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_picture
巴斯的人文气氛,简奥斯汀中心应该是广大读者的心中向往地。牛津剑桥的高等学府,去大学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在伦敦感受皇家的生活。8天时间非常的充实。

第01天 出发地: 纽约 - 伦敦

纽约 - 伦敦

摄政公园

摄政公园是一座19世纪风格的大花园,因此亦是伦敦最新、最堂皇、也最多风貌的公园,这一片占地500多英亩的绿地,于西元1812年围起成为公园,原先的构想是要建立一座供摄政王休闲娱乐的行宫,计划中包括至少56栋古典式别墅、摄政王夏日别馆、供奉英格兰的伟人祠等,想建造一个完美的花园都市景观,但最后受限于经费只盖了8栋别墅并无行宫,且直到1838年才对外开放。摄政公园内的园中步道植满绿树,水池边有杨柳随风摇曳生姿,而玛丽女王花园可说是伦敦最棒的玫瑰园,位于公园北角的伦敦动物园饲养了各种动物,每次都会用告示牌来宣布新生命的到来,再加上夏天还可在露天剧场,以天然的林木为背景欣赏到莎翁名剧,摄政公园早已成为一座别出心裁的公园了。伦敦摄政公园之赏花除了切尔西花展,摄政公园的玫瑰园对于爱花人士来说也是不可错过的。玛丽皇后花园(Queen Mary's Garden)也称为玫瑰园,是摄政公园[Regent’s Park]里最吸引人的观光景点之一。每年夏天玫瑰花盛开的时候,这里会有3万多株、400多种珍品玫瑰争奇斗艳。玫瑰园里有吊椅,坐卧其中,天堂也不过如此吧。伦敦摄政公园之看戏摄政公园中的露天剧场[Open Air Theatre],是英国唯一的专业永久性室外剧场。与莎士比亚环球剧场相比,能容纳1200余人的摄政公园露天剧场更有亲和力。夏日黄昏,大家挤在一起观看莎翁名剧“仲夏夜之梦”,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享受。露天剧场每年5-9月份开放。伦敦摄政公园之玩球摄政公园西北面的贵族板球场[Lord’s Cricket Ground]是板球运动的发源地,除了有重要比赛的日子以外,每逢10时[仅限夏天]、12时和14时,游客们可以跟着导游参观板球运动场和附带的板球博物馆,一圈行程约为90分钟。手痒的话不妨也玩一玩。伦敦摄政公园之喂鸟摄政公园中的伦敦动物园[London Zoo]非常吸引小朋友,来这里观看喂企鹅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公园中的湖泊也有很多水鸟游弋,不怕人的它们看到有人喂食就会靠拢过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这样的吧。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颠博物馆,位于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它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大英博物馆和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同列为世界三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始建于1753年,1759年对外开放。博物馆正门的两旁各有8根又粗又高的罗马式圆柱,每根圆柱上端是一个三角顶,上面刻着一幅巨大的浮雕。整个建筑气魄雄伟,蔚为壮观。现有建筑为19世纪中叶所建,共有IOO多个陈列室,面积六七万平方米,共藏有展品400多万件。大英博物馆包括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西亚文物馆、欧洲中世纪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埃及文物馆是博物馆中最大的陈列馆之一,这里展有大型的人兽石雕、庙宇建筑、为数众多的木乃伊、碑文壁画、镌石器皿及金五首饰,其展品的年代可上溯到 5000多年以前,藏品数量达7万多件,其中包括19世纪英国海军统帅纳尔逊从法国国王拿破仑手中夺取的古埃及艺术品。大英博物馆里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东方艺术文物馆。该馆有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文物十多万件。其中,中国陈列室就占了好几个大厅,展品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家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仅来自中国的历代稀世珍宝就达2万多件,其中绝大多数为无价之宝。如中国各朝代的绘画、刺绣,各个时期的出土文物、唐宋的书画、明清的瓷器等等,其中最名贵的为《文史箴图》、宋罗汉三彩像、敦煌经卷和宋、明名画。商朝钢模为两只连体的绵羊,中间驮着一个圆形的楼盖,造型非常美观、精巧。还有一只来朝的瓷酒壶,底座和责周围是一朵荷花,壶盖上坐着一只狮子,更是难得的珍品。博物馆后门的两只大石狮也是从中国运去的。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特拉法加鸽子广场

特拉法加鸽子广场(Trafalgar Square),英国伦敦著名广场,坐落在伦敦市中心,东面是伦敦城,北接伦敦的闹市索荷区,南邻白厅大街,西南不远是王宫。适中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广场建筑,使它成为伦敦的名胜之一。风景名胜特拉法加鸽子广场中心,竖立着威廉雷尔顿设计的纪念碑,纪念碑的主体是一根高约56米的圆型石柱,石柱上端立着一尊5米多高的纳尔逊全身戎装的铜像,是用特拉法尔加大海战中缴获的铜炮铸成的,由雕塑家贝利 完成。石柱底下是高大的方形石座和多层台阶,石座的四壁镶着纳尔逊生平所指挥的4场著名战役的铜雕;最低一层台阶的四角,安放着4只大铜狮子,这些是埃德温?兰西尔爵士雕塑的。这座纪念碑修建于1840年至1843年。纪念碑设计得如此之高是因为人们希望它高于附近滑铁卢广场上的约克公爵的37.8米的圆柱。广场边上还有一些其他英国名人的雕像。雄壮的国家美术馆位于广场的北端。每年圣诞节的夜晚,广场上张灯结彩,伦敦市民在灯火辉煌的广场上高歌欢舞。装饰着彩灯的圣诞树和两个大喷水池被五颜六色的灯光映照得格外美妙,宛如仙境一般。特拉法儿加广场也是英国人举行政治集会和示威游行的地方。特拉法儿加广场也叫“鸽子广场”,其鸽子之多可与威尼斯的圣马可(圣马可广场又称威尼斯中心广场广场)相比。在纳尔逊圆柱型纪念碑四周,鸽子成群,成为广场一景。这里的鸽子见了人就亲近, 诱人如果在地上撒一些谷米之类的东西,鸽群立即飞到人的头上、肩上,凡是到广场观光的人都要在鸽群中留影纪念,享受兴奋时刻。在广场东南角有一个派出所,设在一根中空的点灯柱内,这是英国最小的派出所,里面只能容纳两名警察。最佳旅游时间特拉法加鸽子广场四季皆宜旅游。伦敦气候冬暖夏凉,偶尔下雨,且持续时间不长。一般来说,6月份气候就逐渐好转,天空晴朗,阳光温和;7、8月进入真正的夏天,艳阳高照,但温度在20度左右,白昼特别长。9、10月份秋高气爽,11月下旬慢慢进入冬天,12月到来年的2、3月气温在10度以下,但下雪的机会也不是很多。4、5月回暖,但还是保持在15摄式度以下的低温。伦敦年降水量为1100毫米左右。历史文化特拉法尔加广场是英国伦敦市著名广场,建于1805年。纪念碑设计的如此之高是因为人们希望它高于附近滑铁卢广场上的约克公爵的37.8米的圆柱。广场边上还有一些其他英国名人的雕像。雄壮的国家美术馆位于广场的北端。特拉法尔加广场以鸽子多而著称,因此又称“鸽子广场”。特拉法尔加广场是为纪念著名的特拉法尔加港海战而修建的。广场中央矗立着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的纪念碑和铜像。
head_picture
早餐:飞机餐 午餐:Queens Head & Artichoke 晚餐:The National Café
  • Corus Hyde Park

第02天 出发地: 伦敦 - 巴斯

伦敦 - 巴斯

皇家新月楼 ent

皇家新月楼(Royal Crescent)是巴斯最为气势恢弘的大型古建筑群,建立于1767~1775年,由连为一体的30幢楼组成,采用意大利式装饰,共有114根圆柱。新月楼1号为博物馆,展出有许多珍贵的文物、肖像等,还有一部分是皇家新月饭店,是当地最高级的星级酒店之一。皇家新月楼的道路与房屋都排列成新月弧形,优美的曲线令人陶醉,尽显高雅贵族之风范,被誉为英国最高贵的街道。博物馆夏季10:30~17:30开放;11月到12月中旬10:30~16:00开放,周一休息。
head_picture

圆形广场

巴斯的许多古老壮观的建筑都出自约翰·伍德父子之手,父亲老约翰·伍德(John Wood)在18世纪设计巴斯的城市规划时,建造了一座象征太阳的圆形广场(The Circus)和一座象征月亮的皇家新月楼(Royal Crescent),两者之间由布鲁克大街(Brock St.)连接,自此,这种以圆形或新月形广场配置街屋的形式蔚为风潮,对伦敦和苏格兰的爱丁堡的城市规划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圆形广场共有528个各不相同的有关艺术和科学的徽记和雕塑,分布在绵延整个圆形广场旁的街屋上、石柱上,这些都是约翰·伍德亲自设计并由他的儿子在 1754年完成。这些构想和造型都令人联想到巴斯近郊索尔兹堡(Salisbury)的史前圆形巨石群(Stonehenge),也许伍德的灵感正来源于此吧,也因此,他被视作是18世纪的象征主义艺术大师,其作品也都成为建筑史上的经典。

简奥斯汀中心

对于她的忠实读者来说,简奥斯汀中心是他们一定要去参观的地方.这里展示了当时的服装,这座城市当代的印刷物以及与作者的个人生活,家庭和她故居相关的各种展品.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东西就是NO 4 SYDNEY PL上的一块铭牌.就在HOLBURNE博物馆对面.这块铭牌是用于纪念在此居住了3年的简奥斯汀.她在这里完成了和.开放时间:周一-周六 10:00-17:30 周日 10时30-17:30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用餐 午餐:Beas Vintage Tea Rooms 晚餐:Cafe Rouge
  • Abbey Hotel

第03天 出发地: 巴斯 - 巨石阵 - 伦敦

巴斯修道院

巴斯大教堂的全称为“巴斯圣彼得圣保罗修道院教堂”,是英国萨默塞特郡巴斯的一座英国圣公会本堂区教堂,历史上曾是本笃会修道院。它创建于7世纪,10世纪改组,12和16世纪重建,是英格兰西部最大的垂直哥特式建筑之一,是巴斯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巴斯大教堂也是巴斯国际音乐节和其他许多重大节日活动的举办场所,还曾经是英格兰第一位皇帝的加冕地。大教堂有着漂亮的典型哥特式尖顶的大教堂,尽管它没有伦敦的西敏寺华丽,也不比约克大教堂的壮观,但是它却是同类建筑中最早期的作品,在全英也是非常著名的建筑。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巴斯 - 巨石阵

巨石阵

巨石阵(Stonehenge)又称索尔兹伯里石环、环状列石、太阳神庙、史前石桌、斯通亨治石栏、斯托肯立石圈等名,是欧洲著名的史前时代文化神庙遗址,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约建于公元前4000-2000年,属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 建筑结构这个巨大的石建筑群位于一个空旷的原野上,占地大约11公顷,主要是由许多整块的蓝砂岩组成,每块约重50吨。巨石阵不仅在建筑学史上具有的重要地位,在天文学上也同样有着重大的意义: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另外,其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因此,人们猜测,这很可能是远古人类为观测天象而建造的,可以算是天文台最早的雏形了。巨石阵的主体由几十块巨大的石柱组成,这些石柱排成几个完整的同心圆,巨石阵的外围是直径约90米的环形土沟与土岗,内侧紧挨着的是56个圆形坑,由于这一些坑是由英国考古学家约翰·奥布里发现的,因此又叫“奥布里”坑。巨石阵最不可思议的是石阵中心的巨石,这些巨石最高的有8米,平均重量近30吨,然而人们惊奇的发现,有不少重达7吨的巨石是横架在两根树着的石柱上的。英国索尔兹伯里是一座历史古城,距英国首都伦敦120多公里,在这座古城的附近有一个小村庄叫阿姆斯伯里,史前巨石阵就坐落在这里。  历史故事公元1130年,英国的一位神父在一次外出时,偶然发现了巨石阵,从此这座由巨大的石头构成的奇特古迹,开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早在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就推断,巨石阵至少已由几千年以上的历史。几个世纪以来,没有人知道巨石阵的真正用途,也没有人知道是谁建造了巨石阵,而古老的传说和人们的种种推测,让巨石阵更增加了神秘的氛围。12世纪初期,英国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公元5世纪,亚瑟王的宫廷巫师墨林用神力从爱尔兰运来了巨石阵,而建造巨石阵的目的,是墨林准备用一座永恒的纪念碑来纪念亚瑟王的部下。  考古工作者并不相信是神力搬运来的巨石,他们根据搜集的一些资料认为,早在17世纪史前巨石阵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最近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巨石块有天文现象的功用。巨石块与一年中白昼最长一日的日出相吻合。这可能意味着,巨石阵的建造者们是太阳的崇拜者。巨石块肯定不是德鲁伊特(古代凯尔特人中一批有学问的人—译注)建造的。在巨石阵被废弃后很久他们才在这里生存。巨石阵所在的地区有许多坟墓和神庙,它们都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许多世纪以来巨石阵本身就是一个圣地,但我不知道该圣地在什么时候或为什么废弃了。不幸的是,几个世纪以来有些石块已搬走去造房子,而另一些已经倒下。三个重要时期 公元前3000年之前-------这段时期的巨石阵分布在Irish海以及Irish-Scolttish海路信道的周边地区,数量不多但却令人印象深刻,直径超过30公尺以上,在圆阵之外都有一个独立石,似乎是一种宣告"此地已被占有"似的标示。 公元前2600年左右-------金属被引入不列颠全岛,坚硬的凿刻工具被制作出来,这个时期的巨石阵更精致完美,像Somerset的Stanton Drew,Orkneys的BrodgarRing,直径超过90公尺。然而一些其它主要的石阵则小多了,一般只有18到30公尺。它们有个特殊的现象,就是除了圆形石阵之外,还会现椭圆形的石阵,长轴方向指向太阳和月亮的方位。数目在宗教上也呈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发现不论巨石阵的圆周有多大,各地的立石数量都有独特的数目,如Lake District地区的数量都是12,Hebrides地区的则是13,苏格兰中部则是4、6或8个,Land‘s End地区是19或20个,而爱尔兰南部是5。 公元前2000年-----------在这个最后时期,以传统方法建立的巨石阵数量便开始减少。整体形状也不是很完美,不是呈现妥圆形就是扭曲的环状。在规模上也大不如前,有的直径甚至还不到3公尺。这是否意味着传统的精致技术已经渐渐失传?没有人能够再了解制作这些工程浩大的巨石阵背后真正目的,而我们也从此失去了许多的宝贵知识。
head_picture

巴斯 - 伦敦

牛津街

牛津街(Oxford Street)是伦敦西区购物的中心,是英国最繁忙的街道。这条不到两公里的街道上,云集了超过300家的大型商场,其中老牌百货店SeIfridges集合了众多的顶级名牌,这里周到的英式服务能让你体验超五星级的待遇。风景名胜牛津街上名牌店的最大特色并不在于品牌的种类有多少,而在于款式非常齐全,某些意大利顶级品牌的货品在伦敦竟然比来源地的店铺更多。像古典英伦味极浓的Burberry是最受欢迎的名牌之一,这个以格仔著称的品牌,在它的发源地拥有着最多的款式和最齐全的货品。最佳旅游时间牛津街地处英国伦敦,气候冬暖夏凉,偶尔下雨,且持续时间不长,四季皆宜旅游。历史文化牛津街历史:从罗马时代直到17世纪,牛津街主要作为从伦敦西城之外到牛津地区的线路而存在的。18世纪末期,大片建筑物的兴建,南部高斯弯那,北部波特曼的兴建使得牛津街初具现在的规模。一流的购物中心在20世纪开始起步,同时也伴随着一些小店铺的开业。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用餐 午餐:自带面包 晚餐:Chisou Japanese Restaurant Mayfair
  • Shaftesbury Hyde Park International

第04天 出发地: 伦敦 - 牛津

伦敦 - 牛津

牛津大学万灵学院

万灵学院(All Souls College)是亨利六世及总教主Henry Chichele(亨利契吉尔)于1438年共同创立,校园和庭园都保存着建校之初的景象,此学院并不招收学生,仅收教师及学院研究院士。已故世界知名大建筑师列恩爵士就是其学院研究院士之一,英国的50英镑大钞上除了印有英国女皇外还有列恩爵士与他所设计的伦敦圣堡罗大教堂以纪念他,由此可见他在英国建筑上的伟大贡献。每一年,万灵学院都会补充新成员,即邀请牛津大学中最优秀的学生参加由万灵学院组织的一场考试,其中最出色的两名学生将会成为万灵学院的新成员。成为万灵学院的成员在英国被认为是最高的荣誉。电影《哈利·波特》曾在此取景。 它建立是为了纪念百年战争战死者的英灵。与其它牛津学院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自己的学生。每一年,万灵学院都会补充新成员,即邀请牛津大学中最优秀的学生参加由万灵学院组织一场考试,其中最出色的两名学生将会成为万灵学院的新成员。成为万灵学院的成员在英国被认为是最高的荣誉。 万灵学院(All Souls College)”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怪怪的,好像与死者有关。结果证实:这是为了纪念百年战争中战死者的英灵。除了名字奇怪外,万灵学院还是牛津众多学院中唯一没有本科生的学院。在通常情况下,牛津的学院肩负着教育本科生的重任,而万灵学院以研究为主,故被称为是一所“没有学生的学院”。万灵学院网罗了众多的知名学者,集中研究社会科学,被视为世界最具学术权威的高级学府之一。当然,万灵学院能如此运作,也与其具有庞大的捐赠资产有关。截止2006年7月31日,学院全部捐赠资产的市场价值达二亿一千八百万英镑,属于牛津富有的学院之一。
head_picture

牛津城堡

城堡就在大学城西边往牛津火车站的方向,外型明显的碉堡,走在路上就可以看到。城堡是十一世纪罗马时代的建筑,有护城河等结构完整,据战略要塞,之后英国人把罗马人赶跑后,这个军事城堡拿来做监狱。现在牛津郡政府把这城堡列为一级古迹,整修后转型成观光点,收费开放让观光客参观古堡内部。
head_picture

牛津大学三一学院

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是牛津大学的一个学院,成立于1555年,位于英国牛津的宽街,介于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和布莱克韦尔书店之间,Turl街对面。它的周围是铁栅栏而不是围墙,学院的独特的蓝色大门,使其在外观上比牛津大学其他学院更加开放的和可供访问。三一学院背靠圣约翰学院,在圣吉尔斯街(St Giles')和公园路都有入口。学院除了四个主要方庭之外,还拥有一个大型的草坪和宽敞的花园,其中包括小面积的林地。10,000平方英尺(930平方米) 布莱克韦尔书店的诺林顿厅(以前院长阿瑟·诺林顿爵士的名字命名)位于学院的地下。尽管其规模庞大,但是学生人数较少,只有约400人。2010年,三一学院估计获得捐赠8100万英镑。 三一学院产生了三位英国首相,与贝利奥尔学院并列第二位。
head_picture

叹息桥

叹息桥是古代由法院向监狱押送死囚的必经之路。叹息桥造型属早期巴洛克式风格,桥呈房屋状,上部穹隆覆盖,封闭得很严实,只有向运河一侧有两个小窗,当犯人在总督府接受审判之后,重罪犯被带到地牢中,在经过这座密不透气的的桥时,只能透过小窗看看蓝天,从此失去了自由,不自主的发出叹息之声。听说恋人们在桥下接吻就可以天长地久,而电影「情定日落桥」不就在这取景的吗。 还有一个传说:有个男人被判了刑,走过这座桥。 “看最后一眼吧!”狱卒说,让那男人在窗前停下。 窗棂雕得很精致,是由许多八瓣菊花组合的。 男人攀着窗棂俯视,见到一条窄窄长长的冈都拉,正驶过桥下,船上坐着一男一女,在拥吻。那女子竟是他是爱人。男人疯狂地撞向花窗,窗子是用厚厚的大理石造的,没有撞坏,只留下一摊血、一个愤怒的尸体。血没有滴下桥,吼声也不曾传出,就算传出中,那拥吻的女人,也不可能听见。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用餐 午餐:Quod Brasserie 晚餐:King's Arms
  • Old Parsonage Hotel

第05天 出发地: 牛津 - 剑桥 - 伦敦

牛津 - 剑桥

剑桥叹息桥

叹息桥位于圣·约翰学院,建于1831年,连接了该学院的老庭(The Old Court)与新庭。它类似一座廊桥,分上、中、下三层。下层是半个椭圆形的桥孔,横跨在剑河上;中间是一条通道,即长廊。与其他长廊不同的是,它的道面不是平直的,而是拱形的,行人过桥要上下坡。桥的两边是半封闭的,相互对称的五对用钢筋拦护的拱顶水泥框架的玻璃窗,用来采光;上层是平顶,类似一般水泥大桥的桥面,顶面的两边均衡地耸立着相互对称的塔尖状装饰。整座桥身的外观呈浅黄色。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数学桥

数学桥(Mathematical Bridge)又称牛顿桥,是一座木结构桥,位于王后学院内。数学桥看上去不起眼,关于它的故事却很动听。相传,这座桥是牛顿运用数学和力学原理设计建造的,整座桥上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堪称奇迹。后来,好奇的学生把它拆下来,想看个究竟。谁知拆下容易,恢复难!无论他们用什么方法,就是恢复不了原样,连校方也无能为力。最后,不得不用钉子固定,才重新将木桥架起来。这个故事弘扬了剑桥的一种学风,或者是一种文化传统,说明剑桥大学的学生好奇心强,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实践。由此可见,它的影响是积极的。或许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大家才不去考证故事的真实性,普遍采取了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的态度,乐于传颂。其实,这个故事是虚构的。据《剑桥权威指南》和2002年新版剑桥画册证实,数学桥是1749年由威廉·埃斯里奇(William Etheridge)根据数学原理设计,詹姆斯·埃塞克斯(James Essex)建造的。建造时使用了铆钉(coach screws)。现在的这座桥,是原桥的复制品(replica),建于1905年,是用螺栓连接、固定的。
head_picture

剑桥 - 伦敦

早餐:酒店用餐 午餐:La Tasca Spanish Tapas Bar - Cambridge 晚餐:四季
  • Shaftesbury Hyde Park International

第06天 出发地: 伦敦

温莎古堡

温莎城堡(英语:Windsor Castle),位于英国英格兰东南部区域伯克郡温莎-梅登黑德皇家自治市镇温莎,目前是英国王室温莎王朝的家族城堡,也是现今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大的一个。风景名胜游客可以参观城堡里广阔的辖区、圣乔治礼拜堂、玛丽女王的玩偶之家以及城堡和画廊的展览会。温莎城堡周围的区域中有一个称为家庭公园(Home Park)的庭园,其中包括开放的公共场所与两座农场及小屋。历史文化温莎城堡的历史可以回溯到威廉一世时期,征服者威廉一世为防止英国人民的反抗,在伦敦周围郊区,建造了9座相隔32公里左右的大型城堡,组成了一道可以互相支援的碉堡防线。温莎古堡是9座城堡中最大的一座,坐落在泰晤士河边一个山头上,建于1070年,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1110年,英王亨利一世在这里举行朝觐仪式,从此,温莎古堡正式成为宫廷的活动场所。宗教文化在英国,每个人都享有宗教自由,因此,在英国各中心地区也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宗教信仰蓬勃发展的局面。英国有两个“官方的”教堂:即英格兰教堂(英国圣公教 会)和苏格兰教堂(长老教派),除此之外,各种不同的宗教和数不胜数的教派在英国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代表。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主要分英格兰教会(亦称英国国教圣公会,其成员约占英成人的60%)和苏格兰教会(亦称长老会,有成年教徒59万)。另有天主教会及伊斯兰教、印度教、锡克教、犹太教和佛教等较大的宗教社团。风俗禁忌1、英国人忌讳的数字主要是“13”与“星期五”。当二者恰巧碰在一起时,不少英国人都会产生大难临头之感。对“666”,他们也十分忌讳。2、对于被视 为死亡象征的百合花和菊花,英国人十分忌讳。3、与英国人交谈时,切勿涉及英王、王室、教会以及英国各地区之间的矛盾,特别是不要对女王、王位继承和北爱 尔兰独立问题说三道四。4、在英国,动手拍打别人,翘起“二郎腿”,右手拇指与食指构成“V”形时手背向外,都是失礼的动作。5、 在人际交往中,英国人 不欢迎贵重的礼物。涉及私生活的服饰、肥皂、香水,带有公司标志与广告的物品,亦不宜送给英国人。节日每年6月初会在乔治礼拜堂举行嘉德勋章爵士的仪式。最佳出游时间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受盛行西风控制,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寒暑变化不大,全年适宜旅游。英国虽然气候温和,但天气多变。一日之内,时晴时雨。建议游览天数建议游玩1天。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建于1703年,最早称白金汉屋,意思是“他人的家”。1762年英国王乔治三世购买了当时在现址上的一所房子作为私人住宅。1821年开始兴建白金汉宫,从维多利亚女王登位(1837)至今一直是英国国王或女王在伦敦的行官。如今女王的重要国事活动,如召见首相和大臣、接待和宴请来访的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接受外国使节递交国书等都在该宫举行。此外,来英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元首也在宫内下榻。王宫由身着礼服的皇家卫队守卫。富有特色的换岗仪式一般在每天上午11:30举行。 整个白金汉宫用铁栏杆围着,对着白金汉宫主建筑物的铁栏杆外,有一个广场,广场中央竖立着维多利亚镀金雕像纪念碑,它的四周有四组石雕群。王宫西侧为宫内正房,其中最大的有"皇室舞厅",建于1850年,专为维多利亚女王修建。厅内悬挂有巨型水晶吊灯。蓝色客厅被视为宫内最雅致的房间,摆有为拿破仑一世制作的"指挥桌"。拿氏失败后,法国路易十八将桌子赠送给当时英摄政王乔治四世。白色客厅是用白、金两色装饰而成,室内有精致的家俱和豪华的地毯,大多是英、法工匠的艺术品。御座室内挂有水晶吊灯,四周墙壁顶端绘有十五世纪玫瑰战争的情景。正中的御座是当今女王1953年加冕时和王夫爱丁堡公爵使用的,室内还保存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加冕御座和英王乔治四世加冕时使用的四张大座椅。宫内音乐室的房顶呈圆形,用象牙和黄金装饰而成,维多利亚女王和王夫艾尔伯特亲王曾常在此举办音乐晚会。 皇宫花园约占地18公顷,为英王乔治四世所设计。园内有湖泊、草地、小径,并有各种花草树木。每年夏天,女王在园内举行花园招待会,邀请全国各界代表、知名人士及各国驻伦敦的外交官参加。 皇宫南侧为女王的美术馆,馆内收藏王室的艺术珍品,1962年起对公众开放。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

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简称V&A)是专门展出应用和装饰艺术作品的博物馆,在伦敦诸多博物馆中拥有重要的地位。博物馆以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丈夫艾伯特命名,创立于1852年,展示空间共分4层楼,共146个展览厅室,专门收藏美术品和工艺品。其中的欧洲服饰发展史的展厅和摄影艺术馆比较著名,1858年就举办了第一个摄影展。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肯辛顿宫

肯辛顿宫(Kensington Palace)位于英国肯辛顿花园西侧,戴安娜王妃故居,至今王宫们前仍有民众献花凭吊。风景名胜前肯辛顿宫State Apartments部份对外开放参观,包括维多利亚女王受洗的房间和1760年迄今的皇室宫廷服饰展览。肯辛顿宫提供免费的录音导览设备,每个房间都有详尽的解说,其中丰富的皇室服饰收藏(Royal Dress Collection)让人大开眼界,包括玛丽女王的结婚礼服、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家居服和礼服,当然还有许多华丽极致的配件。此外,国王廊(King's Gallery)精致的17世纪绘画极品也是参观重点。最佳旅游时间肯辛顿宫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寒暑变化不大。通常最高气温不超过32℃,最低气温不低于-10℃,平均气温1月4~7℃,7月13~17℃。最佳旅游时间为四季。历史文化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 英国肯辛顿宫经过大规模整修后,于2012年3月26日开放供民众参观。肯辛顿宫曾是维多利亚女王和戴安娜王妃的居所,明年将成为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的新居[1]。这座宫殿位于伦敦市中心,周围花园的草木修剪完美,过去300多年,它见证了英国王室的高层政治和私密的生活。  肯辛顿宫整修工程费时2年,花费了1200万英镑。伦敦今年夏天将主办奥运会,同时有女王登基60周年的庆典,官方希望到时会有大批游客前来,并且可以参观焕然一新的宫殿中好几十个开放的房间。展览主管乌斯莱说:“进入宫殿后,可以感受4个不同世纪的王室氛围。”负责肯辛顿宫维护管理的公司表示,希望每年能吸引38万游客。在整修之前,一年的参观人数有28万。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用餐 午餐:Browns Windsor 晚餐:The Windsor Castle
  • Shaftesbury Hyde Park International

第07天 出发地: 伦敦

伦敦国会大厦

英国国会大厦(Houses of Parliament)又被称之为威斯敏斯特宫(Palace of Westminster)或议会大厦,是英国国会(包括上议院和下议院)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宫是哥德复兴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该建筑包括约1,100个独立房间、100座楼梯和4.8公里长的走廊。尽管今天的宫殿基本上由19世纪重修而来,但依然保留了初建时的许多历史遗迹,如威斯敏斯特厅(可追溯至1097年),今天用作重大的公共庆典仪式,如国葬前的陈列等。英国国会大厦的历史十分悠久而且风云迭起。盖伊·福克斯曾试图炸掉它,希特勒曾毁坏了大厦的一大部分。1834年,曾因有人在炉子里大量焚烧政府文件而引起火灾,把大厦夷为平地。所以,今天人们在泰晤士河畔看到的大厦,实际上并不很古老,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远远超过了一百年,然而,如同圣保罗大教堂和白金汉宫一样,国会大厦也仍然是伦敦甚至世界上最负盛誉的建筑之一。建筑重建时,查尔斯·巴里爵士的方案运用了垂直哥特风格。该风格曾在15世纪和19世纪哥德复兴式建筑兴起时风行一时。巴里虽然在古典建筑上见长,但却得到了哥特风格建筑师奥古斯塔斯·普金的协助。在大火中幸免、始建于11世纪的威斯敏斯特厅也被纳入了巴里的设计之中。而普金也对于工作的一些结果颇感不快,尤其是巴里在设计上的对称化布局;他对此有过经典的评述:“先生,全是希腊的,都铎细节长在了雅典风格上。”
head_picture

大本钟

大本钟(Big Ben), 又叫伊丽莎白塔(Elizabeth Tower),位于泰晤士河畔,是伦敦标志。它的钟声飘荡在伦敦的上空。对英国人来讲,大本钟是他们的骄傲,是他们的精神力量。1843年,威斯敏斯特王宫毁于一场大火,宫中的一个长列大钟也在烈焰中化成了一堆废铁。在重建工作中,工程总监提出了一个计划,要制造一个世界上最大最好的钟,它必须是钟中之王。既然大不列颠王国的“米”字旗在世界上是日不落的,那么伦敦上空回荡的钟声就应该是最悠扬的。政府马上批准了这个计划,皇家天文官也拟定了大时钟的规格,要求每个钟点的第一响准确到误差不超出一秒钟。对这样一座带有笨重的机械敲击装置、长长的指针暴露在风吹雨打之中的巨钟来说,这个要求似乎是太苛刻了。尽管如此,还是有三家厂商争夺制造这座大钟的荣誉,结果是E·J·登特公司中标。 大本钟有四个钟面,每个钟面直径达6.8米,各由312块乳白色玻璃镶嵌而成。透过玻璃,2.75米长的时针和4.27米长的分针的轮廓隐约可见,这些铜制的空心指针每件重达200磅。 大本钟曾经激发起英国人无比崇高的爱国热情和一往无前的英勇气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伦敦遭受了1224次空袭,而大本钟始终播送着它那安定人心的钟声。特别令人肃然起敬的是每年的休战纪念日(11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上午1l:00鸣响的钟声,那是在哀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英国军人,此时,整个城市交通停止,人们脱帽肃立,仰望那雄伟的大本钟。2012年6月2日,为纪念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大本钟正式更名为伊丽莎白塔。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唐宁街十号

唐宁街十号 (10 Downing Street) 是英国首相府。唐宁街是17世纪80年代一个名叫唐宁的爵士所建,唐宁曾任克伦威尔总侦... 自此唐宁街十号成为首相的官邸。除了首相官邸,英国政府的各个部都汇集在唐宁街周围。唐宁街10号除了是首相的官邸和首相的办公室外,首相的秘书、助理和顾问都在首相官邸内工作。首相每天都会在唐宁街10号与阁僚和智囊制定政策,而一般的机要部门,如国会、财政部和外务部距唐宁街10号也只有数分钟的路程,所以首相很容易便能够取得情报和联系。另外,君主所居住的白金汉宫就在附近,好让首相定期前往白金汉宫,向君主汇报政事。首相官邸内有不同的会议室和晚宴厅,首相会常常在那里接见社会各界和各国领导人。因此,唐宁街10象征英国政府的中枢、也是英国政治的权力核心之一。
head_picture

皇家骑兵营

皇家骑兵(Royal Horseguards)是王室的御林军,3000御林军分驻伦敦各处,这里营区有骑兵300,主要职责是担任在女王出席的外事活动中的仪仗队。骑兵营隶属皇家,营房、场地、战马都是王室的私有财产。骑兵营的费用由王室提供,并不列入国家预算。骑兵营的大门坐北朝南,营区的占地面积很大,足有上万平米。营区的东、西、南三面建有营房,北面则沿街敞开面对这士兵纪念碑和圣詹姆士公园。战马和士兵皆居于此。可别以为这个操场仅供演军习武之用。每每要客来访,女王都要在此地举行欢迎仪式。届时广场的正面搭起检阅台,铺上红地毯,两侧则设为贵宾观礼台,检阅步兵骑兵仪仗。最佳旅游时间英国雾气较重,主要是岛国的潮气所致。首都伦敦冬季河湖极少结冰,一月平均气温在4度(摄氏)以上;夏天则相当凉爽,七月的平均气温17度,早晚外出需加外衣。年降雨量约600毫米,雨量分布较均匀。

泰特当代艺术馆

泰特美术馆主要用来收藏亨利·泰特爵士赠送给国家的19世纪英国绘画和雕塑,以及一些从英国国家美术馆转移而来的英国绘画。泰特美术馆在当时担负着专门收藏英国1790年后出生的艺术家的现代艺术品。1917年,该馆还负责收藏国际现代艺术品以及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的英国艺术品。   1955年,泰特美术馆从国家美术馆完全独立出来,现已成为由英国政府通过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事务部资助的19大国家博物馆之一。泰特美术馆已发展成为4个美术馆:位于伦敦的泰特英国美术馆和泰特现代美术馆,泰特利物浦美术馆和泰特圣艾弗斯美术馆。泰特美术馆将继续关注、发展和提供公众渠道,使公众可以欣赏到英国艺术以及国际现代和当代艺术收藏品。
head_picture

莎士比亚环球剧场

这里演出的莎士比亚剧都是伊莉莎白一世时期的风格,采取自然光线代替舞台灯,舞台布景相当简单无额外装饰,与观众席之间没有屏障,充分让观众与戏剧融合为一。莎士比亚环球剧场因为露天的关系,仅在5月至9月有莎翁戏剧演出。平常可参观剧场博物馆,内有一些环球剧场的背景历史。17世纪时莎士比亚大多数作品都在环球剧场(Shakespeare's Globe Theatre)演出,但环球剧场在1613年演出“亨利八世”时被大火烧毁,重建的剧场设计、建筑方式、建材运用等,都力求与原貌保持一致。地址: 21 New Globe Walk, Bankside.交通: 乘公交到达London Bridge, Cannon Street站下。开放时间: 5—9月9:00—12:30,10—4月10:00—17:00。票价:8磅。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早餐:酒店用餐 午餐:Switchroom Cafétéria 晚餐:Tate Modern
  • Shaftesbury Hyde Park International

第08天 出发地: 伦敦 - 伦敦

伦敦维多利亚车站

国家铁路局维多利亚车站的官方名称为“伦敦维多利亚站”,该名称一般为伦敦外围的居民使用,伦敦市区的居民反而较少使用。实际上,国家铁路局维多利亚站分为以下两个部份营运:东面(查塔姆),由1-8号月台组成,为查塔姆主线(Chatham Main Line)通往肯特郡和其支线列车的终点站。西面(布莱顿),由9-19号月台组成,为通往萨里(Surrey)和Sussex的终点站,尚包含连接盖特威克机场 及布莱顿的布莱顿主线(Brighton Main Line)和其支线。由于路轨布局不宜过多交流,所以车站分为两部分。东面的月台于巴特锡地区才设有查塔姆主线的转线桥。西面的月台较东面的月台繁忙,有些原先使用西面月台的近郊火车线需使用东面月台。这情况常尤其会发生于使用布莱顿主线的Gatwick Express,该线会于路轨维修工程时使用东面月台。维多利亚车站亦是威尼斯辛普伦东方特快车的伦敦终点站,该线使用全站最长的2号月台。维多利亚车站由Network Rail的站长—John Dedross营运。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伦敦塔桥

伦敦塔桥(Tower Bridge)是从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桥(泰晤士河上共建桥15座),也是伦敦的象征,有“伦敦正门”之称。该桥始建于1886年,1894年6月30日对公众开放,将伦敦南北区连接成整体。伦敦塔桥是一座吊桥,最初为一木桥,后改为石桥,如今是座拥有6条车道的水泥结构桥。伦敦塔桥下面的桥可以打开,河中的两座桥基高7.6米,相距76米,桥基上建有两座高耸的方形主塔,为花岗岩和钢铁结构的方形五层塔,高43.455米,两座主塔上建有白色大理石屋顶和五个小尖塔,远看仿佛两顶王冠。两塔之间的跨度为60多米,塔基和两岸用钢缆吊桥相连。桥身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桥面高于高潮水位约42米)为宽阔的悬空人行道,两侧装有玻璃窗,行人从桥上通过,可以饱览泰晤士河两岸的美丽风光;下层可供车辆通行。当泰晤士河上有万吨船只通过时,主塔内机器启动,桥身慢慢分 开,向上折起,船只过后,桥身慢慢落下,恢复车辆通行。两块活动桥面,各自重达1000吨。从远处观望塔桥,双塔高耸,极为壮丽。桥塔内设楼梯上下,内设博物馆、展览厅、商店、酒吧等。登塔远眺,可尽情欣赏泰晤士河上下游十里风光。假若遇上薄雾锁桥,景观更为一绝,雾锁塔桥是伦敦胜景之一。特别提示桥面每天会打开1-2次,时间不定,在伦敦塔桥的网址上www.towerbridge.co.uk可以查到每天桥面打开的时间。                        
head_picture head_picture

伦敦市政厅

伦敦市政厅是英国首都最具有象征性的重要新建筑物之一,它的设计力求能够表达国家民主制度的实施过程的公开性,同时也显示了作为一座公共建筑,它在整体上的可持续性和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的潜能。这座建筑位于泰晤士河塔桥附近一个显著的位置上,毗邻新伦敦新发展区,这座十层楼的建筑物提供了近18000平方米的可使用面积,容纳了议会大厅,各部门办公室和公共设施以及市长、议员、市政府工作人员的办公室。
head_picture

伦敦 - 纽约

早餐:酒店用餐 午餐:Browns Butlers Wharf 晚餐:伦敦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