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都陶佛塔Kuthodaw pay a 的意思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功德佛塔, 全名是玛哈罗迦玛若盛佛塔,玛若盛是佛的称号。佛塔于1857年修建完成,当时召集了全缅甸和东南亚共计2400余名高僧,召开了第五次修订佛经结集大会,最后将结集的三藏经等刻在729方云石碑上,建造成了珍存三藏经的佛塔。这些石碑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书”,它的规模是佛教世界绝无仅有的,据说如果一个人每天阅读8小时,要读完这些“书”,一共需要450天。佛塔内墙的每一个入口处,雕刻有佛本生故事和护门神像的柚木大门。佛塔的四个长廊也都建造得雄伟堂皇,令人赞叹不已。
通王城又称大吴哥,是吴哥王朝的首都,多次毁于战火,后几经重修。先今一直是12世纪摸、13实际初由柬王摄耶拔摩七世所建。通王城呈正方形,是一处被长达12公里的城池所包围的城市。全城5道城门,4道通向城中心的巴戎寺,还有一道通向皇宫的“胜利门”,城门上面是面向四方的四面佛像。5座城门外各有一座横跨护城河的大桥,桥的两旁置有石像,每边27尊。石神高2米半,成跪坐状。城南门(South Gate)外的护城河上架有石桥,桥的两侧栏杆上各有一排54个石雕的半身像,一边代表神灵,另一边代表恶魔,他们手上拉着眼镜蛇化身的巨蛇王。据说宽约百米的护城河,在古时养有很多鳄鱼,是用来抵御敌人进攻的。在吴哥城中央,依照佛教须弥山的概念建立起了壮观的巴戎寺(Bayon),在整个通王城的范围内,还有巴方寺(Baphoun)、绯明纳卡寺(Phimeanakas)、癞王坛(LeperKing)、战象台阶(Terrace of Elephants)等著名建筑。
班提色玛寺,有色玛族的寨堡之意,Samre也有刺青的意思。风景名胜班提色玛寺,有护城河和高墙环绕的雄伟寺院,内部被回廊包围的中间位置建有中央祠堂,回廊周边还有附属平台。尤其是中央祠堂设有主殿,主殿与东塔门很近。中央祠堂与东西塔门为不相连的建筑。周围城墙与中央祠堂以回廊连结的手法在吴哥窟中也可以看到。第一、第二城墙(回廊)也都各自设置了东西南北4个塔门,第二城墙的内部有两栋朝西的藏经楼。祠堂和主殿相连的建筑手法传承自同一时期与建的周萨神庙Chau Say Tenvoda和塔玛侬寺Thommano。最佳旅游时间班提色玛寺所在地柬埔寨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9—30℃,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最佳旅游季节为春秋两季。
胡志明纪念堂(越南语:Lang Chu Tich Ho Chi Ming)是越南独立之父胡志明的安息之地,位于越南首都河内(Hà Nội)巴亭广场(Quảng trường Ba Đình)西端。胡志明于1969年9月2日病逝后,越南政府在此动工兴建胡志明陵堂。纪念堂建设工作始于1973年9月2日,1975年8月29日正式落成。陵墓的灵感主要来自莫斯科的列宁墓。并加入越南建筑的独特成分,如坡形屋面。所用灰色花岗岩材料,内里有灰色,黑色,红色磨制。门廊上方写有:主席胡志明 (越南文:Chủ Tịch Hồ Chí Minh 越文大字) 。陵堂主体结构高为21.6米,宽41.2米。陵墓两侧有两个平台,七级阶梯。陵墓正门前广场上分为240个小绿带,各宽1.4米。陵墓周围的花园里有超过240种花卉植物,均来自越南不同的地区。陵堂坐西朝东,形如莲花,简朴庄严,建筑宏伟。陵前大厅红色花岗石壁上书“没有什么比独立、自由更可贵了”的金色大字和胡志明的亲笔签名。胡志明纪念堂两侧的墙壁上有这样两句标语:“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万岁”,“胡志明主席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标语用越语书写。陵内安放胡志明的遗体,遗体是保存在中央大厅由中国提供的水晶棺中,由军方仪仗队守护。在暗淡的灯光下水晶玻璃会楚楚生辉。陵墓开放时间为每日中午十二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