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 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黄山四绝著称于世,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黄山。
合肥 - 黄山
黄山休宁古城岩
古城岩,座落在休宁县万安镇东侧,虽是低低的一面山峦,却以众多的古迹遗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寿山旭日”的奇特景观而闻名于世。在今人眼里,古城岩简直化成了徽州历史、徽州风情、徽州传奇的一个文化符号。 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永安元年,古城岩便是休宁县府的所在地。此后的很长时间,这里都是休宁县治所在地。隋末歙人汪华带兵起义,先后占据歙、宣、杭、睦、婺、饶六州,自号吴王,后归附李唐,被封“越国公”。在古城岩的山前曾竖有巨石牌楼,上镌“越国古城”,便是为纪念汪华而建。山顶还有著名的“汪王宫”遗址。汪王宫正前方,是雄峙水滨的狮峰,山巅有巨石悬突,崖顶略平,相传为明末抗清民族英雄金声练剑习武之处,名“练心石”。 古城岩山右侧有象峰,峰形宛如巨象蹲伏,石鼻前伸,长有6米多,下有石门夹峙,如双鹤引颈伸入崖内,俗称“交杯石”。古城岩山南旧时有一处园林,设计构造精雅,名为“半亭”,门额题“溪山一览”,园中广植花木,石台中植方竹丛,其竹外方内圆,苍虬可喜,一石岩间辟为棋室,以供高人对弈。室外为青石板铺成的平整通道,路旁石栏下,溪水聚为深潭,养鱼放生,称为“放生潭”。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题书“鱼乐园”三个径尺大字,刻于石壁之上。 狮峰左有文笔峰,峰巅筑有六角七层万寿古塔,高29.6米,为明代嘉靖年间建造,塔下有明代“还古书院”遗址。 1999年香港金利嘉有限公司慧眼独具,投巨资在古城岩兴建大型风景名胜区,于2002年9月26日落成开业。景区内建有从全县各地原汁原味迁移而来的古牌坊、古民居、古祠堂、古庙、古门楼、古牌楼等,这些古建筑与古城岩原有的“汪王故宫”、“朱元璋避难洞”、“练心石”、“半亭”、“方竹丛”等遗址及气势宏伟的万寿塔和谐布局,互为映衬,历史文化与自然山水完美融合,充分显示了古徽州古朴隽逸的风貌,加之景区内特设了精彩趣味的石雕、木雕、墨坊、罗盘制作等游客参与节目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更让游客如痴如醉,宛如走进了遥远的明清社会。
早餐:敬请自理 午餐:徽州美食 晚餐:老街坊土菜
九华山 - 合肥
天台寺
天台寺即“地藏寺”、“地藏禅寺”,重建于清末民初,始为今日之规模。今住持僧普导。天台寺历史悠久,相传千年以前金地藏曾在此居住,洁瓶僧常从罗汉墩来此与地藏晤谈。寺依山势而建,根据峰顶岩石高低不等,分别为一层、二层,直至三层,最高处殿檐与寺后峰顶岩石相接。前后三进殿宇形成既无天井又无院落的整体建筑。寺内三进殿堂通连,宽敞、明亮、整齐,建有地藏殿、大雄殿、万佛楼等。巨钟、大鼓等法器陈设齐全。万佛楼头,本质小雕像悬满梁间,被香火熏得似铁铸佛像。楼下敞厅,门对古拜经台,门槛下万仞深渊。香炉峰、烛峰、钟峰、鼓峰皆伏于脚下。门虽设而不宜走,可在门内观赏山景。
古拜经台
在天台峰下,距观音峰约1公里。通往天台之路要绕寺而过。相传金地藏曾在此处拜诵《华严经》,僧人建此寺纪念,名为“大愿庵”(佛教称金地藏“大愿菩萨”)。因为“拜经”较通俗易记,所以都称它“古拜经台”。拜经台大雄宝殿,1994年重建,建筑面积650平方米。重檐歇顶,框架结构,造型庄重、浑厚。殿宇前面三尊大佛,左右文殊、普贤,后面海岛观音,两旁十八罗汉。从大雄宝殿旁上石阶十余步,即到金地藏拜经遗址。上筑敞厅式瓦屋一间,高约二丈,宽丈许,供有金地藏坐像。右边墙壁上嵌有“古拜经台”字样的碑刻一方。地面突出一块长方形岩石,上有凹下的脚印。传说,当年金地藏就在这块凸出的平台上拜经,这方岩石即是跪拜时的垫脚石,因而留下了足印。以前在伏虎洞苦修的和尚,效金地藏拜经、拜《华严经》几十年,也在地板上磨出了凹痕。这岩石上深深的脚印,究竟是金地藏拜经时磨出的,还是后世某个好事者的“杰作”,那就不得而知了。
早餐:酒店含 午餐:团队餐 晚餐:回家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