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政厅 Neues Rathaus新市政厅是一座位于玛丽亚广场北侧,19世纪末建造的巍峨挺拔棕黑色哥特式建筑,上面像撒了一层白霜。它的正面窗间壁龛立有拜恩历代君王、圣徒和神话英雄的塑像。整个建筑布局恢宏、装饰华丽,从1867年起用了40年时间才建成。市政厅85米高的钟楼上装置有全德国最大的木偶报时钟(Glockenspiel),每天上午吸引不少游到此观看,特别是初到慕尼黑的人,都不愿错过机会。据说1516年慕尼黑发生大鼠疫,全市有几千人丧生,基余的纷纷逃避他乡,全城十室九空,几成死城。52年后,威谦五世公爵为了恢复和重振慕尼黑,便在这里举行大婚庆典,游行庆祝,与民同乐,热热闹闹,慕尼黑从此恢复兴旺。人们为了纪念这次驱赶“衰气”的大庆典,便在市政厅钟楼的五六层上设置了木偶报时钟。每天11时,12时和17时奏鸣,此时塔阁里许多彩色人像开始动作,或手持斧剑,或骑着骏马,或提着花灯,或吹着洋号,发上下两层,排着队簇拥而出,配合音乐节奏,举手投足,载歌载舞,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当年大婚庆典的盛。各种仪式共持续10分钟。这套表演装置是慕尼黑艺术工匠的垂世名作。每天有多少游人翘首仰望这迷人的表演,聆听那清脆响亮的音乐钟声,一睹古代人物的丰采,惊叹德国艺术之高超。新市政厅左侧是有名的啤酒屋Donisl,右边是旧市政厅(Das Alte Rathaus)。
慕尼黑圣母教堂
圣母教堂Frauenkirche 位于德国慕尼黑市中心圣母广场,是天主教慕尼黑-弗赖辛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也是慕尼黑的重要地标和受欢迎的游览胜地。风景名胜慕尼黑的圣母教堂是慕尼黑最大的教堂,也是慕尼黑最醒目的地标和精神象征。教堂建于15世纪,但教堂的尖顶却一直没有竣工。直到50年后的16世纪,人们才决定完成此塔顶的建筑。当时,歌德式的建筑时代已被文艺复兴风格时代代替。歌德式教堂免不了也被安上了当时时髦的圆顶,人们将其称为“浪漫国家的”帽子,它的意思也就是“异国风味的”或者也可以说是“意大利风味的”。正是这种圆顶风格成为了以后巴伐利亚众多教堂建筑的典范。夏季时有电梯可直上塔顶,晴天时可以在这里眺望南面的阿尔卑斯山脉群峰和慕尼黑市区。最佳旅游时间圣母教堂属于大陆性气候,冬季是从12月持续到3月,相当寒冷,但在冬季降雪并不多见。最冷的月份是1月,平均气温为零下2℃。冬季至少会积雪2周时间。夏季(5-9月)比较温暖,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为19℃。四季皆适宜旅游。历史文化圣母教堂建造的目的是为了替代一座更古老的教堂(建于12世纪)。这个提议是由巴伐利亚公爵西格蒙德(Sigismund of Bavaria)所发起的,并由Jörg von Halsbach来设计。圣母教堂于1468年开始动工,两座钟塔于1488年完工。这座教堂后来在1494年落成。
总督府(Plazzo Ducale)又称威尼斯公爵宫,是共和国时代总督的住宅、办公室及法院的所在地,是当时政治的中枢机构。府邸内有拱廊相连的哥特式回廊,宫殿中栋的2楼黄金梯建于16世纪,曾是总督府的正式入口;2、3楼的各厅房内装饰着威尼斯派绘画,洋溢着豪华与尊贵;4座门厅的顶棚壁画、会客厅的壁画以及排列着历代总督肖像的大会议厅都是游览的重点。总督府曾多次遭遇火灾,现是建于15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室内装饰主要以油画、壁画为主,加以大理石雕塑和木雕。其中在二楼的大评议员会议室中的托雷托作的《天国》有7m×22m,被喻为世界最大的油画。宫内还陈列了从中世纪到近代的各种兵器。入口处在寺院的右边、珍宝馆的背面。顺着参观顺序游览,经过著名的叹息桥(Ponte dei Sospiri),可抵达建于9世纪的威尼斯监狱。
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广场(Plazza San Marco)又称威尼斯中心广场,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它被拿破仑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客厅”。圣马可大教堂坐落于广场东边,圣马可广场即由此而得名。教堂始建于公元829年,为千年的古迹瑰宝,值得游客一再走访。邻近的总督府原是建于9世纪的防御堡垒,后毁于祝融,现存的外貌始于14至15世纪,其建筑之华丽,充分展现出昔日共和国时期之国威。大运河环绕该区而流,在南弯道两旁府邸林立,乘船游河能遍览水都风华。圣马可广场东侧是圣马可大教堂和四角形钟楼,西侧是总督府和圣马可图书馆,广场有数以万计的鸽子及演奏乐队,时不时还有戴着奇异面具的小丑经过。广场边的码头称为小广场(Piazzetta),这里竖立两根高大的圆柱,一个圆柱上的雕塑是威尼斯城徽飞狮,另一个圆柱上的装饰是拜占庭时期的保护神狄奥多尔。圣马可广场还是威尼斯嘉年华的主要场所,这里有各式各样的精品店,包括金饰、玻璃、寝具、服饰等,店面不大,但是橱窗设计都是一流,颇具高深视觉享受,还有许多风格优雅的咖啡厅、酒吧和餐馆,是威尼斯的最佳的徒步游览区。交通:乘1号水上巴士在VALLARESSO站(广场西)、S.ZACCARIA站(广场东)下船
威尼斯 - 佛罗伦萨
早餐:酒店含 午餐:Hard Rock Cafe Venice 晚餐:Trattoria Anita Srl
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意大利语: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Firenze Florence National Academy of Finearts of Italy)1785年成为国立美术学院,学院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物,也对欧洲文艺复兴产生过巨大影响,因对世界美术界,世界美术教育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有“世界美术最高学府”和“写实主义大师汇集的皇家美术学院”之称,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俄罗斯列宾国立美术学院、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并称世界顶级四大美术学院,并作为世界四大美术学院的中心。并与意大利马兰欧尼学院并称造型类和设计学的双雄。
乔托钟楼
乔托钟楼(Campanile di Giotto)是圣玛丽亚鲜花大教堂旁边的钟楼,由建筑师、画家乔托设计,因而得名。1334年,佛罗伦萨王国政府聘乔托设计建造。他花了三年,盖起第一层后去世。第二层到第四层由另外两名建筑师完成于1357年,第五层是后来加盖的。钟楼呈正方形,每边长14.45米,总高度为89米。乔托盖的第一分上下两段,为无窗闭合式结构,四面均是由他设计的浮雕,内容描绘了的人类起源以及人类的生活,如亚当夏娃的故事、狩猎、农耕、纺织、航行、天文、医学、绘画、辩论等;二至四层也有浮雕;五层为挂大钟之处,钟楼镶嵌各色大理石,图案精美。
卢森堡公园(Luxembourg Gardens)是巴黎一座生机盎然、美丽如画的公园,有许多思想家、诗人题辞的半身塑像与纪念碑。在高大的古树下放着绿色的铁椅;在这儿人们可以打牌,下棋或玩球,孩子们一边骑马,大学生们可在美迪奇喷泉边谈情说爱。 卢森堡公园占地百顷,有巨大的梧桐大道与图案的花园、喷泉,以及许多上古智者的雕像,还有一个皇帝的别宫卢森堡宫(Palais du Luxembourg),卢森堡公园是玛丽亚·冯·梅迪奇(1573-1642)在其丈夫亨利四世死后的1615年建的,在大革命期间作为监狱,目前卢森堡宫是国会议员的宿舍。由于卢森堡宫今日已成为参议院所以管制略为严谨,公园的开放时间亦为复杂,就是说差不多早上8点左右开放,至夏季6月最晚在晚上9点30分,而冬季12月则最早在下午4点30分关门,依此类推每15天换一次时间。卢森堡公园因为够大,所以早晨、黄昏、景象各不相同:有时像天然的运动场,人们绕着公园慢跑,或者练太极拳和中国功夫;有时像儿童乐园,到处是兴高采烈的孩童,免费的玩偶剧场是这里的特色之一;有时像读书盛会,而且读书的不仅仅是拉丁区的大学生们;当然最常看到的还是晒太阳的人们。
卢森堡古堡(Château de Vianden)是卢森堡最具历史的史物,位于当时的西班牙统治区,建于1644年,40年后才由法国军事工程师指导扩建其建筑网络,随后才由奥地利人补建完工。古堡下面修建有20多公里长的地道、暗堡,是从坚硬的岩中开凿,工程颇为艰巨,其中地下防御通道是建立在几个不同的地理层面上,并同时向下延伸40米,工程可谓复杂。这些给人深刻印象的防御体系在卢森堡被称为"北部的直布罗陀"。在1867年拆除堡垒之后,17公里长的城墙内炮台现保存良好,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