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山风景区位于沪州市西郊。古称堡子山、宝山、沪峰山,明清以后始易今名。为“沪州八景”之一。是集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人文轶事融为一体的综合景区。主景点忠山,名胜古迹众多,山巅原有宋庆元年间(1195—1200)建的武侯祠,昔每岁庙会,乡人“贡马相率,拜子庙前”,景况甚盛。庙已早废,但春游忠山,已成新俗。山方圆数里,玲珑秀丽,樟柏松楠一片葱茏;桃梅芍菊四季争妍,山色似锦,宛若画图。登临峰顶,纵目远眺,沧江、长江汇流,烟波浩渺,城市高楼栉比,江中舟揖如织。清代赵藩题忠山诗云:“出城回瞰城如井,高阁凌云极清迥。烟波苍茫内外江,云霞明灭东西岭。”
沱江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发源于川西北九顶山南麓,绵竹市断岩头大黑湾。南流到金堂县赵镇接纳沱江支流——毗河、清白江、湔江及石亭江等四条上游支流后,穿龙泉山金堂峡,经简阳市、资阳市、资中县、内江市等至泸州市汇入长江。全长712公里。
龙马潭是泸州忠山景区中的一部分,位于市东郊10公里处,潭水清澈,岛上殿宇巍峨,古木参天,花草繁茂,竹影扶疏。杨桥水上公园以山青、水秀、花香、鱼肥闻名。小河碧绿水深似潭,潭内小山若岛。《泸县志》记,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山上建寺名冲虚观,后来四周广植梧桐,又名碧梧以。其后历经明崇祯,清乾隆、宣统重建和培修,使之具有较大规模的观宇。现存楼阁系近年重修。清代探花江国霖《龙马潭》诗中有“船头鱼影花千片,镜里螺痕翠一堆”的咏赞,颇能看出龙马潭恬静幽美的景色。“摇竹观鱼”为“泸州八景”之一。现楼前有石碑一通,上刻清代书法家黄云鹄诗:“龙马归何处?仙人未可寻。惟余潭下水,终古照丹心。”书法遒劲,诗意隽永。历代文人对龙马潭赞咏颇多,其中永宁道台赵藩书刻在大门上的对联:“借问好游人,来何所闻,去何所见;别有会心者,山不在高,水不在深。”读之耐人寻味。龙马潭环境幽静,景色宜人,每逢节日,游人不绝。
九狮山位于泸州城北10公里处的安宁乡境内。景区面5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5000余亩。九狮山有仿汉阙石刻艺术大门,长148米的铁索桥横跨醒狮湖,别具一格的水上娱乐城,蜿蜒1公里长的仿长城,石雕一绝的千狮坛,以及恐龙馆、三国城、阳高禅院、卧蓬观音殿、地下游乐宫等18个景点。景区内餐饮、娱乐、住宿设施善。泸州九狮旅游区位于泸州城以北,龙马潭安宁镇境内,距泸州市区10公里,泸州机场14公里,景区面积11.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积5000余亩。景区群山环抱,景色迷人,花香四溢,是泸州市近郊型风景旅游胜地。九狮山九狮景区景点繁多,有颇具传奇色彩的状元山、水帘洞,有波光粼粼的秀水湖。站在状元山顶翘首远眺,但见对面青山丛中,九条雄狮引颈长啸迎面奔来。传说建文帝当年经此触景生情,挥毫题诗赞曰:“登上状元峰,观赏九狮游,向狮一招手,一狮调了头。”九狮景区因此而得名。九狮景区于二00二年十二月十一日获得国家等级旅游景区(点)证书,为AA级旅游景区(点)。
玉瞻山景区位于泸州市北约35公里的泸县,因山上石质细腻如脂玉,山石状似蟾蜍而得名,以"遍山皆玉,无石不瞻"的美誉见称于川南一带。 包括玉蟾山,大茅坪,大、小椅子山,古佛山,月亮岩等10余座山峰,森林面积两万余亩。山下有九曲、濑溪、马溪3条河流环绕,景区面积579平方公里。这里诸峰相峙,林木幽深,溪流环绕,怪石嶙峋。玉蟾自唐代起就以山幽、石奇、水秀闻名川南。山上现存明代摩崖造像400余尊,雕刻精美,风格各异。其中“飘海罗汉”、“千手观音”、“九龙浴太子”、“悟道图”等造像为四川明代石刻精品。石刻题记中,尤以南唐徐铉、北宋黄庭坚、明代杨慎等墨迹更为珍贵。九曲河上的龙脑桥,建于明代初年,是大型石雕桥,桥墩饰以巨石圆雕龙、狮、象、麒麟,布局奇特,造型精美,堪称川南一绝。近年,在山顶石壁上雕刻了一幅以著名国画大师蒋兆和抗日战争时期的不朽之作《流民图》为原样的大型浮雕群像,共长40米,高3米,是目前国内最大型的现代人物浮雕。景区内还有古玉蟾关、金宝古墓群、弥陀寺等名胜。
法王寺位于合江县二里乡凤凰山风景区,距县城四十公里,贵州赤水市十二公里,海拔820米。法王寺系清同治年敕赐十方丛林,川南黔北著名古刹,始建于宋、元之际,兴于明、清。佛教禅宋临济正宗破山大师高足丈雪禅师,选定法王寺为蜀南黔北传法布道寺院,以宏扬佛法。清乾隆庚申年,成都奂宇、慧源、悟莲、德峰、果山等数代高僧勤勉创业,奏请大藏经、修藏经楼、建万寿亭、办佛学院,法王寺盛教昌隆,声名远播。法王古刹占地84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由山门、关圣殿、万寿亭、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佛学院、禅堂、观音殿及东西厢房巧妙构成。寺院所有建筑由整凿成的228根红色石柱托起,整个寺院皆选用红色石料,其工程浩大、造型雄伟、雕刻精堪,为古刹建筑一大奇观,素有“天下石工第一”之誉称。世人观之,无不为之惊叹!清同治十年,法王寺方丈果山,派师弟端至京师,历尽艰辛,向皇上奏请藏经一部,计724函、7168卷,令其“永远供奉,以光佛法”,并赐法王寺为十方丛林,谕其开期传戒。慈禧太后亲赐“法王禅寺”牌匾一块及半副銮仪护送藏经回寺。为报皇恩浩荡,历经十余年,建成万寿亭,以供奉圣旨、銮仪,法王寺“香火之盛甲于蜀南”。1941年,法王寺创办佛学院,为蜀南黔北佛坛一大盛行。重庆晋云山汉藏教理院太虚大师为佛学院名誉院长,先后有全国各地著名法师来院讲学。佛学院设研究班和普通班,分别传授高深佛学理论和一般教义,多时有学僧百余人。佛学院于1949年解散。法王寺开放后第一届寺庙管委会主任明仁和尚、副主任洪能、演谛和尚均系佛学院第一期学僧。法王寺亦为著名风景、旅游胜地。昔有石燕飞旋、殿井海潮、玄珠吐露、天地水碧、迥龙吸浪、月亮长明、莲花现瑞、大佛环顾、白马常现、观音龙珠等十大自然胜景。寺周树木葱郁,竹海涛涌,溪水萦迥,鸟语花香,是远后闻名的风景保护林区之一。其红豆、银杏、岩红、福建柏、楠木及古樟、古柏、古松等国家保护树木,簇拥整个寺院。枝繁叶茂,遮天蔽日,万绿丛中掩映着碧瓦红墙,衬托出飞檐画阁,晨钟暮鼓,悠悠回荡,令人神往。 1958年,四川省委将法王寺定为我省第一批重点保护寺庙,以后宜宾地区行署、泸州市、合江县相继将法王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经政府批准开放法王寺为佛教活动寺庙。
佛宝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东南部128公里,地处四川盆地南缘,是大娄山北脉尾部的原始森林区。面积380平方公里。有山雄、水奇、石奇、林茂等特点。属亚热带湿气候,自然条件优越,植被保存完好,是世界上同纬度罕见的常绿阔叶林区。景区内为“丹霞地貌”,诸多峰嶺露出的红色沙岩与绿色森林巧妙配合,相映成趣。由林海、竹海、峰峦、飞瀑、古寨、原始风情等组成142个景点。根据不同的景观特色,分别形成了以丹岩、瀑布、溪流、古道为主的天堂坝景区;以楠竹林竹海为主的玉兰山景区;以古镇风情、原始林和人工湖风光为主的自怀景区。特别是60余万亩原始林,物种丰富,门类繁多,是一个完整的动植物基因库,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合江佛宝风景名胜区已与泸州、重庆江津四面山、贵州赤水四洞沟等地的各类旅行社联网,可向游客提供系列服务,参观需参观天堂坝景区需3-4小时,玉兰山景区2-3小时,参观自怀景区则需半天多时间,整体安排以两日最佳。 合江佛宝风景名胜区西连泸州,南接贵州,与江津四面山相邻,公路交通十分发达,来此旅游的游客,大多将天堂坝景区与玉兰山景区在同一天安排游览,自怀景区在第二天安排(两地间有公路相通,车程约计三小时)。可取道重庆或泸州,两地每日有多班客车至合江县城,若乘泸州的旅游中巴,更可直达景区。1、石人镇关在海拨1428米的川黔交界处,一根高约15米的上粗下细的石柱倚天耸立,风姿飘逸,像一位巨人屹立山巅,看川黔沧海桑田。2、莲花石 生长在天堂景区万绿丛中的一个岩腔里,由多层蜂窝状红色砂石组成,宽38米,高1.4米,形如观音菩萨的莲花宝座,神奇美妙。崖壁上布满天然形成的神笔岩画,给这一景观更添神奇。3、砂岩子(岩洞群) 天堂景区甘溪河边的山壁山,横排着三层岩洞群,底层2个低矮幽深,中层5个排列稀朗,顶层8个连成一串,云遮雾绕宛若天街。各洞洞口,或悬藤垂蔓,或流泉丝丝,或桃红李白,或桑麻青青,不是桃源,胜似桃源。著名电影导演凌子风考察后说:“这是大自然的杰作”。 4、月亮岩 位于天堂景区的月亮岩,中高27米,底长163米,进深15米,形为圆弧,岩色灰白,处在半山间,宛如一轮圆月正从碧涛之中升起,岩中建造的古朴别致的避暑山庄,恰似月中的宫殿。 5、逍遥洞(地岩) 玉兰山中的一个岩壁上,有一个半圆形石洞。进洞缓下数米,但是一个地下岩洞。岩洞宽大开阔,面积约1500平方米。岩洞内地貌多样,有石山、水潭、小湖、沙滩。一条小河流经岩洞,不知源头何在,流向何方。6、桃子岩 位于自怀景区刀关溪岸。在长约10公里的悬岩峭壁上,岩石千姿百态,岩画神奇怪异,是鬼斧神工创造的艺术长廓。因为其中有一块风蚀形成的巨大蛋形如桃子,故名桃子岩。 7、乾坤图与天堂神秘图 自怀景区承露沟入口处,在一块直径3米的红色岩石上,天然形成一幅图纹,酷似“乾坤八卦图”,天堂景区的黑龙潭畔,一张图案玄奇、风骨遒劲的“天堂神秘图”赫然显现在一块高约5米,宽约4米的巨石上。这图如何形成,世人众说不一;图示什么内容,至今无人破译。8、 凹面大佛 天堂景区大漕河畔,有两道山脊朋合处的崖壁露出一片凹凸不平的岩石,酷似一张神情庄严的人脸,左右两条上下陡中间缓的山脊,恰似人坐凳时垂放在双膝的两只手。这一景观,活象一尊伟岸和大佛,头顶蓝天,两手抚膝,正襟危座在林海中央。佛宝景区奇岩异石众多,大鹿 洞、癞子岩、唐僧石、八戒石……一岩一个神话,一洞一个天地,一石一个传说,给人许多快活。
佛宝古镇距四川省合江县城42KM,是川黔渝结合部的历史古镇、文化名镇、旅游大镇、商贸重镇;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600多年,以庙兴镇,故名佛宝,是国家级佛宝森林公园的门户。古镇始建于元末明初,到明末清初“积众数百家,可为巨镇”,成为大漕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佛宝古镇回龙街是全镇现保存最完整一条古街,沿回龙桥而上,在大青石铺成的街道两旁,民房一间靠一间,形成九龙巷、刘家巷、包青巷、柴市巷、鸡市巷。街道全长450米,宽1.5——8.0米,回龙桥、三宫八庙、惜字亭等古建筑掩映其中,是当时最热闹的繁华地段。 现存古建筑多系清朝乾隆至光绪年间修复,主要有“三宫八庙”等25处代表性建筑。佛宝古镇地势群峰环拱、依山傍水,三流交汇、五桥贯通。平平仄仄的古街巷,仿佛缥缈的时空隧道横亘于明月山岗,委蛇在白色溪畔,迂回交错、起伏跌宕,让人思接千载,萌生旷古幽情。因势就形的古民居饱含山庄之雄奇,洋溢水乡之旖旎,犹如磅礴的民俗画卷,鳞次栉比,让人意游八方,顿生返朴遐思。雕梁画栋,见证岁月峥嵘;飞檐翘角,沐浴风雨沧桑。佛宝古镇同山水绝妙交融的独特风格勾画出天人和谐的至高境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具有珍贵的建筑美学价值和罕见的旅游观赏价值,被中外专家誉为“中国山地建筑精华”、“凝固的空间交响乐”、“四川省最美丽的古镇”。
佛宝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腹心区——玉兰山风景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边缘,是云贵高原大娄山北缘向北延伸的尾部,距离重庆市197公里,泸州市107公里,福宝古镇23公里。景区有森林面积4.5万亩,其中竹林1万亩,是地球上同纬度低海拔罕见的树种保存完好、物种十分丰富的常绿阔叶林带,是难得的天然动植物基因库。整个玉兰山景区是湖的世界、瀑的舞台、花的乐园、鸟的天堂、藤的王国、根的展厅、中草药的故乡、野生动物的家园、自然物种的基因库。玉兰山景区内有省林业厅挂牌保护的葵花松母树林基地和得具特色的丹霞地貌。这儿以森林风光为基调,集众多的飞瀑流泉、奇根怪石、险峰峻 岭、幽峡深谷、珍禽异兽等为一体,其中尤以气势磅礴的竹海令人惊奇,竹墙、竹廊、竹湖、竹海构成浩浩荡荡竹的海洋,老竹、新竹、竹鞭、竹叶、竹笋、竹须无一不是那样多情,让人顿生遐想。景区开设旅游线路4条,有揽秀亭、仙人瀑、琴蛙湖、飞泉谷、翠竹长廊、珍珠壁挂、缠树藤王、烟雨岩、仙女浴池等50多个精妙景点,景区现已具备初步接待能力,景区内的避暑山庄——玉兰山庄是一个集食、住、娱乐为一体的接待设施,平均日可接待游客200人,在避暑山庄和了望台的陪衬下,竹海、林海更具特色,南天门、一线天、夫妻泉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人们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理想场所、最佳去处。玉兰山自助游攻略佛宝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合江县县城东南42公里处,距离重庆约150公里,是贵州高原大娄山褶北缘向北延伸的尾部,分为玉兰山、天堂坝、自怀三个景区。三个景区由从南往北流动的大小槽河及座座群山分割开来,从西向东依次为玉兰山景区、天堂坝景区和自怀景区。三个景区在甘雨镇分路,自怀景区向东走,玉兰山景区和天堂坝景区则继续向南走,它们在过了佛宝镇后约5公里的地方分路。玉兰山景区目前只有2条游道,一条是佛经岩游道,另一条是烟雨岩游道。佛经岩游道在公路的右边,起点在玉兰山庄门前,全程慢游约2小时,主要看佛经岩。烟雨岩游道在公路的左边,起点在琴蛙湖湖边,沿着湖边走到一块指示牌处,就正式走入烟雨岩游道了,全程慢游约3小时,主要看瀑布。 来到玉兰山,则摄影必不可少,玉兰山的竹海、索桥、烟雨瀑布、山泉等是摄影爱好者不可错过的几大著名摄影点。玉兰山景区游览过后,若您依然不感尽兴,再用个半天的时间去天堂坝和自怀景区看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尧坝古镇旅游区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全镇幅员面积64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个社区,人口3万,集镇面积1. 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00人,是合江县最早的六大古寨和八大古镇之一。风景名胜尧坝古镇旅游区资源奉富,有长1000米的青石板古街道、市级保护文物古民居群和明朝古庙东岳寺、清嘉庆建筑大鸿米店、清代进士牌坊、神仙古洞、尧王古墓等古代建筑,同时,植被完好,山水纵横,四季繁花争艳,景观奇特,素有“彩林之乡”之美誉。还有风景秀丽和历史文化厚重的风景名胜古楼山、仙顶、杉林大峡谷、十里麻竹长廊、24个半边山、24个望娘滩、川南剿匪古战场、三关五寨、大岩居、仙鹅湖等重要文物和景物奇观。古镇汇集了川、黔两省浓厚历史文化和古风民俗,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西部川黔古镇文化,是享誉川黔的文化名镇、影视基地、佛教圣地,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省级“文化先进乡镇”和“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级旅游景区。最佳旅游季节泸州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南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气温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温、光、水同季,季风气候明显,春秋季暖和,所以春秋适宜出游历史文化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尧坝古镇有着遗世独立的风采,没有过分的喧染,一直在川南深山里潜藏着,那是一个三县(合江、纳西、赤水)交界结合的地方,古时为川黔相通的必经之道。尧坝古镇与附近一处宋代军事要塞尧坝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