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之间,即宁安市西南50公里处,距牡丹江市区110公里,它是大约一万年前,约在第四纪的中晚期火山爆发,玄武岩浆堵塞牡丹江道而形成的火山熔岩堰塞湖泊。湖深平均为40米,由南向北逐渐加深,最深处达62米,湖身纵长50公里,最宽处9公里,最窄处枯水期也有300米,全湖分为北湖、中湖、南湖、和上湖四个湖区,总面积90。3平方公里。
鹿苑岛地处我国北方著名的风景区和休闲避暑胜地——镜泊湖游览中心镜泊山庄的东南端,位于东京城林业局施业区内,距牡丹江市90公里,距省会哈尔滨475公里。镜泊湖以其美秀奇迷的风光闻名于世,鹿苑岛亦以一派恬静、秀丽的大自然景色闻名湖区。
望江楼始建于光绪八年(一八八二),由清代宁古塔副都统容峻(也有称叫容山)专为奉旨督办边务的钦差大臣吴大澂所建。此楼为硬山卷棚顶两层楼阁建筑,通高7.54米,东西长8米,南北宽6.45米,整个建筑古色古香,处处展现清代遗风。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位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东北距宁安市约35公里,东距东京城镇约3公里。风景名胜渤海国上京正北门遗址是由中间一座台基址、东西两侧门址和其间相联结的两段短墙组成的建筑遗址。整个遗址东西长(从东侧门东侧至西侧门西侧)52.12、南北宽(从南侧踏道南端至根据南侧踏道推测复原的北侧踏道北端)30.8米,台基的使用高度0.75米。最佳旅游时间渤海国上京正北门遗址地处黑龙江牡丹江,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4.5 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四季皆宜旅游。历史文化渤海国(669年—926年),位于朝鲜半岛北部及现时中国东北地区东部、旧日沿海州旧地。由粟末靺鞨酋长大祚荣所建立。大祚荣是高句丽的遗将,原来是高句丽的贵族、大乞乞仲象之子。高句丽被唐朝和新罗灭亡之后,由于唐朝在朝鲜半岛的势力日渐消退,大祚荣于是在李尽忠、孙万荣、赵窑、王孝杰等人的支持之下,于长白山东北地区建立震国,开展了朝鲜半岛的南北国时代。
兴隆寺坐落在宁安县渤海镇内,原名石佛寺,俗称南大庙,是在唐代渤海国 首府上京龙泉府保存下来的一座旧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寺院,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这座寺院始建于唐代渤海国三代王大钦茂(737—793). 隆寺长109米,宽63米,四周围用玄武岩石砌成 .
又称三灵坟。在宁安市三灵乡三星村东侧、牡丹江北岸约0.5公里处的二级阶地上。为唐代渤海国时期(698—926)的著名墓葬。三陵坟一带为渤海国王陵区所在,三陵坟为整个区内的一个墓葬。墓地背山面水,隔江南岸约4公里为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故城址。墓葬为玄武岩条石砌筑而成,由墓室、甬道、墓道三部分组成,墓道朝南。墓室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米,东西宽约2.19米,高约2.14米,墓门宽约1.46米。墓室南接有4米长的甬道,甬道的南面连接长约8米的斜坡形墓道。甬道两端各设有石门一重。墓道与甬道相接处,是用一整块石料凿成的四级台阶。墓葬平面呈“T”形。墓室四壁由加工完整的玄武岩石块垒砌,墓顶为平行叠垒起孟顶,状似覆斗。墓室四壁和甬道两壁原涂有很厚的白灰面,其上绘彩色壁画,今已全部剥落,仅存残块。墓上地表原有覆盆式础石多块,墓葬四周散布着大量瓦砾,推测墓上原设有享堂之类的建筑物。墓南出土一尊石狮,雕琢细腻、精美,颇具盛唐风韵。据《宁安县志》记载:清道光年间(1821—1850)有一石匠凿穿墓顶巨石,盗走墓内随葬的大量珍宝。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外考古学者对该墓进行了多次调查与发掘。经现代科学探测与考古发掘证实,墓地四周原有围墙,墙基尚存。
绥芬河地处东北经济区域的中心地带、素有“东方旗镇”、“国境商都”的美名,它是一仆风光秀丽的山城,与俄远东滨海边区陆地相连,距俄远东地区著名城市海参崴230公里,是赴俄边境旅游的重要通道。国家一类口岸——绥芬河口岸,最具代表性的的就是一个大的建筑,上面写着“国门”两个字,过去在国门背后大概一两百米就是和我们国家接壤的另外一个国家——俄罗斯。
绥芬河地名的由来,是以河名命名。绥芬河早在古代时期就为我国著名的河流,分大绥芬河和小绥芬河。市治位于小绥芬河的上游。绥芬河名称是来自于满语。唐代称率宾水,金称恤品河(又称苏滨、速频等),清代始称绥芬河。“率宾”“恤品”及“绥芬”皆为一音之转,均是满语“锥子”的意思。该河系山溪性河流,水流落差极大,弯曲迂回处也多,其形状如同“链子”,故得名“绥芬河”。绥芬,满语是锥子的意思,因为绥芬河里生长着一种尖锐如锥的钉螺,满族人因此而称它为绥芬河。绥芬河是发源于长白山麓注入日本海的一条中等河流,当它于万山丛中蜿蜒而来,接近边境时,突然舒展开了腰身,形成了一个冲积平原,这就是东宁平原。中东铁路在设计中就是沿着这条绥芬河谷进入中国境内的,第五站就建在河岸的三岔口村。因此,五站也就叫做绥芬河站。但是修建过程中,忽然发现了从河谷平原穿过太平岭地段的地质结构极其复杂,不得不向北移动50千米。于是,绥芬河站就远离了绥芬河而来到这个海拔500多米的山坡上,就是现在的绥芬河市。
绥芬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绥芬河市区以西10公里,301国道18公里处,绥芬河林场施业区内,森林公园总经营面积2169公顷。绥芬河市森林覆盖率75.8%,是全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县之一。绥芬河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环境优美,虽然都是天然次生林,但均为原始状态,而且拥有东北所有的树种,野生动物资源也非常丰富。园区内的两条溪水,泉眼密存,清澈甘甜,可直接饮用。夏季的森林公园是避暑度假的天然氧吧,冬季园内的积雪洁白如玉,雪质优良,空气清新,是观赏天然雪景、冰雪旅游的好去处。园内还建有一处滑雪场,有初、中、高三级天然雪道,置身其中,新奇、刺激、回归自然。年积雪5个月左右,地势起伏,雪质优良,空气清新,是滑雪、赏雪的天然胜地。
绥芬河国家森林公园滑雪场,位于绥芬河市区以西10公里,301国道18公里处。距牡丹江市140公里,交通便利。这里冬季白雪皑皑,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是滑雪、狩猎的最佳圣地。占地面积2,176公顷,有初、中、高三级天然雪道,置身其中,新奇、刺激、回归自然。年积雪5个月左右,地势起伏,雪质优良,空气清新,冬季是滑雪、赏雪的天然胜地,夏季是避暑度假的天然大氧吧。绥芬河市是我国对俄最大的陆路口岸,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相毗邻,有两条公路和一条铁路与俄罗斯相通。
位于林口县刁翎乡三家子村附近乌斯浑河西岸,为纪念东北抗日联军英勇牺牲的八位女同志而建。1938年7月至9月,东北抗日联军四、五军主力由依兰向五常一带征战。当部队返回刁翎附近时,五军妇女团只剩下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查桂清、王惠民、李凤善(朝鲜族)和四军被眼厂厂长安顺福(朝鲜族)等八位同志,其中最大的23岁,最小的仅13岁。10月上旬队伍遭到敌人突然袭击,冷云等八名女同志被隔断在河边,同大部队失去联系。她们顽强战斗,宁死不屈,最后子弹打光,共同跳入乌斯浑河,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建国后,人民政府在烈士投江附近山坡上,建立了纪念碑。正面是抗联老战士陈雷题词;“八女英魂,光照千秋。”
大秃顶子山位于黑龙江省亚雪公路62公里处,主峰海拔1690米,是黑龙江省境内最高峰。比泰山高141米,比黄山低184米,是牤牛河的发源地。被誉为黑龙江的富士山。大秃顶子山名副其实,形状如“馒头”,山顶是一片平原地,几乎没有树木,都是低矮的花草,这里是高山植被的宝库,野生动物的摇篮。到达山顶后,眼前树木消失了,云雾就在脚下,生长在高山上的桦树也退到了后面,成为了花丛中的点缀。天空豁然开朗,群山已在脚下。攀登大秃顶子山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体魄,冬季徒步登顶要6-8小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