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_picture
西藏给人的感觉就是圣洁神秘的,因为种种旅游资源,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巨大诱惑力和穿透力,也俘获很多像我们一样热爱旅行的人的心。我们是沿着朝圣者的足迹,走进这个地方,听听古老遥远的传说,感受静谧壮美的神山圣湖。

第01天 出发地: 广州 - 拉萨

广州 - 拉萨

布达拉宫广场

布达拉宫广场位于西藏拉萨市布达拉宫正对面,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这座广场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藏自治区政府和拉萨市重要的活动场所,也是中外游客集中观光的旅游景点之一,是一座融休闲、文化、集会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广场。布达拉宫广场东西长六百米,南北宽四百米,道路广场总面积一点八万平方米,可容纳四万人举行大型集会活动。从整体布局看,广场平坦而开阔,南面是西藏劳动人民文化宫,北侧是布达拉宫。布达拉宫广场四周建有图书馆、儿童乐园、歌舞厅和露天市场,是拉萨市旅游和文化娱乐活动中心.
head_picture
早晨:自理 午餐:飞机餐 晚餐:雪山尼玛藏餐厅
  • 凯拉斯酒店

第02天 出发地: 拉萨

拉萨游乐园

拉萨游乐园是由西藏林氏娱乐有限公司投资修建的投份制企业。是集幼儿 教育、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大型游乐场所,该公司注册在拉萨市色拉路30—32号 ,注册资金为2000万元人民币,占地面积40余亩,公司资金全部从成都自筹,在拉萨现有总投资5800万元人民币。该公司为了社会的公益事业,解决西藏孩子入托难,特别是北郊片区无幼儿园的困难,经市教体委批准,于1999年成立了拉萨游乐园·幼儿园 ,该幼儿园建筑面积3600多平方米,共有20套班级,可容纳幼生600余名入托,内设盥洗间、医务室、玩具室、休息室、电脑室、钢琴室、电子琴室、活动室、厨房、多功能活动中心、档案资料室、营养室、音乐室等,幼儿入托分日托和全托两种方式,有小班、中班 、大班、学前班四个年级组,分别学习藏语、普通话、英语、电脑、钢琴、舞蹈、书法、美 术等,室内全空调,为了幼儿的健康,对餐具,用具采用国际先进消毒方式进行消毒,园内 硬件设施均属西藏一流。

德宗温泉

德宗温泉,因为莲花生大师所开光,成为西藏的四大圣泉之一。德宗温泉温度适中,据说可以治很多皮肤病,当地的很多藏族人都去泡,温泉池子是用石头搭建半高的围墙,部分有简单的顶子,大部分为露天,条件简陋,是非常自然原始的温泉,男池在上,女池在下,各有泉水涌出的泉眼。

琉璃桥

名“宇妥桥”,藏语称“宇妥桑巴”,即“绿松石桥”。位于大昭寺西,宇拓路中段。一说建于7世纪,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修建;一说建于18世纪,为清代古迹,因驻藏大臣衙门与布达拉宫之间有条小河不便往来,而由清政府拨专款修建此桥。琉璃桥为石筑五孔桥,跨度长28.3米,桥面宽6.8米。桥廊采用藏汉结合的歇山式建筑。桥上为甬堂式建筑,两边砌石墙,厚1.6米。东西两侧的墙上分别砌有5个宽为2.3~2.5米的孔洞,孔洞间距均为2.6米,高3.2米,孔洞外侧置高1.5米的木栏杆。人字形桥顶覆盖绿色琉璃瓦,故得名。顶檐建有三种不同图案的滴水,四角为龙首飞檐。屋脊中央饰1米高的琉璃宝顶,两端有琉璃供果脊饰。该桥原是连接拉萨古城内外的要道之一。至今仍然承担着交通作用。
早晨:自理 午餐:驴窝餐厅 晚餐:玛吉阿米
  • 凯拉斯酒店

第03天 出发地: 拉萨

仙足岛

仙足岛是位于拉萨市城关区南部拉萨河内的江心岛,东西还有几个小沙洲围绕。该洲为东西走向,北部、东北部有两大桥与拉萨市区相连,一座是拉萨一中附近的公路桥,过桥后不久就可以到达西藏大学,另一座是正桥,拱形,桥头还有牌坊上书“仙足岛生态区”,西北部有桥与太阳岛相连,隶属于城关区,岛北部有拉萨北京中学。从岛上可以看到拉萨大桥、对面山沟里的军营和对面山上的羊群牛群,拉萨河水不息地急湍地流过,剩下金色的沙砾剩下小坑里的树皮鱼。该岛上有数个别墅式小区为仙足岛花园小区、仙足岛生态小区、中区安居园、东区安居园、南区等几个生活园。该岛因近百家家庭客栈而闻名,很多‘藏熬’‘拉漂’混迹于此。而西藏唯一一家藏文化主题庄园酒店、世界海拔最高的庄园式酒店也座落于仙足岛上,那就是闻名中外的----拉萨市仙足岛庄园。

扎希寺

拉萨市北郊。因初建时仅有四个喇嘛,故寺名“扎希工巴”(意为四喇嘛寺)。又因寺后有一座山形似大象,故又名“郎钦日”(大象山)。山下有一广场,是去天葬台必经之地。按藏俗天葬时要请喇嘛为死者念经超度,但附近没有寺庙,于是在清乾隆年间,色拉寺喇嘛甲央穆郎在这里创建了一座二层建筑的小庙。庙前有一广场名“扎希唐”,为藏清兵操练的校场,附近便是营房,故清兵来该寺烧香求神者甚多。寺内有不少清代汉文匾额,并有清道光时汉藏文铜钟一口。寺庙建筑基本完整。该寺附近,有一座扎希拉母神殿.殿内供两尊神像,一为人身鸡爪扎希拉母神塑像,另一尊为左手持伞、右手持扇的土地神,据说是五台山的土地菩萨。

帕邦喀

帕帮卡虽然不为很多游客所知,但它在西藏的历史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当年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曾在此居住,并且在这里诞生了藏文。帕帮卡位于北郊娘热山。在千年之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曾在这里居住过。同时也就是这里,当生了藏文。帕帮卡的佛殿内,至今仍保存着西藏历史上第一块藏文六字真言的石雕。与其他位于市内的寺庙不同,沿着娘热路一直上到帕帮卡,可以俯瞰整个拉萨河谷的风光。帕帮卡殿堂旁的一块石板上,画着一只长约尺余的眼睛。据说这只眼睛是过去一位比丘的眼睛,而他长有三只眼,他的另外两只眼睛分布在帕帮卡更高的山上,如果愿意,可以沿着帕帮卡所在的乌都日山小路一直向上,山上还有几个小寺庙。从远处望,整个帕帮卡建立在一块龟背形巨石上。
head_picture
早晨:自理 午餐:蜀客饭店 晚餐:清水荷花素食餐厅
  • 凯拉斯酒店

第04天 出发地: 拉萨

乃琼寺

乃琼寺在的藏拉萨市的哲蚌寺的旁边。藏语中“乃”即“地方”意思,而“琼”是“小”的意思,乃琼寺意思就是哲蚌寺下的一个“小地方”,一个小的不需要人们注意。但这乃琼寺却是历史上西藏著名的佛教高等学府,每年考中格西学位的喇嘛多出于此,现在仍是西藏的佛学院。 现在的乃琼寺建于村居之间,仅仅是个小小的四方院落,院门东开。在传说中是于公元八世纪莲花大师将凶恶的乃琼多吉札丹降伏,将其变为藏传佛教的护法神。因此乃琼寺里有西藏最神奇的一种巫师,也就是法力无边的乃琼神汉,同时也保存下来一种降神的宗教仪式。乃琼寺大殿及四廊的壁画色彩浓重辉煌,和其他寺庙不同,颇值得一看,内容几乎都跟护法和降魔,地狱与苦难相关。
head_picture

木如宁巴寺

拉萨有句老话:“先有木如寺后大昭寺”,建于吐蕃时期(公元820年),在围绕着大昭寺的"八廓街"环绕的这一圈迷宫般的小道与街区中,在大昭寺东边,与之一墙之邻的木如宁巴,也被八廓的环形线包围其中。今天的木如宁巴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寺庙与居民大院的混合体,她仍然是一个属于拉萨人但不属于游人的院落。
head_picture
早晨:自理 午餐:圣地素餐馆 晚餐:甲米府泰国餐厅
  • 凯拉斯酒店

第05天 出发地: 拉萨 - 昌都

拉萨 - 昌都

昌都旅游风景区

昌都在藏语中是“两河交汇”的意思,其位于澜沧江上游谷地之中,是西藏的东部的政治文化中心。这里也恰好是川藏公路的中心点,它东与四川省的德格、白玉隔江相望,东南与云南德钦接壤,西南则与林芝地区毗邻,而西北与那曲地区相连,北面与青海玉树相交,自古以来便是西藏的交通要冲。风景名胜昌都作为中国香格里拉核心旅游区,拥有茶马古道黄金线路、三江并流世界遗产,有我国迄今发现海拔最高、经度最西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卡若遗址,有昌都古镇和强巴林寺等众多古寺名刹共210多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加上独具特色的康巴腹心文化,同时,它又是著名歌手韩红的故乡,2007年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1万人次。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旅游业必将成为昌都新的产业支撑。最佳旅游时间昌都旅游风景区夏季温和多雨,冬季日照充足,年均气温7.5℃,日均气温5℃,无霜期127天,年均降水量477.7毫米。四季皆适宜旅游。
head_picture

卡若遗址

卡诺遗址位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县,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年代为距今4000~5000年。卡若遗址发现于1978年,是考古界公认的西藏三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风景名胜若遗址的房屋建筑。据初步分析,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木结构的草泥墙建筑。以草拌泥筑墙可以增强坚固性能,使其不开裂缝。居住面用土垫平,然后夯实或烘烤,使其坚固耐用,房屋中央有石头砌成的炉灶。室内和房子四周较均匀地分布有柱洞。第二类为半地穴式的卵石墙建筑,居住面规整而坚硬。墙壁用石块靠穴壁垒砌,黄泥抹缝,多为方形,从村落布局看,当时人们居住的区域已有一定规律。
head_picture
早晨:自理 午餐:巴渝王火锅 晚餐:江湖菜酒楼
  • 康盛宾馆

第06天 出发地: 昌都

强巴林寺

昌都强巴林寺位于昌都镇内的昂曲和杂曲两水交汇处,它巍峨地依附在横断山脉之之下,耸立在古冰河切割而成的红壤层上。该寺是由宗喀巴弟子喜绕松布于公元 1444年创建的。 寺内主佛为强巴(大慈)佛,故对该寺的起名为昌都强巴林寺。风景名胜强巴林寺在昌都地区佛教格鲁派寺院里算是最大的。它下分五个扎仓:林堆、奴林、库秋、夹惹卡巴等、这里曾由格鲁派的祥雄曲旺扎巴、楚顿朗卡白,年堆冲贡嘎扎西、三世达赖索朗加措等著名的高僧主持过该寺,这年闻名全藏的昌都强巴林寺传达承十三世堪布。后由帕巴拉三世通娃顿丹起传承世代主持该寺,到那时,该寺在康区已有一百三十个分寺,多集中于昌都、察雅、八宿、硕板多、桑昂曲及波密地区。年终寺庙进行结算,如有盈利,便在新年时节,不分大小,平均分摊。昌都寺内的壁画、雕塑、建筑、经卷等艺术珍品和文物,与西藏其他地方的寺庙大同小异。
head_picture

噶玛寺

噶玛寺中国藏传佛教著名的寺院之一,也称噶玛丹萨、噶玛拉顶寺,它创建于公元1185年,位于西藏东部的昌都县境内。是藏传佛教重要派别噶玛噶举派的祖寺。噶玛噶举教派的名称是由寺名而来的,该教派是公元1147年著名藏传佛教学者和领袖噶玛巴·都松钦巴创立的,而且后来成为藏传佛教最早实行活佛转世制度的教派。噶玛噶举派后来又分为黑帽系和红帽系两支。寺内还有众多的文物古迹,非常珍贵,有很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大殿内供奉的一尊17 米高的弥勒佛,是目前昌都地区最大的泥塑佛像;壁画中有汉族使臣到噶玛寺的历史画面。寺院内还修建有都松钦巴的灵塔并供奉着第二代祖师噶玛拔希的佛牙。
head_picture

澜沧江峡谷

从芒康镇走50公里就到竹卡乡,浑浊的澜沧江就横在这里,中国人有智慧和胆量,建起大桥使天堑变通途。澜沧江纵贯昌都地区中部。在昌都以上,分为两支。一支称扎曲,另一支称昂曲。其中扎曲较长,为澜沧江的正源,发源于青海省杂多县境内。昂曲为其支流,他们在昌都镇汇合后称澜沧江。澜沧江自青海杂多县进入昌都县,流经察雅、左贡和芒康等县,在盐井南面进入云南,然后出国境,称湄公河。河谷地貌特征可以察雅县卡贡附近的色曲汇口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为峡谷为主的宽窄相间河谷段,下段为深切峡谷段。
head_picture
早晨:自理 午餐:崃山川馆 晚餐:自贡风味酒楼
  • 康盛宾馆

第07天 出发地: 昌都

谷布神山

昌都日通的谷布神山是康区十八座神山之首,位于昌都县日通乡与如意乡交界处,距县城40公里。该山是昌都附近最高的山峰之一,海拔5400米左右,登上峰顶,周围的群山尽收眼底,确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意境。谷布称之为“集如谷富琼普”。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巨型大鹏鸟从远方飞来,在此栖息时,在山顶啄穿一个大洞,故称之为琼普,意为大鹏穿透的溶洞。谷布山势雄伟,异峰突起,山顶是裸露的石灰岩。由于海拔高,故处处显露出高原岩溶经历几千万年日晒雨淋所形成的石芽、石柱、溶洞。位于谷布半山腰的称之为乃宁的洞,是该山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一个洞,传说莲花生大师在此修行过。洞口处建有不少佛塔和塑像,洞口虽小,沿内则是巨形的溶洞,至少可容纳二、三千人,堪称全区第一大洞。

朱葛山

朱葛山位于昌都县俄洛乡境内,国道317线上,距县城约40公里。朱葛山一带,崇山峻岭,山清水秀,古木参天,植被极为丰富。国外专家在朱葛山的半山腰上,发现了成片的唐代古柏树,据科学测量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可谓世界柏树森中的寿星。这对于研究古代气候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其它科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朱葛山对面,有一个称之为作楫卡的坝子。坝中有昌都强巴林寺第四大活佛加拉的夏季避暑胜地。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昌都附近最理想的耍坝子(夏季,藏族群众以亲朋好友、家庭或单位为组织。带上食物、酒类、饮料、炊具、帐篷、被褥、照明器具、玩具等在风景秀丽的草坪山尽情地游玩,时间在5—7天不等,被称之为耍坝子)的地方。怪不得有人躺得久了,飘飘然,悠悠然,不想起来。

昌都扎堆

据不完全统计,在昌都县农牧民中,金银匠79人,铁匠351人,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扎堆和嘎学的匠人。“扎堆”意为扎曲河上游,具体指金通和翁达岗一带。扎堆匠人之中的扎青仓和扎穷仓驰名昌都、德格、川甘及拉萨一带。翁达岗最著名的工匠是朱巴仓,他家大小12口人,其中5人从事绘画、铜铁匠、泥塑等民族手工艺。他们打制和绘画的工艺品深受广大藏族的欢迎,经常是供不应求。
早晨:自理 午餐:田源鱼府 晚餐:周渔府火锅昌都店
  • 康盛宾馆

第08天 出发地: 昌都 - 广州

朱角山

朱角山,海拔4688米,位于拉萨昌都县城俄洛乡境内国道317线上,距县城约40公里。朱角山一带,崇山峻岭、山清水秀、古木参天,植被极为丰富。在朱角山对面,有一个称为作揖卡的坝子,坝中有昌都强巴林寺第四大活佛加拉的夏季避暑圣地。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昌都附近最理想的耍坝子的地方。在坝子北面的山谷里,有几汪季节性的温泉。这里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气象万千。在朱角山对面,有一个称为作揖卡的坝子,坝中有昌都强巴林寺第四大活佛加拉的夏季避暑圣地。
head_picture
早晨:自理 午餐:飞机餐 晚餐:回家自理

昌都 - 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