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_picture
绿水青山,菜花烂漫,优美的田园风光,间以粉墙黛瓦、翘角飞檐的古建筑群和浓郁的乡风民情,“小桥,流水,人家”,恰似一幅幅绝美山水画,来上饶自由的呼吸吧!

第01天 出发地: 上饶

早餐:自理 午餐:小食代餐厅 晚餐:藏拙书吧主题餐厅

云碧峰森林公园

云碧峰森林公园位于上饶市市区东南部,北邻信江河,融山、林、江、寺为一体,全园总面积872.5公顷。公园林木茂密,气候凉爽,四季鸟语花香,以亚热带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森林覆盖率65%,植被种类丰富,有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307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有15种,还有银环蛇、眼镜蛇、猫头鹰等国家保护动物。是市区最大的一块森林绿地,具有城市公园和森林公园双重功能。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于2005年12月由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东南部,北邻信江河,融山、林、江、观为一体,经营面积872.5公顷。公园林木茂密,气候凉爽,四季鸟语花香,以亚热带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森林覆盖率65%,植被种类丰富,有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307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有15种,还有银环蛇、眼蛇、猫头鹰等国家保护动物。是上饶市市区最大的一块森林绿地,具有城市公园和森林公园双重功能。云碧峰峰峦叠嶂,信江水穿城而过,山水相依形成了饶城动静结合、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致。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与上饶信州区市区仅一桥(长塘大桥)之隔,森林覆盖率84.6%,登高远眺,浩瀚的林海绿浪滚滚,叠翠的上峦竞秀,使人心旷神怡;进入茂密幽深的森林,到处古木峥嵘,苍藤蒙络,浓荫蔽日,鸟叫蝉鸣,是游山、登高、健身、寻幽探秘的绝佳去处。云碧峰主峰海拔252米,公园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集水体景观、生物景观、人文景观、天象景观于一体,是以生态游憩为特色,突出自我参与,融休闲度假、娱乐健身、生态保护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多功能综合性森林公园。24小时全天候免费开放,每天到此休闲健身者骆绎不绝。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管委会为了进一步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方便广大上饶市民在公园内休闲、娱乐和健身,应广大上饶市民的要求,管委会已于2007年5月1日起取消门票制,对所有市民免费开放。公园内最高峰云壁峰,座落在它之上的云碧阁是最佳的天象景观观赏点。由于信江的小气候调节作用,使得公园内湿度较大,云海、雾海等天象景观也是时有发生。轻柔的薄雾或层层叠叠似鱼鳞,或连绵奔涌如黛山,景色秀美,水文景观资源调查:使得整座山变得犹如仙境一般。
head_picture

信江书院

信江书院,江西四大古书院之一,位于上饶市区信江南岸黄金山上。创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旧称曲江书院。康熙五十一年扩建后易名钟灵讲院。乾隆八年(1743年)在后山建楼以祭祀朱熹,更名紫阳书院,乾隆四十六年始称信江书院。内有钟灵台、春风亭、一榻轩、夕秀亭、日新书屋、亦乐堂等十余处古色古香的古建筑,雕梁画栋,造型古朴,掩映在浓荫绿树间,显得分外风雅别致。在书院的东北部亦乐堂旧址上,建国后修建了“上饶专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黄道烈士墓”。
head_picture

龙潭湖公园

龙潭湖公园位于崇文区东南左安门内,它的南面和东面是护城河,左安门大街穿湖而过。全园面积为120万平方米,水占面积700亩。是一处碧波荡漾、绿树成荫,以水景为主的园林。这里原为明朝修建外城时的砖窑,后来变成臭水坑,1952年整修为东、中、西三湖,面积680多亩,比什刹海、后海、积水潭的总和还大,园内栽种各种花木,建成大型公园,龙潭湖的名称为梁思成所起。公园为水景为主,突出龙和潭的特点,湖边有龙山,龙字碑林、百龙亭,古典建筑龙吟阁、龙形石雕和龙桥等。龙吟阁是北方园林独有的水上阁楼;龙潭景区由14座山峰组成,层峦叠嶂,瀑布从高14.5米的山石上直泄而下;龙字石林景区由自然山石堆砌而成,石碑林立,汇集了甲骨文、秦篆、金文以及后代的著名书法家和名人题写的龙字,共229个。东湖的中心岛上建成了滨香园,南边是茗香水榭,为一民族形式庑殿式厅堂,有一长廊伸入水中,尽头为一大理石茗香亭。园内及附近有袁崇焕庙,夕照寺(古柏堂)、金代法塔、清代柳塘等古迹。
  • 温馨宾馆

第02天 出发地: 上饶

早餐:麦当劳上饶火车站餐厅 午餐:自理 晚餐:上饶火车站鸡腿小摊

上饶灵山

景区位于上饶市上饶县北,距上饶市区25公里,座落在上饶市中心旅游区域,地处三清山、圭峰、龙虎山和武夷山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间,是四山辐射的交织点,浙赣电气化铁路、沪昆高速公路、320国道可达。灵山风景名胜区于2006年10月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160平方公里。灵山属怀玉山支脉,东北至西南走向,主脉海拔1000——1400米,主峰海拔1496米。山体巍峨,狭长迂回,呈弯月状绵延百里。其自然环境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是道、佛二教圣地,道家书列天下第三十三福地,《信州府志》称之为“信之镇山”。是一个集度假休闲、观光体验、宗教朝觐为一体的山岳型省级风景名胜区。灵山有七十二峰,峰峰挺秀,形成了灵山整体性极强的延绵20公里的花岗岩峰林地貌,犹如一条巨龙,盘踞在上饶大地上,具有世界罕见的环状花岗岩峰林地质地貌奇观。有数以亿万计的花岗岩石块挺立于绝顶,孤悬于峭壁,簇拥于山谷层林深处,柱立于湍急溪流之中。灵山的高山梯田中国最具特色的高山梯田之一。灵山梯田,山高坡陡,落差大,层层梯田,弯弯田埂,或是稻田青绿,或是油菜黄灿,四季景色各异,成为灵山颇具特色的景观。灵山还是道佛二教圣地,是江南颇具影响的民间宗教名山。胡昭、葛洪、张道陵、张继元、刘太真、李德胜、松月禅师等人均在灵山结庐修真、收徒传道,灵山石人殿有1800多年的历史。上饶籍的达官显宦和客(隐)居上饶的历史名人,如王贞白、韩元吉、辛弃疾、徐元杰、夏言、郑以伟、高明、王庚言、蒋士铨、徐谦等人,为灵山留下了300多首名篇佳作。其中南宋辛弃疾赞美灵山“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明朝宰相夏言盛赞灵山“九华五老虚揽结,不及灵山秀色多”,当代诗人冯雪峰赞美灵山是“神奇的山,不屈的山,诱人的山”。
head_picture

灵山大峡谷漂流

灵山大峡谷风景区,座落于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望仙乡,北邻灵山风景区20公里,龙虎山100公里,大茅山景区40公里,南距三清山60公里,最美乡村—婺源70公里,旅游区位优势显著。景区内最高峰海拔1496米,奇峰异石、风光秀美,有灵山峡谷漂流、天心寺、天尊庙、白云寺、长清桥、望仙台、石人峰、南风塘、高南峰、夹层灵山等众多著名景点。灵山大峡谷漂流,全长2.8公里,落差185米,途经三湾、三潭、三瀑等,河道中怪石千万,尤其是相传九块如牛巨石,因水牛精欲于此造海,触怒玉帝,降服化解后所化,姿态或卧或立或奔或跑,神态各异,游客置身于峡谷中,两岸飞流直下,水中怪石嶙峋,河道蜿蜒回旋,跌宕起伏,激流拍桨,搏击自然,惊险刺激。
  • 温馨宾馆

第03天 出发地: 上饶 - 玉山县

上饶 - 玉山县

早餐:麦当劳上饶火车站餐厅 午餐:三清风味 晚餐:双溪酒楼

三清山

三清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上饶德兴市交界处,为怀玉山脉主峰。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如三清列坐其巅”而得其名,三峰中以玉京峰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也是信江的源头。三清山是道教名山,风景秀丽。1988年8月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5年9月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2008年7月8日,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三清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清山成为中国第七个、江西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 风景名胜三清山集天地之秀,纳百川之灵,是华夏大地一朵风景奇葩。她兼具“泰山之雄伟、黄山之奇秀、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青城之清幽”,被国际风景名家誉之为:“世界精品、人类瑰宝、精神玉境”。她以梯云岭、南清园、万寿园、西海岸、玉京峰、阳光海岸、三清宫、玉零观等十大景区引人入胜。
head_picture

三清宫

三清宫景区,是三清山的人文景观,道教古建筑群的中心,人文荟萃。此区海拔1530米,上至“九天应元府”,下至“风门”。三清宫景区集中了三清山人文景观和道教古建筑的精华部分,历时1600多年,丰富多样,源远流长,是研究我国道教古建筑设计布局独树一帜的宝地,也是了解和研究道教思想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它不仅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还是中国将倒嚼炼丹术用于冶炼金银的一个典范。特别是在选点布景造型艺术上,运用“道法自然”的理论,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巧夺天工地因形借景,充分体现天、地、人三才的精华妙用。三清宫在三清山腰、玉京峰下。昔属玉山县二十五都,今属玉山县三清乡。东晋升平年间(357—361年),葛洪偕李尚书结庐炼丹修道于此。唐建老子宫观,称三清福地;元建三清观,有石刻三清石仙君、葛仙翁、李尚书、金童、玉女、潘元帅等的像。据元鲁起元《游三甭山记》所载,“稍下得平地,宽可八、九亩,有老僧结庐其上,作三清观”。明景泰年间扩建后,改称三清宫。清嘉庆癸酉年(1813年)毁于火。玉山、德兴两县方前后两殿,二层二进。前殿高5.6米,后殿比前殿地基高3.2米;两殿总面积310平方米。殿为九脊顶,四周为明建旧墙,用花岗岩石条干砌而成。前后两殿相连,每进三直,中间大门,两边小门。前殿立有四条大方石柱,顶着石梁(明代建筑),梁上为大架屋(新修)。后殿为四根大木柱顶木梁,上盖以红瓦。整个梁、柱、墙、池、门以花岗石琢磨铺造为主,镶嵌得天衣无缝,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品之一。宫门上方额写“三清福地”四字,为清同治八年(1869年)立。三清宫景区的景点景物有:风门、玄关、天水池、仙人指路、清都吊桥、挂冠石、结须岩、天宝石、葫芦石、蛤蟆观天、仙果石、石林、大花园、宝塔石、蹑云岭、乘鸾见涧、田字石、泸泉井、小花园、锯解石、六合岩、香云岩、逍遥路、岩珑、探海松、金龟石、元宝石、禹门泉、孤柱峰、众妙千步门、倒挂石琵琶、老子系青牛、高挂金冠石、冲虚百步门、浮云桥、雷神石雕、姐妹松、少华福地坊、天门华表、天门石香炉、灵龟峰、潘公殿、风雷塔、龙虎殿、石龙、石虎、聚宝盆、摇钱树、舍身崖、纠察府、丹炉遗迹、古丹水井、朝阳洞、天梯、驼峰、天门涧、雷公石等。其中风雷塔为观赏日出云海的佳处,飞仙台为看晚霞的最好景点,远眺怀玉群峰、紫烟石、天门峰一带,遇有晴日、云雾天气常有宝光出现。
head_picture

万寿园

万寿园景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三清山十大分景区之一,位于三清山南麓,梯云岭景区东南下方,南山索道上站以东方向,是一个以祥寿文化为主题的景区。风景名胜万寿园景区内奇峰巧石天然妙相及景点景观寓意与祥寿文化主题浑然天成,珠联璧合,其景区范围又全部处在三清山南山,故名万寿园。 万寿园景区景点景观“道法自然”,美景秀色中蕴涵着中国传统祥寿文化和道家修身养性之道。整个景区如同一座天然盆景,景点景观以精致神韵见长,景点寓意契合祥寿文化主题,寓教于游,在饱览三清仙境自然奇观的同时,给人们带来欢愉吉祥和健康养生、长寿之道的启示。沿途主要景观有万寿门、混元台、彭祖塑像、会仙台、止门、鹤寿顶、得禄台等。最佳旅游时间万寿园地处江西上饶,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7-18.2oC,四季皆宜旅游。
head_picture

三清山西海岸

西海岸,又称西海栈道。位于三清山西部。在海拔约1600米的高山悬崖绝壁上,横空出世,向外悬挑出一条全长约3700米,宽1.3米至2米的钢筋混疑土栈道。因其中有2700米不见台阶,宛如玉带,平整如岸,故名西海岸。由三清山管委会于2002年6月建竣。 西方属金。西海岸南起梯云岭日上山庄西侧上方130米处叉路口,北至三清福地涵星池南侧,是三清山乃至全世界悬空栈道最长、路面最宽、视野最开阔的凌空云阁,观景长廊,是连通三清山南北山的金海岸,黄金阁。身临西海悬廊,惊、奇、险、幻、幽、宏,无不令人唏嘘感叹;云海、山海、石海、林海、花海,苍苍茫茫无不令人心醉神迷,大饱眼福;霞光、华彩、蜃景、珍禽、异兽时隐时现无不充满神奇。一路上绝崖峭壁,连绵千米,逶迤数里;奇石巧岩,千姿百态,夹道奉迎;古松、香柏、红杉、鹃花,琳琅满目,映心眼帘;飞云流雾,仙风圣气,裹足拥身,抚面沁心,给人以“逍遥游西海,快活似神仙”的美妙感觉。
head_picture

玉京峰

玉京峰景区是三清山最高而又最中心的景区,海拔1810.9米。景区范围从九天应元府、红茶花谷,经郁松岭、跨鹤桥、登真台、玉华峰、玉虚峰,到蓬莱三峰一带。 这一景区以玉京峰为主体,联接玉虚峰、玉华峰,合为“三清列坐”。左拥蓬莱、方丈、瀛洲三峰,右抱登真、玉兔、锦屏、神猫等峰,俯视垂直千米的飞仙谷,深渊万丈的王母谷,以其云海、雾涛、日出、宝光和插天奇峰、迷离幽壑,构成仙境风光。不登玉京峰,难得三清妙。还有为人们交口称道的三清“十大绝境”的“木鱼镇鳖”、“猴王献宝”就在这个景区玉京峰景区,是全山精华之处。这个景区的景点景物有:和合峰、九天应元府、谷城桥、跨鹤桥、神猫峰、玉兔峰、猴王观宝、九天锦屏、玉笋峰、玉华观音、郁松岭、登真台、金鸡斗神猫、木鱼镇鳖、仙人履迹、玉华峰、丹霞井、无底洞、尚书悟仙台、仙人桥、飞仙谷、玉虚峰、黄杨谷、王母谷、锁龙柱、双狮石、母子拜观音、仙人下棋石、升天石、玉京峰、蓬莱峰、仙人洞、方丈峰、天罡松、瀛洲峰、云海日出、三清宝光等。
head_picture
  • 三清山大酒店(双溪寒舍)

第04天 出发地: 玉山县 - 鄱阳县

玉山县 - 鄱阳县

早餐:自理 午餐:自理 晚餐:酒店用餐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世界六大湿地之一,它西接庐山、北望黄山、东依三清山、南靠龙虎山,是亚洲湿地面积最大、湿地物种最丰富、湿地景观最美丽、湿地文化最厚重的国家湿地公园。鄱阳拥有湖泊1087个,各种独具风格的湖遍布全县,到处湖光潋滟,有“中国湖城”、“东方威尼斯”之美誉。世界上98%的湿地候鸟种群皆汇于此,飞时不见云和日,落时不见湖边草。世界上现存的白鹤有4000多只,一到冬天98%的白鹤与数十万的天鹅会选择到鄱阳湖越冬,堪称“天下奇观”,因此还被称为“白鹤的天堂,天鹅的故乡”。
  • 鄱阳湖国际度假村

第05天 出发地: 鄱阳县 - 婺源县

鄱阳县 - 婺源县

早餐:自理 午餐:婺源特色餐馆 晚餐:才道酒楼

婺源博物馆

景区简介婺源博物馆被誉为中国县级博物馆中的“第一馆”,坐落于紫阳镇儒学山上,是一栋中国殿宇式的建筑,面积有一千多平方米。馆内分为“精品陈列室”、“婺源古建筑展览”、“砚史陈列”等部分,藏有陶瓷器、玉石器、金银器、工艺品等各级文物达万余件。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商代陶器、西周铜鼎、汉代陶杯陶权、唐代铜镜、宋代名瓷名砚、盘龙玉带、羊脂玉冠以及明清字画等珍贵古董。景色特点这是一栋具有民族特色的殿宇式建筑,展厅面积千余平方米。博物馆藏有陶瓷器、铜铁器、玉器、漆器、金银器、骨竹木雕刻、徽墨、古砚、印章、字画、剌绣等名类文物珍宝上万件,尤以两宋名、瓷明清字画和唐宋古砚见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专家专程至婺源对博物馆馆藏文物进行鉴赏、评定,高度评价为“全国县级第一馆”。 婺源民间,素有崇美尚文的生活情趣,以此为源的婺源民俗文化,也就成了诸多地域文化中一朵亮丽的奇葩。风俗习惯婺源11月兴办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风味特产荷包红鱼,婺源绿茶,龙尾砚,江湾雪梨,清华婺酒、赋春酒糟鱼
head_picture
  • 紫金大酒店

第06天 出发地: 婺源县

早餐:酒店用餐 午餐:梅徽土菜馆 晚餐:老屋饭店

李坑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距江西婺源县城12公里。李坑的建筑风格独特,是著名的徽派建筑。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气氛。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风景名胜李坑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最佳旅游时间李坑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左右。历史文化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南宋年间出了一位武状元,名叫李知诚。2003年,李坑村因其保存完好的徽派古建筑群和秀丽的自然景观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head_picture

汪口村

汪口古村落,由宋朝议大夫(正三品)俞杲于大观年间始建,距今有1100余年历史。因这前碧水汪,故名“汪口”。始迁者为期后裔如水绵长,取《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意,又名“永川”。汪口位于婺源县东江湾镇压的西部,离县城紫阳镇23公里。向西至瓷都景德镇84公里。往南至国家风景名胜区三清山58公里。向东到皖黄山101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历史上被儿为“千烟之地”的汪口,如今仍有500来户,1700多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住房,仍保留明清时代的特色和风格。古村廓处于丘陵地带,村周青山环抱、绿水依流。有诗云:“鸟语鸡鸣传境外,水光山色入阁中”,景色十分宜人。汪口自宋清代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其中:有进士5人,举人2人,大夫7人,七品官以上之文武官员36人,学士10人,著作33卷。故有“书乡”之称。汪口古为徽州府城陆路经婺源至江西饶州的必经之地,又系婺源县城连通东北乡水路,货运到乐平、鄱阳、九江等处之码头。明清时期,这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景象繁华。虽经千载沧桑,但留下的历史遗迹诸多。这里有:被誉为“艺术宝库”的省保文物单位“俞氏宗祠”;属徽派建筑的“千年古街”;古朴典雅的“一经堂”、“懋德堂”、“大夫第”和“养书屋”等民居;沿河十景点的龙船潭“水上竹筏漂流”;还有由清代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设计的“平渡堰”曲尺碣遗址……。汪口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具特色,丰富多彩,吸引不少的中外游客。
head_picture

江湾

历史文化自唐以来,江湾便是婺源通往皖浙赣三省的水陆交通要塞,为婺源东大门。江湾建村于唐朝初年,滕、叶、鲍、戴等姓人家在江湾的河弯处聚居,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村落。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萧江第八世祖江敌始迁江湾,子孙繁衍成巨族。风景名胜这里山水环绕,风光旖旎,物产丰富,文凡鼎盛。绿茶、雪梨久负盛名。还孕育出了清代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明代隆庆年间户部侍郎江一麟.清末著名教育家、佛学家江谦等一大批学士名流,是当之无愧的婺源“书乡”代表。村中至今还较完好地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等古老的徽派建筑,还有东和门、水坝井等公共建筑物,极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门票成人门票:通票(含江湾):210元/人 ;婺源14个景点通票(含江湾):210元/人 。
head_picture

晓起

上、下晓起可以说是婺源风景最美的两个村庄之一。 上晓起有的是山坡田园风景,从上晓起往上行到达江领,可以看到中山田园风光。这一带是婺源风景最美的地方。下晓起村是水绕村庄的风景,从汪口镇乘前往段辛方向的汽车拐入一条土路后,经过茅坦村后就到达了老树环抱的下晓起村,两条溪流在此汇合,景色很宁静。
head_picture
  • 婺源县晓川山庄

第07天 出发地: 婺源县

早餐:婺源县晓川山庄 午餐:龙蝶苑 晚餐:平湖鱼馆

江岭

江岭南临晓起,东接溪头,地处婺源县最东北。江岭风光无限好,拾堤田而上,岚气升腾,重峦叠翠,溪水碧澄,粉墙黛瓦时隐叠翠,溪水碧澄,粉墙黛瓦时隐时现,青苗绿茶连绵成片,田舍风光,平和恬淡,好一个“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可是旅游摄影人士绝佳去处。每年油菜花开放的时候,是旅游摄影最好的季节。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途径江岭的车很少,经过江岭往回走的车大约在下午2:00多后就没有了,所以一定要掌握好时间。游江岭可以走一走山上的一个小村庄,然后沿着公路往下走,如有时间还可以走一走山下梯田中的一个村庄,记住不要站在路边等车,到附近的镇子坐车,那里的车比较多,当然如果途中有车经过,挥手拦车就是了。
head_picture

庆源村

庆源又名小桃源,简称小源,位于婺源县东北部的段莘乡,建村于唐开元年间。这里峡谷深幽,宽如太行之盘谷,美如武陵之桃源。地处万山之巅,阻外而溢中,是始祖几经选择的避乱胜地。庆源村口“别有天”古亭内现仍留有古人绝句“空山隐卧好烟霞,水不通舟陆不车,一任中原戎马乱,桃源深处是吾家”。原亭大门口两侧有联为“车马绝喧阗忆前人三径怡情托迹不殊陶靖节、鸡犬声相闻惟此地四民安堵落花犹似武陵源”。横联为“桃源深处”。庆源村地貌极为奇特,狭长的山谷两侧,海拔千米以上的二条山脉对面相峙,“合掌观音”主峰抱合“明镜山”,而“天外来龙”主脉下,天生一座“玉屏岭”。“神龙西至挂屏岭,合掌观音坐镜台”大有隐仙卧龙的圣境和净土佛地之灵气。整个村貌犹似一条船,船身依屏对镜、船头船尾形成狭窄的隘口,是进出村庄的咽喉之地,也将整个村落严严实实地遮蔽起来。相传,当年太平军的一支部队,前锋进入庆源村头隘口,看到山闭涧断,疑为山谷尽头,于是折回梧村另寻新径。后人在此建一路亭,亭壁题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二句古诗,面对地理形势,竟是如此贴切神合。
head_picture

五龙源

五龙源位于中国最美的乡村江西婺源,地处皖、浙、赣交界。风景名胜五龙源主要景观有梯田、溪谷、巨石、湍流、古木、村落等。山峡谷漂流,水质清澈,清爽宜人.全程尽享碧绿清澈的天然山溪水,绝对的生态峡谷漂流。五龙源漂流河道全程3.8公里,首尾总落差110米。拥有S型回旋弯道,分上、中、下三段,其中中段水道长,相对平缓;上、下两段水道急迫,落差相对集中,急转曲折,起伏跌荡……。阆山位于婺源北角,地处皖、浙、赣交界,是婺源海拔最高的一座山峰,五条崎岖的山路连接着山上与山下的生活,,是婺源新开发的一个高山峡谷旅游景区。距县城45公里。主要景观有梯田、溪谷、巨石、湍流、古木、村落等。 山峡谷漂流,水质清澈,清爽宜人.全程尽享碧绿清澈的天然山溪水,绝对的生态峡谷漂流。汪溪这段溪流落差大,水流急,不少石上湍水飞流直下,落入水潭。急流与水潭相缀,互为映照,互为依接。陡的地方逼仄,缓的地方从容,急缓有致,起落有度。水从里边山背流出来,从这些大大小小的石块缝罅中穿过。溪的落差大,流水哗哗,有不少小瀑冲下,溅起的水珠的阳光下发出颤动的亮光。漂流河道全程3.8公里,首尾总落差110米。拥有S型回旋弯道,分上、中、下三段,其中中段水道长,相对平缓;上、下两段水道急迫,落差相对集中,急转曲折,起伏跌荡……。全程漂流河道设计既突出惊险刺激的趣味性,又充分照顾不同人群的安全舒适感。景区设计彰显人性化,游客中心、更衣室、候车区等景区设施宽敞、清洁、便利。游客可乘旅游景点观光车 到达漂流起点,大大缩短了等候时间。景区内山水相连,秀峰环抱,溪水涟涟,溪谷险峻,景色优美,令人流连往返.迎着怪石嶙峋的溪谷逆水而上,转过水口的狮石随河边上走十几步,钻过一个石壁嘴,就到了这个石壁的另一边,前个壁面园园的,而这面却从顶端斜削下一个平面来,一人多高的位置处,刻着一个长85公分、宽31公分的框,框内写着“辟谷龙津”四个大字和康熙丁卯的落款。字迹清楚,笔力遒劲,字体园润。最佳旅游时间五龙源年平均气温16-17°C。春季回暖较早,但天气易变,乍暖乍寒;从初夏到6、7月的梅雨期间,降雨集中,大、暴雨频繁,秋季气温较为温和且雨水少;冬季阴冷但霜冻期短,尤其是近年,暖冬现象明显。最佳旅游时间为春秋冬季节。
  • 婺源康源山庄

第08天 出发地: 婺源县

早餐:自理 午餐:婺源理坑喜盈盈山庄 晚餐:酒店用餐

理坑

理坑原名理源,位于婺源县城56公里的沱川乡。建村于北宋末年,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 几百年来这偏僻山村,秉承勤学苦读之风,人才辈出,先后出过尚书余懋衡,大理寺正卿余启元,司马余维枢,知府余自怡等七品以上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著作达333部582卷之多,其中5部78卷被列入《四库全书》,可见理坑昔日的辉煌。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明代崇祯年间广州知府余自怡的“官厅”,明代天启年间吏部尚书余懋衡的“天官上卿”,明代万历年间户部右侍郎、工部尚书余懋学的“尚书第”,清代顺治年间司马余维枢的“司马第”,清代道光年间茶商余显辉的“诒裕堂”,还有花园式的“云溪别墅”,园林式建筑“花厅”,颇具传奇色彩的“金家井”。这些古建筑粉墙黛瓦、飞檐戗角、“三雕”工艺精湛,布局科学、合理、冬暖夏凉,是生态文明的绿宝石,是建筑艺术的博览园。已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个民俗文化村之一。
head_picture

卧龙谷

大鄣山,亦称“三天子鄣”,地处皖赣边界,婺源的北部屏障,属黄山余脉。清代诗人汪循《登大鄣山》诗云:“清风岭上豁双眸,擂鼓峰前数九州,蟠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这里也是“吴楚分源”的屋脊,是鄱阳湖水系乐安江与钱塘江水系新安江的分水岭。这里群山环抱,山峰林立,森林覆盖率高达90.7% ,山峰标高800—1600米,主峰擂鼓尖海拔1629.8米,巍峨雄伟,俯瞰平川,是县内最高的山峰。现已开放的鄣山大峡谷——卧龙谷,是一处景观价值独特,完全原始风貌的高山峡谷景区,是一处金庸笔下的人间美景世外桃源......卧龙谷里春季山花烂漫,夏季郁郁葱葱,秋季红枫尽染,冬季冰雕玉砌,景区四季变换不同的色彩,而高山峡谷里更是瀑布成群,飞龙吐玉;彩池连环、相映交辉,整个景区类似九寨沟海子的彩池何止成千上万,就这样,紫色的山、绿色的树、白色的瀑布、彩色的深潭构成一幅天然泼墨山水画...... 大鄣山保存着结构复杂,功能齐全的自然生态系统。景区内气候凉爽湿润,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这里由于地质年代悠久,水资源丰富,加之地貌独特饿,纯然超尘净地。首期开发卧龙谷设计了轻松休闲的游步栈道,朴拙的茅舍、古雅的茶亭、精巧的石屋点缀其间,那么贴近生活、贴近人文。深度开发大鄣山自然风景区将是一个集观光旅游,寻古访幽避暑休闲,攀岩溜索,康体竞技为一体充满山野情趣的生态乐园,堪称都市人魂牵梦萦的乐土圣境。
head_picture
  • 婺源美味酒店

第09天 出发地: 婺源县

早餐:酒店用餐 午餐:儒林堂餐厅 晚餐:自理

洪村

洪村位于婺源县清华镇西偏南6公里处,是洪姓聚居的村落。风景名胜洪村村中有光裕堂、三书堂等宗族建筑,“茶规”、“养生河”、“永禁赌博”等碑刻是宗族制度的见证。村中古代盛产“松萝茶”,村人养生有道,高寿者为数不少,故有“长寿古里”之称。令人称奇的是,在如此偏僻的山村里,居然有“四世大夫”之家,足见婺源书乡“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确是名不虚传。最佳旅游时间洪村地处江西上饶,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7-18.2度,四季皆宜旅游。历史文化洪村历史:按《村谱》记载,洪村始建于北宋初,最早迁居这里的人,名字叫洪济。
head_picture

思溪延村

思溪延村是江西省乡镇之一,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思口镇境内,距县城紫阳镇13公里左右。风景名胜思溪延村整个村落以明清古建筑为主,村落内以青石板铺地,古建群背靠青山,面临清溪和稻田,四周都是绿地,村庄与秀水青山的优雅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整体色彩效果是黑白相间,给人朴素淡雅的美感。从远处看这些古民居,在外观上是大面积空白的一片粉墙,粉墙上嵌有几个高低有序的小小洞窗,形成整体与局部、面与点的对比效果,体现“道法自然”的意蕴,里外墙着重采用了马头墙、山墙的建筑造型,尤其是马头墙屋檐角飞翘,在蔚蓝的天际勾画出民居墙头与天空的轮廓线,增加了空间的层次韵律美。思溪民居建筑的显著特点是屋里都有天井,商业文化在天井建筑中得到完美体现。 最佳旅游时间思溪延村最佳旅游时间是春天。婺源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雾日较多。一年四季都可以去玩。但春天是婺源旅游最好的季节,尤其是4月。漫山的红杜鹃,满坡的绿茶,金黄的油菜花,加上白墙黛瓦,五种颜色,和谐搭配,胜过世上一切的图画。历史文化思溪延村始建于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至今已有800余年。当时建村者俞氏以(鱼)思念清溪水而名。几百年代在江西、浙江、上海乃至湖南广西等地经商,主要从事木材、茶叶、盐业等商业活动。经商致富的人多携资归故里买田置房、兴建书院,创建了大批府第楼阁、祠堂碑坊等。
head_picture

文公山

文公山位于婺源县西部,距县城仅27公里,大气环境质量远远优于国家一级标准。山上松、杉、栗、栲、楠、枫等名贵树种繁多,十万亩天然阔叶林遮天蔽日浩瀚无垠,森林里的树木,所释放出来的“芬多精”,人体吸入后可降低血压,杀灭结核、霍乱、赤痢、伤寒、白喉等等病原体。文公山是享受“森林浴”的绝佳胜地,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文公山上的千年古驿道绵延不断、曲径通幽,是一条文化积淀丰富的休身养性之路。文公湖群山环抱、碧水连天、湖光涟渏;文公湖畔建有别致的休闲木屋、绿色餐馆、音乐茶座,还备有竹筏、游船供客人悠游垂钓;烧烤场地可供游客自由烹饪,尽享野炊之乐。还有林中时而闪现其间的山鸡、凤蝶、白鹇、野羚等,犹入生物大观园。碧水、青山、凉亭、碑廊、楼阁、古树、古驿道、古文化的和谐组合,构筑了文公山绝美景色和养生奇境。让我们安排一次与森林的邂逅,做一个脱离俗世的隐遁者,领受森林的美丽与魅力。最佳旅游时间文公山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雾日较多。一年四季都可以去玩。但春天是文公山旅游最好的季节,尤其是4月。漫山的红杜鹃,满坡的绿茶,金黄的油菜花,加上白墙黛瓦,五种颜色,和谐搭配,胜过世上一切的图画。历史文化文公山原名“九老芙蓉山”。一代理学大师朱熹于南宋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回乡省亲时亲手在其祖墓周围按八卦布局栽植了24棵杉树。历经八百多年的风雨,现存16棵,其中最高的38.7米,最粗者胸围3.43米,有“江南古杉王群”之誉。嘉定二年(1209年)宋宁宗谥朱熹为“文公”,后人故将山名改为文公山。文公山也因此闻名遐迩。
head_pi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