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景区位于现安徽绩溪县瀛洲乡坑口(龙川)村。绩溪古属徽州,文风鼎盛,宗祠建筑遍布。龙川胡氏宗祠建于明代嘉庆25年(1547年),清光绪4年(1898年)重修。宗祠坐北朝南,前后3进,占地总面积1271平方米,以山带水,气势飞动。风景名胜龙川景区内有仁和园,如心亭,灵山庵,胡宗宪少保府纪念馆,龙溪桥等景点。历史文化关于龙川还有许多典故传说,如少年一九杀猛虎,宗宪钱塘破命案等。
誉称“徽州第一家”的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座落在安徽绩溪龙川村中央,从胡宗宪至胡氏“炳”字辈共12代人曾在此居住。龙川东耸龙须山、西卫凤凰山、登源河与龙川河村前交汇相拥,是一块藏龙卧虎之宝地。风景名胜龙川胡宗宪尚书府,粉墙黛瓦,绿水环绕,如诗如画。透过五百年的时空,彰显出古徽州的幽秘与神奇!走进占地3000平方米的尚书府,象一个小社会,从善堂、官厅、梅林亭、胡氏家井、绣楼、徽戏园、松公家祠、文昌阁、蒙童馆、土地庙、医馆等,和众多小巧的庭院相交辉映,组成一个巷弄陌阡,四通八达的一个迷宫豪宅。尚书府鼎盛时期,曾七世同堂,足不出户就可以上私塾、唱大戏、请郎中、祭祖拜佛……可以说尚书府是整个古徽州迄今保存最为完美、气势最为雄伟,结构最为复杂的明代建筑群,也是古徽州最具代表性的官宦豪宅。如果说北京故宫的木雕具有皇家的气派和豪放,那么龙川胡宗宪尚书府的木雕则具民间的隽秀典雅,窗上、隔板上、梁栋上玲珑有致的木雕,让您仿佛进入古时的艺术天地,加上苍旧的木楼,徽州风俗的摆设,幽幽小巷,低头是鹅卵石路,抬头放眼是青砖细瓦,飞檐高挑的砖雕、石雕,还有那错错落落的马头墙、鳌鱼禽兽,栩栩如生,你会感觉仿佛时间倒流,一下子回到了明朝的天伦之中了。七星塘又名七星拱月,为尚书府第一特色。塘中依次排列七口小潭,布阵如天上北斗七星,前环一明月,称“北斗七星环月”, 有聚财之说;胡氏家井是尚书府第二特色。井外圆内方,犹如铜钱,长年不枯称奇,寓意财源滚滚,造型别致,方井连同横石阶,象形 “古”字,圆形坑壁象形“月”字,隐含“胡”字;土地庙是“徽州三雕”之一砖雕;余庆堂是尚书府第四特色,店号“余庆堂”,是400年后“胡庆余堂”老祖宗。花瓶式门阙,寓 “平(瓶)安”;气象鼓能预测天气,为尚书府第五特色,鼓白色则晴天,浅灰色则阴天,略呈黑色则要下雨,黑色浓且水痕晰出则倾盘大雨;“天奉诰命”圣旨龛,是尚书府第六特色,采用特殊樟木精雕细刻并贴金、鎏金而成,两侧镂刻 “凤凰呈祥”,四面刻“祥龙腾达”,民间很难见此龛。最佳旅游时间龙川胡宗宪尚书府的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宜。宣城地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季风明显,四季分明。由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内陆的偏北风。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控制,天气高温多雨,冬季受欧亚大陆气团控制,天气寒冷少雨,雨量在年内分配很不均匀。一年中夏季最长,约121天,平均气温>22℃;冬季次之,约102天,平均气温<1O℃;春季较短,约73天,平均气温介于10~22℃之间;秋季最短,约69天,平均气温介于10~22℃之间。春暖、夏热、秋爽、冬寒,四季分明。历史文化胡宗宪,号梅林,龙川胡氏34世祖。嘉靖十七年进士,任杭州知府时,修整西湖,扩建岳坟。倭寇骚扰东南沿海,胡宗宪召徐渭、文徵明、戚继光等抗倭,弭平倭患。倭寇见他闻风丧胆,称他是“天星爷”,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而来的,历史学家称“没有胡宗宪,就没有戚家军”。胡宗宪以此战功获得殊荣,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著《筹海图编》十三卷,书中收入浙江沿海地形、防务、战具、战事甚详,是将钓鱼岛划归中国版图的第一人。
小九华位于马鞍山采石镇西北二里处,是从马鞍山驱车至采石(古镇)风景区的必经之地。山高百丈,周围15里。相传,地藏王曾到这里住过,留下许多神奇传说。早在古代这里就建有地藏王殿,辉宏壮观,游人不绝。风景名胜小九华原是临江而立的断崖山丘,历史上由于长江河道变迁,泥沙沉积而形成,她突兀江边,更显得一峰玉立,擎天镇地,独具奇观。小九华山紧毗著名的采石矶风景区,她俯瞰长江,北眺西山。小九华风景迷人,有太白楼,蜗牛尾等景观,山上大树郁郁葱葱,在太白楼上可看到波涛汹涌的长江。又因为树木茂密,具有野生动物栖息及生活的良好条件:野兔、刺猬、布谷鸟、啄木鸟,它们和人类和平相处,鸟鸣声或清脆,或婉转,构成另一道风景线。最佳旅游时间小九华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凉,四季如春,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皆适宜旅游。历史文化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七月三十,小九华山进香者络绎不绝,由于山峦秀美,香火机盛,酷似百里外的青阳九华山,所以人称小九华;。小九华原名望夫山,取市志、镇志有云清代方志中以小九华山为望夫山的记载颇详。其云:石高一人许,颇似人形。上刻有’望夫石’三字,大一尺六寸,似篆似隶。
绩溪太极湖村位于安徽绩溪。风景名胜太极湖村,阴阳两极,相拥相抱,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缘溪河呈“S”形绕村南流,和西部村落、东部田野组成天然的“太极”地貌奇观,还有三道徽州绝佳水口“狮象把门、日月当关、龟蛇栏水”,令风水学家惊叹!随着历史的变迁和人为巧合又现神奇 “帝王坟”。太极湖村为安徽省历史文化重点保护区,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区。拥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诸多古桥、古亭、古民居、古祠堂、古寺、千年古树、明代吟泉街、大型砖雕门楼群等,依山而筑,逶迤伸展,宛如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最佳旅游时间太极湖村地处安徽绩溪,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均温15.9℃,四季皆宜旅游。历史文化太极湖村保留众多名人故居(徽菜馆业创始人章祥华、作家章衣萍等),地域绝活秋千抬阁,绝奇药王石,是一座徽州古建筑、古文化的活化石。
紫园位于徽州绩溪县东的上马石村,距绩溪县城华阳镇1.8公里,徽州古城以东34公里,黄山南麓65公里,往龙川景区的必经之道。全园面积万余平方米。风景名胜绩溪紫园是一座园林式的建筑群,四面环山,一池碧水,山上松枫掩映,山下房舍栉比。整座绩溪紫园子由五凤楼、古碑廊、徘徊亭、待云阁、环翠桥、葫芦池、承泽堂、松枫堂、高云堂和闺阁楼等组成,集中了亭台、楼阁、民居、祠堂、牌坊等徽派村落建筑的各种元素。 最佳旅游时间黄山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黄山阴雨天多,云雾天多,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四季平均温度差仅20摄氏度左右。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年均气温7.8°C,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温度为0℃以上。年平均降雨日数183天,多集中于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为2395毫米。西南风、西北风频率较大,年平均降雪日数49天。
在地势独特、风景优美的绩溪坑口村有一座古祠,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川胡氏宗祠,有关专家赞誉它是中国古祠一绝。据历史记载,龙川是坑口村的古称。村前有龙须山,村中有一条小溪(称川)穿村而过,古称龙川。后人认为小溪(又称坑)出口流入登源大河,龙可以畅溪,故改为坑口。这个传说至今仍在百姓中流传。龙川胡氏宗祠始建于宋,明嘉靖年间大修。坐北朝南,前后三进,由影壁、平台、门楼、庭院、廊庑、尚堂、厢房、寝室、特祭祠等九大部分组成。宗祠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的建筑手法。令人有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之感。对于胡姓儿孙来说,绩溪是他们非常辉煌的一块家园。唐代,绩溪出了个散骑大将军胡宓;宋代,出了个以两劾秦桧而名垂青史的监察御史胡舜陟;明代出过奕世尚书胡富、胡宗宪;清代,出了徽墨名家胡开文、红顶商人胡雪岩;近代出了著名学者胡适;当代,出了国家副主席胡锦涛……这一个个名字,使青史留芳,为胡姓生色。清末光是胡姓祠堂绩溪全县就有30座。宗祠是古徽州聚族统宗,维护宗族的建宗法制的产物。对现今说已失去它的作用和意义,但它的木雕艺术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作为历史文物来研究有它特有的考古和观赏价值。尤其是它的木刻花雕独树一帜,形成自有的艺术风格,可谓木雕艺术的一颗“明珠”,“古祠一绝”的含义也就在其中。宗祠的木雕基本分布门楼、正厅落地窗门、梁勾梁托和后进窗门等4大部门,均以龙凤吉祥、历史戏文、山水花鸟、优美境地等画面为立意构图。花雕采用浮雕、镂空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技艺手法,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高大门楼的雕刻是以历史戏文和龙狮相舞为主体的图案构成。门楼22米宽斗拱承挑屋檐、翘首腾空。门楼前后两间各有6根石柱、5根月梁和方梁,结构严密,布局匀称。方梁梁面雕刻“九狮滚球遍地锦”、“九龙戏珠满天星”的精致图案;两旁则是内容各异的历史戏文,文武百官,聚集一堂,三军听令,跃马横刀,一幅幅鏖战沙场的画面展现眼前,仪门上彩绘蔚迟恭、秦叔宝两门神把守大门,两旁石鼓相依,大狮对峙。越过古祠的大天井便是中进(即正厅),乃是族长举行祭典的大堂。它由14根直径166厘米的银杏树圆柱、柱基采用枣木刻成莲花瓣托、架着大小54根冬瓜梁,结构为抬梁和穿斗式相结合,显得威武壮观。正厅的每根屋梁,两端皆椭圆形梁托,梁托上雕刻着彩云、飘带,中间分别镂成龙、凤、虎,檩上镶嵌片片花雕,连梁钩均刻有蟠龙、孔雀、水仙花、万年青,仰首凝望,玲珑别致。正厅两侧和上首的花雕更是别具一格。两侧各10扇落地窗门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为主体图案,花形千姿百态,有的含苞待放、菡菡初绽;有的亭亭玉立,随风招展,有的平铺水面,舒展如画,无一雷同。更令人可爱的是花中有物,物中有景。荷花在池水中荡漾,或微波粼粼,或浪花朵朵,花群之中,有鸟翔蓝天,鱼潜水底,鸭戏碧波,还有蛙跃荷塘,鸳鸯交颈,把整个荷群画面描绘得生动逼真,妙趣横生……。正厅上首一排落地窗门的花雕却是一幅“百鹿图”,衬以各种山光水色,东南西北方的竹木花草,各种形态的梅花鹿在这里自如生活,有的悠悠漫步,有的受惊疾奔;有的回眸招侣,也有的仰首呦鸣;有的饮水溪畔,有的口衔灵芝;还有的幼鹿吮乳,母鹿抚舔,真是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登上台阶,来到古祠后进,这里又是一个“仙境”。一排排落地窗门全是花瓶雕刻世界,有六角、八角、半圆、菱形、大口、长颈等各种形状,千刀细刻,精致可爱,瓶口刻有四季花卉,梅、兰、竹、菊、牡丹、玉簪、海棠……,可谓“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 从正厅出来,走进正祠东侧的边房,其结构分上下堂,高度仅有正祠一半,木雕简陋,另有风格。这是一座副祠,为什么要建这座副祠呢?据传说,龙川是船形,全村清一色胡姓,而船在大海行驶如没有铁锚就无法停航靠港,故从外村请来一位丁姓住此护祠,丁姓好比铁锚把大船钉住就稳当了。更奇怪事的是,这家丁姓至今已16代,代代单传,是何缘故,还是一个“谜”。古祠的“谜”,又何止一个。古祠大修之后距今400多年,可找不到一只蜘蛛。有人说,古祠选用优质木料有关,也有的说,关键是古祠地处风水宝地的缘故。此“谜”虽未解开,但没有蜘蛛网络,花雕更显风采。
徽杭古道西起徽州绩溪县伏岭镇,东至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位于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侧,北靠黄山,南依天目山,全长25千米,是古时联系徽州与杭州的重要纽带,保存最完整的一段是绩溪县境内的盘山石阶小道,是徽杭古道的精华所在。据史料记载,这条古道早在唐代就已修成。徽杭古道是历史上徽商与浙商交流贸易的重要通道。徽杭古道附近的重要景点有:障山大峡谷、胡氏宗祠、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南第一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