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_picture
巴黎也是法兰西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集中展现地,一座座美轮美奂的建筑静静地看着这个城市的变化,也在诉说这个城市的故事。漫步塞纳河畔,感受埃菲尔铁塔的浪漫,灯火阑珊处的凡尔赛宫,见证法兰西的浮华往事。

第01天 出发地: 深圳 - 波尔多

  • 星星波尔多车站酒店

第02天 出发地: 波尔多

坎康斯广场·梅花广场

坎康斯广场(Esplande des Quinconces)位于旧市区北端,加伦河畔,面积12万平方公里,是欧洲规模最大的广场之一。坎康斯广场(Esplande des Quinconces)的西侧,矗立着法国革命后的恐怖时代被处刑的吉伦特派党员的纪念碑(Fontaines du Monument aux Girondins),还有青铜雕刻环绕高达50米的自由女神像,出生波尔多的思想家蒙田和哲学家孟德斯鸠的雕像等。广场两旁环绕着成排的树林,河岸边有一个观景的平台,是观赏整个广场的最佳位置。
head_picture

拉菲酒庄

在世界上各国各地,各门各派的酒王中,最出名的酒王应算是法国波尔多菩依乐村的拉菲庄了。拉菲酒庄坐落在法国波尔多波亚克区菩依乐村北方的一个碎石山丘上,气候土壤条件得天独厚。占地达178公顷(其中葡萄园区占地103公顷),面积之广居五个一等顶级酒庄之冠,也较绝大多数的二、三等级酒园规模大。
head_picture
早餐: 酒店用餐 午餐 :Liam's Resto 晚餐: 自理
  • 星星波尔多车站酒店

第03天 出发地: 波尔多 - 巴黎

波尔多市立美术馆

位于旧城区的市立美术馆就在格罗斯大教堂不远处,门口是罗丹着名的雕塑作品——地狱之门。地狱之门:1880年,法国政府委托罗丹制作一座纪念碑似的铜门,罗丹选中了文艺复兴时期大诗人但丁的长诗《神曲》中的“地狱篇”,塑造了著名的、规模浩繁的《地狱之门》群雕门饰。这件纪念碑式的艺术品,共塑造186个痛苦群体,其中有几尊形象后来发展成独立的雕像,如《思想者》、《三个幽灵》、《接吻》等。作品的主题是通过“地狱篇”中“从我这里走进苦恼之城,从我这里走进罪恶之渊,你们走进来的,把一切的希望抛在后面。”的含义,表达罗丹的哲学观点,把近代文明罪恶都集中表现在“大门”之上,刻画出为情欲、恐惧、痛苦、理想而争斗、并折磨着自己的形象,贯穿着希望、幻灭、死亡和痛苦等种种感情。馆内收藏有国内最好的美术作品,包括许多瑞士画家的绘画、雕塑以及版画,大多数为19和20世纪的作品。其中阿尔伯特.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的油画和雕塑作品值得一看,他的作品是对个体生命内在的情绪和人类悲剧精神的深度展示。其他如霍德勒(Alfred Hodler)和贝克林(Arnold Bercklin)等画家的作品也值得关注。
head_picture

波尔多考古学博物馆

波尔多的考古学博物馆,又称阿基坦博物馆(Musee d'Aquitaine),这里原来是波尔多大学的校址。考古学博物馆内展示有石器、陶器及壁画,还有波尔多地区的古迹及古老农具等,更为有趣的是,这里还展示葡萄酒桶的制造过程,以及专人解说古老酿制葡萄酒的方法。馆内依照时代顺序陈列的物品,详细介绍了阿基坦地区,特别是波尔多从公元前到现代的发展历史。波尔多是由凯尔特人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建立的,称之为“Burdigala”。公元前60年,波尔多被罗马人统治。馆内展出的壁画,再现远久年代的情形。在这里参观永久性的珍藏是免费参观的。
head_picture

波尔多大剧院

位于市中心的大剧院(Grand Théatre),建于1773年到1780年之间,堪称是一座新古典式的纪念堂,属于法国最美的建筑之列,被视为波尔多的标志。它的外观像一座庄严的希腊式神庙。一排12根科林斯式巨柱构成宏伟匀称的门廊。门廊阳台上,并排竖立着12尊神态各异的雕像,都是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好似西洋的“金陵十二钗”。内部装饰金碧辉煌,宫廷式的包厢和楼座有四层。巴黎歌剧院设计时就曾以波尔多大剧院为样板。
head_picture

波尔多 - 巴黎

第04天 出发地: 巴黎

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是1887年1月26日动工,1889年5月15日开放的,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埃菲尔铁塔占地一公顷,耸立在巴黎市区赛纳河畔的战神广场上。除了四个脚是用钢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钢铁构成,塔身总重量7000吨。塔分三层,第一层高57米,第二层115米,第三层274米。除了第三层平台没有缝隙外,其他部分全是透空的。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现已安装电梯,故十分方便。每一层都设有酒吧和饭馆,供游客在此小憩,领略独具风采的巴黎市区全景:每逢晴空万里,这里可以看到远达70公里之内的景色。铁塔采用交错式结构,高300米,由四条与地面成75度角的、粗大的、带有混凝土水泥台基的铁柱支撑着高耸入云的塔身,内设四部水力升降机(现为电梯)。它使用了1500多根巨型预制梁架,250万颗铆钉,总重7000吨,由250个工人花了17个月建成,造价为740万金法郎,每隔7年油漆一次,每次用漆52吨。这一庞然大物显示了资本主义初期工业生产的强大威力,与其说是建筑,不如叫做装配更为恰当。在设计、分解、生产零件、组装到修整过程中,总结出一套科学、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显示出法国人异想天开式的浪漫情趣、艺术品位、创新魄力和幽默感。近年来巴黎市政府对铁塔进行了大的维修。从1985年圣诞节起,铁塔改用碘钨灯照明,夜晚塔身呈现金黄色, 既节省电,也更加美观。 法国人说,埃菲尔铁塔是"首都的瞭望台",事实的确如此。它设有上、中、下三个瞭望台,可同时容纳上万人,三个瞭望台各有不同的视野,也带来不同的情趣。一个世纪以来,每年大约有300万人登临塔顶,俯瞰巴黎市容,叹为观止。最高层瞭望台离地面274米,若沿1652级阶梯而上,差不多要一个小时,当然也可采电梯登高。这里最宜远望,它会使人们产生这样一种感觉:嘈杂的巴黎忽然静了下来,变成一副巨大的地图,条条大道条条小巷划出无数根宽窄不同的线。全巴黎尽在脚下,当白天视野清晰时,极目可望60公里开外。中层瞭望台离地面115米。有人说,从这一层向外张望可以看到最佳景色。的确,淡黄色的凯旋门城楼,绿荫中的卢浮宫,白色的蒙马圣心教堂都清晰可见,色彩斑斓。傍晚登塔,则见夜色如画,繁灯似锦,翠映林荫,那些交织如网的街灯,真如雨后珠网,粒粒晶莹。这一层还有一个装璜考究的全景餐厅,终年都是顾客盈门,座位必须提前预订才行。最下层瞭望台面积最大,相当宽敞,设有会议厅、电影厅、餐厅、商店和邮局等各种服务设施。在穿梭往来的人群中,好像置身于闹市,而忘记这毕竟是57米的高空。从这里观赏近景最为理想。北面的夏洛宫及其水花飞溅的喷水池、塔脚下静静流过的塞纳河水、南面战神校场的大草坪和法兰西军校的古老建筑,构成了一幅令人难忘的风景画。1889年5月15日,为给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剪彩,铁塔的设计师居斯塔夫.埃菲尔亲手将法国国旗升上铁塔的300米高空,由此,人们为了纪念他对法国和巴黎的这一贡献,特别还在塔下为他塑造了一座半身铜像。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座落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西岱岛上,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石头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被誉为一级由巨大的石头组成的交响乐。虽然这是一幢宗教建筑,但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圣母院的正外立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它被壁柱纵向分隔为三大块;三条装饰带又将它横向划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个内凹的门洞。门洞上方是所谓的“国王廊”,上有分别代表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二十八尊雕塑。1793年,大革命中的巴黎人民将其误认作他们痛恨的法国国王的形象而将它们捣毁。但是后来,雕像又重新被复原并放回原位。“长廊”上面为中央部分,两侧为两个巨大的石质中棂窗子,中间一个玫瑰花形的大圆窗,其直径约10米,建于1220—1225年。中央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立着天使的塑像。两侧立的是亚当和夏娃的塑像。    教堂内部极为朴素,几乎没有什么装饰。大厅可容纳9000人,其中1500人可坐在讲台上。厅内的大管风琴也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浑厚响亮,特别适合奏圣歌和悲壮的乐曲。曾经有许多重大的典礼在这里举行,例如宣读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赞美诗,又如197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的葬礼等。特别提示1. 每个月的第一个和第三个周三14:30有免费中文讲解。其余时间在教堂入口的接待处有语音导览出租,租用中文语音导览需5欧元,可用时间为周一-周六9:30-18:00,周日13:00-18:00。2. 教堂内无电梯,要上到钟楼的顶层需走400多级台阶,而且楼梯较窄,人很多,旺季排队就要排2个小时。3. 在教堂两边的商店可以买到很多精美的纪念品,有椭圆形的金属挂件,上面的图案是圣母抱着圣婴。4. 教堂内无洗手间,建议参观前先上个厕所。教堂外面有两个公共厕所。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卢浮宫

坐落在巴黎市中心的卢浮宫是举世瞩目的艺术殿堂和万宝之宫。这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宫殿始建于12世纪末, 当时是用作防御目的, 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扩建和修缮逐渐成为一个金碧辉煌的王宫。1981年,被辟为博物馆, 如今馆内收藏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 其中包括雕塑, 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卢浮宫共分6个部分:希腊罗马艺术馆、埃及艺术馆、东方艺术馆、绘画馆、雕塑馆和装饰艺术馆,其中最著名的“宫中三宝”是“爱神维纳斯”、“胜利女神尼卡”和“蒙娜丽莎”。其他著名作品还有《狄安娜出浴图》、《丑角演员》、 《拿破仑一世加冕礼》、《自由之神引导人民》、《编花带的姑娘》等。还值得一提的是卢浮宫正门入口处有一个透明金字塔建筑,它的设计者就是著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卢浮宫整个建筑群和广场及草坪总共占地45公顷,展厅面积大约为138000平方米,卢浮宫收藏了人类艺术古代部分的精华,有著“人类文明发展的总索引”之誉。而就卢浮宫本身来说,她就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整个的卢浮宫是一个有著美丽花园的新古典式宫殿,主体建筑带有长廊,廊柱间有精美的雕刻作为装饰,显得古朴端庄,精致典雅.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早餐: 酒店用餐 午餐: Bistrotters 晚餐 :法式甜点
  • 巴黎普尔曼旅游埃菲尔酒店

第05天 出发地: 巴黎

香榭丽舍大道

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东起协和广场,西至星形广场(即戴高乐广场),地势西高东低,全长1800米 ,最宽处约120米。它以圆点广场为界分成两部分:东段700米以自然风光为主,两侧是平坦的英式草坪,恬静安宁;西段1100米为高级商业区,雍容华贵。经过三百多年演变的香榭丽舍大道被法国人毫不谦虚地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散步大道”。    香榭丽舍大道的演变史同巴黎的市政发展史紧密相联。据史书记载,1667年,皇家园艺师勒诺特为拓展土伊勒里花园的视野,把这个皇家花园的东西中轴线向西延伸至圆点广场,此为大道雏形。当时,道路两侧还是荒野和沼泽。1828年香榭丽舍成为市府的资产后,市府为它铺设人行道,安装路灯和喷泉,使之成为法国花园史上第一条林荫大道。    第二帝国时期,拿破仑三世耗时18年(1851—1869)轰轰烈烈地扩建巴黎,他委任塞纳省省长奥斯曼主持扩建工程。为在阻塞的城市重新安排交通,奥斯曼把交叉路口的广场改为交通枢纽,为此扩建了许多街头广场,如星形广场、巴士底广场等。连接各大广场路口的是笔直宽敞的梧桐树大道,两旁是豪华的五六层建筑;远景中,每条大道都通往一处纪念性建筑物。这种格局使城市气势恢宏,车流通畅,当时即引得世界许多大都市纷纷效仿。用今天的眼光看,它仍不失为实用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结合的典范。走在香榭丽大道上看着大道中央车水马龙的繁华和大道两旁被浓密法国梧桐树遮盖下的悠闲,体会着巴黎人的生活和浪漫…名店,时装,电影院穿插其中,华丽,优雅,闲情。美丽,俨然成了它的代名词。人流中有的衣着光鲜,有的整结素雅,也有青春热烈,也有简单随意,却都没有丝毫的骄情与做作。置身其中,轻松,惬意。
head_picture

巴黎歌剧院

巴黎歌剧院(法语:Opéra de Paris),又称为 加尼叶歌剧院(法语:Opéra Garnier),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拥有2200个座位的歌剧院。巴黎歌剧院是世界上最大的抒情剧场,总面积11237平方米。歌剧院是由查尔斯·加尼叶于1861年设计的,其建筑将古希腊罗马式柱廊、巴洛克等几种建筑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规模宏大,精美细致,金碧辉煌,被誉为是一座绘画、大理石和金饰交相辉映的剧院,给人以极大的享受。是拿破仑三世典型的建筑之一。历史文化早在17世纪时,意大利歌剧风靡整个欧洲,称霸着歌剧舞台。欧洲各国的作曲家就致力于发展本国的歌剧艺术,与意大利歌剧抗衡,与宫廷贵族追求时髦的庸俗趣味进行争斗。就是在这一时期,法国吸取了意大利歌剧的经验,创造出具有本国特点的歌剧艺术,法国歌剧也由此发展。法国歌剧艺术风格的形成,决定了法国将建立自己的歌剧院。1667年,由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批准,获得了法国政府的支助。1671年3月19日,由佩兰、康贝尔和戴苏德克负责建造了法国第一座歌剧院“皇家歌剧院”它就是巴黎歌剧院的前身。后于1763年被毁于大火。1860年12月,法国艺术部终于决定了兴建巴黎歌剧院,在171件作品之中,年仅35岁的建筑师查尔斯·加尼叶作品脱颖而出,不过那时候他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1861年夏天,歌剧院开始着手兴建,不过问题接种而来:首先是地基下面有条溪流使地基无法稳固,再来就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和第四次革命使尚未完成的歌剧院停工。就这样在1862年奠基的巴黎歌剧院在重重困难下方于1875年正式启用,建造费一共超过4,700万法郎。1875年1月5日,第一套歌剧《犹太少女》在歌剧院上演,巴黎歌剧院正式揭幕。在1896年,在歌剧《忒提斯与培雷》的第一幕正要结束的时候,悬挂在观众席上方的水晶灯因为短路走火掉下,一名中年妇女不幸死亡,此事后被改编为《歌声魅影》中的著名场面。巴黎歌剧院-拿破仑的管理在1790年后的10年之间,巴黎歌剧院在大部分时间里归巴黎市政府管辖,但是拿破仑逐渐将其领导权窃取到自己的手中。1802年,他开始掌握新作品上演的生杀大权,能够决定是否投资干一部新歌剧的制作,而他的内政部长也拥有强大的否决权。在1807年的改革中,拿破仑试图恢复歌剧院在过去的年代中曾经充当过的角色,使其成为这个国家的一个专门的“陈列品”。他在选择演出剧目方面向歌剧院施加了很大的影响,并且于1811年强迫其他较小的剧院向这个歌剧院缴付资金款项。在这个阶段,歌剧院的管弦乐团扩大到70人,其中拥有一大批出色的独奏家,从而使这个乐团的演出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平,享有盛名。然而,法国戏剧演唱风格常常遭到谴责,意大利唱法的影响逐渐显露,特别是通过罗西尼的歌剧而表现出来。此时的巴黎歌剧院拥有许多著名的男女歌唱家。开放时间每天10:00 - 17:00,最后准入16:30,如果有演出,下午13:00关闭 1月1日、5月1日以及安排特定活动时不开放 7月16日-9月5日,开放时间延长至18:00。
head_picture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作为法兰西宫廷长达107年(1682-1789)。197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风景名胜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凡尔赛宫主要景观:大理石庭院、海格立斯厅、丰收厅、狄安娜厅、玛尔斯厅、墨丘利厅、阿波罗厅、战争厅、镜厅、和平厅、国王套房、王后套房、战争画廊、大特里亚农宫、小特里亚农宫等。最佳旅游时间凡尔赛宫地处法国巴黎,属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1月平均气温3℃,7月平均气温18℃,年平均气温10℃,四季皆宜旅游。历史文化凡尔赛宫来历:1624年,法王路易十三以1万里弗尔的价格买下面积达117法亩的凡尔赛宫[1]原址附近的森林、荒地和沼泽地区并修建一座两层红砖楼房,作为狩猎行宫。当时的凡尔赛行宫仅拥有26个房间,一层为家具储藏室和兵器库,二楼为国王办公室、寝室、接见室、藏衣室、随从人员卧室等房间。路易十三1643年去世时,路易十四仅5岁,当时的皇家行宫位于卢浮宫和圣日耳曼昂莱宫内。1664年路易十四完婚后决定将皇家行宫迁往凡尔赛,即在父亲当初修建的狩猎小屋基础上建造行宫。路易十四在位50年间,凡尔赛宫兼收并蓄了很多法国艺术家与建筑师的设计精髓,成为欧洲最宏大、最华丽的宫殿。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相继为宫殿增添了新的内容,重新装饰并融会所有的建筑风格,法国古典主义、洛可可式直至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应有尽有。这座建筑的最终格局简直就是巨大无比,有700余间房间,占地面积51000平方米。特别提示1. 宫殿内的语音向导器支持汉语、法语、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波兰语、俄语、日语、葡萄牙语、韩语。2. 参观凡尔赛宫禁止携带宠物、食物和饮料,但可携带50毫升以内的透明水瓶入场。3. 为了保护文物,禁止游客触摸艺术品和装饰物、跨越阻拦公众的屏障和设施。禁止吸烟、坐在楼梯上、进入阳台、躺卧在长椅上。请不要在宫殿内的展厅中使用闪光灯。4. 宫殿入口处有寄存处。地下(加布里埃尔亭)和皇室庭院设有卫生间。5. 讲解游览接待处位于部长楼北翼。如果已在官网预定了讲解游览,请查看门票上的游览出发点并直接前往指明的地点。6. 你可以蹭团听很多相关野史,比如为什么法国人要用香水等。                        
head_picture
早餐 :酒店用餐 午餐: Berthillon 晚餐 :自理
  • 巴黎普尔曼旅游埃菲尔酒店

第06天 出发地: 巴黎

协和广场

巴黎协和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e in Paris)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北岸,是法国最著名广场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之一。广场始建于1757年,是根据著名建筑师卡布里埃尔的设计而建造的。因广场中心曾塑有路易十五骑像,1763年曾命名“路易十五广场”。大革命时期又被改名为“革命广场”。协和广场最初被命名为路易十五广场,中间铸造的路易十五的骑马雕像,显示着其在位时期的威势。但是,到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雕像被革命人民推倒,并改了断头台,易名为“革命广场”,当时轰动世界的路易十六处决案,即在这个断头台执行的,其后也亦有数千人在此被处决。有个传说:当年由于这里血腥味道太重,以置于一队牛群要从这里经过时都嘎然止步,拒绝经过此地而改道而行了。直到广场被重建,为了记念战争年代的结束和人民祈望和平的愿望,再次改名为“协和广场”。广场至今仍然保持着18世纪的建筑风格。位于广场中央的路易十六的雕塑在大革命时候被推倒,它的位置被埃及方尖塔(Obelisk of Luxor)取代。方尖塔高达22.83米,重达230吨,是当年埃及总统送给法国的礼物。于1836年安装,而方尖塔来自埃及乐蜀的阿蒙神殿,原是放于殿前的左右两侧的,外形成方柱体,顶部是小金字塔形,古埃及人用它来拜祭太阳神,塔上雕刻有埃及象形文字,并记载了当年如何把石塔从埃及送到法国的历程。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巴士底狱遗址

巴士底狱遗址(Place de la Bastille)位于巴黎市区东部、塞纳河右岸,这里曾是公元1369—1382年建立的一座军事堡垒。“巴士底”一词的法文原意是“城堡”。这座古城堡拥有8座巍峨坚固的炮台,兴建之初是用来抵抗英国入侵的。1380-1422年,这座城堡被改为王家监狱。整座城堡占地2670平方米,四周建有一堵又高又厚的石墙和8座高30多米的塔楼,四周掘有宽24米的深沟,设吊桥进出。早在16世纪,这里就开始关押囚禁政治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曾两次关押在这里。在法国人民心目中,巴士底狱已成为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1789年7月3日,巴黎人民奋然起义,14日,攻占了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1791年,巴黎人民拆毁了巴士底狱,在其旧址上建成了巴士底广场,并把拆下来的石头铺到塞纳河的协和桥上,供路人践踏。1830年,法国人民又在广场中心建立起一座纪念七月革命的烈士碑。这座烈士碑高52米,碑身是用青铜铸成的圆柱体,人称“7月圆柱”,在柱顶端是一尊右手高举火炬的金翅自由神像,神像左手提着被砸断的锁链象征着获得了自由。在监狱遗址前方立着一块牌子,上写:“大家在这里跳舞吧!”1880年6月,法国将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这一天定为法国国庆日。历史文化封建君主时代的法国有一种制度,贵族和秘密警察可以凭着国王签发的“密札”随意逮捕任何人并关进监狱。这种密札往往是空白的,持有者想逮捕谁,只需填进他的名字。在路易十四时期,国王经常把密札当作人情随意送人。巴士底狱里关满了无辜入狱的囚犯,他们莫名其妙被捕,从未经过审判,更没有确定的刑期。路易十五时期,这种情况有所减轻,巴士底逐渐转为关押轻微犯罪者,刑期一般都很短,但密札制度并没有改变,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曾两次关押在这里。在《悲惨世界》《双城记》《九三年》等文学作品中,都有对巴士底狱囚犯悲惨命运的描述有趣的是,现在的巴黎人并不只在这里跳舞,巴士底广场也是各种抗议、示威者最钟爱的集会场所。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攻克巴士底”至今仍然是法国人心目中追求自由、民主的象征。不过现在集会一般总是和平的,甚至气氛轻松,旅游者遇到也不必紧张。
head_picture

卢森堡公园

卢森堡公园(Luxembourg Gardens)是巴黎一座生机盎然、美丽如画的公园,有许多思想家、诗人题辞的半身塑像与纪念碑。在高大的古树下放着绿色的铁椅;在这儿人们可以打牌,下棋或玩球,孩子们一边骑马,大学生们可在美迪奇喷泉边谈情说爱。  卢森堡公园占地百顷,有巨大的梧桐大道与图案的花园、喷泉,以及许多上古智者的雕像,还有一个皇帝的别宫卢森堡宫(Palais du Luxembourg),卢森堡公园是玛丽亚·冯·梅迪奇(1573-1642)在其丈夫亨利四世死后的1615年建的,在大革命期间作为监狱,目前卢森堡宫是国会议员的宿舍。由于卢森堡宫今日已成为参议院所以管制略为严谨,公园的开放时间亦为复杂,就是说差不多早上8点左右开放,至夏季6月最晚在晚上9点30分,而冬季12月则最早在下午4点30分关门,依此类推每15天换一次时间。卢森堡公园因为够大,所以早晨、黄昏、景象各不相同:有时像天然的运动场,人们绕着公园慢跑,或者练太极拳和中国功夫;有时像儿童乐园,到处是兴高采烈的孩童,免费的玩偶剧场是这里的特色之一;有时像读书盛会,而且读书的不仅仅是拉丁区的大学生们;当然最常看到的还是晒太阳的人们。
head_picture
早餐: 酒店用餐 午餐 :Le Cinq 晚餐 :千层酥
  • 巴黎普尔曼旅游埃菲尔酒店

第07天 出发地: 巴黎

红磨坊

十九世纪末,巴黎蒙马特区的红磨坊以女子露大腿的康康舞再度扬名世界,无论贫贱聪愚,人人来此纵欲狂欢,娼妓与嫖客、毒品烟酒、寻求创作灵感的艺术家、与络绎不绝的观光客,为这个地方更增华丽、颓废的魅惑色彩。而今红磨坊已成为一家大型的歌舞表演厅,是巴黎的一个旅游景点。如果说它仍保持着百年前某些特点的话,那就是舞者的装饰大致不变,上身裸露,披挂着华丽的羽毛服饰或金属片,但是观众与旧日看客完全不能同日而语,观众是现代文明观众,怀着发现巴黎的心情来看演出,演员把演出作为一种光明正大的演艺事业,不像百年前的舞女,为取悦某一个或几个包养她的男人而强作欢颜。
head_picture

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

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简称蓬皮杜文化中心,是一座由钢管和玻璃管构成的庞然大物,特别引人注目。它位于赛巴斯托波勒(Sébastopol)大道东边的波布(Beaubourg),离巴黎过去的中央菜场,现在新建的地下商场(Les Halles)很近。“文化中心”是在1969年由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决定兴建的,是一个使造型艺术、建筑艺术、城市规划艺术、电视电影、文学、音乐、舞蹈以及其它种种最现代化的表现手段在一起相得益彰,充分展示它们的不同形式,体现它们的相互关系,表现当代思想的活动及其艺术实践的一个场所。这座五层建筑的每一层都有7500宽阔的面积,整座建筑上下均衡,占地一公顷,由13根立柱和84根长48米,重72吨的架梁构成桁架。建筑物前留有面积达一公顷的空场地。周围的楼房经过精心修整,恢复了18世纪的原来面貌。门前的空场地呈坡形,可容纳自发性的娱乐活动及露天表演,使传统的街头艺术得以恢复,成为卖艺者自由活动的“天堂”。它周围中世纪街巷密如网布,完全禁止机动车辆通行,使游人得其所哉。在中心内,大厅里和第五层不定期举行展览会,仅1978年就举行了近50个展览,上千次文学及哲学讨论会和演出活动,还有电影放映、戏剧表演等,成为当代艺术创作活动的见证。整个中心是由电子计算机控制,协助管理,如检索、统计出入人次等等。蓬皮杜文化中心像一个夺目的瑰宝,镶嵌在巴黎市内。开始时,也像艾菲尔铁塔一样,因为它与众不同而遭到许多非议。现在人们开始习惯了,不但不觉得怪,反而感到非常实用。从1977年2月揭幕后的两年内共接待了大约1400万参观者。现在参观它的人数远远超过了艾菲尔铁塔,居法国首位。仅开架式图书馆一处,平均每天接待1万人。它不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中心,而且是巴黎的一大名胜。
head_picture

枫丹白露宫

枫丹白露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之一,在法国北部法兰西岛地区赛纳——马恩省的枫丹白露,具体坐标为48°24'7.50"N 2°41'57.40"E从12世纪起用作法国国王狩猎的行宫。“枫丹白露(fontainebleau)”由“fontaine belle eau”演变而来,“fontaine belle eau”的法文原义为“美丽的泉水”。在西方博物馆中,收藏和展览圆明园珍宝最多最好的要数枫丹白露宫,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
head_picture
早餐: 酒店用餐 午餐 :Le Violon D'ingres 晚餐 :自理
  • 巴黎普尔曼旅游埃菲尔酒店

第08天 出发地: 巴黎

杜伊勒里公园

杜伊勒里公园(JARDIN DES TUILERIES)紧挨着罗浮宫。由路易十四时期的建筑师勒诺特尔设计的这座法式花园是巴黎中心区的一座自然之岛。它是对称与和谐美的典范。园中小径、草坪以及喷泉周围都修建有雕像。公园地面由粗糙的沙砾厚厚的铺了一层,衬之以散落在路边的大理石雕刻,给眼睛一种古朴的慰籍。公园是杜伊勒里宫仅存的遗迹。杜伊勒里宫始建于1564年,最初的建造者是亨利二世国王的遗孀凯瑟琳•德美第奇。后来亨利四世和路易十四世先后对它加以扩展。法国大革命期间,路易十六在杜伊勒里宫的城堡里被困。1871年5月,王宫被烧为灰烬。杜伊勒里公园的对岸便是奥塞博物馆(MUSEE D′ORSAY)。该馆紧邻塞纳河畔,是巴黎的又一艺术宝库,以收藏19、20世纪印象派画作为主。梵高自画像、莫奈的蓝色睡莲、雷诺瓦的加雷特磨坊舞会等作品都是镇馆之宝。从杜伊勒里公园另一端出来便是协和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E)。这是巴黎最大的广场,建于1757年,1763年取名“路易十五广场”。大革命时期,被称为“革命广场”,1795年改称“协和广场”。
head_picture

先贤祠

    先贤祠 (le Pantheon)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于1791年建成,是永久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它原是路易十五时代建成的圣·热内维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归国有脱离宗教后,改为埋葬“伟人”的墓地。1814年到1830年间,它又归还教会。先贤祠中的艺术 装饰非常美观,其穹顶上的大型壁画是名画家安托万·格罗特创作的。1830年“七月革命”之后,绘画的主题改变,先贤祠具有了“纯粹的爱国与民族”特性。先贤祠内安葬着伏尔泰、卢梭、维克多·雨果、爱弥尔·左拉、马塞兰·贝托洛、让·饶勒斯、柏辽兹、安德烈·马尔罗、居里夫妇和大仲马等。至今,共有72位对法兰西做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其中仅有11位政治家。
head_picture

奥赛博物馆

奥赛博物馆,是法国巴黎的近代艺术博物馆,主要收藏从1848年到1914年间的绘画、雕塑、家具和摄影作品。博物馆位于塞纳河左岸,和卢浮宫斜对,隔河和杜伊勒里公园相对。大厅中还保留着原来的车站大钟。奥赛博物馆在星期一不开放。风景名胜奥赛博物馆的展品按艺术家的年代和流派分设在大厅的底层、中层和顶层。底层展出的是1850年至1870年的绘画、雕塑和装饰艺术作品,其中有安格尔、德拉克洛瓦、德加、莫奈、罗丹等的作品。中层陈列的是1870年至1914年的作品,其中有第三共和国时期的官方艺术、象征主义、学院派绘画以及新艺术时期的装饰艺术作品。顶层集中展示的是印象派以及后印象派画家的作品,是世界上收藏印象派主要画作最多的地方。因此,有人称之为印象主义画家的殿堂。不但内部收藏各类的艺术品,古典主义艺术风格的建筑物本身也是颇有看头。它的屋顶采用玻璃,可在自然光线下欣赏艺术作品。最佳旅游时间奥赛博物馆一月4-7℃,七月 16-18℃,大部分气候温和,环境优美,最佳旅游季节为春秋两季。历史文化奥赛博物馆原来是建于1900年的火车站,是从巴黎到奥尔良铁路的终点——奥赛车站。1939年进入巴黎的铁路取消,车站关闭。1978年被列为受保护的历史建筑,1986年改建成为博物馆,将原来存放在卢浮宫的,在茹德葆博物馆的,以及在蓬皮杜艺术中心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内的有关藏品全部集中到这里展出。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早餐 :酒店用餐 午餐: Patrick Roger 晚餐 :法式蜗牛
  • 巴黎普尔曼旅游埃菲尔酒店

第09天 出发地: 巴黎

雨果纪念馆

雨果纪念馆位于孚日广场(Place de Vosges)的东南角落,19世纪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曾经带着妻子及4个小孩在此居住长达16年(1832~1848年),这栋宅邸是孚日广场上最大的建筑,1902年才将这栋房舍改建为雨果纪念馆。雨果最脍炙人口的小说有《孤雏泪》(Oliver Twist)、《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后改编为电影《钟楼怪人》)等,他住在这里的时候,完成了重要著作《孤雏泪》大部份篇幅。纪念馆展示有雨果的素描、文学作品,以及雨果幼年及年轻时和家人的照片,并有雨果居住在此时的客厅原貌重现。纪念馆并非想象中的壮观,甚至几乎没有标识,只是藏在宫殿的一个角落里。在楼梯口的镜子里,似乎可以感受到雨果创作《巴黎圣母院》的灵感。开放时间:周一除外每日: 10 点 -18 点节假日关闭
head_picture

爱丽舍宫ElyséePalace

爱丽舍宫,亦译艾丽榭宫,是法国总统的官邸与办公室所在地,位于巴黎八区。原为艾威尔伯爵于1718年兴建的宫殿,拿破仑的皇后约瑟芬亦曾在此宫殿居住,1873年起作为法国总统官邸,并供接待重要外宾,除特定日如欧洲文化资产日外,并不对外开放参观。风景名胜爱丽舍宫是一座有大石块砌成的二层楼建筑。主持左右对称的两翼是两座平台,中间环抱着园庭,外型朴素庄重。宫殿后部是座幽静、秀丽的花园。爱丽舍宫内部处处金碧辉煌。每间客厅的面壁都有镀金细木装饰,墙上悬挂著名油画和精致挂毯,四周陈设着17--18世纪的镀金雕刻家具和珍奇艺术品,以及金光闪闪的座钟和大吊灯,使这里宛若是一座博物馆。 最佳旅游时间爱丽舍宫属于阔叶林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常年有雨,月平均气温:1月4-7℃,7月约16-18℃,年降水量600-800毫米,最佳旅游季节为春秋两季。历史文化1718年,戴佛尔伯爵亨利在巴黎市中心盖了爱丽舍宫,取名“戴佛尔宫”,由建筑师阿尔曼-克劳德·莫莱(ArmandClaudeMollet,1670-1742)主持设计。最初为艾弗瑞伯爵的私人宅第。后几经周折,1804年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取代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其妹夫缪拉元帅于1805年购得这座公馆,大肆装修,却名为“爱丽舍宫”。1873年,麦克马洪继任总统,于1879年1月22日颁布法令,正式确定爱丽舍宫为总统府,后延续至今。现常作为法国政府的代称。
head_picture

罗丹美术馆

罗丹美术馆位于费城公园路及22街交接处,于1929年正式开放。这里曾经是罗丹的住所,罗丹从1908年起住在这里,一直到1917年去世。他死前把所有作品都捐给法国,法国也就把这座大宅改成了罗丹美术馆。这里看起来象一个小城堡,花园内,散置着沉思者、雨果、接吻、岩石上的夏娃等罗丹各时期的作品。此外还有素描和水彩画作,收藏仅次于巴黎美术馆。进入二楼,还可欣赏到罗丹搜集的雷诺阿、莫内、凡高等人的画。一进入美术馆大门庭院后,左转直走就是鼎鼎大名的地狱门,沿着花园一路还有着名的巴尔札克像、加莱市民等,绕了一圈就来到"沉思者"面前。虽然罗丹大多数有名的雕像都陈列在花园中,但室内300件作品包括他的收藏品也需时细细品味,除了吻和夏娃外,还有卡蜜儿著名的作品「浪」,美术馆2楼有罗丹雕塑过程的详尽步骤说明。 主建筑为两层楼房,楼上楼下都是小型雕作,大型的都露天展出,名作「沉思者」置于前花园中,「吻」置位后花园中,前后花园约有一百多个雕塑,几乎满园都是,还有一些是未完工的作品。参观的时候一定要睁大眼睛,因为罗丹的作品知名度很高,有些真品常常出国展出,如果真品出国,原地就放一个仿制品,「沉思者」就有两个仿制品,以备真品出国时原地光秃秃地不好看,而且观光客也会抗议。
head_picture
早餐: 酒店用餐 午餐: Le Restaurant 晚餐:自理
  • 巴黎普尔曼旅游埃菲尔酒店

第10天 出发地: 巴黎

圣礼拜堂

   圣礼拜堂是为路易九世国王“圣路易”而建造的,用来保存这位国王1239年从威尼斯购得的耶稣受难时的荆冠残片,而这块残片又是更早时候由君士坦丁堡带到威尼斯的。圣礼拜堂启用于1248年,下堂充作全部结构的高大基座,上方巨型大窗户顶上有三角墙尖顶。巴洛克式建筑,以巧夺天工的彩色玻璃窗著名。内部以镀金和大理石装饰。礼拜堂玻璃橱窗上绘有1000多个《圣经》故事。
head_picture

巴尔扎克纪念馆

巴尔扎克纪念馆是法国巴黎市区的重要景点。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纪念馆里有他创作的百科全书《人间喜剧》,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
head_picture

巴黎古监狱

和圣礼拜堂相连的司法大厦,也是巴黎古监狱所在地,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曾经囚禁4000多人,其中包括2600名的贵族,最有名的要算是玛丽.安东奈特皇后。血腥的巴黎古监狱,最早是官员的住所,法国大革命期间成为拘留人犯之处,当时许多革命领袖曾是这里的阶下囚。歌德式建筑的监狱,保留有11世纪的行刑室以及牢房,至今还保留有那位没有面包想吃蛋糕的玛丽.安东奈特皇后当年被囚禁的牢房开放参观。
head_picture
早餐: 酒店用餐 午餐: La Petite Rose des Sables 晚餐 :Le Restaurant
  • 巴黎普尔曼旅游埃菲尔酒店

第11天 出发地: 巴黎

巴士底广场

巴士底广场:(Place Bastille)法国大革命的发源地。 巴士底广场原来的巴士底狱已经被拆除,广场的中央,树立着一根铜柱,是为了纪念1830年法国革命再次推翻封建帝制。位于巴黎塞纳河右岸,巴黎市区东部,是昔日巴士底狱所在地。从亨利四世林荫大道向北伸延的曲折砌石线标明了原巴士底狱的范围,在圣安东尼街和雅克-葛尔街的交角上一块大理石上刻着:“这里原为巴士底狱前院大门。”巴士底广场旁的巴士底露天市场(Marche Bastille)大概是全巴黎最精彩的市场,它的诱人之处在于汇集了全法国各地最精彩的食材,市场管理者非常的高明,在每一类食材里一律只容许少数几个口碑优良的摊商进入,不仅确保了品质的优异,也使集市商品内容多元化。来到巴士底集市,仿佛进入一处活生生的法国料理食材博物馆一般,平素书籍里食谱里菜单里看到的,餐厅里吃到的各种珍馐美味,这会儿,全部都一一跃然眼前!
head_picture

波旁宫

波旁宫为法国国民议会(Assemblee Nationale)所在地,坐落在塞纳河南岸,占地面积相当大。风景名胜波旁宫除了议会厅外,还有一系列的附属建筑,足足有百间间,它的正面面对着「大学之道」(Rue Universite),后面面对着协和大桥与协和广场,是具有260多年历史的古典建筑,这座半圆形大厦规模雄伟,北门12根大圆石柱组成的宽阔柱廊,承托着一个三角形横楣,上面饰以通体浮雕,柱廊下的30级台阶两侧有6尊雕像。它是1722年为路易十四的女儿波旁公爵夫人建的,由此得名。 波旁宫内部设施也很豪华,只是议会辩论厅相对朴素,像一间扇形阶梯教室,比想象中的小,议员座位也没有扶手。有些议会辩论是允许民众旁听的,只需事先订座,这里毕竟是表达民意的地方。最佳旅游季节 法国西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中部和东部属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从西北往东南由600毫米递增至1000毫米以上。四季均适宜出游历史文化 波旁宫是座具有260多年历史的古典建筑。坐落在法国巴黎塞纳河南岸,原是国王路易十四的女儿波旁公爵夫人的王府,1789年以后,波旁宫差不多一直是法国最高立法机构的所在地。它被看作是法国法律的象征。1830年起用作国民议会,拿破仑当皇帝时把它临塞纳河一面改成柱式门面,以便与河对岸雅典风格的玛德莱娜教堂遥相呼应。
head_picture

巴黎荣军院

荣军院又名“巴黎残老军人院”。它是法兰西“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的建筑。1670年2月24日路易十四下令兴建一座用来安置他的军队中伤残军人的建筑,从此荣军院“应旨而生”。现如今,这座荣军院依旧行使着它初建时收容安置伤残军人的功能。它同时也是多个博物馆的所在之地。拿破仑·波拿巴的陵墓1861年搬到荣军院教堂下面。这里每天吸引大量的游客。这里还有一些拿破仑的其他亲属和其他将军的陵墓。 巴黎荣军院高110米,是路易十四在1676年建成的,原为法兰西军事学院的一部分,现在为法国军事展览馆。荣军院的大门前蹲着好几门古代大炮,院内的小教堂,供奉多位法国元帅的牌位,包括解放巴黎的勒克莱尔。
head_picture
早餐 :酒店用餐 午餐 :Le Passage secret 晚餐: 自理
  • 巴黎普尔曼旅游埃菲尔酒店

第12天 出发地: 巴黎

巴黎下水道博物馆

巴黎下水道博物馆,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欧洲名城,巴黎的下水道系统,就像埃及的金字塔一样,是一个绝世的伟大工程。自从雨果在《悲惨世界》中介绍冉阿让背负自己的未来女婿穿过了一段危险又深邃的下水道流沙泥之后,巴黎的下水道系统又经过了无数次的改进,巴黎人甚至将其开发成了一个下水道博物馆,向世人介绍他们的成就。今天的巴黎下水道总长2300多公里,规模远超巴黎地铁,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下水道,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供参观的地下排水系统。从1867年世博会开始,陆续有外国元首前来参观,现在每年有十多万人来参观学习。巴黎的下水道处于地面以下50米,水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下水道四壁整洁,管道通畅,地上没有一点脏物,干净程度可与巴黎街道相媲美,不会闻到一丁点儿腥臭味。博物馆入口是一个极为平常的环卫工人检修下水道的入口。游人沿着螺旋铁梯走下去,再经过一段窄窄的巷道,就来到了被称为“城下之城”的巴黎下水道。博物馆的第一部分是由一段已废弃的下水道改成的下水道历史展示厅,巷道中间是一排图片展示牌。
head_picture

巴黎中世纪博物馆

漫步至圣日尔曼与圣米歇尔两街交汇处,前方看似倒塌的废墟中,突然冒出一座博物馆,让人不免有些惊讶,这里便是著名的国立中世纪博物馆。中世纪艺术继承了希腊艺术、罗马艺术的传统,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形式和内容体系,作为宗教信仰和神学的表达形式,往往以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和强调精神世界。在中世纪,作为历史纪念碑的拜占庭教堂、罗马式教堂、哥特式教堂都在艺术上和工程设计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们也同时带动起了雕刻、镶嵌画、壁画、版画、挂毯画、插图等等其他艺术的发展。博物馆保护了大量西元前的作品,旨在说明中世纪艺术在欧洲多种多样的根源和出处,要想了解欧洲中世纪文明的历史,尤其是法国艺术的进程,中世纪博物馆可以说是最形象和权威的教科书。历史文化中世纪博物馆是由法国政府于1843年创建,是为了将高卢罗马浴池的遗迹以及安放有亚历山大·迪索默拉尔(Alexandre Du Sommerard,17791842)收藏的克鲁尼旅馆整合到一起。中世纪博物馆内容皆是中世纪重要的画作及工艺、雕刻品,著名的有"妇人与独角兽"(La Dame a la Licorne)一画。全馆共有2层楼,收藏品包括中世纪彩绘手稿、挂毯、贵重金属、陶器等,最受人重视的还是占大部份比例的宗教圣物,如十字架、圣杯、祭坛金饰等。博物馆外的建筑遗迹就是高卢罗马公共浴池,因遭破坏而残破不堪。
head_picture

巴黎东京馆

巴黎东京馆,是当代艺术的殿堂。一楼有日本的礼品店就像商店一样。这个博物馆被称为是一个出轨“博物馆”,他的一个重要方向的数字艺术。喜欢这种风格的话应该去看看。
head_picture
早餐 :酒店用餐 午餐 :Nanolita 晚餐: Frenchie
  • 巴黎普尔曼旅游埃菲尔酒店

第13天 出发地: 巴黎

巴黎兑换桥

巴黎兑换桥(Pont au Change),跨越法国巴黎塞纳河。这座桥的得名来自于建在桥上的金银饰品店和金融交易所,它是12世纪货币兑换业兴起的见证。
head_picture

巴黎迪士尼乐园

巴黎不仅是法国的首都,更是近代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和荟萃之地,作为历史较短的美国文化想打破欧洲的传统思想文化并在巴黎立足确实非常有难度,在欧洲迪士尼的兴建过程中,法国各界的一些知识界人士纷纷反对迪士尼,并称其为美国的“文化核泄露”。1989年十月,迪士尼股票在欧洲上市,在典礼上,一些年轻人举着反美标语牌,向迪士尼的行政主管们投掷臭鸡蛋和西红柿。1992年欧洲迪士尼乐园开业之后更是连年亏损,仅1995年获利2300万美元目前,美国加州、佛罗里达州,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和香港5处地方建有迪士尼乐园。
head_picture
早餐 :酒店用餐 午餐: Café Marly 晚餐: FL restaurant
  • 巴黎普尔曼旅游埃菲尔酒店

第14天 出发地: 巴黎 - 深圳

巴黎地下墓穴

在18世纪因为巴黎爆发天花疫症和瘟疫,大批巴黎居民死亡,而地面的公墓面积严重不足,于是当时的市长决定挖坑,将死者埋进土中,一个月后再把剩下的骨头拿出来填进地下坑道和一些地下建筑中,于是部分地下隧道便会通往这些放满骨头的地下建筑中。到了20世纪初,工人们继续发展着隧道的复杂度,他们进一步开发隧道,将其作为电话线的通信管道,如今这些电话线已经被废弃,但是由于成本问题,政府宁愿将他们就地放置也不去收拾,所以我们可以在两段隧道中看到旁边满布的一排排电缆线。在二战的时候,这些错综复杂的地下通道被用于自由法国的秘密指挥部,一个著名的地下大厅曾被用作战时避难所。举世闻名的巴黎地下墓穴原来是一个废弃的采石场,整个地下墓穴占地1.1万平方米,1994年,巴黎政府将300公里地下隧道中的1公里左右开放为参观区域,阴森潮湿昏暗的地道高约2到3米,一边是石墙,另一边就是成堆的骨头,当中宽度仅2米左右。历史文化18世纪的最后20年是法国最激荡的20年,皇帝和革命者先后一个一个被推上断头台,大革命的血雨腥风中,平民的生活还要继续,卫生条件还要改善。政府迅速更替,被遗忘的转移工程得益于教堂的坚持。这些虔诚刻苦的教士在那么混乱的环境中,负担那么繁重肮脏沉闷的工作,竟然还有心思把人们的遗骨整洁优雅却无奈地拼成一幅幅接近图案的形状! 探索地下王国,从几百万人的遗骨排列成的小径中穿过,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一颗平静的心。回到地面,再一次呼吸到新鲜空气的你,一定对死亡有了新的敬畏。人的骨头可以这样不计尊严地堆放,却又被堆放得如此有尊严。
head_picture

巴黎中央市场区

中央市场区,位于巴黎的一区,几个世纪前这里是巴黎的中央市场,卖菜为主。现在这里是巴黎的城市中心以及交通枢纽。这里有巨大的地下商业,包括很多时装店、快餐店,还有一个电影院和公共游泳池。
head_picture

巴黎凡圣城堡

巴黎凡圣城堡,在14世纪由当时的国王charles V兴建,如今它是保护最为完善并且最大的欧洲城堡之一。虽然在地图上不如西部卢瓦大区的城堡那么赫赫有名,但它却历经沧桑,经过长达5个世纪的建设和增建,由历代的国王完成。它同卢浮宫一起在法国的建筑文化上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最漂亮是 这里皇室的礼拜堂(小教堂)sainte-shapelle了。矩形的围墙enceinte也是值得一提的,三面都建有方形塔,对皇室的寓所具有非常好的保护和防御的功能。长宽各是:378米,175米。
head_picture
早餐 :酒店用餐 午餐 :Laduree(Royale) 晚餐: 自理
  • 巴黎普尔曼旅游埃菲尔酒店

第15天 出发地: 巴黎

吉维尼

吉维尼位于巴黎正西方向70公里的上诺曼底省,在塞纳河谷的一个小山坡上,周围是葱郁的树林和碧绿的草场,村前是一片略有倾斜的开阔地,一直延伸到塞纳河边。从人口和地位来说,吉维尼是法国最基层的无足轻重的小村子,但它却因为有“仙”曾在此留下足迹而名扬天下。吉维尼之名乃因莫奈之故地。据说当年莫奈曾在巴黎近郊塞纳河沿岸的多个村子租房,对周围环境均不甚满意。1883年4月的一天,他乘坐从维尔侬到加斯尼的小火车,在车门处发现了烂漫花丛中的吉维尼,就像寻觅的少年终于找到了心仪的情人,莫奈一见钟情,当机立断,立即举家迁居此地,而且一住就是43年,直至去世。据统计,每年有50万游客来此参观,相对于仅千把人的小村子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head_picture
早餐: 酒店用餐 午餐: Liam's Resto 晚餐: 自理

巴黎 -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