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市立博物馆(Hague Municipal Museum)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皮特·蒙德里安作品,最著名的非他最后一部抽象作品“胜利之舞”所属。这里也是现代艺术的殿堂。莫奈、毕加索、埃贡·席 勒、康定斯基、路易斯·布尔乔亚、弗朗西斯·培根和许多其他大师作品尽收其中。不仅如此,海牙市立博物馆还藏有各种各样的代尔夫特陶器、稀有的海牙银器,精美绝伦惊人的玩偶之家和七间时代展室。海牙市立博物馆分为四部分,即现代艺术、文印室、时尚和音乐,现代艺术区域收藏了国际艺术家和荷兰艺术家的作品。文印室的藏品可达50000件,收藏了19至20世纪的报刊、海报和图画。馆内的时尚区域收藏了珠宝、首饰等,用于临时展览,音乐区域则收藏了大量的乐器,同时还开设有一个音乐博物馆,主要侧重于欧洲音乐。
威廉姆斯大桥(Willemsbrug,又称红桥,是荷兰鹿特丹新马斯河(Nieuwe Maas)上另一座标志桥,造型独特,有点像迷你金门大桥。此桥连接着这座城市的北部地区与北岛(Noordereiland),并通过伊拉斯谟斯大桥与南部的费耶诺德(Feijenoord)地区相连。威廉姆斯大桥是一座斜拉桥,总跨度约318米。大桥外表面被涂成红色,与淡蓝色的伊拉斯谟斯大桥形成鲜明对比。大桥由C·威宁(C. Veerling)设计,于1981年建成,并以荷兰国王威廉三世(King Willem III of the Netherlands)的名字命名。此地原有一座旧桥,是在1879年建成的,由于严重过时而决定另建一座新桥取而代之。因为繁重的交通流量需要继续使用旧桥,当局决定在上游150米处建设新桥,以免扰乱每天过河的交通流。新的桥梁建成后,旧桥被拆除。
布鲁塞尔皇宫座落在布鲁塞尔公园(Parc de Bruxelles)旁边,是比利时最雄伟的建筑,曾被法国人摧毁,现今所见的是1695年重建,于1820年开始使用。在1904年外表又经过翻新后重建成路易16式风格,皇宫作为国家的迎宾楼,同时也是国王阿尔博特二世(King Albert II)的办公场所。这是名义上是比利时王室的官邸,但是国王和皇后并不住在这里与其他皇宫一样,布鲁塞尔皇宫同样有着庄严的设计。大理石的建筑布满了浮雕,气势宏伟、壮观。皇宫四面皆是巴洛克建筑风格。皇宫内部参照法国凡尔赛的式样,装饰有大量的壁画、水晶灯饰。设有华丽的宴会厅、高雅的接待室,摆放着珍贵的艺术品、古老的家具和精美的各式地毯。在古代,这座皇宫是比利时国王的寓所。如皇宫顶上没有插国旗则表明国王不在宫内,这时皇宫可免费对外开放参观。从皇宫看下去,可以俯视整个布鲁塞尔城。布鲁塞尔是个老城,随处可以看到十八、十九世纪的古建筑。皇宫前面是布鲁塞尔公园,公园的后面是国家宫,为比利时议会的办公地。皇宫现在只在夏天开放,有兴趣的可以到皇宫旁的博物馆BELvue museum参观,里面展出比利时皇家的历史。
图拉真柱(或译作“图拉真凯旋柱”,意大利语:Colonna Traiana,英语:)位于意大利罗马奎利那尔山边的图拉真广场,为罗马帝国皇帝图拉真所立,以纪念图拉真胜利征服达西亚。该柱由大马士革建筑师阿波罗多拉(Apollodorus of Damascus)建造,于113年落成,以柱身精美浮雕而闻名。图拉真柱净高30米,包括基座总高38米。柱身由20个直径4米、重达40吨的巨型卡拉拉大理石垒成,外表由总长度190米浮雕绕柱23周;柱体之内,有185级螺旋楼梯直通柱顶。距古币的描绘,早期图拉真柱的柱冠为一只巨鸟,很可能是鹰,后来被图拉真塑像代替,漫长的中世纪夺去了图拉真塑像。1588年,教皇西斯都五世下令以圣彼得雕像立于柱顶至今。
真理之口(Bocca della verità),是一人形面孔,有鼻有眼,张着一张大嘴。相传,若谁不说真话,它就会咬住他的手。到这里观光的旅客,纷纷将手伸进嘴中试一试自己的手会不会被咬。由于千千万万只手在真理之口中伸来伸去,这张大嘴已被人们的手指磨得锃亮。在意大利罗马,面对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沿右手边的马赛洛剧场大街走大约15分钟,就到了科斯美汀圣母教堂(Santa Maria in Cosmedian),这个教堂很小很安静,但里面却有名扬世界的“真理之口”。这是一块雕刻着海神头像的圆盘,据说把手放在他的嘴里,如果说谎就没办法拔出来。在《罗马假日》里,就是它吓坏了可爱的公主。其实这是一只古罗马时代的井盖,1632年在教堂外墙边发现的。教堂本身的建筑是在6世纪兴建,以柯林特圆柱和拜占庭风格的镶嵌画为装饰,也很值得一看。教堂前还残留着罗马现存最古老的神殿方特纳神殿的遗迹。
圣彼得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又译为梵蒂冈圣伯铎大殿,是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位于梵蒂冈,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教堂正中的圆穹顶部可眺望罗马全城;在圆穹内的环形平台上,可俯视教堂内部,欣赏圆穹内壁的大型镶嵌画。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米开朗琪罗“哀悼基督”的雕像。圣彼得大教堂俯视图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油画等。圣彼得大教堂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总面积2.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45.4米,长约211米,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只不过必须衣冠整齐并通过安检才可以进入教堂。
圣天使堡
圣天使堡(Castel Sant’Angelo),位于台伯河畔,古罗马地区的最西端,有数条桥可通往台伯河西岸,较重要的一是伊玛纽尔二世桥(PonteVitttorio Emanuele),另一就是前往圣天使堡的著名桥梁(Ponte Santa Angelo)。 走过圣天使桥时,不妨细看桥的造型和其上的各式精美雕刻,由Bernini设计的这座桥可说是巴洛克式装饰艺术杰作,不过桥上诸天使像中唯二两座由Bernini亲手雕成的雕像,已被移至Santa Adrea delle Fratte教堂内妥为保存,改置两座复制品于桥上。历史文化圣天使堡是建立在台伯河岸的一座陵墓,由公元2世纪罗马皇帝Hadrian (哈德良)皇帝设计并亲自指挥建造,作为他自己以及其继承者的安息之地。几个世纪过去了,圣天使堡也经历了一些变化:首先作为阻止西哥特人和东哥德人入侵的要塞,然后是作为监狱,最后改建成一座华丽的罗马教皇宫殿。现为国家博物馆,馆内除了收藏有stuccoes,frescoes和罗马教皇的住宅家具外,古代的武器也是这里的一项重要的珍贵藏品。圣天使堡前横跨台伯河的圣天使桥是罗马城中最美的桥梁,桥上有十二尊天使的雕像,每个天使手上都拿着一样耶稣受刑的刑具,这十二尊天使都出自贝尔尼尼之手。
早晨:自理 午餐:自理 晚餐:酒店用餐
第10天 出发地: 罗马 - 威尼斯
里亚托桥酒店
Hotel Rialto酒店位于Rialto Bridge桥的前方,设有享有大运河(Grand Canal)景致的露台。酒店提供带卫星电视且拥有传统装饰的威尼斯风格客房和套房。Rialto酒店的客人可一边享用欧陆式自助早餐,一边欣赏大桥和运河的美景。酒店的客房和套房均设有空调和迷你吧。部分客房享有运河和大桥的景致。通晓多语言的员工全天24小时为客人提供服务。前台设有上网点。Rialto水上巴士站就位于酒店外,设有前往Santa Lucia Train Station火车站和Venice Marco Polo Airport机场的线路。 酒店距离圣马克广场有600米。酒店客房数量: 79
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广场(Plazza San Marco)又称威尼斯中心广场,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它被拿破仑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客厅”。圣马可大教堂坐落于广场东边,圣马可广场即由此而得名。教堂始建于公元829年,为千年的古迹瑰宝,值得游客一再走访。邻近的总督府原是建于9世纪的防御堡垒,后毁于祝融,现存的外貌始于14至15世纪,其建筑之华丽,充分展现出昔日共和国时期之国威。大运河环绕该区而流,在南弯道两旁府邸林立,乘船游河能遍览水都风华。圣马可广场东侧是圣马可大教堂和四角形钟楼,西侧是总督府和圣马可图书馆,广场有数以万计的鸽子及演奏乐队,时不时还有戴着奇异面具的小丑经过。广场边的码头称为小广场(Piazzetta),这里竖立两根高大的圆柱,一个圆柱上的雕塑是威尼斯城徽飞狮,另一个圆柱上的装饰是拜占庭时期的保护神狄奥多尔。圣马可广场还是威尼斯嘉年华的主要场所,这里有各式各样的精品店,包括金饰、玻璃、寝具、服饰等,店面不大,但是橱窗设计都是一流,颇具高深视觉享受,还有许多风格优雅的咖啡厅、酒吧和餐馆,是威尼斯的最佳的徒步游览区。交通:乘1号水上巴士在VALLARESSO站(广场西)、S.ZACCARIA站(广场东)下船
圣乔治马乔雷教堂(Chiesa di San Giorgio Maggiore)始建于16世纪中期,于1610年建立完工。科林特式的巨大圆柱形成了教堂壮丽的外观,教堂内有多幅丁多列托的作品如《马纳的宝藏》、《最后的晚餐》等。从教堂内的电梯可直达钟楼顶,由此可眺望朱提卡岛到对岸圣马可广场的美丽景致。圣乔治马乔雷教堂的立面为白色,显得非常的明亮。这个立面也显示著帕拉迪欧在走廊的上方设计了三角墙,并以额枋的形式显露在立面的外部。这种建筑结构类似于几乎是同时代完成的建筑-圣弗朗西斯科教堂(San Francesco della Vigna)。在教堂正门旁边是圣乔治与圣史蒂芬(也供奉在教堂中)的雕像。开放时间:9:30~12:30,14:00~18:00(周日弥撒期间不开放)
早晨:自理 午餐:自理 晚餐 : 酒店用餐
第11天 出发地: 威尼斯 - 北京
威尼斯大运河
威尼斯大运河(Grand Canal )是威尼斯市的主要水道,沿天然水道自圣马可教堂(San Marco Basilica)至圣基亚拉教堂(Santa Chiara Church)呈反S型,并且 与许多小运河相连。市内交通运输大部分通过这些水道。15世纪法国作家兼驻威尼斯大使康米尼(Philippe de Commines)这样描述威尼斯大运河:世界上最精美的街道,两边有最精美的房屋。5个世纪过去了,大运河仍可以和世界上最美的林荫大道相媲美。这就坐上一趟从罗马广场始发的水上巴士,在两岸古老建筑之间穿行,静赏威尼斯的灵魂之河,尽可能贴近地感受在水上过日子的威尼斯人的日常生活吧。大运河呈倒S型,从西北面的罗马广场蜿蜒抵达位于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长约4公里,深约6米,宽40到100米,是威尼斯最主要的交通要道。沿岸两旁100多座古老建筑曾是12到18世纪威尼斯贵族和富商的府邸。每年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天是威尼斯的传统赛舟会(Regata Storica),也就是在大运河上举行的刚朵拉和其他传统船只的比赛,赛前还会有装饰成15世纪风格的船只的壮观大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