座储备粮秣的仓库,目前在甘肃仅发现此一处。城为夯土板筑,呈长方形,东西长132米, 南北宽17米,残垣最高处6.7米。城内筑南北方向土墙两堵,把整个城隔成了3部分。南、北残壁上留有小洞。 似为通风设备。每部分均开南门,外围东、西、北3 面加筑两道围墙,第一道围墙断壁尚存。大方盘城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早晨:自理 午餐:莫高餐厅 晚餐:街坊小厨
  • 敦煌驼铃商务酒店

第04天 出发地: 敦煌市

阳关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处的阳关,始建于西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时期。它凭水为隘,据川当险,与玉门关南北呼应,为汉王朝防御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隘,也是丝绸之路上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等地的重要门户。阳关文物旅游区景区名胜荟萃,是敦煌文物分布最为密集的地方之一。主要有距今二千多年的历史文物遗址,沙漠绿洲自然景观和现代人文景观组成。墩墩山上矗立有汉代烽燧,为景区制高点,被称为“阳关耳目”。它是阳关的历史见证。阳关博物馆位于景区中心地带,南距烽燧遗址800米,又南有古董滩,阳关遗址即在此滩。东有唐寿昌城及出天马的汉渥洼池故址。向西南行,丝路南道在群峦叠嶂中蜿蜒延伸。附近的沙漠森林公园林荫茂密,古木参天,且多暗泉、溪流,潺潺流淌魏。登高远眺,阿尔金山(古名金鞍山)之皑皑白雪,浩瀚戈壁、苍茫大漠的宏阔壮丽景色尽收眼底。汉晋墓葬群星罗棋布,布满四周,加之有雄浑壮美的大漠绿洲自然景观辉映其间,整个景区蔚为壮观。
head_picture

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市西北约180公里处,玉门关西北约100公里处。公园面积398平方公里。它主要由风蚀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景观。 地质公园内集中连片地分布着各种各样造型奇特的风蚀地貌,例如,“蒙古包”、“骆驼”、“石鸟”、“石人”、“石佛”、“石马”等,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它宛如一座中世纪的古城,世界许多著名的建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缩影,令世人瞠目。夜幕降临之后,尖厉的劲风发出恐怖的啸叫,犹如千万只野兽在怒吼,令人毛骨悚然,也因此得名“魔鬼城”。敦煌魔鬼城属于古罗布泊的一部分。为沙漠平原区,光照充足,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四季多风,最大风力可达12级以上。在地质上位于新生代(距今约6500万年以来)敦煌——疏勒河断陷盆地的中心部位。雅丹地貌的岩石形成于距今约70万年的中更新世,为一套河湖相的砂泥质沉积物。颜色呈灰色、灰绿色和土黄色。古老的盆地中心层理水平,边缘的层理交错,局部还保存着很多虫迹化石,显示着古代河流和湖泊的特征。由于岩层产状水平,垂直节理发育,较松软岩层在大自然疾风暴雨的漫长风化中,导致了各种雅丹风蚀地貌的形成。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以其独特的大漠风光、形态各异的地质奇观、古老的民间传说,吸引了无数勇敢的探险者前来揭开“魔鬼城”神秘的面纱,探寻大自然的奥秘。
head_picture
早晨:自理 午餐:永红农家园 晚餐:永和豆浆大王
  • 敦煌驼铃商务酒店

第05天 出发地: 敦煌市

锁阳城

原名苦峪城,锁阳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在甘肃省瓜州县城东南约70公里的戈壁滩上,始建于汉,兴于唐,其它各代都不同程度地重修和利用过。其形制保存了典型的唐代古城风格。城东北方向有一座大型寺院系元代建筑,大塔高14.5米,千座小塔整齐地排列于一条线上。在古代河西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活动中,锁阳城一直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史料称“锁阳城及其周围分布的6处汉唐古城,其形制之复杂,年代之久远,保存之完整,遗存之丰富,为国内罕见。”于是,在旌旗猎猎、战马嘶鸣中,这座古老的城池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一串串朝代更迭的印记,也记录了一幕幕风云际会背后的脉脉温情。
head_picture

反弹琵琶雕像

反弹琵琶雕像通高约5米,姿态婀娜,体形丰满,女舞神慈眉善目,重心放在右脚,左腿提起,琵琶背朝前置于身后掌心朝上反弹。该雕像是根据敦煌壁画中的一幅-中唐112窟中的《观无量寿经变》内的“反弹琵琶”所制,该壁画同飞天并称敦煌乐舞壁画中的两大代表作,举世闻名。“反弹琵琶”被广泛用于比喻打破常规的逆向思维。
head_picture
早晨:自理 午餐:清真餐厅 晚餐:泡儿油糕
  • 敦煌驼铃商务酒店

第06天 出发地: 敦煌市

敦煌西湖

敦煌西湖位于敦煌市西部,库姆塔格沙漠以东,东接敦煌市南泉湿地和阳关镇,南与阿克塞哈塞克族自治县接壤,西、北分别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敦煌市国家雅丹地质公园毗邻并与库姆塔格沙漠和罗布泊相连。保护区总面积66万公顷,约占敦煌市总面积的21%,其中核心区19.8万公顷,缓冲区14.575万公顷,试验区31.625万公顷。主要保护范围包括湾腰墩、天桥墩、土豁落、大马迷兔、小马迷兔、艾山井子、清水沟、火烧胡、后坑子、盐池湾、羊圈湾、崔木土沟、多坝沟(敦煌境内段)和卡拉他个等地区。
head_picture

敦煌影视古城

敦煌电影城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情,城开东、西、南三门,城楼高耸;城内由高昌、敦煌、甘州、兴庆和汴梁五条主要街道组成,街道两边配以佛庙、当铺、货栈、酒肆、住宅等,敦煌电影城再现了唐宋时期西北重镇敦煌的雄姿,被称为中国西部建筑艺术的博物馆,具备拍摄古代西部国边塞军事片的独特优势,现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之一,在这里已先后拍摄了《封神演义》、《新龙门客栈》等二十多部影视剧。
head_picture
早晨:自理 午餐:古郡饭店 晚餐:四川特色牛肉麻辣面
  • 敦煌驼铃商务酒店

第07天 出发地: 敦煌市

石窟艺术陈列中心

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是中国唯一的石窟类文物保护研究陈列机构。该中心陈列部分设有录相演播厅和三个展区。录相演播厅向观众放映有关敦煌石窟艺术和陈列中心概况的录相片。敦煌石窟艺术的精华和发展历程的概况在此得以展现。
head_picture

寿昌城

敦煌南湖东面,有一座被滚滚黄沙掩盖的废墟城,这就是寿昌城遣址。当年的通衢立脚道、繁华闹市已无影无踪,只有几段残垣断壁在沙丘中顽强地挣扎着任凭风剥雨蚀,傲然耸立了千余年。西汉时,此城是敦煌郡所领六县之一龙勒县治所。北魏改立为寿昌郡,瓜州辖龙勒、东乡两县,北周并入敦煌县。唐武德年间又置寿昌县,属沙州郡。现古城遗址内皆是沙丘,东、西、北三面仅存断续城垣,南面只存墙基。城墙全为红胶土版筑,夯土中夹有灰、红陶片及汉代遗物。残墙有高有低,最高为4米。城外东南70米处有窑址一处。北面和东面有大片村舍及农田痕迹,均被沙丘掩盖。风吹沙动,沙丘间便有古砖、陶片、钱币和箭镞等暴露,均为汉代、宋代的遗物。寿昌城内处常可见到黑白两色的圆形小石子,有光滑细腻的成品,也有半成品,还有未经加工的黑色和白色的碎石堆。经考证,这就是古代围棋子。据敦煌遗书《地志》记载:唐代,沙州每年要向朝廷进贡20具围棋子,寿昌县便是加工围棋子的产地。
head_picture
早晨:自理 午餐:莫高餐厅 晚餐:敦煌人家驴肉黄面
  • 敦煌驼铃商务酒店

第08天 出发地: 敦煌市

五个庙石窟

五个庙石窟是古代瓜、沙地区(今瓜州、敦煌地区)以敦煌莫高窟为中心的外围中、小石窟之一,位于莫高窟正南约100公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县城西北20公里的党河西岸峭壁上。洞窟开凿在党河水冲刷形成的砂崖上,砂崖高约30米,洞窟悬于半崖,距地约12——15米。在由南向北长约300米的悬崖峭壁上,现存的洞窟共有19个,唯有中间5窟可以登临,故被人们称为“五个庙”,其中1个已在早年被毁。在与五个庙石窟相对的党河东岸上,存有4个残窟。从五个庙上溯约5公里处,存有1个石窟,俗称为“一个庙”。五个庙石窟壁画多被烟熏画写,有的还被铲挖。保存较好的一号窟,内有中心柱,柱四周绘有塔形佛龛,龛内绘一佛二菩萨。壁画内容和莫高窟、榆林窟以及其他敦煌石窟所绘题材大体相似,但也有不少独特之处。正壁(北壁)正中绘佛像,已被剥蚀。左侧绘六臂观音,右侧绘十一面观音。西壁正中绘弥勒经变,弥勒佛端坐正中,身旁有护侍菩萨、弟子、天王和神将。左右上侧绘有一种七收、树上生衣以及写经、嫁娶、奔丧场面,有农民驾牛扶犁耕作及收割等采自现实生活的形象,图中几个农夫均戴少数民族尖顶帽。左侧绘坛城图,右侧绘水月观音。
head_picture

烽火台遗址

中国汉代长城关隘及障塞烽燧(烽火台)遗址。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北境。基本知识 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因烧烟常用狼粪,也名狼烟台,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讯息。
早晨:自理 午餐:自理 晚餐:敦煌同盛楼湘菜餐厅
  • 敦煌驼铃商务酒店

第09天 出发地: 敦煌市

鸣沙山

天地奇响,自然妙音──鸣沙山,位于甘肃敦煌市南郊七公里的鸣沙山北麓,面积约200平方公里。鸣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虬龙蜿蜒”,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鸣沙山曾被称为“沙角山”。处于腾格里沙漠边缘,与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响沙湾和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的巴里坤镇同为我国四大鸣沙山之一,是“郭煌八景”之一,景名“沙岭晴鸣”。 所谓鸣沙,并非自鸣,而是因人沿沙面滑落而产生鸣响,是自然现象中的一种奇观,有人将誉为“天地间的奇响,自然中美妙的乐章。”当你从山巅顺陡立的沙坡下滑,流沙如同一幅一幅锦缎张挂沙坡,若金色群龙飞腾,鸣声随之而起,初如丝竹管弦,继若钟磬和鸣,进而金鼓齐,轰鸣不绝于耳。自古以来,由于不明鸣沙的原因,产生过不少动人的传说。相传,这里原本水草丰茂,有位汉代将军率军西征,一夜遭敌军偷袭,正当两厮杀难解难分之际,大风骤起,刮起温天黄沙,把两军人马全都埋入沙中,从此就有了鸣沙山。至今犹在沙鸣则是两将士的厮杀之声。据《沙州图经》载:鸣沙山“流动无定,俄然深谷为陵,高岩为谷,峰危似削,孤烟如画,夕疑无地。”这段文字描述鸣沙山形状多变,其原因是流沙造成的。游人攀上沙丘,由山顶往下滑,沙砾随人体而落下,也会发出一阵阵轰响,近闻如兽吼雷鸣,远听如神声仙乐。自古人们将这一景观传为一奇。山体高达数十米,东西绵亘40多公里,南北纵横20公里,海拔1650米,宛如两条沙臂张伸围护着鸣沙山麓的月牙泉。
head_picture

玉门关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风景名胜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建于公元前111年左右。为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位于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戈壁滩中。关城为正方形,黄土垒就高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的城墙保存完好,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面积633平方米,西北各开一门。 最佳旅游时间玉门关地处甘肃敦煌,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夏季酷暑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适合春秋旅游。历史文化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一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据《汉书·地理志》,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
head_picture
早晨:自理 午餐:莫高餐厅 晚餐:伊祥苑清真餐厅
  • 敦煌驼铃商务酒店

第10天 出发地: 敦煌市 - 张掖

敦煌市 - 张掖

早晨:自理 午餐:自理 晚餐: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