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_picture
代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现代民民间绘画画乡,漫步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小城里,寻访历史积淀,洗去身心疲惫。

第01天 出发地: 代县

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雁门关在城西北大约20公里的地方,又名“西陉关”。雁门关是古代宋明两代的历史标志,一说雁门关,人们马上想到宋代杨门女将为国前仆后继的故事。“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九塞尊崇第一关”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 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 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傅山先生所书的“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对联也已化为灰烬了。但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仍写出了雄关的豪迈气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流传至今。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佛光寺

据说民国57年9月13日住于埔里镇观音山之王连科居士,突然梦三人头顶上一大片光明,金色晃耀如佛光,隔日王居士预必有责人到来,不敢外出在山恭迎,近午时,真见一师父领着二位居士出现在山路中,由于梦境启示观乐果士人法相庄严,来此寻找建寺用地,想必是佛菩萨指引,满怀欢心的将自己的土地奉献给上人,上人得知王居士梦境豪光云山天,佛光普照因而为此地提名为「佛光寺」。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边靖楼

边靖楼亦名谯楼、鼓楼,意为靖边安民,是古代守望敌人,击鼓联络,指挥作战的军事设施。位于代县城中央,是历史上以边靖楼为中心的古代州城长城险隘雁门关的重要依托和支撑点。为守望了敌、指挥作战之军事设施,有万里长城第一楼之美誉,靖楼外观雄伟、大方、古朴,楼基高耸,梁架精巧,结构严密、合理、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和多次地震冲击,至今完好无损。风景名胜楼为砖木结构,斗拱规整,梁架精巧,结构合理,建造宏伟。由砖券洞台基和三层四檐歇山顶楼身组成,基底平面东西长43.3米,南北宽33.3米,台高13.3米。楼身高26.7米,总高40米,面阔7间,进深5间,四周围廓。二层设勾栏,三层于勾栏之下设平座。楼南面挂着两块巨匾。一为清雍正十一年雁平兵备道汤豫诚所立“声闻四达”(长8米宽3米),一为道光三十七年知州陈鼎雯所立“雁门第一楼”(长5.3米宽2.7米),楼北雍正十年知州杨弘志立“威镇三关”。“声闻四达”与“威镇三关”两匾,专家认定同为亚洲第一巨匾。此外,楼南一层和山门上还分别挂有“晋北形胜”、“共登青云”牌匾。楼内供设大鼓1面,大刀1把。代州边靖楼被长城专家考定为长城第一楼,历与应县木塔齐名,素有“代州鼓楼应县塔,正定府的大菩萨”之称。登楼北望雁门,南俯滹沱,全县山川景物一览无余。历代登楼览胜咏诗抒怀者甚多。1947年秋,叶剑英元帅曾登楼参观。阿育王塔,俗称白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佛教藏式造型,通高40米。是中国藏式塔中的佳作。1948年春,周恩来、任弼时随毛主席居代县时,曾在塔旁摄影留念。最佳旅游时间边靖楼的最佳旅游时间为四季皆宜。忻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4.3-9.2℃之间。年降水量为345-588毫米。历史文化边靖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一三七四年),明成化7年(公元1471年)火焚,后成化十二年(一四七六年)重建,清康熙、雍正、嘉庆、道光年间均加修葺,现存结构仍为明代遗构。一九五八年定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 午餐:嘉苑山庄 晚餐:姐妹饭庄
  • 代县开普顿快捷酒店

第02天 出发地: 代县

赵杲观

赵杲观位于山西省代县交口乡红寺村天台山下,距代县大约23公里。该观建于天台山峡谷中,利用当地的天然石洞、在悬岸峭壁上略加人工建筑而成,可谓独具匠心。赵杲观最奇特之处在于,多处寺庙建在光滑的石壁上,想进寺的话必须沿铁索攀援而上,其势颇险。著名的有“仙阁登云”、“九仙女洞”等。据《代州志》载,赵杲观创建于北魏时期,历代均有修葺扩建。北洞是主体建筑部分。中区有大殿三间,座北向南。原为道教三清塑像,后被佛教改成三世佛。左右耳殿,另有东西配殿各三间,南阁一间。东侧迎面山壁上,自然形成庞大的三角形石缝,内有天然石洞,景观奇特。石缝上端,外建五层楼阁。依崖开凿卯洞,梁架结构与崖石交接构筑,建造精巧。阁内设有铁索,扶铁索可攀援而上。在阁的东边又有一洞,内建殿三间,名九仙女阁,塑九仙女像。箭阁外塑赵杲泥像,头顶距石崖仅二指半,故旧称“赵杲观,离天二指半”。再往南,就是赵杲观最险峻的景观了。峭峰高处,半山腰中,山洞前面,建楼三间。一眼望去,高阁悬空,上峭崖,下绝壁,左右山石如刀削。上下左右根本无路可通。山洞中垂下一条长约20米的铁索,成了进洞的唯一途径。只有勇敢的虔诚者或探险者,方可垂直攀索而登,一般人只能望楼兴叹,故铁索被誉为“仙阁云梯”。三层楼建筑后依山洞,前为砖木结构。上层内塑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中层内塑关圣帝君。下层供修持者居住。当时修筑情景,真令人难以想像。北洞群落,地形险要,峰峦竞秀,古木参天,峭峻幽邃,设计大胆,造型奇特。人夸“雁北悬空寺,不及代州赵杲现”说的并不过分。南洞又名自在庵,取观自在之意。利用一天然石窟,内塑观音及十八罗汉像。洞内保存有明代观音救八难石刻画像18块,弥足珍贵。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山西杨忠武祠

杨忠武祠,亦称杨令公祠,俗称杨家祠堂,位于代县城东北20公里的鹿蹄涧村,是杨业后代为祭祀杨业夫妇暨杨氏后代英烈而建造的祠堂。为山西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雁门关山

雁门关山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风景名胜雁门关又名西陉关,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最佳旅游时间雁门关山冬季干冷漫长,夏季湿热多雨,春季升温急剧,秋季降温迅速,春秋两季短暂多风,干湿季节分明。最佳旅游时间为春秋季节。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 午餐:锦绣苑食府 晚餐:泰晋缘小酒店
  • 代县开普顿快捷酒店

第03天 出发地: 代县

代州文庙

代州城内有一座规模宏大的代州文庙。代州文庙唐代创建。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因战事被烧毁,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知州李元凤倡议捐款重修,到明洪武二年(1369年)八月竣工,形成了占地15000余平方米的古典建筑群。1986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后院步入中院,这里是儒学的中心所在。正北是大成殿,这是祭奠儒学大圣人孔夫子的地方。因为从唐朝开始,孔子就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所以凡是古代的州、县学校以致于国学,都为他修筑殿宇,定期举行隆重的祭奠。这座大成殿,上覆琉璃瓦,金碧辉煌,巍峨壮观,是远近闻名的。大成殿两侧,分别建有东西廊庑各15间,那是州里选送的学生读书的地方。大成殿正对着的雕栏维护的露台,是学生课余休息和讨论问题的地方。由中院两侧的小门而出,来到前院。前院正北为戟门,戟门正对的是六柱五层楼阁的棂星门。所谓戟门,就是在门前树有戟一类的兵器,以表示这是官署。因为古代的州学所在地,同时也是学宫,即主管教育和考试的官署,所以在它的门前立戟,以示尊贵。什么又叫棂星门呢?棂星,本来称灵星,是天田星。汉高祖刘邦做了皇帝,为了风调雨顺,百姓安乐,就命令祭祀天田星,作为祭天的头等要事。到了宋代,孺家把孔子与天相配,所以在孔庙和儒学中,也都把祭祀孔子当作祭天,所以都筑有灵星门楼,用以祭祀孔子。演变到后代,人们觉得汉代祭祀天田星是为了求得农业丰产,与孔庙里祭祀天田星当作祭祀孔子没有关系,又见门的形状好像窗棂,就把“灵星”改为“棂星”。这样一变,后代的人们就不知其原委了。只有了解了这些,对这座建筑的含义才会明白。 戟门和棂星门之间的空地上,筑有泮池和星聚池。泮池前有古槐两株,为唐代建庙时所植,茎粗两围,一株已中空,洞可容人。所谓泮池,本由春秋时鲁国的泮水而来,鲁国在泮水上建立了学宫,称为泮宫,后代因鲁国是儒学兴起的地方,所以在学宫中都凿一水池,当作泮水。至于星聚池,一方面是用以在水中观察天象,另一方面也象征群星汇聚。文庙的棂星门前,还有“万仞坊”,“万仞坊”两侧,有东西对称的“仰圣”、“崇贤”二坊。文庙之东西,各建忠义祠、文昌阁和明伦堂、节孝祠。忠义祠左右是清代学正、训导的办公地。这些建筑与文庙一起,组成一组宏大的儒学建筑群。游览了这座儒学建筑群,不仅可以看到古代的建筑艺术,而且能够通过它了解古代的学校制度。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

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地处五台山支脉的天台山,植被茂密,其植被状况基本与五台山基本一致,最高点1951米,最低点1000米,森林长势随山就势,特别是赵杲观附近的针阔混交林,更具特色,主要以油松和桦树混交林为主,其状千姿百态,蔚为壮观,或高入云霄,或匍匐于地,或横空飞跃,或展臂迎客,或钉岩挂柱,或倒挂悬空,且有山桃、山杏、刺梅、照山白、黄栌等植被,形成的森林景观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画卷。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出没其间,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金雕,二类保护动物豹等20多种,鸟类30多种,药材40余种,其中首推乌头,品质优良,储量颇丰,观中尼僧视为镇观之宝。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山老谷深,山山峰迂回曲折,高低错落,山势挺拔雄伟、磅礴壮丽,峭崖险峻无比、奇秀越空。岩洞,悬于陡壁、建有寺观。山峰、丘陵与沟谷形成一个闭合的山岳风景地带。登上天台山主峰,杲观主景区的全部景观可尽收眼底。其它一些道观统称为赵杲观。所有寺观大都攀山附势而建,或以形胜或以势居,构成了颇具品位的岩洞风景。其主要以形态各异的洞窟建构为主,洞洞宛若神工鬼斧,凿琢于悬崖峭壁之上,仰之兴叹攀之惊叹临之赞叹。洞内周壁平滑地面平缓,飒爽生风幽然畅快,四顾山峦起伏,钟灵毓秀苍翠如染,真乃洞天福地。整个森林公园,无论远睹还是近观,都可谓放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天台山植被茂密,其植被状况基本与五台山基本一致,最高点1951米,最低点1000米,森林长势随山就势,特别是赵杲观附近的针阔混交林,更具特色,主要以油松和桦树混交林为主,其状千姿百态,蔚为壮观,或高入云霄,或匍匐于地,或横空飞跃,或展臂迎客,或钉岩挂柱,或倒挂悬空,且有山桃、山杏、刺梅、照山白、黄栌等植被,形成的森林景观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画卷。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古城代县

位于山西省北部,忻州地区东北部,南距太原158公里。其地北邻繁峙,南靠原平,滹沱河穿境而过,总面积1732平方公里,现辖6镇11乡,人口约20万人。 代县,古为代国,春秋属晋,战国称广武邑。西汉时为广武县,隋、唐、五代、宋、金俱称雁门县,并多为雁门郡、代州的治所。元废县入代州,民国元年(1912)改为代县至今。 代县地势险要,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南北部为山区,中部为平原。南部山区属五台山脉,北部属恒山山系,雁门关居于其间,北踞塞外高原,南屏忻定盆地,素以关山雄固、军事要冲而闻名于世。作为边陲重镇,历代曾有无数英雄名将在此建功立业。东周战国时,赵襄于诱杀其姐夫,吞并代国。赵国名将李牧,据险保卫了赵国江山。汉高祖刘邦出雁门被围困平城。隋炀帝被围代州,召李渊救驾。郭子仪、薛仁贵转战代州。北宋名将杨业父子在此唱了一曲千秋忠义之歌。李自成在代州大战十余天后才直抵京城。有史书记载的大小战争就达1700余次。在现代史上的直、奉、晋军阀混战,抗战时期伏击日寇、夜袭阳明堡飞机场……都在代县这块土地上金戈铁马,浴血沙场,留下了千古传颂的英名。 代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遗存丰厚的文化遗产。有东段景新石器时代遗址,汉代长城遗址、城堡遗址,隋代枣户城遗址,明朝砌筑的39堡和12联城遗址等。又有雁门关扼勾注、联长城,居九塞之首;边靖楼矗立城中,威镇三关;文庙规模宏大,名震三晋;杨忠武祠影响波海外;依石罅而建的悬空结构赵杲观;挺拔俊秀的阿育王塔,以及白仁岩寺、柏林寺、凤凰观、太宁宫等古建筑遗址。古墓葬有晋王李克用和义子李存墓,宋侍郎滕茂实墓,明尚书张凤翼、孙传庭墓等。代州又是北地闻名的商贸中心,清末城内各类铺面达 131家。有“宗庙、明街星罗棋布,奇珍异宝瑰丽多彩”之称。现藏金、石、陶瓷等珍贵文物4O00多件。 物华天宝,引得历代名人墨客留连吟诵。南朝的鲍照、唐代的陈子昂、李白、王昌龄等,北宋的范仲淹,元代的元好问等名家,都为代县的山川见物写下了不朽的诗篇。从一首《雁门太守行》即可领略雁门的千古雄风,壮士的爱国豪情。 代州文物吐纳古今,融合胡汉之风,独具特色。有情趣盎然的饮食文化,工艺精巧的建筑文化,礼仪隆重的民俗文化。剪纸面塑、刺绣、雕刻令人赞叹,舞蹈、花船、摔跤独具魅力。民间八音会激越高亢,庙堂音乐余音缭绕。新崛起的民间绘画,声名远播台湾、香港、日本以至北欧的挪威、瑞典,南美的阿根廷、乌拉圭等异国他乡。 代县又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物产资源。金酥梨甘甜可口,被评为优质水果,港澳市场十分抢手;红辣椒是全国四大辣椒产地之一,久负盛名,已进入欧美餐厅;滤沱河的大米为米中佳品,毛主席曾赞不绝口。南北两山的铁、金红石、金矿的储藏都很丰富,开发前途很大。 代县,这座历尽沧桑的古城,而今又焕发出现代文明的生机。铁路、公路网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杨家祠堂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新建的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吸引了大批游人,历史文化已逐步走向市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战略方针正在实施中。一个新的代县古城正在崛起。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 午餐:知味源 晚餐:东北家园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