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_picture
这里有著名的有四大佛教胜地之首—五台山、芦芽山、平鼓山等国家级森林公园,万里长城第一古塞雁门关、现存最大的祠宇杨家祠堂也都坐落在此地,真的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第01天 出发地: 晋中 - 忻州

晋中 - 忻州

新康力温泉度假村

新康力温泉度假村地处五台山,雁门关,芦芽山、天牙山及华北旅游度假集散中心,环境优雅,建筑宏丽,功能齐全,交通便利,是大营温泉开发区美好未来的缩影。度假村分别墅区,室内外游乐园,多功能休闲宾馆,温泉泳馆等四部分,项目齐全服务配套。温泉泳馆,温泉水疗,中餐厅,桑拿中心,KTV等服务场所为您旅游度假提供悉心周到的服务。该泉水除具有解除疲乏、振奋精神、润滑皮肤等一般作用外,浴后还可引起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从而起到调节植物神经、平衡高级中枢神经的作用,尤其对糖尿病具有明显疗效。 同时推出推出水上娱乐场,包括儿童翻斗乐、七彩雨水蘑菇、热带雨林、七彩喷廊,置身其中,让您感觉如天空飞翔的鸟儿、水中畅游的鱼儿般自由自在,烦忧尽忘。另外新增四套SPA水疗设施,让您真正可以美容美颜、放松身体、舒缓身心、健康皮肤、治疗疾病!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胡波饭店 晚餐:御盛园
  • 忻州冠力大酒店

第02天 出发地: 忻州

石鼓山

石鼓山是崞县(即今原平市)地面上的一大名胜,也是三晋大地上的一处风景奇葩。此山西距原平市15公里,南距忻州市60余公里,交通可称便利。昔日的崞阳镇(即古崞县县城)东南20余公里处还有一座名山叫作五峰山,也是当地一处名胜。古人将天涯石鼓山与五峰山匹配媲美,时有“天涯是为天涯,五峰好比地角”。
head_picture

普化寺

普化寺位于怀镇南里许的东山脚下。它背靠青山,面临清水河,环境清幽怡人。 五台山建造最早的寺院,应为显通寺的前身大孚灵鹫寺;较晚的一座寺庙,当为普化寺。普化寺,初名帝释宫。明崇祯年间(1628-1644),因这里建有一座玉皇阁,里面供着玉皇大帝,所以又有玉皇庙之称。现在建筑是民国十四年(1925)在玉皇庙的废墟上重建的。 普化寺的照壁用石与砖砌成,是五台山寺院中最长的照壁,正中嵌石刻“福禄寿三星”图案,两边是“文五别子”和“番溪求贤”,背面雕有观音、善财和龙女,并有花草作陪衬。这些石雕十分出色,可与龙泉寺照壁相婢美,是五台山砖石建筑中的杰作之一。 从照壁后侧的南门入院,迎面是天王殿,殿门的门楣上悬着“普化寺”三个字。两侧挂着对联:“皈依三宝极乐地,遵守五戒未来天。”殿门两侧墙上除“法轮常转” 四个大字外,砖石雕刻举目都是,仔细一看,有孙悟空大闹芭蕉洞、盘丝洞、无底洞、琵琶洞故事,还有石雕牧童吹笛、羊倌放羊、牧人赶像、老人骑驴过桥等,可以称得上是近代雕刻艺术佳作。这些砖石雕刻是民国年间南山寺普济和尚的弟子募化修建的,所以石雕内容与南山寺的一样,染上了儒教、道教的色彩。 天王殿内的雕工也一样精细,例如木雕弥勒佛龛,龛柱上雕有盘龙,称为“木雕盘龙柱”,可以将它左右旋转,令人叹为观止。此外,殿内正面还坐着弥勒佛,在弥勒佛背后是韦驮天神。与其它寺院的天王殿设置略有不同之处是,此殿有“哼哈二将”和“降龙”、“伏虎”。 在天王殿背面的迎风和槛墙上,还形象生动地雕刻着“二十四孝图”和降福、施寿、取仕、赐禄的四位天官。二十四孝分别是虞舜、汉文帝、曾参、悯损、仲由、董永、郯子、江革、陆绩、唐夫人、吴猛、王祥、郭巨、杨香、朱寿昌、庚黔娄、老菜子、蔡顺、黄香、姜诗、王褒、丁兰、孟宗和黄庭坚等24位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典型孝子。显然,这是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 普化寺的主殿是矗立于天王殿后的大雄宝殿,殿内主塑像为“华严三圣”,正面为释迦牟尼佛,两侧是文殊和普贤,全部坐在莲花上。这反映了五台山从来就是华严道场这一特色。

合河遗址

芮城县黄河东岸的合河村附近。为河湖相沉积,东北高西南低,冲沟多作T字形,与黄河相接。在北起独头北构、南迄洞口南沟的长达13.5公里内,有石器地点十一个,石器分别发现于距地表20多米的红色土之下的砂砾石层和泥灰层中。合河遗址是目前华北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的一处旧石器文化遗址,由于石器的一定组合特点代表一定的文化性质,故合河遗址被命名为“合河文化”,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国内外考古学术界所瞩目。合河文化上与西侯度文化、下与丁村文化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其地质时代、为中理会新世早期,约与陕西蓝田猿人时代相当。
head_picture

原平大营温泉

原平大营温泉景区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北郊20公里处,占地面积328亩,属纯农业经济带。其气候温和、环境宜人、地域辽阔、植被完好,是华北地区典型的绿色生态区域之一。风景名胜大营温泉景区现已探明的天然热矿水面积22平方公里,井口出水温度48-57℃,单井流量960吨/日,属第三类硫化氢矿泉水,含1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其中氢、锶元素含量居全国之首。其物华天宝、资源奇特、温泉水质上乘、储量丰富、补给源充足,堪称“华北第一泉”。其拥有大、中、小型旅游馆四座、别墅70幢、宾馆3座,是一处集水疗、园林、娱乐、度假、旅游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最佳旅游季节四季均适宜出游历史文化从疗养院北行五公里,是东晋时著名高僧、净土宗初祖慧远和尚的故里——大芳乡茹岳村。有古寺称楼烦寺,专门为纪念这位大师而建。其中碑文详细记载着慧远生平及楼烦寺的沿革,是一处胜景。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自理 晚餐:微山湖活鱼馆
  • 忻州冠力大酒店

第03天 出发地: 忻州

山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列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风景名胜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因此汉蒙藏等民族在此和谐共处。五台山据传拥有寺庙128座,现存寺院共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五台山奇峰灵崖随处皆是,著名者达五十余处。其中写字崖,用水洒湿以后,拿手帕仔细拭擦,崖面会显示出类似篆隶体字迹,水干字隐。有人曾除去表皮石层,结果下层仍能擦出字来。层层有字,字字不同。最佳旅游时间五台山气候寒冷,又被称作“清凉山”。全年平均气温为零下4度,7至8月最热,分别为9.5度和8.5度,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零下18.8度,最佳旅游季节为夏季。历史文化传说五台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清凉山志》称佛教的文殊菩萨初来中国时,居于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当时五台山为道家所居。永平十一年在洛阳城西雍门外御道之南,建造一座僧院以供这两位印度高僧居住。为纪念白马负经(《四十二章经》)输像(佛像)之功,因名白马寺。
head_picture

望海峰

为五台山东台,位于台怀镇东10公里,海拔2795米,面积100余亩,台顶曾建有望海楼。远望山形,犹如一只站立的大象。居顶环视,又像一个特大的龟甲。古人说:“登上东台顶,极目到海瀛”。登东台而看日出,是五台山旅游的一大景观。而望日出中,又数“云海日出”最为壮观。夏日天气晴好时,黎明登临其上,可见云海尽头的红日喷薄而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诗人赵朴初,1981年登临东台时曾即景咏词:“东台顶,盛夏尚披裘,天着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朝气满神州。”
head_picture

五台山广济寺

广济寺俗称西寺,在五台县城内西街,始建于元至正年间,明清曾进行局部维修。广济寺现存山门、东西配殿、文殊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寺门紧临大街。其中大雄宝殿面阔五间,殿为五开间悬山式,殿内只用两根金柱,空间面积异常宽阔。殿内有大砖台一座,台上有一佛、二菩萨塑像,背面有三大士像,朴实奇特。大雄宝殿和殿内塑像保存尚完好,这些塑像,手法古朴,形象夸张,是元代泥塑的代表作品。殿前立唐制八角形石经幢一座,通高4米,下施扁平的须弥座,座上镂以石狮,幢身雕有佛像,顶部覆以宝盖,刀法简洁,形制石朴。
head_picture

罗睺寺

在塔院寺东,塔院寺东口的垂花门就与罗目侯寺的垂花门隔街对峙。简朴大方的垂花门上。寺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为罗汉说。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出家前娶妻生子,儿子取名叫罗罗。罗罗就是覆障的意思。后来,罗罗十五岁出家,成为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是佛教史上第一个小和尚。罗目侯寺的命名,即是由此而引出来的,意为佛普满渡众生的地方。二为佛祖说。中国佛教传说中,释迦牟尼死后,把教义传给了大徒弟摩河迦叶,后人称为西方第一祖。西方第十六祖也叫罗罗(亦称罗罗多),罗目侯寺是为纪念他而建立的。 罗目侯寺创建于唐代,据说,文殊菩萨曾在这里落脚,还曾讲经说法,并有神灯出现,于是,人们便把这座寺庙叫做落佛寺。明弘治五年重修,寺内有重修碑记。明万历年间李娘娘重建。相传,明朝时,万历皇帝的父亲驾崩,万历皇帝当时尚小,李娘娘便把江山让与皇亲李良。李良接了江山后,反将李娘娘和少主打入冷宫。这时,李娘娘悔叹不已,便在佛前许愿,如果佛能保佑少主将来登基,她就用巨款重建五台山的落佛寺。后来,朝臣杨波、徐彦昭等人扶持少主当了皇帝,李娘娘即还旧愿,重建此寺。清康熙年间,该寺由青庙改为黄庙,常住藏族喇嘛。
head_picture

镇海寺

相传文殊菩萨造福百姓,将佛塔置于海眼上,镇住了泛滥的海水;后人在此建了寺院,称为镇海寺,是五台山“黄庙十大寺”之一。寺内有十五世章嘉活佛墓塔;章嘉活佛其地位仅次于达赖活佛、班禅活佛。寺院坐落在“二龙戏珠”的风水宝地,左右两侧环绕的山峰,犹如两条飞龙落下河谷,拱背弯腰,腾挪围抱;寺院建筑在两山合抱的一个石山嘴上,宛若一颗二龙嬉戏的宝珠。镇海寺有殿堂楼房100间。该寺的主要建筑是一进重大殿,天王殿内两壁有四大天王,正中供弥勒佛;中殿内有三尊坐佛,背后饰有“灵光”,一色金身;后殿内正中有文殊菩萨坐卧狮塑像,前侧又有三尊金身坐像。从中殿西侧的小门穿过去有一套院,院内有乾隆51年建造的15世章嘉活佛墓塔。在长7.9米、宽7米、高1.3米的平台上,立有高9米多、状如藻瓶的石塔。塔基八角,每角塑有大力士,基座八面雕有人物图,并着彩。塔腹正中雕有三尊坐佛,另外围有八尊站像。圆腹之上,立有层层内缩的尖顶。这座塔的造型别致,雕刻精细华美。
head_picture

观音洞

位于台怀镇以南三公里的栖贤谷口岩畔,原建有栖贤寺。观音洞传说是观音菩萨显圣之处,故依洞建寺。这里山峰陡峭,寺院建在斧削般的悬崖上,凿石为阶梯通道。现存殿宇两处:一处是香积佛殿,据说六世达赖喇嘛避难时曾在此诵经;另一处为观音殿。

殊像寺

殊像寺位于台怀镇南的凤林谷口,距塔院寺和万佛阁只有500米左右。 殊像寺始建于元代,是五台五大禅林之一,也是五台十大青庙之一。全寺占地6400平方米,共有殿堂50余间。文殊阁是寺内的主要建筑,殿阔五间,进深三间,是五台山台怀中心区最大的殿宇殿。大殿内有文殊菩萨塑像,高约9.3米,面容宁静,生动传神。殿内三面墙壁上绘有五百罗汉图,活脱脱就是一幅佛国世界图。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自理 晚餐:麻辣香锅
  • 忻州冠力大酒店

第04天 出发地: 忻州

芦芽山

芦芽山系管涔山的主峰,芦芽山在宁武县城西北70公里的管涔山腹地,群山森列,重峦叠嶂,危崖峭壁,碧波松涛,其主峰更是峰峦特秀,怪石嶙峋,巍峨挺拔,雄距朔方。这便是国家级优秀森林公园、闻名晋西北的古毗卢佛道场面积21453公顷,1980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禽褐马鸡及森林生态系统。本区地处吕梁山系的北端,主峰芦芽山海拔2736米。区内山系奇特险峻,生态环境复杂,保存有大面积华北落叶林和大片的云杉林,是目前黄土高原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这里植物区系成分复杂,除华北成分外,还有蒙古成分、东北成分和古北成分,并含有华北特有种。高等植物有93科、370属、700多钟,已发现的脊椎动物有232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褐马鸡、黑鹤、金雕、金钱豹等6种,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原麝、猞猁、古貂、马鹿、苍鹰、红隼等22种。特别是世界性濒危珍稀动物褐马鸡在保护区内有较大数量的分布,种群数量达2700只左右,并为褐马鸡分布的最北限。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和研究褐马鸡具有重大的意义。    
head_picture

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

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山西省西北部,吕梁山脉北端,宁武县境内。海拔1600-2787米,和宁武、五寨、岢岚县交界,是由管涔山国家森林经营局的大石涧、秋千沟、马家庄、高桥洼、自然保护区、闫家村、怀道林场的部分区域所组成,总面积4.88万公顷,森林面积为2.27万公顷,公园中活立木储蓄量431万立方米。 园内主要树种有云杉和华北落叶松,森林集中,是管涔林区和华北地区最好的林场,素有“云杉之家”和“华北落叶松故乡”之美誉。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153种,其中兽类36种,鸟类116种。森林公园内栖息着褐马鸡、金钱豹、梅花鹿、金雕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野鸡、狍子等动物资源和营养价值较高的林蘑、蕨菜等绿色食用资源也极为丰富,是狩猎和采集绿色食品的极好场所。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有七大风景区组成,既芦芽山风景旅游区、荷叶坪高草甸生态区、马营海(天池)山地湖泊旅游区、汾源次生林风景区、涔山断层地质观光区、黄草梁地质风景区、莲花畔老虎栖息观察区。 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点约有50处,公园内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景点星罗棋布,大多为自然景观,三晋第一名山----芦芽山位于园内,山西第一大河----汾河发源于此,著名风景点有芦芽滴翠、汾源灵沼、象鼻支锅、马营天池、万年冰窖、万佛洞、小悬空寺、管涔林海等。
head_picture

汾河源头

河源头位于宁武县东寨镇西北约1公里处,据《山海经》云:“管涔之山,汾水出焉”,所以后人认为这里就是汾河水的源头。源头处是一个水塘,塘上的石壁上刻有四个大字“汾源灵沼”,石壁中雕有一个龙头,龙口中喷出一股清泉,终年流淌不绝。源头附近有一座寺庙,名为雷鸣寺,始建于明朝,后被毁。汾河全长716公里,流经山西19个县市,流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40%的三晋人民,同时也孕育了生生不息的五千年三晋文明,是山西人心目中慈爱而博大的母亲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说汾河716公里的河川中流淌着的是一部生生不息的三晋五千年文明史,那么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汾河源头就是这灿烂文明的源头活水了。正因为如此,古人才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薄一溪灌注千里,三晋第一胜境也。”汾源是如此的神圣伟大,早在《诗经》、《淮南子》、《山海经》这些古老典籍中就有了对它的记载,而北魏郦道元的伟大地理学著作《水经注》更是用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汾水之源“杂树交阴,云垂烟接……水流潭涨,波襄转泛”的美丽风光。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汾源羊肉馆 晚餐:百川饭店
  • 忻州冠力大酒店

第05天 出发地: 忻州

雁门关

雁门关距代州城38公里,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关隘之一。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后经历代不断修葺,始成现在的规模。关城周长1公里,墙高7米,由三座石门沿给成,分别为东门、西门、小北门。在小北门的门额上该有“雁门关”三个大字,左右各有一幅对联,上书“三关要冲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古时的雁门关曾经数次迁址更名,秦汉以前的雁门关在今阳高县北的雁门山的阳和口,秦汉以后,为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在句注山一带设关驻兵,雁门关就移至那里了。唐代时关址迁到西雁门山的铁裹门,改名为“西径关”。北宋时期,为防御辽国的入侵,杨六郎曾长期率兵驻守在这里。
head_picture

山西杨忠武祠

杨忠武祠,亦称杨令公祠,俗称杨家祠堂,位于代县城东北20公里的鹿蹄涧村,是杨业后代为祭祀杨业夫妇暨杨氏后代英烈而建造的祠堂。为山西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ead_picture

边靖楼

边靖楼亦名谯楼、鼓楼,意为靖边安民,是古代守望敌人,击鼓联络,指挥作战的军事设施。位于代县城中央,是历史上以边靖楼为中心的古代州城长城险隘雁门关的重要依托和支撑点。为守望了敌、指挥作战之军事设施,有万里长城第一楼之美誉,靖楼外观雄伟、大方、古朴,楼基高耸,梁架精巧,结构严密、合理、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和多次地震冲击,至今完好无损。风景名胜楼为砖木结构,斗拱规整,梁架精巧,结构合理,建造宏伟。由砖券洞台基和三层四檐歇山顶楼身组成,基底平面东西长43.3米,南北宽33.3米,台高13.3米。楼身高26.7米,总高40米,面阔7间,进深5间,四周围廓。二层设勾栏,三层于勾栏之下设平座。楼南面挂着两块巨匾。一为清雍正十一年雁平兵备道汤豫诚所立“声闻四达”(长8米宽3米),一为道光三十七年知州陈鼎雯所立“雁门第一楼”(长5.3米宽2.7米),楼北雍正十年知州杨弘志立“威镇三关”。“声闻四达”与“威镇三关”两匾,专家认定同为亚洲第一巨匾。此外,楼南一层和山门上还分别挂有“晋北形胜”、“共登青云”牌匾。楼内供设大鼓1面,大刀1把。代州边靖楼被长城专家考定为长城第一楼,历与应县木塔齐名,素有“代州鼓楼应县塔,正定府的大菩萨”之称。登楼北望雁门,南俯滹沱,全县山川景物一览无余。历代登楼览胜咏诗抒怀者甚多。1947年秋,叶剑英元帅曾登楼参观。阿育王塔,俗称白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佛教藏式造型,通高40米。是中国藏式塔中的佳作。1948年春,周恩来、任弼时随毛主席居代县时,曾在塔旁摄影留念。最佳旅游时间边靖楼的最佳旅游时间为四季皆宜。忻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4.3-9.2℃之间。年降水量为345-588毫米。历史文化边靖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一三七四年),明成化7年(公元1471年)火焚,后成化十二年(一四七六年)重建,清康熙、雍正、嘉庆、道光年间均加修葺,现存结构仍为明代遗构。一九五八年定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ead_picture

佛光寺

佛光寺位于山西五台县城东北32公里佛光山腰。寺因势建造,坐东向西,三面环山,唯西向低下而疏豁开朗。寺区松柏苍翠,殿阁巍峨,环境清幽。寺内建筑高低错落,主从有致。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隋,唐寺况兴盛,远及日本。原有方要建筑弥勒大阁,宽七间,高约32米。唐武宗于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禁止佛教,寺宇被毁,宣宗继位后复佛法,至大中十一年(857年)重建。现存六角形祖师塔,形制古朴,是北魏遗物。山腰的东大殿,雄伟壮丽,为唐代所建,前院文殊殿为金代建筑。其余山门(即天王殿),伽蓝殿,万善堂, 香风花雨楼及厢房,窑洞等建筑,皆明,清重楼,是我国古建筑中的杰作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寺内还有唐代塑像,壁画,石幢,墓塔,汉白玉雕像等。石幢两座,平面八角形,一在东大殿前,唐大中十一年前造;一在前院当中,唐乾符四年(877年)造。唐代是我国佛教发展发极盛时期,佛光寺的文物是我国唐代佛教艺术的精华。 文殊殿  在佛光寺内前院北侧。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建。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单檐悬山式屋顶。形制特殊,结构精巧,是金代以前的我国古建筑中少见的一例。 檐下补间铺作斜拱宽大,犹如怒放的花朵,具有辽金建筑的特征。为扩大殿内空间面积, 前后两槽均用长中专之间用斜材递负荷, 构成近似人字柁架的屋架,为我国古建筑中所罕见。殿顶脊中琉璃宝刹, 是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烧造,形制秀丽,色泽浑厚。 殿内佛坛上塑文殊菩萨及侍者塑像六躯,面相秀润,装饰富丽,是金代的雕塑遗物。 殿内四周墙壁下部,绘有五百罗汉壁画,是明宣德年间的作品。 东大殿  在佛光寺内东向山腰。雄伟古朴,居高临下,俯瞰全寺,为寺内主要建筑。根据殿前石幢刻字与殿内梁架上题记核证,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在弥勒大阁旧址上重建。 殿前基址甚高,有片石砌筑,其上筑以台基。殿向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四阿顶形制。前檐当中五间安有大型板门,两尽间及两 山后间安直楼窗,便于殿内后部采光。殿内外柱上有古朴的斗拱托上部梁架和深远翼出的屋檐。殿内天花板将梁架分为明状(露明梁架)和草状(隐蔽梁枋)两部分。梁枋嵌消规整,结构精巧,局部还保存有早期彩绘痕迹。殿顶全用板瓦仰俯铺盖, 脊兽全为黄绿色琉璃艺术品,一对高大的琉璃鸱吻矗立在正脊两羰,使殿宇更加壮丽劲健。殿内佛坛宽及五间,满布彩塑三十五尊,比例适度,躯体自如, 面形丰满,线条流畅,都  是唐代作品;五百罗汉则为明代补塑。 各间皆有主像一躯,分别为释迦佛,弥勒佛,弥陀佛及普贤, 文贤,文殊二菩萨。主像两侧及前面各有胁待菩萨和供养菩萨,并有待者牵引狮象。佛坛两角,有金刚待立。 坛上还有施主宁公遇坐像和主持修建的愿诚和尚像。此殿规模宏大,气势壮观,是我国现存唐代木构建筑中的代表作。 祖师塔  在佛光寺内东大殿南侧。是北魏孝文帝时建佛光寺的初祖禅师塔。塔身古朴,用青砖砌筑,高约8米。 平面六角形,两层,第一层中空,正西面开门,门上有火焰形券拱, 塔檐用砖叠涩垒砌。上层各角砌有束莲式倚柱,正面饰以火焰式券拱假门,侧面雕砖破子楼窗,顶部置有覆钵,莲瓣及宝珠。无论外观形制, 局部装饰和细部手法,均属北魏遗构,这是佛光寺创建时期保留至今的唯一实物。 唐塔  在山西五台县佛光寺东山腰和西北塔坪里。共七座,其中四座为唐塔。手法古老,形制特殊,为唐塔中所罕见。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飞达酒楼 晚餐:小湘玉时尚餐吧(忻州店)
  • 忻州冠力大酒店

第06天 出发地: 忻州 - 晋中

老牛湾

老牛湾位于山西省和内蒙古的交界处,以黄河为界,她南依山西的偏关县,北岸是内蒙古的清水河县,西邻鄂尔多斯高原的准格尔旗,是一个鸡鸣三市的地方。黄河从这里入晋,内外长城从这里交汇,晋陕蒙大峡谷以这里为开端,我国黄土高原沧桑的地貌特征在这里彰显。同时也有大河奔流的壮丽景观。这里是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整个老牛湾旅游区由三湾一谷组成,分别是包子塔湾,老牛湾、四座塔湾和杨家川小峡谷。
head_picture

忻州 - 晋中

早餐:自理 午餐:火车站餐厅 晚餐: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