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_picture
美丽的尼罗河畔,古埃及人给人们留下了宏伟的金字塔、神秘的狮身人面像和古代神庙,埃及文明的古老画卷像是施了魔法,让我欲罢不能。

第01天 出发地: 上海 - 卢克索

上海 - 卢克索

卡尔纳克神庙

卡纳克神庙是底比斯最为古老的庙宇,经很长时间陆续建造起来,由砖墙隔成三部分。其中中间的部分保存得最完好,也是面积最大的一部分,占地约有30公顷,也是献给太阳神阿蒙的(Amon Temple in Karnak);左侧的是献给Montu神的,占地2.5公顷;另一个是献给阿蒙神的妻子——形为秃鹫的Mut女神,现在尚未发掘。在卡纳克神庙的周围有孔斯神庙和其他小神庙,每个宗教季节仪式从卡纳克神庙开始,到卢克索神庙结束。二者之间有一条一公里长的石板大道,两侧密排着圣羊像,路面夹杂着一些包着金箔或银箔的石板,闪闪发光。卡纳克神殿因为其浩大的规模而扬名世界,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用柱子支撑的寺庙。形象地说,卡纳克神殿的体量可以装下一个巴黎圣母院,占地超过半个曼哈顿城区。卡纳克神殿的大柱厅,约5000多平方米,厅内树有134棵石柱,分16行排列,中央两排特别粗大,每根高达21米,直径3.57米,可容纳100个人在上面站立。柱头为开放的纸莎草花。想象一下,这些石雕彩绘的大柱已经在这里站立了几十个世纪。整座大厅用如此密集的粗柱创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
head_picture

尼罗河

尼罗河纵贯非洲大陆东北部,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埃及,跨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最后注入地中海。埃及的长绒棉洁白光亮,素有“白金”之称,占世界总产量的约1/3。尼罗河有定期泛滥的特点,每年7月伊始,青尼罗河带着从山上冲刷而下的泥土如海啸般汇入干流,尼罗河因而水量大增。埃及人一边焦急地关注着河水的变化,一边抬头向天边祈祷。尼罗河又绝非一条驯顺的河流,她的流量会出现巨大的起伏。尼罗河的河水80%以上是由埃塞俄比亚高原提供的,其余的水来自东非高原湖。洪水到来时,会漫过河床,洗去土壤的盐分,并把从上游带来的大量矿物质和有机质沉积在两岸的田野里,给埃及的耕地广施上一层天然的细肥。四五千年前,埃及人就知道了如何掌握洪水的规律和利用两岸肥沃的土地。他们依据尼罗河的涨落创造了闻名世界的“太阳历”。天狼星现身、大河始泛滥的那一天就是新年的第一天,至次年天狼星出现在同一位置为一年,恰好是365天。一年分为三个季节,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收割季,每一季又分为4个月,每月30天,年终另加5天作为祭祀神灵的节日。很久以来,尼罗河河谷一直是棉田连绵、稻花飘香。在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的左右夹持中,蜿蜒的尼罗河犹如一条绿色的走廓,充满着无限的生机。蜿蜒的尼罗河是埃及的灵魂,在苍凉荒芜的景象之外,成就了一片优美温润的土地,也成就了埃及的另类格调——沉重之外的舒淡,沧桑之外的闲适。芊草绵长、椰风清影的尼罗河,那些藏在金字塔下的小村庄,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印象画,静静地漾在来参观的每一个游客的脑海。泛舟尼罗河是来开罗旅游的游客不可错过的游览项目。在尼罗河畔的亚斯旺,河上有很多富有古埃及特色的帆船 felucca,游客可以选择乘坐这些帆船到附近的小岛游览,也可选择乘坐豪华邮轮游河。黄昏的尼罗河在夕阳的照射下奕奕生辉,与沙漠浑然一体。
head_picture
早餐:飞机餐 午餐:中式午餐 晚餐:El Nakheel Restaurant
  • Karnak Resort luxor

第02天 出发地: 卢克索

哈齐普苏特女王神庙

第十八王朝著名女王哈奇吉普苏在位时兴建的巴哈利庙,庙宇紧靠底比斯山岗,有3500多年历史。共分为3层,大殿上柱廊的浮雕还完整保存,内容丰富,有女王远征的情景、卡尔纳克神庙方尖碑的运输过程和宫廷争端等描绘。位于底比斯卫城的最北端,在帝王谷和帝后谷的中间。哈齐普苏特是第十八王朝法老图特摩斯一世的女儿,她是除克莉奥佩特拉以外另一位成为法老的女性。哈齐普苏特将自己的陵庙建在峭壁上,以一种优雅的效果显示其统治的长治久安。陵庙分为三层,刻有许多富含深义的浮雕。曾一度作为巴里修道院。
head_picture

梅农巨像

梅农巨像矗立在尼罗河西岸和国王谷之间原野上,是新王国时代鼎盛期的阿蒙荷太普三世建造的,即阿蒙荷太普(AMENHOTEP)三世'法老神殿前的雕象。最佳旅游时间梅农巨像夏季平均气温最高34. 2℃,最低20. 8℃;冬季最高19. 9℃,最低9. 7℃。春秋冬较适宜旅游。历史文化梅农巨像有个传说:当时神像在天亮时会发出像婴儿的哭泣声,有位皇帝路过也来听听,结果就那天清晨神像没有哭泣的声音,也许皇帝来了破涕为笑了吧,皇帝就决定修建神像。也许是当时的泥水工不小心工封住了内通道,从此以后梅农神像再也没有发出声音过了!他的哭泣声是由神像的某一入风口由进风而形的。
head_picture

拉美西斯二世巨型石像

伟大的领袖,勇猛的士兵,杰出的建筑家,生有100多个儿女,他的一生得到了许多称颂。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拉美西斯的真实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他人性化的一面,他的感情世界,他树力自身形象的过人本领,以及他如永恒史诗般的遗体。拉美西斯死去几个世纪之后,这座建筑被完全荒废,沙子开始逐渐将其埋没,最终只剩下入口处巨大雕像的头部和肩膀露在外面。1813年,一位瑞士学者约翰•布克哈特(Burckhardt)发现了它,在继续沉睡4年后,意大利人乔丹•贝尔佐尼(Giovan Belzoni)开始进行对其挖掘。经过几个月的工作,最终在沙石中开辟出一条道路,历经几千年之后终于又有人能够走进这座神庙的内部。又过了很久,这座被拉美西斯选来代表自己强大势力和神圣天命的宏伟神庙终于面临灭顶之灾,险些永远葬身于水下。埃及法老文明的许多遗迹永远埋入水底,其中就有阿布•辛拜勒神庙,这件事也使它在全世界的知名度迅速提高。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早餐 午餐:自带干粮 晚餐:酒店晚餐
  • Movenpick Hurghada

第03天 出发地: 卢克索

红海

在非洲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有一片颜色鲜红的海,这就是红海。它是印度洋的附属海。红海像一条张着大口的鳄鱼,从东北向东南,斜卧在那里。它长约2 000多千米,最大宽度306千米,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北段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通,南端有曼德海峡与亚丁湾相通。海内的红藻,会发生季节性的大量繁殖,使整个海水变成红褐色,有时连天空、海岸,都映得红艳艳的,给人们的印象太深刻了,因而叫它红海。实际上,在通常情况下,海水是蓝绿色的。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后,红海成为印度洋与地中海间的要道,是一条重要的国际航线;它使原来绕过好望角的航线,缩短了9 000千米。红海是年轻的海。大约2 000万年前,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分开,诞生了红海。现在还可看出,两岸的形状很相似,这是大陆被撕开留下的痕迹。非洲板块与阿拉伯板块间的裂谷,沿红海底中间通过。在近300万~400万年来,两个板块仍继续分裂,两岸平均每年以2.2厘米的速度向外扩张。红海在不断加宽,将来可能成为新的大洋。1947年,瑞典的“信天翁”号调查船,曾经来过红海考察,发现了海底裂谷处的几个热源。后来,美国的“阿特兰蒂斯Ⅱ”号和英国“发现者”号,也相继到这里调查,证实了这些热源的存在,并测得了这里的水温高达56 ℃,盐度高达7.4%~31.0%。而在正常情况下,热带海面的水温,一般最高只有30 ℃,至于深层水一般只有4 ℃。海水的盐度,一般在3.5%左右。红海底裂谷处,水温高出十几倍,盐度高出2~9倍,实在令人吃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反常的情况呢?经科学家的论证认为,由于裂谷不断扩张,地幔的熔岩流出来,加热了沿裂缝下渗的海水;大量的矿物质和溶解盐类,也由此溶进海水。在这些热的海水里面,含有丰富的铁、锰、锌和铅等多种金属矿物,人们称它为热液矿床。调查结果公布之后,引起了世界的瞩目;苏丹政府首先提出对这些海底矿物的所有权的要求。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早餐 午餐:自带干粮 晚餐:酒店晚餐
  • Movenpick Hurghada

第04天 出发地: 卢克索 - 开罗

圣安东尼修道院

圣安东尼修道院是一所坐落于埃及东部沙漠一片绿洲中的一个科普特正教会修道院。该修道院位于开罗东南约334公里,隐藏在红海群山之中,是全世界最古老的修道院之一。圣安东尼修道院是由圣安东尼的追随者所建,这些人也被认为是第一批禁欲主义僧人。圣安东尼修道院是埃及最重要的修道院之一,强烈影响了其他几个科普特组织并在大众中推广了修行制度。该修道院曾选出过几个牧首,每天也会有数百名朝圣者前来朝圣。这个现代修道院是一个自我完善的村落,包括了花园、一个磨坊、一个烘焙坊和五个教堂。墙上装饰有颜色鲜艳的骑士的画像以及一些浅色的隐士画像,但这些画都已经经历了几个世纪烟尘、烛蜡、油渍及灰尘的洗礼。埃及考古最高评议会以及美国研究中心(埃及)正联合进行一项对这些画像的恢复项目。这些画像最老可以追溯到七世纪及八世纪,最新的也是十三世纪的了。
head_picture

卢克索 - 开罗

早餐:酒店含 午餐:午餐餐盒 晚餐:中式晚餐
  • Sheraton Dreamland Hotel & Conference Center

第05天 出发地: 开罗

埃及博物馆

埃及博物馆坐落在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1902年建成开馆,是世界上最著名、规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馆。风景名胜开罗国家考古博物馆分为二层,展品按年代顺序分别陈列在几十间展室中。该馆中的许多文物,如巨大的法老王石象、纯金制作的宫廷御用珍品,大量的木乃伊、及重242磅的图坦卡蒙纯金面具和棺椁,其做工之精细令人赞叹。 最佳旅游时间开罗国家考古博物馆地处埃及开罗,开罗夏天气温为17℃-42℃,冬天为5℃-33℃,昼夜温差大,容易中暑,适合春秋冬季旅游。历史文化它建于1881年,收藏的各种文物有30多万件,陈列展出的仅约6.3万件。但它的藏品从史前时代到远古、中古、帝国时代,以至希腊和罗马的美术品皆有。包括埃及法老的巨大石像和法老的镀金车辆,有史前的陶器、石器,也有古代艺人精心制作的各种艺术品,以及记载古埃及科学、文学、历史、法律等内容的纸莎草纸文献。还可以看到几千年前制作的木乃伊,躺在黄金、宝石镶嵌的棺木里,依旧保持原貌。埃及博物馆是由被埃及人称为“埃及博物馆之父”的法国著名考古学家玛利埃特于1863年在开罗北部的卜腊设计建造的。
head_picture

吉萨大金字塔

公元前三千纪中叶,约公元前2631至前2498年。在三角洲的吉萨(Giza),造了三座大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大金字塔,在今开罗近郊,主要由大金字塔(Khufu)、哈夫拉金字塔(Khafra)、孟卡拉金字塔(Menkaura)及大狮身人面像(Great Sphinx)组成。周围还有许多“玛斯塔巴”与小金字塔。 这座大金字塔约用230万块巨石砌成,每块平均约重两吨半,其中最大一块重约16吨。石块之间不用任何粘合物,缝隙却十分严密。塔的东南角与西北角的高度误差仅1.27厘米。据说当时动用了10万劳力,花费了30年的时间才建成。
head_picture

狮身人面像

第二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佛拉国王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50年,比胡夫的大金字塔低3米,但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壮观,塔前建有庙宇等附属建筑和著名的的狮身人面像。狮身人面像坐西向东,其面部参照哈佛拉,身体为狮子,高21米,长57米,雕象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整个雕象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由于石质疏松,且经历了4000多年的岁月,整个雕象风化严重。另外面部严重破损,有人说是马姆鲁克把它当作靶子练习射击所致,也有人说是18世纪拿破仑入侵埃及时炮击留下的痕迹。在古埃及,狮子是力的象征,狮身人面像实际是古埃及法老的写照。地址:开罗西南约10千米的吉萨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早餐 午餐:Mena House Restraunt 晚餐:中式晚餐
  • Sheraton Dreamland Hotel & Conference Center

第06天 出发地: 开罗

法老村

法老村(Pharaonic Village)位于开罗市内尼罗河的一个小岛上,占地约200亩,是埃及首任驻华大使哈桑·拉贾布博士在发现失传一千年的纸草造纸工艺后于1984年集资修建的。它是开罗一处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前往参观。该村占地面积 15 万平方米,于 1977 年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埃及的又一大旅游风景区。步入法老村,在纸莎草和鲜花、绿叶掩映之中矗立着许多神像雕塑。风景名胜村里有法老神庙,完全按古代样式建造。神庙大门前有一段长长的通道,一边临河,一边是一排公绵羊的石雕像。步入大门有一段长廊,两旁各有一排狮身羊头石雕像。长廊的尽头是两座塔楼,塔楼之间是主门。进入主门,是柱廊。穿过柱廊是一间间房子。光线从这里开始暗淡,越往里走,光线越暗,直到一片昏暗时,就到了法老们敬神的圣殿。昏暗的光线,给圣殿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圣殿中央有一座嵌有宝石的纯金小塑像,圣殿一般禁止游人参观。在环岛的雕像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高大的青蓝色神像。他手捧两个陶制水壶,好像在迎接远方的客人,这就是著名的尼罗河神像,他为埃及儿女捧来了清泉。另一组惹人注目的雕像是埃及著名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奥赛利斯、其兄弟赛特、其妻伊西斯及子荷拉斯。
head_picture

汗哈利里市场

汗哈利里市场(Khan Khalili Market) 位于开罗市中心地带(老城区),由分布在几十条小街巷里的几千家个体小店组成,许多店铺可追溯到公元14世纪。市场道路狭窄,街道两旁挤满了小店铺,主要出售金银首饰、铜盘、石雕、皮货及其他埃及传统手工艺品,素以店面古朴、货物齐全深受外国游客喜爱。这块地方原是法特梅三朝后裔的墓地,公元14世纪,当时埃及的统治者汗·哈利里以法特梅是叛教者无权建墓地为由下令拆毁墓地,并出资在此建起一个市场,即汗·哈利里市场。现在,它已成为开罗古老文化和东方伊斯兰色彩的一个象征,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最佳旅游时间开罗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地区,夏季炎热,干旱少雨。旅游因避开高温干旱的夏季。
head_picture

无名英雄纪念碑

埃及政府为埃及战士在国内和国外建造了多个纪念碑,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位于开罗的无名英雄纪念碑。无名英雄纪念碑坐落于开罗东北部的纳赛尔城(Nasr City),是一个金字塔形状的纪念碑,埃及总统萨达特于1974年下令建造,是为了纪念那些在1973年十月战争中牺牲的埃及战士。    无名英雄纪念碑于1975年开幕,呈三角锥形 ,其造型设计灵感来源于金字塔,是开罗的标志性建筑,有“当代金字塔”之称。这个造型优雅的纪念碑在1981年的时候成为萨达特总统的陵墓,就像埃及法老一样被葬在金字塔中。纪念碑由花岗岩砌成的四根空心斜柱交汇成金字塔状,高36.64米,基面宽14.3米,四根空心斜柱厚1.9米,每根柱上都用巨大的阿拉伯文字雕刻着历次中东战争中捐躯的埃及将士的名字,共18行71个名字,以表达人们对他们的敬意。    在纪念碑基座的中部有一个固定的玄武岩立方体,代表着这些牺牲战士的坟墓,他们同萨达特总统一起长眠于此,共同守候着埃及。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早餐 午餐:当地特色海鲜午餐 晚餐:中式晚餐
  • Sheraton Dreamland Hotel & Conference Cente

第07天 出发地: 开罗 - 上海

拉姆西斯二世博物馆

拉姆西斯二世(Pharaoh Ramesses II)是古埃及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法老,在埃及,不少地方都有与拉姆西斯二世相关的古迹和雕像,其中最知名的当数位于开罗市中心的拉姆西斯二世雕像。拉姆西斯二世是埃及第19王朝第三代国王,公元前1304年至1237年在位,是埃及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国王。拉姆西斯二世统治前期同叙利亚人和赫梯人发生战争,后期国家处于和平状态。这一时期是埃及帝国顶峰之一。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拉姆西斯二世就是《圣经》摩西出埃及记中的埃及法老。他生前为自己在尼罗河两岸建筑了大量神庙,许多保存至今。拉姆西斯二世同时也是埃及最伟大的法老,他是个伟大的建筑师,也是个了不起的勇士。在他统治埃及的66年间总计生了100个小孩。拉姆西斯二世总共有8个正式的妻子,还有将近100个妾。他死于西元前1212年,享年90岁。拉姆西斯二世的小孩中有12个比他短命,当他终于肯让出王位给他第13个儿子时,他已经是个糟老头了。1881年拉姆西斯二世木乃伊在帝王谷(Deir el Bahri)被发现混在40个木乃伊中。将近100年后人们将他的木乃伊运往巴黎治疗时(因为被细菌感染),还特别给了他一本护照,护照的职业栏中填上:国王(已经死了)。经X光检查拉姆西斯二世的木乃伊,发现他的鼻子中塞满了胡椒,推测是用来使他那漂亮的鹰勾鼻外型能够好好维护保存。另外还发现了他有腰骨关节炎,心脏病,口颚间也有脓肿。
head_picture

开罗 - 上海

早餐:酒店早餐 午餐:飞机餐 晚餐:回家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