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_picture
登上泰山,一览众山小;但是站在一个城市的最顶端,俯瞰一个城市,和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又很不一样.

第01天 出发地: 北京 - 台北市

北京 - 台北市

台北故宫博物馆

台北故宫博物院((Taipei National Palace Museum)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坐落在台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镇外双溪,始建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为中国宫殿式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院前广场耸立由6根石柱组成的牌坊,气势宏伟,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院内设有20余间展览室,文化瑰宝不胜枚举。院内收藏有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沈阳故宫、热河行宫、中国青铜器之乡-宝鸡运到台湾的二十四万余件文物,所藏的毛公鼎、散氏盘等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台北故宫博物院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依山傍水,气势宏伟,碧瓦黄墙,充满了中国传统的宫殿色彩。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分为四层,正院呈梅花形。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士林夜市

士林夜市是台北最著名、也最平民化的夜市去处,夜市可分两大部分,一是慈诚宫对面的市场小吃;一是以阳明戏院为中心,包括安平街、大东路、文林路围成的区域。南北小吃、流行服饰、杂货、加上如织的人潮,溢散热闹滚滚的气息。   位在慈诚宫对面的士林市场,铁皮覆顶,市场内囊括大江南北综合小吃、从牛排、铁板烧到蚵仔煎、广东粥、生炒花枝、琳琅满目;每到夜晚,逛夜市的人潮总将狭窄的通道挤得水泄不通。以阳明戏院为中心所围成的夜市,则主要由几条小巷道构成,穿梭其间,格外有一种市井滋味。各式店铺及地摊挨家紧临,小吃摊、服饰店、精品店、鞋店、唱片行、运动用品等,只要市面上流行的,在此都找得到。每当夜幕渐渐笼罩,华灯一一亮起,士林夜市即步入繁华。士林夜市小吃:士林夜市原本是以小吃与摊商而兴起,迄今仍以此为主;然而由于士林夜市的规模与商机极大,周边地主纷纷开设店面赶上商机,在士林夜市里可以尝到全国各地的美味小吃,如蚵仔面线、天妇罗、蚵仔煎、清蒸油炸肉丸、珍珠奶茶、广东粥、日式寿司、韩国泡菜锅等…还有,炸鸡排,生煎包,盐水鸡 ,葱油饼,凉面,大香肠,大饼包小饼,蚵仔煎 ,花枝羹,天妇罗,牛排,士马铃薯,甩饼 ,药炖排骨,马铃薯片,青蛙下蛋,柠檬爱玉,泡泡冰等,保证让您回味无穷,吃饱喝足后沿途各式的皮包、鞋、衣服及百货饰品,总类琳琅满目,物美价廉。开放时间:下午3点至次日凌晨2点 咨询电话:02-28826200(士林区公所)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府城晶华 晚餐:鸿宾铁板烧
  • 台北老爷大酒店

第02天 出发地: 台北市 - 淡水区

台北市 - 淡水区

淡水红楼

位居五虎岗之上,外观颇像英国领事馆的红楼,其建筑特色主要表现在砖拱圈回廊的连续立面、对称的平面布局以及内石造、外砖墙的结构。看红楼外观,最显而易见的特色就是三面皆是拱状回廊,由室内往外望去时,这拱圈发挥了最佳的景观剪影的效果。这些拱墙的建材可也是有考究的,内层是砖石结构、外层则是较为轻盈的拱圈构造,营造出多层次的空间感,最特别的是一楼回廊内侧的房间外墙,全是使用唭哩岸石堆砌而成,是同时期洋楼中少见。  建筑全是使用唭哩岸石堆砌而成。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淡水老街

台湾淡水最扰攘的一条街,乃是集美食、小吃、老街为一身的中正路,近年来更因不少古董店及民艺品店进驻,也营造出民俗色彩与怀旧风味。淡水河畔,是美丽的代名词,更是营造浪漫风情之地,这里河畔风光幽美、历史人文特色丰富,素有“东方威尼斯”美名,白天、黑夜,甚至一年四季均呈现不同的面貌丰姿。位于这美丽河畔旁的淡水老街,是北台湾最具特色的老街之一;而老街上数家老字号美食,则是淡水最具盛名的地方之所在。淡水海岸最出名的还是暮色,黄昏时分落日染红河面一景,早已被无数诗人画家咏叹。渡船头有渡轮来往淡水及对岸的八里,许多人登船只为享受荡漾河上的一番乐趣。从船上,清晰可见淡水河岸沼泽地大片丛生的红树林保护区。特色小吃吃方面,淡水鱼丸、鱼酥、铁蛋、阿给等最脍炙人口,还有好喝的淡水酸梅汤等。中正路两旁林立着众多鱼丸、鱼酥店,其中不乏历史悠久的老店,如德裕鱼丸、可口鱼丸、味香鱼丸、许义鱼酥等;耐人寻味的〝铁蛋〞则是卤蛋反复卤制,最后蛋白缩成薄薄的黑色韧皮,气味香醇。阿婆铁蛋已有30多年历史,是淡水小镇最知名的小吃之一;〝阿给〞的作法是油炸豆腐皮中塞满粉丝,在糊上鱼浆,蒸过后浇上特制的辣椒酱,便成了这道风味特殊的小吃。吃完道地小吃後,不妨来杯酸中带甜的酸梅汤,满足口中的味蕾。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淡水情人桥

情人桥位于新北市淡水渔人码头旁,渔港这裡不仅有著美丽迷人的精致,并有跨越港湾专供行人步行的景观大桥。微弯的大桥柱侧看像似流线船帆造型,远观整座桥的色彩是白色,但细看其实是浅白又带点粉紫与粉红色的柔美色调;由于大桥的造型优美而浪漫,视野非常辽阔,因此目前已成淡水风景的地标景点,尤其迎著微煦清风,漫步桥面或码头木栈道欣赏著淡水河及渔港景緻,真是美妙又休闲的享受!情人桥在傍晚时分渐渐亮起灯光,码头或桥畔总是吸引许多情侣拥看金色夕阳、游客漫步流连以及摄影师们忙著捕捉黄昏美景留下影像,情人桥为淡水景观氛围再添怡人风光。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淡水夜市

淡水位于距淡水河出海口3公里的北岸,是个古老的小镇,,附近的古迹及淡水夕照、沙仑海水浴场等景深具观光价值。海鲜是淡水招徕食客的招牌,著名的海鲜有:海瓜子、文蛤、螃蟹炒蛋、软丝、白带鱼等,种类很多。其它淡水有名的小吃还有铁蛋、许义鱼酥、渡船头的鱼丸汤和肉包、榕园皂活鱼和菊花茶等。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number 7 美式餐厅 晚餐:鸟窝窝私房菜
  • 台北老爷大酒店

第03天 出发地: 台北市

国父纪念馆

位于文第士街,环球酒店侧,是一幢回教色彩的建筑物。孙中山先生于1918年出资兴建此寓所,作为其家人的住所,其后再加修建。至1932年,国父之子哲生奉养母亲慕贞女士于此。之后慕贞女士仙逝,故居才于1958年易名为“国父纪念馆”。国父纪念馆保持原貌,馆内陈设均为孙先生在广州任大元帅时所用的文物家具及在澳门行医时所用的物品。馆侧是孙先生生前喜欢坐立的花园,现矗立着一尊国父的全身铜像及“天下为公”四个大字,以供游人瞻仰。国父纪念馆除周二休息外,每日上午十时至下午一时,下午二时半至五时开放,免费予游人参观。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中正纪念堂

中正纪念堂位在台北市中,分别以杭州南路、中山南路、爱国东路、信义路的周界,占地为24.79顷,为纪念蒋介石于1976年(民国六十五年)筹建,全区包括中正纪念堂、中正纪念公园、牌楼、围捕、瞻仰大道、两侧为剧院及音乐厅,造型仿北平天坛之顶、埃及金字塔之体,高耸威严,全是中国宫殿式之建筑富丽堂皇之美,更显示浓烈的艺文气息。工程于1976年10月31日破土,1977年11月动工,1980年3月31日完工,并于是年4月4日举行落成典礼,4月5日起对外开放参观。中正纪念堂于1975年,为纪念蒋介石而建,幅员广阔,占地一万五千六百平方公尺,由中山南路、爱国东路和信义交围而成,以中国庭园造景为主要设计形制,加廊窗棱古典而幽雅,整体建筑则以蓝、白二色搭配相和,有着自由、平等的寓意。中正纪念堂由高耸的纪念楼为中心,包围着蓊郁茂密、迎风摇曳而色彩缤纷的树木花圃与池墉小桥,环境清幽而宁静,纪念楼则肃穆而庄严,一楼主要以展览室和放映室为主,展示蒋介石生平事迹文物,顶楼则为蒋介石铜像,两旁驻守着卫兵,而每个小时定时换班的仪式也成为游客游览的重点之一。除了纪念楼外,由于中正纪念堂广场宽敞广阔,因此时有艺文大型演出在此表演,如“云门舞集”户外公演、“跨世纪之音”音乐会,让中正纪念堂成为台北市最大的艺文广场,另外,每年元宵节所主办的台北灯会也是中正纪念堂年度一大盛事。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台北101摩天大厦

台北101摩天大楼,原名台北国际金融中心,由建筑师李祖原设计,KTRT团队建造。它在2004年12月31日至2010年1月4日间拥有“世界第一高楼”的纪录。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早餐:自理 午餐:争鲜外带 晚餐:牡丹园日本料理餐厅
  • 台北老爷大酒店

第04天 出发地: 台北市 - 北京

诚品书店

诚品书店1989年由台北仁爱路圆环创办第一家开始,本着人文、艺术、创意、生活的初衷,发展为今日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复合式经营模式。创始之初,诚品以书店为品牌核心,目前营运范畴已扩展至画廊、出版、展演活动、艺文空间和课程、文创商品,以及捷运站、医院、学校等各类型特殊通路之经营,并延伸至商场开发经营和专业物流中心建置等专业。诚品是「城市人的集体创作」,连锁而不复制的经营模式,尊重各地文化特质,透过「人、空间、活动」的互动积累,发展出不同的场所精神和经营内容,塑造了城市中不同角落、不同内涵的文化氛围。
head_picture

西门町

“不到台北市,不知道台湾的繁华;不到西门町,不知道台北的热闹”。这句话很有道理。西门町的地名来自日本侵占时代,当时的居民大多居住于台北城内,而西门区域就是他们的休憩场所,1896年,这里有了第一家戏院“东京亭”,1922年时,正式以“西门町”为名。 西门町早期以电影院为最主要的商业活动,当时的电影院大多环绕于峨嵋街、成都路与西宁南路上,故也是西门町发展的中心,1949年后,大量资金涌入此处,除了电影院外,百货业及其它娱乐场所相继出现,中华商场完工之后,西门町俨然已成全台最大的商业娱乐中心。 90年代,台北的商业娱乐活动逐渐转移东区,再加上中华商场的拆除与道路整顿,西门町着实沉寂了好一阵子;一直到捷运板南线完工,中华路在台北市政府的规划之下,摇身一变成为台北的香榭大道,不仅如此,大小广场与活动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每到周末假日,人群聚集在此从事文艺或运动、音乐表演等的活动,再度把商机与人潮又拉回了西区。 现今的西门町不但见证了历史,还是新一代流行文化的带领者,许多怀旧的中老年人在此回味往事,更有打扮新潮的年轻一代在这里争奇斗艳,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型态在此交流,满足了不同需要的族群。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台北市 - 北京

早餐:自理 午餐:自理 晚餐:一毛不拔盐水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