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水洞是数百万年前形成的大型充水溶洞,位于距本溪市35公里的东部山区太子河畔。东经124度5分,北纬40度18分。与辽宁省会沈阳市,辽宁中部城市抚顺、辽阳、鞍山等地相距很近,且有铁路公路相连,交通十分方便。它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最赋有特色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区。本溪地处辽宁省的东南部,境内山脉连绵,河流纵横,山清水秀,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山、水、泉、林、湖、洞、城和古人类遗址等景观。世界奇观本溪水洞、枫叶红于二月花的本溪秋色更使游人叹为观止,现已初步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等旅游产品体系。每年一度的枫叶节将展示我市的旅游形象,提高本溪的知名度。届时将通过精品线路考察、民族风情表演,旅游商品展销等活动向来宾和游人介绍神奇的本溪,把我市丰富的旅游产品和商品推向全国,走向世界。真诚的欢迎旅游界同仁和海内外旅游者来本溪旅游观光,合作开发,共创本溪旅游新天地。本溪水洞在侠柯山中,侠柯山属辽东山地,为千山山脉的东北边缘。山势中低,相对高度仅200— 300米,连绵起伏,层峦叠翠。太子河从洞口200米处流过,玉带逶迤,澄清似练,下游注入辽河入海。洞口坐南朝北,高于太子河面13米,洞身向山里延伸,长度3000余米,面积3600多平方米,容积40万余立方米。洞内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华、石幔均发育良好,形状奇异,蔚成大观。清代同治年间诗人魏瓷均曾游此洞,留诗一首可见一斑:“拔云探洞口,云散洞天深。石穴千年乳,冷冷滴到今。冥蒙藏太古,寒气积阴深。闻有烧丹士,长年此陆沉。”远在5亿7千万年时期,本溪水洞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这时期气候温暖,大量的笋石类,腕足类,腹足类和梯虫类动物繁殖衍生,各家族群体都顺应自然规律进行自身的更新换代,它们的躯壳由于水动力的淘洗和磨浊下沉,便沉积了不同类型的生物碳酸盐和化碳酸盐。本溪水洞的石灰岩就是在这个时期的奥陶系下统亮山组和中统马家沟组时,经过岩化作用发育而成。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水退去,这里便缓慢地台升为陆地。石灰岩在地质运动中受到外力作用不断地对石灰岩进行溶蚀,日积月累,经过亿万年时间,便逐渐发育成今天的水洞。这种溶蚀作用,至今仍在继续进行。可以想见,再经过几百万年之后,本溪水洞的奇特景观,将更为绚丽雄伟。很早以前,古人类就发现此洞,并在这里居栖息。建国以来,政府多次组织发掘。迄今为止,考古工作者,已在洞口发现了距今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磨制的石器,动物的骨骼等;4千年前青铜时代的陶器,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后400年的绳形陶,五铢钱等。水洞管理处现已把部分文物放在洞中迎客厅左侧的“文化遗存展览室”展览,年年月月向游览水洞的人们述说着这个地区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本溪水洞洞口座南面北,呈半月形,上端刻有薄一波手书“本溪水洞”四个大字。进洞口是一座高、宽各20多米,气势磅礴,可容纳千人的“迎客厅”。大厅向右,有旱洞长300米,洞穴高低错落,洞中有洞,曲折迷离;古井、龙潭、百步池等诸多的景观,令游人遐想联翩,留连忘返。大厅正面,是通往水洞的码头,千余平方米的水面,宛如一幽静别致的“港湾”,灯光所及,水中游船、洞中石景倒映其中,使人如入仙境。从护岸石阶拾级而下,通过长廊从码头上船,即可畅游水洞。
汤沟温泉位于本溪县草河掌乡胡家堡村,距本溪市78公里。汤沟是林区,风景优美,更可贵的是地热资源丰富。风景名胜汤沟温泉水量充足,压力大,面积广。出地表水温高,居辽宁省首位。水中含有碳酸锰、碳酸钠等多种化学元素和矿物质,可医疗关节炎、皮肤病、消化不良、四肢麻痹等症。黑龙江、吉林、内蒙等地患者多有慕名而来洗汤者,大都痊愈而归。 汤沟温泉区有二十多亩地面,因地表温度高,冬季不结冰,在上面建塑料大棚,冬季种植蔬菜,效益很好。用温泉水建养鱼池,可饲养红鲤鱼等名贵鱼种。这里还有三峰并立的“笔架山”,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休息过的“靖宇石”,和尚帽子大山的原始森林。这里生长有大量名贵芳香的天女木兰花,被称为天女木兰之乡。最佳旅游时间汤沟温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度适中,雨热同期。年平均温度为23.1℃。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初日为4月20日至30日,终日为10月2日至9日,其间隔日数为156—172天。最佳旅游时间为四季。
关门山,素有“东北小黄山”之称,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本溪水洞南十三公里,由红叶湖(关门山水库)和关门山森林公园构成。风景名胜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本溪市东南70公里处,森林公园占地3517公顷,海拔310米―1234米,森林覆盖率85%。国内植物保存完好,古树名木众多,风景秀丽。是一处集旅游、观光、避署、度假、休闲于一体的森林旅游景区,也是辽宁五十佳景之一。森林公园内有四大景区小黄山景区、夹砬子景区、龙门峡景区和月台子景区,共计108处景点。国内四季风光各具特色。春日,山花烂漫,五彩缤纷;夏日,柏苍树翠,清幽凉爽;秋日,澄红金黄,野果清香;冬日,飞雪迎宾,冰崖百丈。山美、水美、树美、花美、雾美。形成了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开发区。关门山水库,位于延寿县太安乡朱家屯北部,延寿与方正两县交界的大柳树河上。关门山水库的水面碧波万顷,波澜壮观;库水碧绿澄清,山水倒映,景色宜人,每逢春暖花开时节,游人登山远眺,或漫步长堤,或游泳清波,无不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关门山水库是绝好的天在浴场,也是悠闲垂钓的好场所。最佳旅游时间辽宁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春秋两季最适合游客们旅游。历史文化1948年本溪全境解放,成立本溪市人民政府。1953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决定,本溪市改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
关门山水库位于延寿县太安乡朱家屯北部,延寿与方正两县交界的大柳树河上。于1958年兴建,1983年末竣工。成为中型水库之后,又相继修建了输水洞、溢洪道、电站等工程。建成后的大坝为大粘土心墙,泥质结砂砾壳,坝长60米,最大坑高18米,集水面积190平方公里,总闸容量423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量2985万立方米。关门山水库的水面碧波万顷,波澜壮观;库水碧绿澄清,山水倒映,景色宜人,每逢春暖花开时节,游人登山远眺,或漫步长堤,或游泳清波,无不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关门山水库是绝好的天然浴场,也是悠闲垂钓的好场所。溢洪道为河岸开敞式,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长137.5米,每逢放水时,那一倾而下的清水,奔流不息,波涛滚滚,浪花飞溅,水花飞扬。输水洞为坝体深埋式、钢筋混凝土方有压洞,长77米,最大泄量25立方米/秒,输水洞上有工作桥、输水洞室、眺望台。站在眺望台上望去,八峰环立吻抱一湖春水,万树与清波映碧,红日压山,落晖透松隙,金光鳞鳞泛潮起,渔舟收网,跃闪龙门。
老边沟气候适宜、资源充盈、山青水碧、风景秀美,是各地游人一年四季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的理想目的地,特别是金秋十月,老边沟更是以那漫山遍野的红叶而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圣地,艺术家的天堂。都说来到老边沟,绝对是不虚此行,离开老边沟,依然是魂牵梦萦。难怪来到老边沟的诗人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一进老边沟,环游山水间;留连风景画,眷恋忘归返;奇美疑仙境,何思界外天?融身康乐地,增寿延华年!”老边沟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东营坊乡南营坊村,距县城小市65公里,景区面积22.8平方公里,由拥硌河、石阵坡和万象谷三大浏览区组成。这里是一个美丽而富饶、古老而时尚、神奇而多彩的人间仙境。她因绵绵的群山而美,因潺潺的流水而秀,更因“层林尽染,五彩花山”的枫叶而名扬天下。这里春天山花竞放,汇聚成一个山花烂漫的海洋,秋天枫林如霞,幻化出一个红叶流丹的世界,夏季无酷暑,冬日少严寒,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本溪地质博物馆座落在本溪国家地质公园本溪水洞景区内,占地面积为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 3080平方米,由地球科学厅、生命进化厅、矿产资源厅、地质遗迹厅、多功能厅和综合厅等六部分构成。本溪地质博物馆充分利用图片、文字、模型、实物标本、影视、信息系统和多媒体技术,全面展示地球在46亿年的演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以及由各种地质作用造成的地质遗迹。展示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从距今35亿年前的细菌化石到现在的人类的演化过程。
本溪有一条著名的"中华枫叶之路",属于省道,路两旁是连绵的山峦,金黄色的落叶松,火红色的火炬树,赭黄的柞,酱紫的槭,墨绿的松,远看漫山遍野颜色各异的红叶高低错落很是好看。沿着这条本桓公路一直向东,可到达著名的画家村,洋湖沟,这里的枫叶也艳名在外,是摄影师、画家的采风常地。本溪观赏红叶最好的季节是每年的九月下旬到十月中旬。在半个多月的红叶观赏期里红、黄、绿的各色树叶或挂在枝头或飘落在沟底溪畔,颜色极为丰富。公路两边的山峦争先恐后地展示着自己多彩的丰姿,就像不断更换布景的舞台,而在这铺天盖地的色彩间穿行,恍若融入了一幅浓艳而韵味悠长的油画。中华枫叶之路是辽宁省本溪市本(本溪)—桓(桓仁)公路的别名,是一段30多公里长的山谷路。沿着这条赏枫公路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以红叶闻名的景区,除开本溪赫赫有名的关门山景区,老边沟,洋湖沟,大地森林公园等等赏枫佳地更是秋天好玩人不多的好去处。
南天门位于本溪市立新区南芬镇境内,高耸入云。峰岩险峻,如刀削斧劈。在山巅岩石中有一很大丫口,丫口左边直立一块巨石,右边是山脊,丫口横压扁石,远远望去,似一座门,从门中可窥望一片南天,因而得名南天门。它是本溪去丹东的雄关险道,沈丹公路必经之处。公路盘旋而上,过险关,出天门,方使人顿觉头晕目眩,望而生畏。电影《英雄儿女》曾选此处作为外景。凡乘车从这里经过的人,都要停车观赏一番。
五女山位于本溪市桓仁县城东北8公里的浑江西北岸。山体呈长方形,主峰海拔824米,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300米,峭壁垂直高度200多米,这里是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风景名胜五女山山峰酷似玲珑翠屏,四周悬崖峭壁,巍峨险峻。山顶地势平坦,土质肥活,草木茂盛。南面有一隘口,乘缆车可达山顶。站在东端峰巅,遥望辽宁省最大的水库存(34亿立方米)桓龙湖,烟波浩渺,云天山水,浑然一体,桓仁镇如一幅画卷,尽收眼底。 一年四季,五女山景色如画,春夏之际,山上千枝竞秀,万花香,蜂蝶纷飞,鸢声婉转;山下浑水库碧波万顷,舟船穿梭。深秋时节,松苍,枫林似火,层林尽染,万紫千红;寒冬时节,银装素裹,群山如银蛇飞舞,似玉龙奔腾。最佳旅游时间五女山一年四季,景色如画,四季皆宜旅游。历史文化五女山历史:公元前37年,北夫余王子朱蒙因败于宫廷之争流亡至此,在山上建立高句丽第一王城,史称纥升骨城。明永乐22年(公元1424年)建州女真族第三代首领李满柱率军挺进辽宁,便驻扎于此山。因此,五女山也是满族文明的发祥和启运之地。
望天洞位于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已发现长度5000余延长米,洞内景观迷人,奇、特、险俱全,有石林、城墙、雪莲、冰川、喷泉、瀑布、暗河等。中科院专家称洞内6000平方米大厅和上、中、下三层的万米迷宫为世界之最。望天洞,世界罕见。
万乐岛位于中国东北边陲,长白山南麓的桓仁满族自治县,辽宁最大的淡水湖桓龙湖中,她四周环山,四面临水,就似一方世外桃源处在湖中, 是一处享有盛名的旅游圣地。桓龙湖处在世界文化遗产五女山后,从高处俯瞰仿佛是一条腾飞的巨龙,因而得名。它是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辽宁省最大的人工湖,总库容量34.6亿立方米,水域面积98平方公里,它也是辽宁省重要的水源基地,4300万辽宁人民今后饮水的自然水塔,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犹如天然纯净水,可直接饮用,俗话说“饮水思源”您想亲吻母亲河吗?那么快来桓龙湖。另外湖区内还有珍稀禽类及动物百余种,年产鱼2000吨以上,种类达20余种,故而又是浑江鱼宴的产地。主要景点:伟人峰、马面石、长岗子、三层峰等。
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纥升骨城,是高句丽第一个王城(公元前37-公元3年),其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现辽宁省桓仁县境内的五女山城。高句丽开国君主高朱蒙自夫余避祸南逃,于公元前37年在卒本川建国称王。公元前34年,筑纥升骨城,作为王都。纥升骨城,学术界大都认为高句骊在此定都历时40年。
枫林谷森林公园位于桓仁满族自治县南部,区域面积2583公顷,地处长白山余脉,三面环山,最高峰八面威1288米,是辽宁为数不多的千米以上高峰之一。景区2013年正式对外开放,景区生态优良、溪水充沛、红叶优美、交通便利,是红叶观光、避暑度假、休闲养生的绝佳之选。枫林谷是休闲养生的“天然氧吧”。景区气候凉爽宜人,每逢盛夏,大多地区酷暑难耐,但景区平均气温20℃左右,湿度65%左右。景区溪水充沛清澈,浓绿的树荫下,小溪曲折蜿蜒,潺潺而流,时而形成飞瀑,时而形成潭池,水质清澈优良,手掬可饮。景区空气纯净,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3万个,以及花草、树木散发的植物精气充盈。置身其中,令人头脑清新,呼吸舒畅,心情愉悦,被誉为“最适合呼吸的地方“。
大雅河漂流区位于桓仁县城南部15公里处,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水域面积65000平方米,漂流区航道总长3.5公里,航域水深0.8米,河宽平均20米。距县城45公里。雅河之水流经此处落差大,水流湍急,碧波奔腾,可放排荡舟处4000余米。两岸千峰竞秀美景如画,素有“塞北小桂林”之美称。漂流区处于桓仁境内第一大内河雅河的下游,河水发源于辽宁屋脊老秃顶子山,水质清洌,水量充沛。漂流区两岸青山叠嶂、草木葱茏、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有“猩猩脸”,“百足虫”、“银河九天”等自然景观。
是“辽宁屋脊”,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桓仁县境内,属长白山脉。主峰海拔1325公尺,面积72000亩,山顶气候寒冷,草木低矮,似龙爪状,故名老秃顶,但山腰森林茂密,有原始林。林中,有柞、桦、楸、椴、松、枫、槐、曲柳等树种,木材蓄积量约10万立方米。峻岭从林之中有野猪、狐狸、狍、獾、黑、熊、戴腾鸟等珍贵动物,人参、党参、细辛、五味子等多种多贵中药材和各种山菜、山果。1935年,东北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曾在这里建立根据地,遗址尚存。
桓龙湖位于桓仁县城东北,荡漾于群山之中,浩浩荡荡,碧波万顷,山奇水秀,风景如画。 桓龙湖,山水如画,景色宜人。登高远眺,只见:荡波浮影,白浪滔滔,初如满江白鹅鼓翼飞舞,逐似万马奔腾咆哮,惊天动地,雄奇壮观。坐卧湖边,近观:群山环抱,江水萦绕,碧波万顷,水天一色,旅游船劈风斩浪,捕鱼人荡舟其间,渔翁江边垂钓,游人岸边漫步,好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画,使人醉心其间,忘却所在。搭舟漫游其间,重山环抱,青松摇摇摆摆,绿水缠绕,碧波溶溶漾漾。两岸绿树相竞,山花烂漫,水鸟沙滩嬉戏,群鱼浪里欢跃。目之所在,皆为绿色,眼之所及,即为绿水。昂立船头,乘风破浪,抚舷拍杆,临江而啸,使人心旷神怡,陶然自得,喜溢言表,一时豪气奋发,踌躇满志。 桓龙湖,奇峰叠嶂,鬼斧神工,造化万千。三层砬子,峭壁险峰,临江矗立,衔接巧妙,层次分明,似一层层翠华楼阁,如一幅幅水墨丹青。峰峰相高,层层相向,连绵不绝。峰顶布满青松,千姿百态,高低不等,山下个个山梁,摆布均匀,横贯全山,森林茂密,杂树丛生。南部峰峦峻秀,峰顶三石并立,势与天齐,号称“三柱擎天”。北部奇峰耸立,更显特异,山青水碧,瑰丽迷人。阎王鼻子山,悬崖临江,巍峨雄险,怪石列天,形态各异。马面石,妙景天成,分外壮观。仰头上有百仞青山接云端,俯首下有十丈深渊绕壁前,陡壁如抹,怪石嵯峨。西有“鹿头峰”酷似一头头长茸角,低头吃草的梅花鹿;中有“七音谷”,悬崖峭壁,刀削斧劈,两壁对峙,天开一线,谷的东壁如同人工巧制盆景,顶端布满千姿百态的古松。在左壁的尽头那株怪松如同黄罗伞盖,松后一石似一把利剑,直插蓝天。置身其间,给人以青山欲倾,怪石欲坠之感。少微宁静,风吹浪涌,惊涛拍岸,松林作响,飞鸟欢鸣,以及人们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不时奏出悦耳的交响曲,美妙动听。 弃船登岸,攀树拽藤,顺着峡谷登上峰顶,仰望碧空,浮云游动,苍鹰盘旋;近山峥嵘,松风解带,蝶恋花舞,鸟弄歌声;远山如黛,烟波浩渺,山水相连,交相辉映;俯视江面,凫与鸳鸯戏碧水,群鱼奔游跃银波。置身峻峰怀抱里,别有天地非人间,心中升起无限憧憬,恰在朦胧梦幻中,似一幅彩色的风景画,如一首清新淡雅的抒情诗。
太子河是辽宁省较大河流之一,流贯本溪境内。太子河古称衍水,汉称大梁河,辽称东梁河,金时称无鲁呼必喇沙,满语意为芦苇河。明称太子河,清称太资河,即今之太子河 。 据说战国时期,"秦伐燕,燕王僖走保辽东",秦兵围追甚迫。有人向燕王进谗言:秦伐燕的原因是太子丹杀掉,将人头献给秦王,秦国可以罢兵。燕王僖听信其言,派人追杀太子河于衍水。后人为纪念太子河不畏强权,热爱国家的高尚品德,遂改衍水为太子河。太子河有两个源头,南为本溪县东大凹岭,北为新宾县平顶山。南太子河迂回曲折,流至大甸子,过小石湖和新城子村,北经兰河峪、西沟门子,几经转折,流至黄家堡子,再北流至碱厂,经白云洞,至田师傅,过南甸子,经铁刹山北麓,至北甸子马家城子与发源于新宾的北太子河汇聚。然后,流经市区,经团山子,出本溪西折入辽阳,经海城与浑河相汇入辽河,由营口牛庄附近入渤海。太子河全长四百六十四公里,流经本溪一百七十三点二公里。北太子河流域物产丰富,经济发达。自古以来就是北方人类繁衍生息区域之一,故文物古迹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