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_picture
没来新疆前就知道和田这个名字,如果每个城市都该有一种颜色,那么我想象中的和田就该是白色,闻名中外的和田羊脂玉。不晓得我是否中了和田玉的魔咒,才会做如是之想。

第01天 出发地: 上海 - 和田

上海 - 和田

早餐:自理 午餐:自理 晚餐:飞机餐
  • 和田皇朝假日宾馆

第02天 出发地: 和田

千里葡萄长廊

千里葡萄长廊位于和田县巴格其镇,距和田县政府区12公里。风景名胜葡萄长廊犹如条条绿色的长龙蜿蜓在和田县村村落落,有效地改善了农田小气候,现已成为戈壁绿洲的一大景观,是生态观光旅游业的一大亮点。最佳旅游时间千里葡萄长廊地处新疆和田,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冷而不寒,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定,常有倒春寒发生,多风沙天气,秋季降温快;全年降水稀少,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适合冬季旅游。历史文化千里葡萄长廊历史:为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和田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修葡萄长廊,建成了如今村村贯通、遮天蔽日的千里葡萄长廊。目前,和田县已建成的葡萄长廊约1500公里,创造了葡萄栽培史上的奇迹。
head_picture

丝绸之路南道

“丝绸之路”南道从敦煌西出玉门关,经楼兰,沿塔克拉玛干南缘,昆仑山北麓西行,跨帕米尔至今阿富汗一带。和田地区历史时期一直是丝绸之路南道人类活动的中心,隋唐时丝绸之路古道空前繁荣,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到15-16世纪逐渐被海上交通所替代。但沿线至今可见众多古城、石窟、墓葬等文化遗存及自然风光,并掀起了当代世界性的"丝绸之路"热。而其中最令人神往的,莫过于富有传奇色彩的新疆丝绸之路南道。历史时期一系列的事件都与丝绸之路相关,丝绸之路南道是这些信息的综合载体,也是人们追寻历史文化的桥梁、旅游资源价值十分巨大。 如今,贯穿号称"死亡之海" 南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里木沙漠公路",是今天和田地区与外界联系的一条便捷通道,也是人们观赏沙漠腹地大漠风光的理想观景地,它北起314国道轮台县东,经轮南油田、塔里木河、肖塘、塔中4油田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至民丰县恰汗和315国道相连,南北贯通塔里木盆地,全长522公里,其中穿越流动沙漠段长446公里。沙漠路段的路面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沥青沙、沥青混凝土、级配砾石天然沙砾、土工布、风积沙基。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工格栅法沙体系经济可靠,即利用新疆芦苇碾压做成草方格固沙,道路上同风向侧方格宽不少于50-70厘米,下风向侧不少于30-50厘米,并根据风口位置,适当调整。在草方格外侧,设有芦苇沙障,在沙中埋0.3米,实际高1.2米。沙漠公路为塔中沙漠腹地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准备了常规车辆可以运行的通道。其研究试验建设过程,获得了15项新理论、新认识;开发了11种新材料、新装备;采用了10项新技术;形成了10项配套工艺技术,不愧为高新技术密集型工程。沙漠公路于1995年国庆节前全线通车,具有深刻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开展丝绸之路南道旅游增添了丰富的内涵。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用餐 午餐:阿图什快餐厅 晚餐:金巴依餐厅
  • 和田皇朝假日宾馆

第03天 出发地: 和田

古代无花果王

无花果王位于和田县拉依喀乡政府后果园内,距和田市区 22 公里 ,是和田重要旅游景点之一,每逢春、夏、秋季,来此观光的中外游人络绎不绝。 风景名胜无花果王树冠像一丛巨大而别致的绿色蘑菇,占地面积达 0.1 公顷 , 周围的新枝根连根,相互撕扭,盘根错节,爬地百生,向四周蔓延,如蛟龙起舞,银蛇出洞。无花果王虽然年代久远,但一年三茬,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年结果 2 万多个,从 6~10 月都能吃上新鲜果子,果大鲜嫩,色泽鲜黄,不但味道甜润爽口,令人回味无穷,而且具有强身健脑、延年益寿之效,被人们誉为人间 " 仙果 " 。最佳旅游时间古无花果王地处新疆和田,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冷而不寒,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定,常有倒春寒发生,多风沙天气,秋季降温快;全年降水稀少,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适合冬季旅游。历史文化无花果属小乔木类,维吾尔称 " 安桔尔 " ,花藏在花托里,不易发现,所以又称 " 神秘之果 " ,当地群众称其为 " 福寿之果 " 。无花果王历尽沧桑至今近三百年,像这样历史久远而又异常硕大,生机蓬勃的灌木不仅在新疆乃至全国也实属罕见。
head_picture

阿克斯皮力古城

阿克斯皮力古城位于洛浦县城以北的沙丘中,距离和田54公里。该遗址建成的最早年限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阿克斯皮力维吾尔语的意思为“白色城墙”城墙周长约7--8公里,大部分已被流沙所埋,或被风蚀,现仅存 93.6 米,城墙高5米,底宽25米,顶宽15米,顶端有垛口。出土文物有古钱币、陶器、小金佛像等,还有部分梵文、婆罗米文文书。1901年、1906年斯坦因曾两次来此地考古、挖掘,运走了大量文物,1929年黄文粥教授在此发现了1枚于阗马钱,这是我国仅存的1枚。阿克斯皮力古城1957年被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ead_picture

喀拉墩古城

喀拉墩古城 位于克利雅河下游处的沙漠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喀拉墩维吾尔语的意思为"黑色的沙丘"。古城堡方形,边长60米。土墙现高8米,基底宽20米,顶宽8米。城墙系用一层树枝、一层泥土交相垒筑,极耐风蚀。东城墙偏北段有门道。古城酉南、东北有六区建筑群及一处古窑址。曾发现较多夹沙陶片,也有汉五株钱。建国后在这里的古墓发掘到南北朝时期的蓝白印花棉布和褡裢布。南郊有小铁刀、箭镞、铁剑等。从出土文物看,古城活动主要在汉代到南北朝时期,是当时于阗国境内“小城数十”中的城堡之一。以后逐渐沦入沙漠。遗址距现在绿洲居民点300公里以外,由此可推知沙漠南侵及绿洲变迁情况。喀拉墩古城内有中国最早的佛寺遗迹,它们是经典的“回”字形,佛像在回形的中央,信徒们沿走廊旋转礼拜,回形的 墙壁上绘满了壁画。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用餐 午餐:自理 晚餐:自理
  • 和田皇朝假日宾馆

第04天 出发地: 和田

买力克阿瓦提古城

位于和田城东南25公里的玉龙喀什河西岸,当地人称“什斯比尔”。1962年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南北长十公里,东西宽两公里。该城建于1500至1600年以前。遗址西侧沙山环立,冈峦起伏,南面昆仑山脉影影绰绰,高入云端,东面玉龙喀什河蜿蜒曲折,夏季洪水奔腾怒吼,北面不远,村舍点点,绿树环合。遗址内有古墓葬地、古建筑群、西侧沙山背后有气氛神秘的洞窟三个。出土文物有铜佛像、玉器、泥塑佛像残件、回纹图案墙饰、壁画残片、陶器、及大量 古钱币。钱中有汉代五侏钱、魏晋南北时代的剪轮钱和唐代“开元通宝”。遗址上散布许多高大的土堆和建筑用的柱础,还有陶窖堆积等。地面散布有许多红、灰色陶器残片。城南2里许,有土堆一圈。附近有一土台,方形,高约3米,周约百余步,似为古代建筑遗迹。附近红色陶片甚多。往南10余里,有石塔,周约60米,高6米许,系以石垒砌而成,已倾圮。四周散布有不少泥塑残件。附近有房舍遗址,为沙所掩,在此曾发现泥塑佛头,上有金叶,制作精美,据认为即《法显传》中所述之翟摩帝大寺。1978年冬,在一处寺院遗址里发现汉代钱窖一处,出土大量五株钱。
head_picture

和田胡杨林

胡杨具有喜光、耐热、耐干旱和盐碱、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特性,但不能忍受较久的低湿强碱化和粘重土壤,在荒漠中不能脱离潜水和流水而生存,是典型的潜水旱生植物,因此呈"走廊"式的分布在河流两面岸,是在干旱、风沙和盐咸条件下形成的荒漠河岸树种之一。由于其生理特性,其地位也是不可替代的,胡杨树龄也比较长,在民丰县安迪尔河畔有一株胡杨高达32米,胸围5.5米,树龄240年,现仍枝繁叶茂。胡杨幼树技旰繁茂,含有蛋白质,糖分和牲畜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林下草层茂盛,并有利于药用绿色植物甘草和罗布麻的生长,胡杨也是马鹿、黄羊等野生动物生活繁衍场所,所以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胡杨林一般分布于各河流、水系下游,水可以到达的地方,地下水溢出带或水位较高的荒漠带。和田地区分布于沙漠地带、河流下游的胡杨林是一道美丽的天然景观。茂密的胡杨林,不但在防风固沙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也是干旱荒漠区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摇篮,特别是干枯的胡杨林,仍然像一个个卫士,守护着沙漠的大门。分布在和田河下游、克里雅河下游,面积约为120万亩,另外尼雅河下游也有大面积胡杨林。两河沿岸茂盛而高大的胡杨林,象一条绿色的长城,屹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面前,阻挡着流沙的侵袭。随着季节的更替,胡杨林不断变幻色彩。春天,一片嫩绿,萌动的芽苞缀在枝头,给荒漠带来温暖的信息;夏季,绿色浓了,把被人视为死寂的大漠装点的生机盎然;秋天,秋风把胡杨林染成一片金黄,在白云蓝天下,璀璨夺目。还有出没于这片沙漠绿中的野生动物如北山羊、野猪、鹅喉羚、马鹿、塔里木兔等亦是此类旅游资源的主体,旅游开发潜力很高。 由于胡杨是沙漠中一种特别的自然现象,已经成为摄影爱好者最喜欢的景观,和田胡杨林茂密繁盛,与其他地方的千年胡杨相比,具有另一种特色。
head_picture

热瓦克佛教遗址

位于洛浦县城西北50多公里的大沙漠中,是著名的佛教文化遗址,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是一组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建筑。佛寺为正方形,院中心有一座残高约10米的佛塔,因而得“热瓦克”之名。院墙内外,密布泥塑壁画,佛像最大的高达3米,虽已残缺,但仍可辨识。院墙每边长45米,可见当年的规模。本世纪初中期、英国探险家斯坦因盗掘了大量珍贵文物,至今仍可四处找到泥塑残片、彩陶片和古币等等。院外还有一座小寺和房屋遗址。佛寺虽久经风蚀,塔顶已残缺不全,但遗有的佛塔、佛像、壁画、古铜钱等,仍然可想象当时气势宏伟的繁荣景象。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用餐 午餐:吾尔达美味饭食 晚餐:友谊火锅店
  • 和田皇朝假日宾馆

第05天 出发地: 和田

尼雅遗址

尼雅遗址,是汉代西域精绝国古城遗址。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以北大约90公里的尼雅河下游,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在东汉时期,隶属于鄯善。《大唐西域记》称呼为尼壤城。风景名胜尼雅遗址沿尼雅河呈南北向细长形状。东西北三面环绕着高大的金字塔型沙山,南部地势较低。其范围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10多公里,至少可划分为六组建筑群落。古建筑保存较好,房舍废墟分布在干涸的尼雅河东岸,3-1幢集中一起。地基一般用麦草、牛粪等台泥铺墁,墙壁多为红柳编成再外垠泥土。室内建有炉灶和贮藏窖。遗址内有渠道和古河道的痕迹。游客在去尼雅遗址探秘的途中,还可顺道到古树葱笼的民丰大麻扎去一游。该麻扎位于民丰县城北96千米的尼雅乡,传为伊斯壮教什叶派第六代伊玛目——加帕尔﹒萨迪克的陵墓。最佳旅游时间尼雅遗址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1.2℃,夏季地表温度可达50多度,冬季白天气温在零下5度左右,夜里可达零下30多度。通常10—4月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的最佳季节。历史文化尼雅遗址1901年为英国人斯坦因发现,他本人曾四次前来此处勘测,其后美国亨廷顿、日本橘瑞超等人先后对其进行发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对其进行了数次大规模发掘,尤其是1989年后与日本小岛康誉等联合组织的中日联合考察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唐朝玄奘在返回中国时曾经到达过这里,并说这里是交通要道,附近有很多湖泊。但现在的尼雅只是遗址,已经被人类遗弃,因为那里已是沙漠中心,根本不能居住。与楼兰城一样,尼雅的环境变迁同样发人深省。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用餐 午餐:景点内自理 晚餐:自理

和田 -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