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_picture
在四川南部的一个小县城,有能歌善舞的人们和好吃的食物,还有红极一时的嘉阳小火车,能感受到安宁的生活,值得一去的地方。

第01天 出发地: 犍为县

嘉阳小火车

犍为嘉阳小火车,一辆运行在四川南部的小县城——犍为县城北15公里远的一条只有19.84千米的窄轨铁路上的"老爷火车"。有"工业革命的活化石","工业革命的绝版景观",比大熊猫还要珍贵的国宝之美誉。铁路全长19.84公里嘉阳小火车每天正班发车四趟,每趟往返约两个半小时,停车站点8个,风景观光点4个。风景名胜铁路上开着的小型蒸汽火车轨距仅为762厘米,犍为嘉阳小火车车厢要比普通火车小一半,故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嘉阳小火车”。从乐山联运车站乘“乐山犍为”班车,到“沙嘴”下车,即可看到小火车了。嘉阳小火车每日开行4趟(石溪站发车时刻为5:30、9:00、14:00、17:00),往返共8趟,每趟正常挂8节车厢,每节车厢核定座位20个。火车从石溪到芭沟单程需80分钟左右,往返需150分钟。起点站(又名黄村井站)→芭沟站→→焦坝站→仙人脚站→蜜蜂岩站→跃进站(又名三井站)→石溪站→终点站在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区南约50公里的崇山峻岭中,有一条长1984公里的芭石铁路芭蕉沟至石溪镇。最佳旅游时间犍为嘉阳小火车所在地乐山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雨量丰沛,水热同季。年平均气温在16.5-18.0度之间,最佳旅游季节为春秋两季。历史文化犍为嘉阳小火车铁路全线仅19284公里,往返一次需2个小时,由于铁路沿线的几个乡镇所处地势陡峭的山区,加上一直没有通往山外的公路,所以,自铁路1959年建成通车至今45年来,就一直是这里村民运送生产生活物资的主要交通工具。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小火车的客运量累计已超过1100万人次。
head_picture

犍为文庙

犍为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国道213线贯穿县境,县城玉津镇距成都183公里,距乐山大佛50公里。犍为建县始于隋代开皇年间,迄今已有1420年。犍为文庙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明代洪武四年,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座落于县城玉津镇南街297号,占地24000平方米,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在全国现存文庙中,规模居全国第四,四川第一。 紧傍文庙东南侧,有建于清代的节孝坊和奎阁,如众星拱月,构成了一庙、一坊、一阁富有传统地方文化特色的古建筑群。文庙建筑布局座北向南构成一条中轴线,自南端始,万仞宫墙,灵星门、泮池、大成门、燎台、大成殿 、启圣宫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贤关、圣域、礼门、义路、东庑、西庑等左右对称布局。 文庙雄视四野八荒,琉璃滴翠,金碧辉煌,御路浮雕,燎台蝙蝠,柱础石刻,工艺精湛,巧夺天工。龙凤木雕,撑弓斗拱,图象八面玲珑,结构壮美传神,被称为“犍为故宫”。文庙大成门三重檐牌楼式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葩,受到中外建筑专家的青睐。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嘉裕食府 晚餐:帝王休闲茶餐厅
  • 新爱家商务宾馆

第02天 出发地: 犍为县

罗城古镇

罗城古镇,位于犍为县东北部,距乐山市 60公里。古镇主街凉厅街俗称“船形街”,始建于明代崇桢元年( 1628年)。时至今日,这条幸存下来的老街仍保留着部分明清时代老四川文化的人文风貌。1983年在广州国际贸易交流会上,四川省西南建筑设计院展出了空中俯拍到的罗城“船形街”图形,结果该图形在投标中被澳大利亚参会方选中,双方于当年四月草签了协议。不久,由日本、泰国、香港等 8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者组成的澳大利亚“中国城股份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 24公里处的洛克斯市,开始投资建设以罗城“船形街”为母本的“中国城”,该城占地 9公顷,建筑面积约 3万平方米。今年 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对罗城进行了考察。成都南郊的石羊场客运站,每天有数班发往罗城的客车。在钢筋混凝土已经砌平了绝大多数地方间差别的中国,罗城并不是一个一下子就能把人吸引住的地方。由于主要街道上的主流建筑是一大堆毫无特色可言的马赛克式四方盒建筑,至少从表面上看,这座被许多人描述为“老四川文化扛鼎之作”的古镇和周围千篇一律的集镇已没有多少不同。倒是一路上路边那些粗大如桶的赤铁管道引起了我的注意,开始时,我以为这是一些水管或油管,后来到罗城一打听,才知道是输送盐水的管道——罗城的两大经济支柱为黑煤、白盐,产自盐矿的盐水通过铁管被运往几十里外的五通桥镇,再由那里的盐水处理厂制作成固态井盐销往外地。马赛克式的平庸楼房像既花哨又媚俗的掩体遮挡住了罗城的老街,记载中到处铺着青石板的街道早已成了水泥路。在新街与老街交汇处,充斥着各种杂货铺子、苍蝇馆子和冰淇淋贩子,有的人扑在栗色木桌上大口地吃着猪头肉,有的人躺在高脚凳上悠闲地摇着扇把上绑着布条的蒲扇。凉厅街是罗城旧时代的中心,它被当地人叫做“船形街”,长度为 209米,最宽处 9.5米,看上去完全像一条大船或是一把巨大的木梭。 这条遍体浮动着迟暮之美的老街据说是中国惟一一条船形的街道,“船形街”的两侧是木结构的长排旧瓦屋,临街一面的屋檐异常宽大,形成了叫做“凉厅子”的罕见长廊,其支撑点是一百多根立在六边体长条石柱上的旧圆木。几百年来,罗城人在这不怕雨淋日晒的“凉厅子”下喝酒、吃肉、饮茶、听小曲、掏耳朵、抽叶子烟、卖狗皮膏药,享尽了人间红尘的清福。“凉厅子”下原来有一些如今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的老字号店铺,如三元号、丰泰店、亨又亨、四能堂、长清源等,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服装店、小食店、百货店、日杂店、五金店、理发店、葬品店、旅馆、茶馆、武馆、鞋庄、影楼、歌厅、诊所,其中茶馆的数量最多,大概有十几家。肖斯塔科维奇曾说:“许多事物在我们眼前老去了、消逝了,可是,我想,许多似乎已经时过境迁的事物最后会显得新鲜,强有力和永恒”。这段话令我伤感,因为在今天,生活在四川这片土地上的大多数人,已经意识不到在世界面前代表着四川文化的正是古老的船形街,而不是到处气象一新大兴土木的成都。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一锅红火锅 晚餐:古城羊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