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_picture
这里是夕阳下的江淮明珠,有南岳山、铜锣寨、万佛山等风景名胜,奇松怪石,珍禽异兽,尽显造化之神韵,万佛湖休闲度假区,水天一色,碧波万顷,尽享自然之美妙。

第01天 出发地: 六安

万佛湖

万佛湖风景区,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近郊的舒城县境内,距合肥市140公里。是中国首批、安徽省首家的“国家AAA级旅游区”,中国首批“国家水利风景区”,曾获“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的光荣称号和安徽省“九五”旅游接待贡献奖。中外游客对她有“安徽千岛湖”之誉,其每年接待游客人次已跻身安徽省风景名胜区的前列。万佛湖风景区是以万佛湖为中心的湖泊型观光风景区。景区面积299平方公里,湖面50平方公里,容水8.2亿立方米。湖水清澈如镜,水质清新,经国家环保部门抽样监测,属地表二级水质,可直接饮用。万佛湖即龙河口水库,是举世闻名的淠史杭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十大水库之一。龙河口水库1958年动工兴建,1960年建成受益,以后陆续兴建配套设施,1969年最后竣工,历时十一个春秋。“修水库实现千年理想,锁蛟龙造福万代子孙”。水库大坝为“粘土心墙沙壳坝”,全长1000多米,海拔高度75.4米,总计完成土方160万立方米,巍然耸立在龙河寨和栲栳山之间。令人惊叹的是,它完全是以人工肩挑手推的土法而筑成,堪列“世界之最”。原联合国大坝委员会主席兰希先生称赞龙河口水库大坝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工程”。龙河口水库为何又称万佛湖?原来龙河口水库纳晓天河、龙河和滑水河之水,库区流域面积达1111平方公里。诸河流自千山万壑,最高峰便是万佛山的“老佛顶”,海拔1359米,系 舒城、桐城、庐江、潜山等县境内的众山之祖。老佛顶下丹峰上有一座高2米、宽1米的“自生石碑”,系舒城县级保护文物。碑上有刻于清光绪年间的“万佛名山”四个大字,历百年雨雪风霜而未湮灭,至今仍以苍劲、秀逸的面容昭示游人。万佛湖是一个美丽的湖。相传湖畔石壁之上有一奇石神似观音临湖,湖中漂动众多小岛栩栩如佛子,宛若“诸佛拜观音”,万佛湖由此得名。沿湖几十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万佛石林、摩牙石刻、幽谷新月、龙柏山道、钓鱼台、观音洞、人头马、翠竹岭、白鹭洲、湖滨沙滩游泳场等。环湖皆山,群峰耸立,翠绿、清蓝、淡灰,层次分明,绵延百里。在远山中,有一座龙眠山,北宋大画家李公麟曾在此息居作画;湖北岸是大梅山,梅山东北坡原有梅仙祠和梅仙洞,相传汉代南昌尉梅福辞官后,隐居此处,于山间石洞修成正果,羽化而登仙。
head_picture

万佛山森林公园

万佛山风景区坐落舒城西南,距合肥140公里,约3个小时的车程,风景优美的万佛山头顶着三项国家级的桂冠,她既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还是国家级地质公园。这里以林、松、石、瀑的奇异多姿为其自然景观。飞瀑清潭,蔚为奇观。瀑布中最著名的有珍珠瀑、天河瀑、人字瀑、V字瀑、龙尾瀑、二叠瀑、逍遥瀑等等,落差均为60米以上,飞流直下,喷珠泻玉、雾蒸霞飞,令观者如痴如醉。瀑布下清潭荟集,九潭谷,一谷九潭,潭接潭,潭印潭,松、云、石、瀑,倒影生辉,使游人流连忘返。万佛山地处我国森林黄金线上,连绵起伏的山峰,构成了它优美的骨架,而多姿的飞瀑和深潭更为其增添了魅力和风采,飞瀑秀水,流泉深潭,是万佛山森林公园优美景色之一,在万佛山森林公园中大大小小的瀑布有数十处,仅在飞龙潭景区不到一里的距离便分布了九道大小瀑布,高山瀑布之上,弥漫着轻烟白雾,经阳光的照射,呈现出一道道美丽的彩虹,在瀑布之下道道山溪又汇聚成潭,潭潭相连,造型优美,潭水清可见地,另外潭盛着瀑,瀑咬着潭,盘曲向上,美丽至极。万佛山风景区不仅水秀潭深,而且还是森林茂密、松树奇特,植被繁多是万佛山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重要原因,大家都知道山川的秀丽景色,皆出于森林的孕育,满目的清山,茫茫的林海,总让人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无穷乐趣,然而千姿百态的松树更会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和黄山一样万佛山也遍布着众多奇松,它们都生长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峰之颠、壑之旁、悬崖绝壁之上,具有极美的个性,足可以与黄山的松树相媲美。可是却因“藏在深闺人未识”,还未被世人过多的青睐。置身山中我们可以欣赏,热情奔放的“二仙迎客”;虬劲刚毅的“盘龙松”蓄势待发的“卧龙松”;排列有序的“仪仗松”;丰姿卓越的“荷叶松”;还有“万佛松”;“凤凰松”“姐妹松”等等,无不传情达意,有声有色。 山里物种繁多,蕴育着许多珍禽异兽,其中国家保护植物25种,著名的有领春木、兰果树、香果树、天目木姜子、银鹊树、以及被称为活化石的银缕梅。国家保护动物十余种,著名的像穿山甲、香獐、娃娃鱼等等。
head_picture

七门堰

七门堰:在舒城县西南七门山下。是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距今已2000余年。汉高祖7年(公元前200年),刘信为羹颉候,食邑于舒,始于七门岭下阻河筑堰,曰“七门”,引水东北,发展农耕,灌田8万余亩;又于东加筑乌羊、槽牍堰,谓之“七门三"龙舒八景之一--七门堰引水工程堰”,灌田共废,废断龙舒水,灌田1500顷。明宣德年间(1426-1435),县令刘显在进行疏浚,扩大灌溉面积的同时,制定用水办法和管理制度,人民世受其利,为纪念刘信、刘馥、刘显,于堰建“三刘祠”,勒石树碑,记三人功德。七门堰以充分利用自然陂、荡、塘、沟,形成自流灌溉网为其特征。这里有山有水,山水相映,宜于游人。“三堰余泽”,被誉为“龙舒八景之一”。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龙泉山庄 晚餐:魔石泡泡鱼(霍山店)
  • 六安市霍山县伯爵温泉假日酒店

第02天 出发地: 六安

大别山

大别山的最高峰(主峰)称为白马尖(海拔1777米),次主峰叫多云尖(海拔1763米),第三高峰是天河尖(海拔1755米),三峰成品字型三足鼎立。其中白马尖和多云尖相距800米,白马尖和多云尖都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境内,天河尖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境内,与白马尖和多云尖相距约1000米。大别山主峰附近的主要山峰的名子很有特点,只要是列入前十位的所有高峰均以“尖”命名,据说与宗教里对天的向往和崇拜有关。
head_picture

四望寨

四望寨位于大别山主峰白马尖东北侧,海拔 1396米的冒顶山顶端,为大别山高峰之一。此山一峰高耸,群峦环绕,险峻峭拔。登巅俯瞰,方圆数十里外,尽收眼底,故称为四望山。风景名胜四望寨室内石壁,向外凿有“凸”字形枪炮眼,既可瞭望又可射击。寨设南北两寨门,均为券形顶,间距约三百米。南门保存完好,建有石室,高约7米,内面积约9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城楼,顶用条石扣合,饰有葫芦镇脊。正面墙上开有3个方形瞭望孔,大如人首。两边山墙各开一个门,可通两边寨墙。门楣上镶嵌有“冠秀南山”的石刻,字体粗大肥实,门的左右石壁上各嵌砌有《霍山县正堂张瑜夯修堡事》和《四望堡各户目》的碑文。北门楼已被毁,仅存门洞,“清流淠水”的门楣石刻,倒置在草丛中。距南门东200米处,还建有一座双层炮楼,上层有瞭望窗,下四望山——炮台遗址。最佳旅游时间四望寨地处安徽六安,平均气温16.7-17.9℃,梅雨季节一般在6-7月间,适合春秋旅游。历史文化四望寨历史:清咸丰7年起,城堡于清咸丰11年为抵抗太平军和捻军进攻而修建,全部用石块垒砌而成,现存部分相对高度约6米,宽1.5米,围总长约2000米,山脊南北走向,墙外侧险陡,寨内稍平,阔处百余米,狭处30米。城墙在山脊上每隔一段,筑有用作碉堡的小石室。
head_picture

大别山庄度假村

大别山庄度假村建立于海拔950米山上,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无任何污染,让来自城市的人们回想起,在上世纪八十所代以前,城市的上空也曾经如此。就其与自然的融合、优美、个性和现代化四者结合而言,堪称我国绝无仅有的顶级度假村。

铜锣寨

铜锣寨是经安徽省政府批准的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霍山县西南部,距县城68公里,海拔1096米。铜锣寨集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一体,素有“江北小黄山”之美誉。孤峰耸起,峭拔秀丽,碧峰伟崖,陡不可攀。山顶有四个小峰连成山脊,形同鲫鱼背。山上多奇松,以“古、直、异”著称,有姊妹松、连理松、石托迎客松、铜锣松等;山上怪石重迭,大如房屋,小如鹅卵,有情侣石、龙头石、大龙门、神象戏水,神龟背玺、仙人对奕等。春天,山花烂漫,杜鹃花满山遍野,争奇斗艳;秋天,清晨登寨,云雾弥漫,似在蓬莱仙境,还有那35000多个登山步道,那返朴归真的情人茅屋,那别有情真的水上乐园,那醇香浓烈的小吊米酒,蒿子粑粑和无污染的高山茶,将军菜及民间花鼓灯,抬花轿,跑驴等,更令你心旷神怡,其乐无穷!
早餐:自理 午餐:白马尖农家乐土菜馆 晚餐:尚品宫
  • 六安市霍山县伯爵温泉假日酒店

第03天 出发地: 六安

南岳山

位于霍山县境内,相传山名为汉武帝登礼时所封。今庙宇西门尚有“汉帝勒封”四个大字。 南岳山四面众山拱卫,一峰突起,如住擎天,故又名天柱山。晚唐诗人皮日休漫游皖西时,曾写下著名的《南狱赋》,称“北与地角,势与天就”,“有水如脉,有石如骨,空洞如腹,有峪如节”,对山水洞石作了细致的描绘。山顶原岳祠、万卷堂等古建筑。万卷堂;相传是宋代状元焦氏.兄弟中考前的读书处,至今遗址尚存,现有16间砖木结构的小瓦庙,系1937年重修。正殿是国民党著名书法家干信任先生题写的“小南岳”匾额。饲旁有一水池,口方丈许,池水清冽,俗称“南岳天池”,旧为“霍山八景”之首。相传池下有一泉眼,与东海相通,有一龙卧于池中,后不翼而飞。曾有古诗描述:“南岳峰顶水接天,、芙蓉倒插浸塞莲,不知汉武赐封后,能润山前几亩田”。山南峭壁处,有大小两个风洞,扶石蹑足而上,可至洞口,大洞可容数千人坐卧其间,小洞外狭内宽,中如曲房复室,借光深入,可达数重。 洞的西北上方,有旗杆夹、白虎岩、试心岩等怪石林立。其中试心岩伸出约三米,下临深渊,十分险峻。传说心怀邪念者,畏惧登临。有诗日:“风洞浮岚万壑低,诚心岩上色犹迷,苍松绿翠埋唐褐,野草荒丘失汉泥”。山北夹谷中有一石洞,有降如富,旧称“石窗洞”。传说汉末左元放隐居于此。洞旁有深潭,名日龙漱。古诗云:“封禅犹存临岳题,前山排急浪,一径慑力梯。龙去池方静,风高古洞迷,忽疑左元放,尚在此中楼”。生动地描绘了南岳山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山之东坡有百步阶,拾阶而上,登上峰顶。只见东、南、西三面群山连绵,无边无际;向北眺望,清水如绿,曲折东流;霍山古城、新城尽收眼底。身临其境,耳听山泉叮冬,眼望西边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head_picture

霍山大峡谷漂流

霍山大峡谷漂流峡谷地貌独特,林木密布,竹海连山,峰峦嵯峨,奇景迭出。漂流河道天然石板河床,花石铺底,色泽斑斓,形制完整,部分地段酷似中国传统水墨画,神韵非凡。河道两旁巨石如林,纷繁错落,大至上千吨,小至千余斤。一米至三米左右的落差,共计六十三处,皆为天然落差。 漂流两侧树木山崖,巍然高耸,垂绿披翠,一路上分别有美人瀑,绝岭、天崖,老虎口,孔雀屏,九曲长河,七星龙井,鬼门关等景点。

佛子岭水库

佛子岭水库是建国初期我国自行设计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连拱坝水库,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航运,系治淮委员会佛子岭水库工程指挥部设计。指挥汪胡祯,政委张云峰。1952年1月动工,1954年11月建成,历时2年又10个月。水库位于淠河东源上游,坝址在巴山县城西南17公里处,漫水河、黄尾河径流入库。坝下东淠流至两河口与西得河上的响洪甸水库泄水合流,经横排头、六安市、正阳关注入淮河,实际控制面积1270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4.96亿立方米,相应洪水位130米,汛期兴利库容1.2亿立方米,死库容1.25亿立方一米,防洪标准为千年一遇。枢纽工程由拦河坝、溢洪道、输水钢管和发电厂四个部分组成。拦河列为钢筋混凝土连拱坝,东岸端为重力坝,西岸端为平板坝,全长半5洼拱坝段长413.5米,有20个垛和21个拱组成。1983年大坝加高1.5米,并加做防浪墙高1.1米后,坝顶高程由原来128.46米增至129.96米;防浪墙顶高程由原来129.56米增至131.06米;最大坝高由原来74.4米,增至75.9米。溢洪道位于东岸山凹,开敞式,1984年由原来5孔扩建为6孔,堰顶净宽63.6米,孔宽10.6米,最大泄量7540立方米/秒。泄洪钢管3道,管径l.975米,分别布设在13,14,15号垛内,最大泄量225立方米/秒。发电引水钢管6道,供新老两座电。厂输水发电,合计发电流量98.25立方米/秒。水库工程是在既无经验、条件又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参加施工队伍来自四面八方,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来自治淮委员会、六安干部学校和大专院校应届毕业生;轧钢、灌浆、起重、运输等技术工人来自上海、蚌埠、合肥;民工来自六安、阜阳两专区农民,中国人民解放军改编的第一水利师咱始至终参与最艰苦的工程,工地最多上工人数达一万余人。工程耗用钢材8010吨,水泥6.3万吨,共做土方99万立方米,石方82万立方米,混凝土23.9万立方米。水库大坝垛拱浇筑到顶后,当年经受洪水和6月17日10时15分5.25级地震考验,安然如故。1964年汛前检查,发现拱面裂缝,东西坝头渗水积水,次年9月底,放空库水补缝加固。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南岳人家 晚餐:伯爵时尚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