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_picture
一座南方小城,依靠长江与庐山孕育而生。很不错的风景,九江不仅江山殊秀,而且座座“洞天”别开。彭泽的龙宫洞、沙河的狮子洞与涌泉洞、瑞昌的峨眉洞群,千奇百怪、鬼斧神工、浑然天成。

第01天 出发地: 九江

早餐:自理 午餐:园林酒家 晚餐:Q仔汉堡

庐山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庐山尤以盛夏如春的凉爽气候为中外游客所向往,是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区和避暑游览胜地。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
head_picture

如琴湖

如琴湖位于江西庐山,利用西谷深洼,拦天桥上端谷口筑坝而成,湖与花径组合一体,成为丰姿幽雅的胜地。风景名胜如琴湖建于1961年,面积十一万平方米,蓄水量为一百万立方米,浩浩荡荡又不失秀丽雅致。因湖岸曲线玲珑,湖面酷似一把媚人的小提琴,加之湖边的石上有古人刻的“如琴”二字,微妙的结合,更具深意,故名“如琴湖”。湖半边近靠花径园内,又叫“花径湖”。由于湖座落在西谷,又称为“西湖”。最佳旅游时间如琴湖地处江西庐山风景区,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年平均温度15℃,极端最高温度不超过32℃,四季皆宜旅游。
head_picture

花径

花径座落于庐山的西谷之中。由牯岭街沿环山公路西南行约两公里,便可抵达花径。花径系唐代诗人白居易咏桃花的地方。相传白居易任江州(即今九江)司马时,在山下九江等地桃花已凋落的暮春时节,登上庐山游览,看到这里桃花盛开,感慨不已,便写下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著名诗句。自此,这里便被人们称为“白司马花径“。旧传,径内有“万株桃林”。 一九五三年拓为“花径公园”后,游客不绝。来到这里,迎面一座石门上横书着“花径”二字,两侧“花开山寺,咏留诗人”的石刻对联,引人注目。站在石门前,回顾形如提琴的如琴湖,涟漪泛碧,鲜花缀岸,山峦倒影,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走进花径石门,穿过万紫千红的花卉区,便是岩石园,园内石中有花,花中布石,草木飘香呈秀,奇石参差林立。由此循“赏桃亭”拾级而下,进入了回廊百转的通幽曲径,在曲径尽头有一伞顶红柱的“花径亭”,亭内横卧着一块巨石,上刻“花径”二字,相传为白居易手书。在亭左绿树婆娑,花团锦簇中,掩映着一座方形五彩石亭,称为“景白亭”,这就是当年白居易观赏桃花写诗的地方。从花径亭草木区沿林荫小道拾级而上,便可到引人入胜的“花卉展览室”。走进室内,姹紫嫣红,琳琅满目,一片花的海洋。室中水石盆景奇特别致,妙趣逗人;名葩奇卉婀娜多姿,五彩缤纷。尤其那红蕊倒垂的“吊金钟”,笑影婆娑的“苏丹凤仙”,叶如令箭的“令箭荷花”,形若仙人合掌的“仙人树”,刺藤碧叶缀红花的“花麒麟”,妙趣横生的“摸摸香”等花卉盆景,更象磁铁般地吸引着游人。
head_picture

仙人洞

誉满海内外的仙人洞,位于庐山天池山西麓。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风景名胜仙人洞进口处,为一圆形石门。门上方正中镌刻“仙人洞”三字。左右刻有对联:“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入圆门便见一大巨石横卧山中,宛若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跃,人称“蟾蜍石”。石上有一株苍松,名石松。石松凌空展开两条绿臂,作拥抱态。其枝枝叶叶,密密层层,蓊蓊郁郁,生机盎然:其根须裸露,却能迎风挺 立,千百年不倒,充分显示了庐山松特有的坚强不屈的性格,堪称庐山匡山一奇景。松下石面镌刻有“纵览云飞”四个大字,传为清末民初诗人陈三立所书。顺石径小道逶迤而下,苍翠崖壁间一岩洞豁然中开,洞高达7米,深逾14米。洞壁冰岩麻皱,横斜错落,清晰地记载着它那漫长的岁月,这就是仙人洞。洞内有一石制殿阁----纯阳殿。殿内立吕纯阳(洞宾)身背宝剑石的雕像。两旁有两副对联:“称师亦称祖,是道仍是儒”、“古洞千年灵异,岳阳三醉神仙”。洞穴最深处,有两道泉水沿石而降,滴入天然石窖中,叮咚有声,悦耳动听。这便是《后汉书》上记载的千年不竭的“一滴泉”。石窖外用石板石柱构成护栏。石柱上镌刻 “山高水滴千秋不断,石上清泉万古长流”的对联。泉水清澈晶莹,其味甘美。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比重大,凸出碗口不溢,镍币平置不沉。此处青峰与奇岩竞秀,碧泉与幽洞争妍。绕洞的云雾,时而浓如泼墨,时而淡似青烟,变幻多姿。洞旁苍色的山岩下,依山临壑建有一栋斗拱彩绘、飞檐凌空的殿阁,名老君殿。殿为歇山式单层建筑,整个建筑显得庄重而又轻巧。内供太上老君臣骑牛雕像。最佳旅游时间仙人洞地处江西庐山风景区,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年平均温度15℃,极端最高温度不超过32℃,四季皆宜旅游。历史文化仙人洞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慢慢形成天然洞窟。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这里不仅是历来最为游人所喜爱的胜景,而且是道教的福地洞天。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
head_picture

大天池

大天池位于庐山西北的天池山顶。风景名胜大天池呈长方形,池水碧悠,光灵如玉。最佳旅游时间大天池地处江西庐山风景区,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年平均温度15℃,极端最高温度不超过32℃,四季皆宜旅游。历史文化大天池原为天池寺内放生池。
head_picture

龙首崖

由天池寺遗址前循石级小道而下,行数百级,即可到龙首崖。形似两块巨石,一块直立,深不见底,一块卧其上,直插天池山腰。上覆劲松,下临绝壑,似苍龙昂首,故名。立崖俯视,万丈深谷,只见松涛澎湃,涧中怒流湍急,势如万马奔腾,望此“奇绝”,莫不魂飞魄散,心悸目眩,久久不能平息。但也有相反者。相传明代王阳明,曾瞻顾左右,躬身徐步直至崖端,俯视绝涧,继而转身返回,依然心地平静,成为千古佳话。 崖下曲折奔泻的涧流即为著名的石门涧飞瀑。与龙首崖相拱峙的是铁船峰,如巨舰破浪,昂首挺进;当谷中云雾升起、风光隐现时,神秘莫测,而当云海如絮平铺,巨大峡谷消失时,人立崖上则如在云上。相传古时曾有僧人为修成正果而纵身洁白的茫茫云海,转生西方净土,飘然而去,故又称此为舍身崖。明代地理学家、文学家徐霞客,为探庐山奥秘,即从崖下只身牵藤攀援而上,登临天池寺,并进而周游庐山。
head_picture

石门涧漂流

石门涧位于庐山西麓、素称庐山西大门。因天池山、铁船峰对峙如门,内有瀑布垂落而得名。景区面积六百公顷、景观百余处。集“雄、险、奇、特、秀”于一体,是一座地质变化、生物进化、自然造化、历史文化的综合大观园,有 “匡庐绝胜”、“山水绝胜”之美称。风景名胜庐山石门涧峡谷是庐山最长的一条峡谷,其瀑布和泉水的流量也是庐山最大的,漂流是现代人夏天生活的一种旅游玩味的追求,所以庐山石门涧漂流也赶潮而至,她更能给您极限享受!石门涧漂流是庐山第一漂,据了解石门涧之水,上承庐山将军河,天池山,上霄峰之泉,汇聚庐山大月山水库,芦林湖,如琴湖,莲花湖,神龙宫电站水库,乎所有庐山泻泄的水,是庐山最长,最宽,气势最大,水源最充足水质最好的溪涧,石门涧是庐山最早载入史册的瀑布,有庐山绝胜之称,石门涧上的漂流,必将赢得庐山第一漂的殊荣。其主要特点:一是河床优良,漂流全程3.18公里,途中大小落差18处,既有T字型、S字型河段、又有I字型、Г字型河段,落差自然有度,有惊无险。最佳旅游时间石门涧漂流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左右。夏季较适宜旅游。
head_picture

三宝树

三宝树,位于江西庐山黄龙寺旧址附近。风景名胜三宝树景观:这里浓荫蔽日,绿浪连天,有三棵引人注目的参天古树,凌空耸立在松杉碧绕,岚烟环抱的谷壑之中。其中两棵是柳杉,一棵是银杏。柳杉树高四十余米,主干粗数人挽臂合抱不拢,叶茂干直,形似宝塔,故称“宝树”。又因银杏是佛教瑞祥的象征,在佛教词典中亦称“宝树”,所以人们就把这三株古树统称为“三宝树”。最佳旅游时间三宝树地处江西庐山风景区,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年平均温度15℃,极端最高温度不超过32℃,四季皆宜旅游。历史文化三宝树相传为千年古柯,树下有块石碑上镌有“晋僧昙诜手值”六个大字,据说是晋时僧人昙诜和尚从西域带来树苗亲手栽种在这里的。但据有关部门测定,树龄不过五百年左右,故有人认为种植在明代黄龙寺山门前的“三宝树”,为明时僧人所值。
head_picture
  • 太极宾馆

第02天 出发地: 九江

早餐:自理 午餐:Q仔汉堡 晚餐:酒店用餐

含鄱口

含鄱口位于庐山东谷含鄙岭中央,海拔 1211米,左为五老峰,右为太乙峰。山势高峻,怪石磷峋,形凹如口,对着鄱阳湖,似乎要把鄱阳湖一口吞下似的,故名含鄱口。含鄱口西侧,为著名的冰川角锋“犁头尖”活象一块犀利的犁头,耕耘着茫茫云海。含鄱口对面为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北面为庐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为庐山第三高峰“五老峰”,山麓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湖光山色,相互比美。含鄱岭上有一座雕梁画栋的方型楼台,这就是庐山观日出的胜地“望鄱亭”。游客踏着熹微的晨光登上望鄱亭,依栏远望着呈现鱼肚白的天际。不一会儿,一望无涯的鄱阳湖上,拉开了红色的天幕,天幕上金光万道,紫霞升腾。轻扬天际的密密云层,在霞光的印染下,如同一大片重重迭迭的金色金鳞。蓦地,一轮旭日从烟波浩渺的湖面喷薄而出,染红了蓝天、绿水、远山、近岭。倚亭四望,浩浩荡荡,胸襟顿时为之开阔。这里是看鄱阳湖日出的绝妙佳境,每当晨光微曦,天水一色,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金光万道,绚丽多彩,景色迷人。这里也是观看庐山云雾的佳地,游客常一饱眼福,定使你留连忘返,回味无穷。
head_picture

庐山植物园

植物园位于庐山东谷大月山和含鄱岭之间,海拔1000-1300米,是我国唯一的亚高山植物园,创建于1934年。庐山植物园以引种可驯化植物为主,开发利用亚热带山地野生植物资源,培育品种,是以植物联系农、林、园艺、药物和环保等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也是普及植物学知识的园地,面积30平方公里。园内设有杉柏区、树木区、岩石园、翠花园、温室区、沼泽植物区、苗圃、云雾茶园、猕猴桃引种区、药圃等。著名的庐山特产云雾茶及众多的观赏植物,均产于此。庐山植物园现已汇集国内外植物3400多种、储藏各种植物标本众多,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近300个单位,建立了种子交换等方面的关系。
head_picture

五老峰

五老峰位于庐山的东南侧,为庐山著名的高峰,海拔1436米,山顶苍穹,下压鄱湖,削辟千仞,绵延数里,山峰受岩层垂直节理的影响,形成了既相互分割又彼此相连的五个雄奇的峰岭。五座主峰俨若五老并坐,故名五老峰。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山姿不一,有象诗人吟咏,有象武士高歌,有象鱼翁垂钓,有象老僧盘坐。在星子县海会寺上看五老峰最为真切。五峰中以第三峰最险,奇岩怪石千姿百态,雄奇秀丽蔚为大观;第四峰最高,峰顶云松弯曲如虬,下有五小峰,即狮子峰、金印峰、石舰峰、凌云峰和旗竿峰,往下为观音崖,狮子崖,背后山谷有青莲寺。五老峰东有“三叠泉”,西南为“庐山松”、“一线天”,峰麓为海会寺,皆是庐山胜景,为游人必登之地。李白曾有诗赞曰:“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李白曾在五老峰后山中建筑太白书堂,隐居于此。
head_picture
  • 甲秀商务酒店

第03天 出发地: 九江

早餐:自理 午餐:晚餐:

庐山恋影院

庐山恋电影院是一幢古老的建筑,建于1897年,原为基督教协和礼拜堂。1960年庐山政府对该教堂进行改造用做电影院,取名“东谷电影院”后因电影《庐山恋》改为“庐山恋影院”

老别墅的故事

庐山东谷“老别墅的故事”景区是中国别墅主题景区的典范,位于庐山东谷中三路和中四路之间。庐山自古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从近代开始,成为了洋人、富人、贵人、名人、文人、游人等休闲度假的天堂。得天独厚的山水风骨加上钟灵毓秀的人文气质,使古老的庐山焕发青春的姿彩。在庐山众多的人文遗迹中,数百幢风格各异的西式别墅,记录了庐山与世人酸涩而甜蜜的初恋。每一栋别墅都有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庐山百年沧桑的一个剪影,每一个剪影都演绎着一种别绕风致的生活。历史文化庐山的别墅群是在19世纪开始修建的,这里就象一个联合国,当时只要是踏上了中国领土的西方国家,他们的建筑特色基本上可以在庐山可以见到。他们在盛夏季节来庐山渡假、休闲,给古老的庐山注入了西方的新思想和生活方式。庐山别墅始建于1895年,现存近千栋,大多是西式别墅,分别代表着英、美、德、法、俄、瑞典、芬兰、丹麦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第一个故事,是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一个寒风呼啸的冬日,22岁的英国传教士李德立走进了庐山,仅用200两银子就买下了牯岭一大片土地99年的使用权。随后,一幢幢风格各异的石头房子便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到1927年,山上已经矗起了560幢别墅,分属于英、美、法、俄等15个国家,让寂寞千年的庐山一下子热闹喧哗起来。如今,香山路479号——李德立的别墅还牢牢地站在那里。庐山著名的景点“月照松林”,就是因了李德立这幢别墅前后左右的大片松林而得名。庐山东谷的黄金地段,著名的美庐别墅便位于这里。美庐庭园面积为4928平方米,建于19世纪末期。1933年,原主人巴莉女士将它转给好友宋美龄。从1933年到1948年,除去抗战8年,蒋介石每年上庐山避暑、办公,均下榻美庐,这栋别墅里发生了很多足堪入史的大事。蒋介石写的并被刻在庭园一块卧石上的“美庐”两个大字,保留至今。这二字究竟是在赞赏宋美龄之美或感叹庐山之美,至今仍被世人猜测。1961年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和1970年中央九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也主要下榻美庐。毛泽东三住美庐期间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同样载入了史册,为美庐再添了几笔浓厚的政治色彩。
head_picture

庐山会议旧址

庐山会议旧址位于中国江西省庐山牯岭东谷长冲河畔、掷笔峰麓的火莲院。最佳旅游时间庐山会议旧址地处江西庐山风景区,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年平均温度15℃,极端最高温度不超过32℃,四季皆宜旅游。历史文化庐山会议旧址历史:这座建筑原名庐山大礼堂,为传习学舍会议礼堂,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兴建于1935年到1937年,楼高2层,耗资20万元,设计师为高观四。1949年以后,改为庐山人民剧院。毛泽东曾经在此主持过3次重要会议: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8月2日至16日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即庐山会议),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1980年代以后辟为庐山会议纪念馆,保留1970年时的会场布置。1996年,庐山会议旧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ead_picture

芦林湖

芦林湖位于海拔1040米的东谷芦林盆地,故又称东湖。四周群山环抱,苍松翠柏,景致优美。此处原是芦草丛生、野兽出没的芦林谷地,介于玉屏、星洲两峰之间。1954年在二峰间筑坝蓄水,次年建成。大坝高32米,长120米,宽12米,全湖面积约9万平方米,蓄水120万立方米。湖水洁净清澈,碧清如镜,山色倒影,相映成趣。湖心有两小亭,外观秀丽、精巧,为湖面增光添彩,内则分别用作汲水塔和溢洪道。芦林湖所蓄之水目前为庐山牯岭镇1.3万居民的主要水源。 毛泽东生前曾多次于湖中击水畅游。1993年于桥头建“毛泽东诗碑园”,以纪念其百年诞辰。碑上镌刻着毛泽东手迹《登庐山》、《题仙人洞》和古诗多首。 芦林桥建于芦林湖大坝坝面。全桥体积达3万立方米,系用石块和水泥混交筑成,雄伟宽坦。大桥桥身上段有5个桥孔,溢洪时,五孔喷流,似五条龙飞吼而下,成为壮丽的人工瀑布。此景可立于“蛟芦桥”上观得。蛟芦桥在坝旁峪谷涧底,由桥南踏石阶而下百余级即可到达。据说冬游芦林湖景色更为别致,进入冬季后芦林湖畔上的树木结成雾凇 ,成为了一到壮丽的风景,很多游客慕名而来。
head_picture
  • 三叠泉宾馆

第04天 出发地: 九江

早餐:酒店用餐 午餐:自理 晚餐:西海温泉餐厅

云居山

座落于永修县西南。云居之名,取于唐代,以终日纳雾藏云而得。一般简称云山,最高峰约海拔1143米。云居山顶有块宽约数百亩的平原,在周围峰岭环绕中,山形仿佛一朵莲花,其平原地恰似花心而得名“莲花城”。云居山山势雄峻,云雾缭绕,风景瑰丽,尤以山北峰岭最胜。山上名胜颇多,有石鸡、石孙、石船、石鼓、石台、石屋、飞来石、试剑石、舍身等等。著名的真如寺就建在“莲花城”中。
head_picture

真如禅寺

云居山旅游风景区位于永修县西南部,105、316国道傍山而过,面积216平方公里,山体主峰海拔969.4米,15公里水泥路通达山顶。云居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云居山气势雄伟,林壑清幽。登上山顶,却又是一番景色,这里群峰耸簇,中间是坦坦荡荡的小平原大坝子,遍布园林湖田,俨然似一大城郭,又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故又称此地为莲花城。自古以来,云居山以其秀丽天成的风景和佛教禅宗著名道场被人们所称道。古人称其“云岭甲江右,名高四百州”,“冠世绝境,天上云居”。今属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云居山顶的莲花城内,有大片连绵不断的竹林,在竹林的深处,掩映着一座盛名的禅宗胜地真如寺。真如禅寺是国家重点开放寺庙,全国汉传佛教三大样板丛林之一,为佛教曹洞宗发祥地。唐代以来,香火缭绕,高僧辈出。白居易、苏东坡、佛印等众多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诗作画,目前,仍保留着摩崖石刻、唐代铜佛、康熙千僧锅及200多座中外历代高僧墓塔。五十年代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主席虚云长老主持真如禅寺,现任方丈一诚法师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每年上山朝圣游览者达数十万人之多。
head_picture

西海温泉度假村

西海温泉,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易家河村。这里交通极为便利,距离南昌市仅80公里、昌北国际机场60公里,距离九江市区90公里。京九铁路、昌九高速公路、105国道和316国道以及即将修建的共青至里溪高速公路皆穿境而过。风景名胜西海温泉坐落在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内的易家河村。这里自然环境优越,紧抱云居山、邻接柘林湖,易家河村更是有名的长寿村。终年云环雾绕的云居山,自古就是“莲峰簇簇绕华台,一钵中央倚镜开。对寺面看云捧出,当湖直逼海浮来”的神仙佳境。山上的真如寺久负盛名,是佛教禅宗曹洞派的发祥地,为全国佛教“三大样板丛林”之一、国家重点开放寺庙,并以“世界最大、最正统的禅学中心”而誉播四海。最佳旅游时间西海温泉所在地九江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年平均气温16-17℃,年降雨量1300-1600毫米,其中40%以上集中在第二季度;年无霜期239-266天,年平均雾日在16天以下,最佳旅游季节为春秋两季。历史文化1917年设西海温泉所在地九江市,1921年3月,设九江行政厅,次年改设市政府。1932年2月,设立行政区制。1936年又改为九江县,1949年5月7日九江解放。7月19日设九江专员公署,原九江县的农村划九江县,原九江县的市区划分为九江市。1968年4月,成立九江专区革命委员会。
head_picture
  • 西海温泉假日酒店

第05天 出发地: 九江

早餐:酒店用餐 午餐:忠义堂大酒店 晚餐:小青石九宫格火锅

白水湖公园

白水湖公园位于白水湖西岸,长虹北路东侧的滨湖地段,北临滨江路,地处两条主干道交叉处,交通非常便利,与九江长江大桥相呼应,站在长江大桥桥头俯瞰,白水湖公园景色一览无遗。公园于2000年是在原低洼和旧民房的基础上新建起来的,公园总面积39.6公顷,其中陆地面积26.4公顷,水面13.2公顷,绿地率84.23%。公园在设计上充分考虑自由与对称相结合,充分发挥植物造景的综合立体效果,公园于2001年10月建成对外开放。公园在规划结构上采取“一带、一轴”方式布局。“一带”就是一条6米宽的自由式道路贯穿全园,游人漫步在湖滨小道上,可以欣赏到白水湖的秀丽景色和长江大桥的雄伟壮观;“一轴”从滨江路与长虹北路环形交叉口转盘至湖边,它的北头连接公园的主入口,南头连接公园临水游船码头。在中心轴线中部布置了小型广场,供游人在此休息、娱乐,该轴线作为公园的视觉中心,简洁舒畅,在中心轴线两侧分别设置了景观小道,在中心轴两侧设置了多处休息广场,在临水处设置了几处观景台,增加观赏气氛,在中心广场上规划布局了配套公厕,以方便游人和公园管理,在公园主入口处设计了充满现代气息和欧式风格的大门,使整个公园沿城市道路景观层次分明,连成一线。

琵琶亭

位于九江市长江大桥东侧,面临长江,背倚琵琶湖。唐代元和十年(815年),诗人白居易由长安贬任江州(今九江市)司马。翌年秋天,送客于浔阳江(今九江市北长江一段)头,有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诉说身世,触景生情,因作《琵琶行》赠之,亭名由此而来。亭始建于唐代,后屡兴屡废,亭坐落在现长江大桥南端,临江而建,是一座极具中国古典园林色彩的建筑。整个建筑群由亭、台、楼、池、圃组成。亭耸立在景区正中醒目的高台上,平面呈八角形,上下两层,重檐青瓦,粉墙立柱,造型简洁,气势雄伟。亭下前方竖立着白居易高大的汉白玉全身雕像。雕像后凿有一方池,池后筑有一高大石平台,台左右有石阶相连。石台正面照壁上嵌着一块由毛泽东书写的《琵琶行》诗刻。亭院正中,矗立着汉白玉白居易塑像。亭院两旁建有碑廊,镶嵌着历代诗人题咏琵琶亭诗赋共56块碑刻。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长恨歌》,是各有独创性的名作,成千古绝唱。有道是“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此后,一直传诵于国内外,显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我们能有机会游览琵琶亭,体味诗人所写的意境,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亦为人生快事。
head_picture

九江长江大桥

乘坐江轮溯江而上,可见滚滚的江流中,一桥飞架南北,这就是著名的九江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始建于1973年12月,由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勘察设计,第215桥梁工程处组织施工。它是继武汉长江大桥之后,我国在长江上建造的第八座大桥,也是我国目前最长、工程量最大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无论是桥的设计、施工工艺,还是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等方面,都反映了我国迄今最先进的建桥水平。九江长江大桥铁路桥长7675米,公路桥长4460米,江中有桥墩10个,共架设11孔钢梁,最大跨度216米,最小跨度126米。整个大桥设计新颖,造型优美,工艺独特,雄伟壮观。大桥铁路引桥采用的无碴无枕预应力箱形梁,在我国建桥史上还是第一次。主河槽216米宽的大跨度,也居全国桥梁之首。我国第一次试验的15锰钡氮新钢种在这座桥上首先使用。这座桥使用的钢材、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创造了我国建桥史上的最高纪录。九江大桥墩顶到基础最低底面,相距64米,相当于一座22层高的楼房。从钢梁拱顶到基础最低底面,高达132米,相当于一座45层的特大高楼。九江水域地质情况复杂,水深流急,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单位在基础工程中采用了双壁钢围堰、泥浆套下沉和空气幕等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保证了工程质量,受到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很高的评价。1992年,九江大桥公路桥正式建成通车,1995年大桥铁路桥贯通。大桥全线通车后,成为京九铁路的枢纽,对加强我国南北交通运输,促进华东、中南经济建设、文化交流和旅游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九江长江大桥北岸是湖北省黄梅县的小池镇,南岸位于九江市区的白水湖,现已成为游客观光的一个新景点。大桥附近有琵琶亭、锁江楼塔,相映成趣。
head_picture

浔阳楼

现今浔阳江边,耸立一座古楼,高度21米,面积为1800平方米,外观三层,内里却有四层,整体格局,浑朴典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气势非凡,这就是重建的浔阳楼。它是一座仿宋模式建筑,显得古色古香。原楼是座酒楼,始建于唐,宋朝重修,以后屡经兴废。宋时楼的题书“浔阳楼”三个字传为苏东坡所写,如今匾额三个苏体金字出自赵朴初的笔端。登楼凭窗纵望,江水滔流,烟霞浩渺,令人心旷神怡。更有“消磨醉眼,倚青天万迭云山;勾惹吟魂,翻瑞雪一江烟水”之感。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叙述,宋江在浔阳楼醉题反诗,引出了一幕闹江州故事,颇令人寻思回味。大墙上镶嵌着大型瓷画,重现昔日一段风云,如闹江州的众好汉劫法场、智取无为军、李逵斗张顺等画像,再现了当时的情节。展厅陈列着有关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的人物瓷塑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看了动人心弦。楼内装饰布局,可说是以《水浒传》中人物在江州活动之内核而展开的。
head_picture
  • 九江五悦酒店浔阳楼店

第06天 出发地: 九江

早餐:酒店用餐 午餐:晚餐:

浪井

浪井栖落在九江市濒临长江的浪井巷内,井深15米左右。为汉名将灌婴于高帝六年(公元前201)所掘。因此,亦称灌婴井。后被沙石阴塞,东汉建安年间,孙权命人挖开,改名为“瑞井”。浪井之奇在于长江兴波,井中涌浪。为浔阳十景中的佼佼者。时下,浪井又被修葺一新,飞檐四角小亭,覆于井上,亭壁上镌刻着李白、苏轼的诗文。真可谓是,“井因诗传,盛名远播”。 苏轼诗云:江波浮阵云,岸壁立青铁。胡为井中泉,浪涌时惊发。水性本无定,得止自澄澈。谁为女娲氏,补此天地裂。
head_picture

烟水亭

在九江市城南甘棠湖中,面积约1400平方米,像个小岛。相传曾是东吴大都督周瑜操练水军的地方。后说白居易曾常来此处盘桓,“手把杨枝临水坐,闲思往事似前身”,为纪念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后人在此建亭,取他的《琵琶行》“别时茫茫江浸月”之句,取名浸月亭。到了北宋的熙宁年间,周敦颐来游,见亭毁,意恢复,其子周寿代建,以“山头水色薄茏烟”的诗情,取名烟水亭,再次遭毁。现在建筑为晚清时遗迹,虽然仍用亭名,实际组成以台榭为主体的小巧建筑群。内分设船厅、宴会厅、纯阳殿、浸月亭、翠照轩、五贤阁、众妙楼、镜波楼等等。今新建周瑜点将台,并修曲桥相通。为九江市区的主要名胜,置身亭上,近掬甘棠碧水,远挹庐山翠色,烟雾轻罩,清波茫映,墩榭迷立,绚丽媚雅,真是“四面湖山亭在水,半堤杨柳寺藏烟”。
head_picture

甘棠公园

九江甘棠公园是一座集动物观赏、表演、科普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占地总面积10.5公顷,其中绿地面积5.70公顷,绿地率81.43%。硬地1.3公顷,草坪2014公顷,苗木6万株,地被3.32公顷,园内乔木3080株,绿篱750米,灌木6万株,建有休闲广场多处,园内的休闲广场深受晨练市民的青睐,即晨练一项年接待市民300余万人次。免费开放后的甘棠公园成为市民休闲的极佳场所,游客量由原先的30万人次而逾1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