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大帝钟楼(Ivan the Great Bell Tower)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它的右侧放置的大钟,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的钟,人称“钟王”,铸于18世纪30年代,重量超过203吨。钟楼全高81米,站在此塔,方圆25~30公里以内的城市和郊区尽收眼底。最佳旅游时间夏秋冬三季皆宜。历史文化曾经,它在伊凡大帝,也就是伊凡四世时,在当时,它是权力的象征,也是莫斯科最高建筑。钟楼的主体建造于1505至1508年,它是由意大利的建筑家弗里亚茨因设计建造的。1505~1508年由意大利的建筑家弗里亚茨因设计建造了伊凡大帝钟楼的主体,1532~1543年彼得罗夫·马里在钟楼的主体上又加上了八角形的钟楼。拿破仑带领法国军队攻入克里姆林宫,曾在此栓过战马,其后,他撤退的时候曾在此埋过炸药想摧毁钟楼,但炸弹并没有全部爆炸,留下了18个钟,伊凡大帝钟楼神奇般地保留下来了。1992年又重新修复完成,恢复了教堂的功能。钟楼高81米,观光的人是不允许上去的。
滴血教堂(Church of the Resurrection of Jesus),又称“基督复活教堂”“滴血大教堂”、“圣彼得堡滴血教堂”、“圣彼得堡滴血大教堂”、“复活教堂”、“复活大教堂”、“喋血教堂”、“喋血大教堂”、“圣彼得堡喋血教堂”、“圣彼得堡喋血大教堂”、“基督喋血教堂”,以及“基督喋血大教堂”等,位于涅瓦大街北方格里鲍耶陀夫运河上游。教堂高81米,上有五光十色的洋葱头顶,教堂轮廓魅力,装饰花花绿绿,与古老的俄罗斯风格与附近的古典建筑物形成鲜明的对比。设计师巴尔兰得于1883-1907年设计和建造了溅血的救世主教堂,教堂设计遵循了彼得一世以前莫斯科时代俄罗斯教会的建筑风格,非常近似莫斯科红场的瓦西里升天教堂。最佳旅游时间夏秋两季皆宜。历史文化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沙皇在这里被民意党成员刺杀而亡,之后在这个地方建起了滴血教堂。
彼得保罗要塞(Peter and Paul Fortress)坐落在市中心涅瓦河右岸,是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筑。该要塞1703年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奠基,后几经扩建,建成了这座六棱体的古堡。最佳旅游时间夏秋冬三季皆宜。历史文化古堡的墙高12米,厚2.4-4米,沿涅瓦河一面长700米。1712年在原处改建为石砌的大教堂,历时21年才建成。教堂上屹立着一座高大的尖顶钟楼,还是全城最高的建筑物。要塞中还有6座棱堡及其他军事设施。棱堡中有3000门大炮。从18世纪起,每日中午12时,奈富什金棱堡的大炮就射出一发空爆弹,向全城居民报时,这一习俗流传至今。1718-1917年,沙皇把该要塞作为国家监狱,它厚实的墙壁里有很多阴暗、潮湿的单人囚室。历史上许多著名的革命志士和民主主义者,如拉吉舍父、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被囚禁于此。1887年,列宁的哥哥亚·乌里扬诺夫试图谋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在要塞中惨遭杀害,年仅21岁。1905年,高尔基也曾因书写革命传单被囚禁在要塞中。今天,要塞虽已成为博物馆,但只要沿着昔日的监狱走廊,透过狱吏的监视孔看一下囚室,仍可感受到俄国的优秀儿女在监狱中惨遭折磨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