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寨大佛
牛角寨大佛,位于今县城北35公里的文宫区高家乡鹰头村,海拔760米,南、北、西三方群山连接,层峦迭嶂。东面俯视,沃野千里,近观鹰头水库,远眺简阳三岔湖,银光闪闪。牛角寨摩崖造像主要由牛角寨、坛神岩两大部分组成。寨上原有"大佛阁"、"观音堂",人民公社化时期被拆除,千株古柏一伐而空。寨下怪石林立,如狮、如象、形态各异,依其状每石取名为望乡石、香炉石、雷打石、望海石、鸭子石、奶奶石等,石块平坦地方有亭、台等建筑残迹。据县志载,牛角寨系明未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修,现寨上建筑已毁,尚有一养马石缸仰天而立。牛角寨的东侧岩壁,依山造 有一尊大佛,半身坐像,坐西向乐,双手齐胸合十,坐高15.85米,宽11米,面形丰富,眉似弯月,双目微睁,平视东方,嘴角微向上翘,发成螺髻,神态安祥,线条流畅,是修造乐山大佛的蓝本,系唐代作品。山下怪石四壁间有40龛造像、5龛文字,神龛场面宽阔状观,布局合理,雕刻精湛,造形生动,栩栩如生。牛角寨后山顶造玉皇大帝像一尊,系清代作品。在其东北面山坡上,大小六个巨石上有唐代摩崖造像55龛385尊,多为道教造像,大都完好,且半圆雕居多,刀法简练,明快。牛角寨摩崖造像共101龛1519尊,多为镂雕,精品甚多,其中《维摩问疾图、《大佛》、《千佛》、《观经变》、《三教》、《三清》、《罗汉道装》、《并列真人》等十龛载入《中国美术全集》、《佛道合一》,《三清》,《罗汉》三龛选入《四川文物美术集》。
奎星阁
奎星阁阁基占地196平方米, 基宽14米。由须弥座、阁身、宝顶三部份组成。高29米,为四重檐八面体攒尖式木结构建筑,青灰简瓦屋面,维修后改为琉璃瓦。檐额、瓜头、撑弓等均精工雕饰。全阁用八十柱,层层设梯,可登顶观览全城。底层用八檐柱、八廊柱、八金柱构成主体,其中,八金柱贯通阁身,每层构架迭次向内缩收一个步架到第四层,接底金柱则成为檐柱,故另设八根金柱,该金柱在山檐重力下起杠杆作用,将其挑起,使之微微离地,成为"真武阁"式的"悬柱"建筑,这是奎星阁的建筑特色之一,而奎星阁八面宽度互不相等,又是该阁的又一建筑特色。奎星阁原是封建社会树立文风,借以标志文明的建筑,现今已成为仁寿县城的一大历史景观,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古建筑。登楼四望,仁寿新老城池尽民眼底,令人心旷神怡,与"休闲长廊"遥相呼应,两相对出,形成县城景点一绝。
早晨:自理 午餐:乡村基(仁寿文林镇怡和街餐厅店) 晚餐:零点冷锅鱼芋儿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