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岳嵩山,黄帝故里,来到郑州的游客无一不想看看这两大风光。嵩山的巍峨,少林的绝学,黄帝故里的庄严,来到这里就像穿越一般,离开了繁忙的都市生活,感受山的宁静。
珠海 - 郑州
神仙洞景区
神仙洞风景名胜区位于新密市西北部边缘地区,与环翠峪风景名胜区毗邻(相距2公里),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是浮戏山三大旅游景区之一,属省级风景名胜区。神仙洞景区距郑州约60公里,北经环翠峪景区与郑洛公路相连,南与郑少高速公路相通。与环翠峪、雪花洞景区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每天都有两班客车分别从景区、新密城区对发,交通条件十分便利。神仙洞景区以神仙洞溶洞为主体,由“斗龙沟”、“鬼谷”、“鸡山”三大中心区域组成。长达近5000米的神仙洞是我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溶洞,现已开发2100米。主要景点有:惊心石、波纹山、神泉、倒挂金钟、韩湘玉笛、明月高悬、大雪压松、神龟探海、玉树屏风等。洞内曲经通幽,泉水肆溢,钟乳石造型奇特,总面积达成15000平方米,可分为7个大厅。最高处达二十多米,最宽处约十、七八米,最大的厅可容纳数千人,恰是一个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地下宫殿令人向往。溶洞穿越海拔高度为850米的“双乳峰”与“斗龙沟”峡谷相连,长达数公里的天然地下通道更是神仙洞风景名胜区的一道独具魅力的奇观。传说:神仙洞是古代仙人广成子的所居之地,轩辕黄帝曾在此拜求修身之道。斗龙沟峡谷:四面群山狭持,丛林隐没河道,宛如世外桃园。落差75米的“龙潭”瀑布悬挂于崖石之上。瀑布下依次排列3个大小形状相似的池潭,一个清澈见底,一个黑如墨玉,另一个刚黄如泥潭。传说,这是青龙、黑龙、黄龙由此携轩辕黄帝升天的地方。幽谷、暗河、桃园、溶洞,封闭超常的自然美是斗龙沟区域的一大特色。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张伯声曾为此亲笔题字。鬼谷墟:密林蔽日,怪石嶙峋。谷底溪水常流,虾蟹畅游,既阴森恐怖,又妙趣横生,是探险,避暑的好去处。在我国的陕西,湖南、浙江、新疆等地都有与“鬼谷”相关的地方,真正的“鬼谷”在哪里?历史学家众说纷云,难以定论。杨成武将军可是偏向于此的,每年的农历“三月三”传统祭祀日,盛大的庙会是景区旅游活动的重头戏。
早餐:自理 午餐:飞机餐 晚餐:自理
中州桃花源
河南中州桃花源自然风景区,位于新密市牛店镇西北部助泉寺村,距新密市区15公里,风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多。自1999年启动开发以来,过往游客络绎不绝,驰名人士慕名而至,2000年就接待八方游客近10万人次,中州桃花源自然风景区已成为新密市乃至郑州地区小有名气的旅游胜地。助泉寺风景区现开发面积达5平方公里.旅游区内既有多家物美价廉的饮食购物服务场所,还有许多令人陶醉的人间自然仙境。千米一观洞全长1067米,游客在洞中行进最初由明到暗,渴望一丝光明,行至中断,忽然眼前一闪一缕微光,给行人带来惊喜,再行数步,光域愈来愈大,使人豁然开朗。步出洞口,即到桃花源仙境胜地,优美的自然风光,清澈见底的山泉溪水令人流连忘返。每到5月,小寨农业科技园的优质油桃上市,使游人大饱口福。
打虎亭汉墓
打虎亭汉墓座落于河南省新密市城西6公里的绥河南岸打虎亭村西。打虎亭汉墓是两座高大的土冢,东西排列,犹如山丘一般。西冢高15米,东冢高7.5米,二冢的底边周长约330米。1960年-1961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对两座墓冢进行了考古发掘,确认其为东汉晚期的墓葬,俗称“打虎亭汉墓”。两墓的结构基本相同,墓室采用砖石混合、白灰砌缝筑成。墓室由甬道、墓门、前室、中室、后室、南耳室、东耳室、北耳室等八个部分组成。西墓较大,总长25.16米,宽17.28米,中室高4.88米。墓室的南边有斜坡墓道,长25米。墓的内壁上画像石刻内容十分丰富,雕刻手法独具特色。墓门的两面刻有铺首衔环和珍禽异兽组成的图案,前室的顶部则是莲花和菱形方格组成的藻井,壁上刻有大幅的《迎宾图》,东、南、北三面耳室刻有庖厨、烹饪、车马出行、宴饮、馈赠等日常社会生活的画像和乘鹿仙童、乘驼仙翁、东王公、西王母、李冰斗牛魔等神话故事,这些画像反映了汉代流行的得道升仙的黄老思想。东墓较小,壁画均为彩绘,有车马出行、舞乐百戏、宴饮舞乐、相扑等图像,其中百戏图和相扑图是研究中国古代杂技表演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早餐:含 午餐:宇凤饭庄 晚餐:自理
黄帝宫
黄帝宫又名云岩宫,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南37公里,新密市东部武定湖北岸,曾是轩辕黄帝建宫筑殿、练兵讲武、研创八阵图的地方,被誉为“中华人文始祖圣地”、“天下第一宫”。黄帝宫目前的主要建筑有“养马庄”、“仓五村”、拜将台、宫殿、轩辕门、讲武门等。黄帝宫坐北朝南,三进三院。东院有华夏始祖黄帝的肖像,西院为讲武场。黄帝宫被誉为“中华人文始祖圣地”、“天下第一宫”、八阵兵法研创地。这里山水秀丽,风光旖旎。自古流传着许多传奇的故事和动听的歌谣:“南京到北京,不如云岩宫。三柏二石一所庙,王母娘娘坐空中。石头缝里长柏树,老龙叫唤不绝声。黄帝风后研八阵,云岩立宫聚群英。”
黄帝故里
河南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庄子曰:“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如今的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新郑市区轩辕路,占地面积100余亩,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曾经毁建,明清修葺,于祠前建轩辕桥。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新郑县令徐朝柱立有“轩辕故里”碑。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郑州市等各级政府和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大力支持下,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重建。
欧阳修陵园
欧阳修陵园位于新郑市城西12公里的欧阳寺村,安葬着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和金石学家欧阳修。欧阳墓冢,高约5米,周长约15米,并排右侧有薛夫人墓。陵园坐北向南,在南北中轴红土建有外照壁、大门、内照壁、东西厢房、大殿,直通陵墓。四周建有垣墙包围。欧阳修墓规模大,陵园内碑石林立、古析参天,一片郁郁葱葱。雨后初晴,阳光普照,雾气升腾,如烟如雨,景色壮观。这便是新郑八大景之一“欧坟烟雨”。
早餐:含 午餐:鸿运大酒店 晚餐:自理
始祖山森林公园
始祖山,古称具茨山,是伏牛山的余脉。位于新郑市区西南15公里处的辛店镇境内,面积约12平方公里,山青水秀,风景如画,黄帝文化遗迹遍布山野。始祖山处于伏牛山脉与黄淮大平原交汇地带,主峰海拔1050米,地质地貌景观典型独特,生态环境优良。据传说始祖山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修德振兵、统一华夏的重要活动区,现保留有始祖庙、屯兵洞、力牧台等众多人文遗址,每年“三月三”,都举行盛大的祭拜活动,已成为世界华人寻根拜祖的圣地之一。新郑始祖山2003年被河南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新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公园建设,围绕黄帝文化和森林资源的开发保护,对始祖山上野生动物和旅游资源给予了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对公园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积极科学合理的开发。通过对始祖山森林公园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的分析,始祖山森林公园有良好的生态基础、文化底蕴,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始祖山国家森林公园以黄河冲击平原之中突兀拔地而起的雄浑山岳景观为骨架,突出的森林景观和水体景观为特色,丰富的历史宗教文化为内涵,便捷的交通优势,融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实力文化价值和游赏价值。
龙湖镇
龙湖镇隶属河南省新郑,位于新郑市北部,东邻孟庄镇,西接新密市界,南依郭店镇,北靠郑州市郊区,距郑州市区11公里,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18公里。入选2014年度河南省百强乡镇,境内有建筑业鼻祖李诫之墓、唐朝宰相裴杜之墓、荆王石塔等古迹。
早餐:含 午餐:汉釜宫(龙湖店) 晚餐:自理
三皇寨
三皇寨景区是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嵩山风景名胜区和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嵩山风景名胜区内一个以山岳自然风光为主的景区,位于嵩山少室山西麓,距登封市区15公里,北与少林寺景区接连交壁,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 三皇寨是一处悬挂于少室山腰的天然山寨。整个景区山体陡滑,山顶平宽。具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北恒之奇、南衡之秀等特点,以峰奇、路险、石怪、景秀闻名中原。春夏绿林吐翠,百花芬芳;深秋层林尽染,万山红遍;严冬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我国北方少有的自然景观,因人们为了纪念人祖三皇(天皇、地皇、人皇)在嵩山一带开天辟地之功而命名,踏遍嵩山的寺庙宫观,唯有这里敬奉的神灵游离于三教之外,以人祖为宗,虔诚奉祀。曾有对联称:“跳出红尘三界外,人注白云一洞中。” 三皇寨景区自然风光奇特,人文景观丰富,森林环境优美,主要人文景观有莲花寺、清微宫、安阳宫、三皇寺、盘古洞、玉皇庙等。自然景观有好汉坡、龙脊峡、猴子观云海、老虎石、龙头、龙尾、骆驼石、象门关、一线天、飞来石、吊桥、三仙石、石林、千佛迎宾、悬空栈道等几十处,是登山健身,休闲观光,探险寻幽的著名旅游胜地。
少林寺风景名胜区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嵩山西麓。嵩山在登封县境内,属伏牛山脉,东西绵亘近百公里,为我国五岳之一。有72峰,峰峰有名。东为太室山,有太白、望都、玉女等36峰;西为少室山,有望洛、罗汉、钵盂等36峰,主峰为峻极峰,海拔1492米,像横卧中原的巨人。嵩山先后建有72座寺院。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北魏嵩岳寺塔,最早的禅宗寺院少林寺,规模宏大的塔林,最著名的元代观星台,最有史料价值的汉三阙(太室、少室、启母阙),规模宏伟的中岳庙,古朴雅致的嵩阳书院,苍翠清幽的大法王寺等。少林寺曾一次被废,二次被焚。被废发生在北周武帝时,当时国内信佛人数占居民一半,生产受到影响,损害了皇室利益。于是建德三年(574)周武帝下令禁佛、道二教。少林寺被废弃,僧众纷纷遣散回乡。七世纪初,少林和尚们因在李世民征战中助战有功,受到唐王大力支持,又重建少林寺。至宋时,寺已聚僧二千多人,楼台殿阁五千余间,占地36公顷,藏经近万卷,号称“天下第一名刹”。清雍正年间(1723—1735)皇帝怕武僧造反,放火围攻寺院,将少林寺置于火海中。乾隆以后又加以重修。1928年,军阀石友三纵火又将名刹付之一炬,这次大火损失严重,火势延续五个昼夜,七进院落只剩下二、三间,无数经典、法器等贵重文物化为焦土。解放后又多次整修,逐渐恢复往昔模样。现寺共七进,总面积约三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并有常住院、初祖庵、二祖庵、三祖庵、塔林、甘露台、祠堂及南园等附属建筑。 山门为一殿,面阔三间,雕脊彩瓦,吻兽生动,系清雍正十三年(1735)所建。门上“少林寺”横匾原悬于天王殿,兵火后移此,为清圣祖玄烨亲书。殿内有弥勒佛坐像和韦驮护法神像各一尊。山门后甬道两旁立有唐、宋、元、明、清各代碑铭三十余座,为少林寺有名的“碑林”。其中有王知敬写的大唐天台御制诗书碑,元代日僧邵元撰文的息庵禅师碑,明代的释迦双迹灵相图,扶桑园沙门德始书写的淳拙和尚碑以及书法家米芾“第一山”刻石,明代董其昌书写的天言道公碑,清乾隆的御书碑,吴道子的观音画像碑等。其中以北宋苏轼的《观音赞碑》和元代赵孟頫的《裕公碑》为最佳。二进院为天王殿。该殿与四进的藏经阁和三进的大雄宝殿均被毁,现已重修好,内有四大天王像。三进大雄宝殿于1986年重建。殿内柱基均为雕刻高1米多的石狮。藏经阁遗址前后,除钟楼遗址上放重5.5吨的金代大铁钟外,神座上放明代弘治元年(1488)铸的1.75米高的地藏王铁像和石碑等文物,东配殿为紧那罗王殿和东客堂,西配殿是六祖堂和西客堂。
早餐:含 午餐:少林欢喜地 晚餐:自理
孤柏渡
孤柏渡旅游区位于荥阳市西北15公里的王村镇境内。景区面积3.5平方公里。西接虎牢关,东连飞龙顶、汉霸二王城、桃花峪旅游区,北濒滔滔黄河,南界茸茸川原。过去古柏苍翠,绿树掩映,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是黄河旅游线上重点名胜之一。
郑州 - 珠海
早餐:含 午餐:飞黄餐厅 晚餐:自理