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_picture
第一次走长线,第一次走的如此的精细。我看到了成都这个地方的美丽,也有茂县的古色古香,也有九寨沟的自然的亲和,还有峨眉三的雄伟壮阔。喜欢这一场独特的旅行。

第01天 出发地: 上海 - 成都

上海 - 茂县

早餐:自理 午餐:敬请自理 晚餐:吴铭火锅
  • 九和世嘉 参考:嘉立连锁

第02天 出发地: 成都 - 茂县

成都 - 茂县

叠溪海子

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叠溪海子位于中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境内,岷江上游岷山脚下,是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旅游沿线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叠溪海子湖面海拔2258米,原为叠溪城,为古代边防重镇。扼川西平原通松潘旱地及青海、甘肃交通要塞。历代为重兵把守。据《茂州志》记载;汉元点六年(元前111年)即在此置蚕陵县,后历代多变。民国时属茂县所辖叠溪区,城内商贾云集颇为繁华。 1933年8月25日 15时50分30秒,叠溪发生75级地震。叠溪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陷落,呈单条阶梯状地震的下滑距离达500-600米。曾溪城及附近21个羌寨全部覆灭.四周山峰崩塌;堵塞岷江;形成11个堰塞湖。伤亡人数近万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备的“中国叠溪大地震”。叠溪海子就是由于这次大地震而形成。其最深处达98米,平均深度82米,蓄水量达1.5亿立方米,湖面面积350多万平方米。看着眼下这长达12公里的情邀海子,不知该喜还是悲。叠溪,一个曾被毁灭的小城。灾难降临的那一天。一场地震掩埋了一座城。折断了一条江。但也留下一份补偿;不久;幸存下来的人发现了这一串高原堰塞湖。称它们为“叠溪海子”。清晨时分。登上高耸于湖畔的雕楼,俯瞰全景,带状的水面洒满金色的阳光令人迷醉。几乎忘记隐藏在宁静与碧绿中的那次灾难。幸好有怪石林,那是地震滚落堆积后;在岸坡上留下的又一景观,告诉人们这份美丽所付出的代价。
head_picture

茂县叠溪古城遗址

位于茂县较场乡东南2.5公里处,岷江东岸二级台地上,背靠七珠山,下临岷江,面积22万平方米。该城据文献记载:汉于此置蚕陵县,唐初置翼州,明置千户所,清设卫,民国隶属茂县。而叠溪城据《茂州志》载为“贞观时筑,明洪武十一年御使大夫于丁玉讨复故地,命指挥童胜复筑,高一丈、围三百九十丈,门四,成化间重修”。叠溪城扼松茂要道之冲,既是军事重镇亦是商贸集散地。1933年(民国22年)8月25日,此地发生7.5级强烈陷落地震,地震引起山体滑坡,山崩地裂,台地下沉,古城亦因此而遭受毁灭,城中军民3000余人全部遇难。地震后古城仅残存东门瓮门一角、南墙(已整体移位)、城隍庙石狮一尊、火药局石辗一套、石碑一通、石缸一口尚大部露于地表。该城遗址至今仍完好地保留着,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保留完好的地震毁灭的古城遗址,成为国际地震界研究地震的重要现场。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含 午餐:叠海沙湾餐厅 晚餐:嘉名饭店
  • 古镇旅店

第03天 出发地: 茂县

九鼎山

九鼎山位于县城南面的岷江东岸,主峰海拔4969.8米,景区面积约为300多平方公里。分为东坡和西坡(即前山和后山)两大部分。东坡有数个海子错落分布,九顶主峰日出时的日照金山和日落时的满天彩霞都可倒影在九龙池中,水天山色、交相辉映,为主要景点之一。离九龙池仅两、三公里的石板沟内,有一片奇峰耸立的石林,造型独特,蔚为壮观,在石林附近发现大量海洋古生物化石,俯拾皆是,栩栩如生,不仅能为旅游者增添游兴,也使该景区别具科考价值。特别是景区内还发现了一个瀑布群,其中的一处三级阶梯式瀑布全长落差达300余米,中段有一高数米的水帘洞,形成景中之景,整个瀑布气势雄伟,实属罕见,使人仿佛看到了李白诗句中所描绘的景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此外,羌族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作为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县,茂县所拥有的羌族历史人文景观,也是不可多得的颇富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
head_picture

茂州城遗址

位于茂县凤仪镇,东靠岷山,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分南北二城,中以一道城墙相隔,现仅存南门和部分城墙。南门拱高4米,厚16.60米,宽4.90米,拱形顶,石结构单孔纵联卷拱,残东墙长54.16米,高6.90米,厚2.26米;西墙长93.80米,高6.90米,厚2.65米。墙体用砖包砌外缘,内镇土石而成。据《茂州志》载,宋代置茂州通化郡和汶山县于此,熙宁间知州范百常始筑土城。因明洪武初“佥事楚华重修百以砖石门四:东胜、南明、西平、北定,又引三溪水入城以资汲饮。成化中巡抚张瓒添筑外城,弘治元年参将房骥,子内城东北二面阔3丈深有余。巡抚谢士元处城以石,高1丈6尺,周5里计900丈,增东西南门:东忠义、西清波、南阜康。嘉靖间巡抚许廷光复环壅城建四角楼、置巡警铺24。崇祯末遭流寇赵贵荣之乱,内外城俱陷。清朝康熙元年修筑内城,55年巡抚年羹尧委保宁道判五廷钰监修高2丈7尺,周四里计720丈,垛口1039,门4,名仍旧俱有,楼最为坚固”。茂州城为川西北军事重镇之一,1989年1月29日阿坝州人民政府将茂州城定为州级文物保护单。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含 午餐:太子岭滑雪场茶餐厅 晚餐:酒店含
  • 茂县国际饭店

第04天 出发地: 茂县 - 九寨沟

茂县 - 九寨沟

九寨沟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是白水沟上游白河的支沟,以有九个藏族村寨(又称何药九寨)而得名。九寨沟海拔在2000m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沟内分布108个湖泊,有“童话世界”之誉;九寨沟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风景名胜九寨沟是大自然的杰作。山青葱妩媚,水澄清晶莹;山偎水,水绕山,树在水边长,水在林中流,山水相映,林水相亲,景色秀美,环境清幽。是集色美、形美、声美于一体的综合美、原始美的和谐统一,可以说是人类风景美学法则的最高境界。九寨沟四周峰簇峥嵘、雪峰高耸,在青山环抱的“Y”字形山沟内,分布着114个梯级湖泊,由许多湍流、滩流和瀑布群相联,珠联玉串,逶迤50余千米,湖水清澈艳丽,飞瀑多姿多彩,急湍汹涌澎湃,林木青葱婆娑,雪峰洁白晶莹,蓝色的天空,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点缀其间的古老原始的村寨、栈桥、磨房,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和谐统一的美的环境,体现了高度的综合美。山水相依,水树交融,动静有致:九寨沟山清水秀,湖、瀑一体,山、林、云、天倒映水中,更添水中景色。水色使山林更加青葱,山林使水色更加娇艳。梯湖水从树丛中层层跌落,形成林中瀑布,湖下有瀑,瀑泻入湖,湖瀑孪生,层层叠叠,相衔相依。宁静翠蓝的湖泊和洁白飞泻的瀑布构成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蓝白相间的奇景。从树正景区上行为清澈透明、水面宽阔的犀牛湖,给人以美丽而宁静的感受。过了犀牛湖,宽阔的诺日朗瀑布似悬挂于绿色树林中的白色幕帘,展开了乐曲的精华彩段。诺日朗以上的景点各具特色,是九寨沟景观之高潮。这个区域内集中了长海、镜海、五花海、五彩池、熊猫海、天鹅海、草海等主要湖泊和三个最大的瀑布,最宽阔的钙华流滩,茂密的天然森林。长海海拔3060米,面积1.5平方千米,四周群山环抱,雪峰皑皑,森林茂密,壮观奇丽。镜湖水平如镜,蓝天、雪峰、远山、近树尽纳湖中,景色奇幻。五花海的湖水最为艳丽,五彩斑斓,似色彩鲜艳、变幻莫测的万花筒。从老虎嘴俯瞰五花海活像一个羽毛丰满的孔雀。五彩池池水翠蓝,犹似镶嵌于墨绿色森林中的瑰丽宝石。天鹅海和草海的碧水、清溪、草滩、鲜花在岩壁和森林的映衬下,更显得原始、自然、幽深宁静,置身其中,如入“仙境”。排列有序的九寨沟景点,高低错落,抑扬顿挫,转接自然,如诗如画,更增添了综合美感。主要景点有:宝镜岩、盆景滩、芦苇海、五彩池、珍珠滩、镜海、犀牛海、诺日朗瀑布、五花海、树正海和长海等。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含 午餐:川渝人家川菜馆 晚餐:羌族风情晚会
  • 藏之韵酒店

第05天 出发地: 九寨沟 - 茂县

川主寺

川主寺位于阿坝州松潘县川主寺镇内。川主寺处于九寨沟景区、黄龙景区、若尔盖大草原的中心位置上。风景名胜川主寺内曾经供奉大小泥塑菩萨2018尊,铜铸菩萨1025尊,银子唢呐2对,大蟒号4对,唐卡350幅,经书3250卷,舍利塔2座,大小转经筒524个,木雕菩萨128尊,还存有黄金、白银等财产。“文革”期间,寺院和财产遭到损毁,仅镇寺之宝、部分文物和经书得以保存。最佳旅游时间川主寺地处四川绵阳,一年中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为24.2~27.2℃,一年中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为3.9~6.2℃,四季皆宜旅游。历史文化川主寺始建于270年,简称“卓仑贡巴”。解放初寺院共有房屋86间,占地27亩,大殿雕梁画栋,雄伟壮观。
head_picture

九寨沟 - 茂县

羌族博物馆

中国羌族博物馆,是我国目前唯一的羌族博物馆,该馆以介绍羌族历史和民俗风情为主,分为“岷江上游历史文物陈列”、“羌族民俗文物陈列”、“红军长征过羌寨革命文物展览”、“羌族文物精品展览”四个部分。“红军长征过羌寨”反映了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长征经过茂县时的情况,展出有红军留下的苏维埃钱币、文稿、石刻标语,枪支以及羌民收藏的红军军事教材、红军卫生学校教材等珍贵文物。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含 午餐:伊斯兰饭庄 晚餐:山菜王
  • 茂县国际饭店

第06天 出发地: 茂县 - 成都

羌乡古寨

茂县是世界最大的羌族核心聚居地。羌乡古寨是“5.12”地震后,整合两个保留历史传统羌文化精髓的古寨资源,在恢复重建基础上,精心规划的新兴旅游景区。茂县凤仪镇坪头村是灾后恢复重建的新羌寨,海拔1688米,全村500余户,近2000人,95%是羌族。村庄的房屋“依山居止”沿袭了羌族传统建筑风格,村内流水潺潺,小巷通幽,栈道连接着房前屋后。羌寨一直保留着古老而独特的传统文化,民风古朴、风情浓郁,四时田园风光美不胜收,置身其中,就会经历一次贴近自然、回归本质、亲密文化的体验。
head_picture

茂县坪头羌寨

坪头羌寨位于四川、阿坝州茂县境内,坪头羌寨海拔约为1680米,现有村民551户,1903人,其中羌族占95%以上。羌乡古寨旅游景区是5.12地震后恢复重建的一个新兴的旅游景区,201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和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区。坪头羌寨不仅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文化、释比文化,还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有羌绣、羌笛、口弦、推杆、多声部、羌碉等。这些在坪头羌寨都有传统展示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表演,这也是坪头羌寨引以为傲的文化及看点。
head_picture

茂县 - 成都

早餐:酒店含 午餐:陈师饭店 晚餐:巴食寨美蛙鱼头
  • 九和世嘉

第07天 出发地: 成都 - 乐山 - 峨眉山

成都 - 峨眉山

乐山大佛景区

乐山位于乐山市城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北距成都160余公里,是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的一尊弥勒坐像,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眼长3.3米,肩宽28米 ,手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可围坐百人以上,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为世界第一大佛(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500米。右侧是九曲栈道。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通高70余米,头高约15米,头项上可置圆桌。耳长7米,眼长3.3米,耳朵中间可站两条大汉。肩宽28米,可做篮球场。它的脚背上还可围坐百余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21个,这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单块螺髻根部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沙浆粘接。螺髻表面抹灰两层,内层为石灰,厚度各为5-15毫米。1991年维修时,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遗存螺髻石3块,其中两块较完整,长78厘米,顶部31.5×31.5厘米,根部24×24厘米。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这说明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是真实的。由此可知,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发现窟窿,内则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
head_picture

仙芝竹尖熊猫生态园

仙芝竹尖生态园旅游景区是占地300余亩,位于峨眉山市东郊,距市中心8公里,南面靠乐山至峨眉旅游干道,北面临峨眉河,园区地处乐峨旅游干道(胜利镇段)旁,交通便利,是进入峨眉山景区的必经之路,停车位充足。整个生态园区秉承“人文生态 禅茶一味”的建园理念,按国家AAAA景区规范建设,整个园区利用现有的地形结合建筑的特性进行设计,与四周自然环境相结合,保持了原有的生态环境系统。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含 午餐:金佛山酒楼 晚餐:峨眉山市陈氏鱼庄
  • 元真酒店 参考:万年宾馆

第08天 出发地: 峨眉山

雷洞坪

古名雷神殿,据载为汉时开建。雷洞坪侧旧竖有禁声铁碑一通,禁止游人大声喧哗,否则迅雷惊电,风雨暴作。相传岩下有七十二洞,有龙神和雷神居住,遇天旱,乡民来这里求雨,往岩下投死猪死狗或妇人衣裤鞋袜,往往雷雨交作。清康熙帝曾赐御书“灵觉”二字。寺右悬岩绝壁间,相传有女娲炼石的“飞来剑洞”(又名仙人剑)、伏羲悟道的“伏羲洞”、鬼谷子著书的“鬼谷洞”等,云遮雾绕,人迹罕到。同时,从雷洞坪到接引殿一带,可见名贵花木--杜鹃。初夏时节一树千花,五彩缤纷成片成林,耀眼夺目。据专家考察,峨眉山杜鹃花有29种,雷洞坪就有12种,均为中国或峨眉山的特有种。
head_picture

金顶

金顶为峨眉山第二高峰,海拔3077米。顶上是个小平原,原有铜殿一座,在太阳的照射下,光彩夺目,故而得名金顶。登上金顶,人们顿觉万象排空,气势磅礴。这里有金殿(华藏寺中的一殿)、金佛(十方普贤圣像),还有峨眉山四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圣灯(不过都要看运气才能看到)。
head_picture

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千米,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79.3米。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峨眉山的特色景点有:金顶:金顶金佛系铜铸镏金工艺佛像造像,通高48米,总重量达660吨,由台座和十方普贤菩萨像组成。灵猴:峨眉山灵猴是峨眉山的精灵,嬉闹顽皮、滑稽可掬又极通人性,见人不惊、跟人嬉戏、与人同乐,给游人带来许多乐趣,成为峨眉山的一道活景观。摩崖石刻:崖石上“神州第一山”和“山之领袖”九个朱红色大字,标明了峨眉山在中国名山中的显赫地位,向世人展示了峨眉山的自然和文化魅力。迎宾石滩:迎宾石滩是迎宾广场的标志性景观,旁边有宝掌和尚所提“震旦第一山”,和康熙皇帝御提“峨眉山”三个大字,背靠峨眉山“游人中心”和峨眉山博物馆。第一山亭:第一山亭,位于低山游览区中心,展示了峨眉山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表现了峨眉山磅礴而奔放的恢弘气势,是峨眉山古今文化的缩影,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铜亭,也是游客步行入山的起点。历史文化从前,峨眉山只是一块方圆百余里巨石,颜色灰白,高接蓝天,寸草不生。为了建设美好的家园,一个聪明能干的石匠同他的妻子巧手绣花女,决心用他们的双手将 巨石打凿成一座青山。天上的神仙为他们的决心和努力所感动。在神仙的帮助下,石匠把巨石凿刻成起伏的山峦和幽深的峡谷;绣花女把精心绣制的布帕和彩帕抛向 天空,彩帕飘向山顶,变成艳丽无比的七彩光环;布帕飘舞在石山上,变成苍翠的树林、飘的彩云、飞瀑流泉、怒放的山花,变成欢唱的飞鸟、跳跃的群猴和游走的 百兽。一座座青山起舞,一道道绿水欢歌。因为这座青山象绣花女的眉毛一样秀美,所以人们把这座青山叫峨眉山。宗教文化峨眉山是著名的佛道教名山和旅游胜地,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庙约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庙(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万年寺、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华藏寺),佛事频繁。据传为佛教中普贤菩萨的道场。最佳旅游时间春秋两季为峨眉山最佳旅游季节,气候适中,景致迷人。五六月山下晴朗,山顶多雨。冬天十一月到一、二月,山顶经常晴朗。晴朗天气利于观看云海、日出、日落、佛光。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含 午餐: 美食林 晚餐:好吃街
  • 峨眉山红珠山宾馆

第09天 出发地: 峨眉山 - 成都

双桥清音

清音阁地处峨眉山上山下山的中枢,与龙门洞素称“水胜双绝”。面对清音阁,展开的是一幅青绿山水画卷,浓绿重彩,精工点染。高处,玲珑精巧的楼阁居高临下。 中部,是丹檐红柱的接御、牛心二亭,亭两侧各有一石桥,分跨在黑白二水之上,形如双翼,故名双飞桥。近景,则为汇合于牛心亭下的“黑白”二水。右侧黑水,源出九老洞下的黑龙潭,绕洪椿坪而来,流经15公里,水色如黛,又名黑龙江;左侧白水,源出弓背山下的三岔河,绕万年寺而来,流经15公里,水色泛白,又名白龙江。滔滔白浪,冲击着碧潭中状如牛心的巨石。山水相连,红绿对比,组成独具特色的寺庙山水园林环境。园林学家称它是有声的诗,立体的画。
head_picture

峨眉山 - 成都

天府广场

天府广场,位于四川成都的心脏地带,其形式与地位与北京天安门广场相似,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它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形状为矩形,长比宽约1:1.5,地面全部由经过特殊工艺技术处理的浅色花岗岩条石铺成。天府广场既是成都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又是成都市的交通枢纽地带,历来是成都乃至四川的象征,更是成都的一张城市名片。广场四周,繁花似锦,绿草茵茵,琼楼玉宇,高楼林立,勾勒出一道独特的都市风景。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含 午餐:望月酒楼 晚餐:新湘记
  • 九和世嘉

第10天 出发地: 成都 - 上海

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大熊猫是人见人爱的珍稀动物,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标志,亦是和平友好的象征。成都所属的崇州、都江堰、大邑、彭州、邛崃市县等均有大熊猫出没。我国 80%以上的大熊猫分布在四川境内。成都得天独厚,因拥有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宝贵资源而名扬四海。众多中外宾客,非常关注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往往专程前往成都,一睹大熊猫风采。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具有世界一流水平,位于成都北郊斧头山,距市区10公里,有一条宽阔的熊猫大道与市区相连,大熊猫博物馆内珍贵的资料、丰富的展品举世无双,是认识大熊猫、回归大自然、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的极佳场所。四周翠竹葱笼,绿树成荫,花香鸟语,空气清新,山野风光和人工景观巧妙融合。大熊猫、小熊猫、黑颈鹤等珍稀濒危动物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息繁衍。馆舍内、草坪上,大熊猫或卧或坐,或饮或嬉,或进或出,各得其所,令人陶醉。
head_picture

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武侯祠博物馆现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锦里民俗区(锦里)三大板块,面积15万平方米。成都武侯祠肇始于公元223年,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刘备于公元223年病故白帝城之后,灵柩运回成都,下葬于此,史称惠陵。而按照汉制,有陵必有庙,所以在同时期,就有了汉昭烈庙诞生。
head_picture

成都 - 上海

早餐:酒店含 午餐:锦里大院 晚餐:回家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